农志飞主任医师应用脾胃气机升降理论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经验

2016-03-10 04:41:37彭悠悠叶渊渊
广西中医药 2016年6期
关键词:厌食症消食气机

彭悠悠 叶渊渊 邹 敏

广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 530001 南宁市明秀东路179号指导 农志飞

·经验总结·

农志飞主任医师应用脾胃气机升降理论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经验

彭悠悠 叶渊渊 邹 敏

广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 530001 南宁市明秀东路179号指导 农志飞

小儿厌食症;脾胃;气机升降理论;经验总结

小儿厌食症为小儿时期常见的脾胃病症之一,临床上以较长时期的食欲不振、食量减少、见食不贪甚至拒食为特征,是一种以影响食欲为主要表现的慢性障碍性疾病[1]。该病相当于西医的“消化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等疾病。儿童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病可能,但以1~6岁小儿多见[2]。该病任何季节都可发病,尤为夏季,暑湿当令的季节,湿常困脾,常使患儿症状加重。长期厌食可造成小儿贫血、营养不良、佝偻病及免疫力下降,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严重者可影响小儿大脑发育所需营养的吸收,阻碍小儿智力发育,影响小儿智力水平及未来的成长[3]。导师农志飞主任医师从事小儿肺、脾系疾病临床研究近30年,治学严谨,在治疗小儿厌食症方面经验丰富,疗效显著。现将农志飞主任医师应用脾胃气机升降理论治疗小儿厌食的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吴师认为,因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表现为肺脾肾常不足,心肝常有余,加之先天禀赋不足脾胃薄弱,则更易受损。而在生活中小儿寒暖常不知自调,易受外界六淫邪气的侵袭而致肺系病变,子病犯母,从而影响至脾;小儿饮食不知自节,全靠家长掌握,便有了暴饮暴食的可能;且因水果富含维生素的思想深入人心,家长恣意喂食,小儿缺乏辨别食物需要与否的能力,从而损伤脾胃,脾升胃降的气机功能受到影响,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当脾胃运化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失于健运而无饥饿感时,小儿便出现了不愿进食的临床表现。从脾胃的生理功能来看,不难了解厌食的发病机理。脾胃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互为表里,脾为阴脏,为湿土,喜燥恶湿,主升、主运化、统血、主四肢肌肉、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胃为阳腑,为燥土,喜清润而恶燥,主降、主受纳、腐熟消磨水谷,宜通不宜滞、以通为用、以通为补。两者为五脏六腑之枢,最忌困滞,功能上相辅相承、升降相因、阴阳相合、燥湿相济,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因此,脾胃调和,气机条达,则运化有力,从而生津液化气血,以充养全身。当脾胃受损,气机升降功能失调,脾不升,胃则不降,无以受纳,胃不通畅而困滞,从而没有饥饿感,此乃气机不畅,并非真正的食物困滞,因而小儿的腹部往往是软而不胀的。因两者不和,化生气血不足,长期厌食者还可见面色苍白或萎黄,手足掌亦如此。六淫外邪不仅影响肺脾,当正气不足,外邪留恋时,还易内传少阳,影响肝的疏泄,进而导致脾胃的气机受到牵连,这也是不容忽视的常见因素,因肝的气机郁滞,则易于化热化火,这类小儿除厌食外,还可见烦躁易哭,夜寐不安。

2 治法方药

由上可知,小儿厌食有其生理上的脾常不足及先天禀赋薄弱的内因,加之喂养不当及疾病影响的外因,导致脾胃气机升降功能失常,运化失健,脾不升,胃不降,无饥饿感,厌恶进食,进而影响气血的化生,而致苍白、消瘦,长期而严重者,则气液干枯,衍生为疳证,故当及时给予治疗。

吾师根据以上感悟,在学习前辈及同行治疗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了以升降脾胃气机为主的调治小儿厌食的治法方药健脾消食汤,该方以四君子汤健脾益气以调补脾之不足及损伤,是为治其内因;以焦三仙、炒鸡内金、陈皮、砂仁和胃醒脾、消食化滞,以防食滞胃中造成新的损伤,同时焦和炒的香燥也是补脾助运之佳品,更重要的是以桔梗、枳壳这一药对一升一降以助脾升胃降,从而达到调和脾胃的目的。若伴随烦躁易哭、夜寐不安者则考虑肝郁化火,而加柴胡以达疏泄之作用,同时亦发挥《神农本草经》中柴胡“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4]”的功效,使该方的功效发挥得更好,效果亦更佳。本方药性平和,无一味过于苦寒之品,小儿易于接受,在健脾益气、消食化滞的同时,加调节脾胃气机升降的桔梗、枳壳以助脾胃健运,脾健运则胃得以受纳饮食。该方应用于临床,每每获效。

3 典型病例

患儿,女,3岁,2015年12月29日初诊,主诉:食欲不振,食量减少3月余。患儿家长代诉患儿近3月来食欲不振,进食减退,每餐稍食即饱,且偏食,只食少许蔬菜,不喜荤菜,平日嗜食瓜果,酸奶等,无鼻塞流涕,无咳嗽咳痰,无恶寒发热,曾自行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等,未见明显好转。现症见:不喜进食,形体偏瘦,面色少华,脸色不匀,夜寐不安,大便溏,小便可,舌淡苔白腻,脉细弱。查体:体重12.5 kg,神情,精神可,形体稍瘦,面色少华,咽不红,心肺未见异常。诊断:厌食症;辨证:脾胃不调。处方:党参10 g,茯苓10 g,白术10 g,柴胡5 g,桔梗5 g,炒枳壳5 g,炒麦芽10 g,焦山楂10 g,焦神曲10 g,炒鸡内金5 g,砂仁5 g,陈皮5 g,炙甘草5 g。7剂,每日1剂,水煎取汁100 ml,每日3次,两餐中间温服,忌食生冷油腻。

2016年1月8日二诊,家长代诉,食欲较前好转,进食量增加,每餐食量增加原基础量的1/2,主动要求进食荤菜,寐可,大便成形,小便可,舌淡苔白,脉细。处方调整如下:党参10 g,茯苓10 g,白术10 g,桔梗5 g,炒枳壳5 g,炒麦芽10 g,焦山楂10 g,焦神曲10 g,炒鸡内金5 g,砂仁5 g,陈皮5 g,炙甘草5g。7剂,每日1剂,水煎取汁100 ml,每日3次,两餐中间温服,忌食生冷。因有时服汤药不合作,家长要求带农本方7剂以巩固疗效。

3个月后回访,患儿食欲稳定,体重增至15 kg,面色红润均匀,神情活泼,夜寐安稳。

4 小结

小儿厌食症为儿科常见病,治疗方药多样,但总归以健脾助运为基本大法。根据前辈和同行的经验结合个人的体悟,农志飞主任医师拟定的健脾消食汤运用脾胃的气机升降理论,在健脾益气、消食化滞、醒脾和胃的基础上,加入直接帮助脾升胃降的药物,使得健脾助运的效果更佳。而前辈及同行的经验以及经典的学习是形成导师临床经验方的基础,对柴胡“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4]”功效的进一步思考是导师大胆应用“升降气机”于小儿厌食治疗的根本原因,使得患儿用药后症状改善明显,起效快,且无不良反应,在顾护脾胃的同时,注意调护他脏,调理气机的升降,遣方用药得当。而同时因中医古籍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每一本书都是一位医者临床经验的总结,值得我们去不断的学习和运用,而经典的学习更是临床中医师不可或缺的基本功,只有学习、思考、应用、感悟,才能不断成就自己,造福患者。这也是跟诊导师、学习导师经验获得的感悟,愿与同道分享。

[1]马融,韩新民.中医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96-97.

[2]宋辰斐,潘燕君,夏琳.小儿厌食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14,36(10):1580-1582.

[3]陈来娣,陈岩松,王进军,等.健脾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8):1043-1045.

[4]祝之友.解读神农本草经-从药性到临床[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6:50-54.

(2016-10-22收稿/编辑 弓艳玲)

R272

B

1003-0719(2016)06-0052-02

猜你喜欢
厌食症消食气机
国王的厌食症
消食药膳方
从气机升降失调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
基于“气机升降”理论探讨思虑过度所致失眠症
我家秘方
食欲不振喝点山楂茶
《金匮要略》气机升降出入失常研究现状
厌食症,你知道吗
学生天地(2016年22期)2016-03-25 13:12:14
胡天成教授治疗小儿厌食症经验撷菁
论中医气机升降出入
中医研究(2014年5期)2014-03-11 20:2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