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提古丽·伊敏(新疆和田地区动物疫病控制与诊断中心,新疆 和田 848100)
浅析和田新形势下的动物防疫工作思路
帕提古丽·伊敏
(新疆和田地区动物疫病控制与诊断中心,新疆 和田 848100)
和田位于新疆最南端,面积25万左右平方公里。随着国家实施向西开放战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新疆作为丝绸之路核心区,将展现“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将新疆的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本文笔者在准确把握“一带一路” 战略下动物防疫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格局,分析新形势下动物防疫工作新特征,思路、方法。
和田地区;动物防疫;特征;新思路
多年来和田地区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畜牧业工作会议及地委扩大会议精神,地委、行署《加快和田地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精神,按照地委“稳粮优果兴牧、抓特色提素质”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因地制宜,采取强有力地措施,组织开展畜牧业生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动物卫生、草原监理和兽药饲料等方面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全地区畜牧业稳步发展。
随着国家实施向西开放战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新疆作为丝绸之路核心区,将展现“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将新疆的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今年5月中国和俄罗斯共同签署发表了《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准确把握“一带一路” 战略下动物防疫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格局,分析新形势下动物防疫工作新特征:
1.1 需要密切监控的病种增加,防疫工作触及面扩展
WTO规则已全面结束过渡期,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在新疆全面推进,自贸区不断扩容,国内外市场一体化,国内外畜产品大市场的加快推进和深度融合,动物疫病流行状况更加复杂。
我国现有的动物疫病病种多、病原复杂、范围广阔。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兽疫、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仍在部分区域流行,控制难度很大,欧盟国家牛海绵状脑病(疯牛病)、绵羊痒病、非洲猪瘟等13种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传入风险增加,动物疫情更加复杂。对动物防疫工作提出新要求
1.2 公众对肉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问题要求更高,工作难度更大
各地近几年布鲁氏菌病、狂犬病、包虫病等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人畜共患病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部分区域甚至出现暴发流行。随着新疆连接欧亚“丝绸之路经济带” 综合交通枢纽三大通道的畅通,畜禽感染病原机会会增多,病原变异几率变大,新发疫病发生风险进一步增加,全球肉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更加复杂。国内对动物源性产品质量安全和人畜共患病公共卫生安全的监管和控制会摆到更高的位置。
1.3 基础免疫病种越来越多,对基层的防疫和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国内外大市场、大流通,同时随着畜牧业经济发展由快速增长转向稳速发展,畜牧业生产、流通规模不断扩大,畜牧产业结构由数量转向优质与生态、效益相结合,动物疫病发生会更加频繁,老病难除,新病又开始增加。
动物疫病防治作为重要民生工程,以维护养殖业生产安全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及公共卫生安全为目标,以转变兽医事业发展方式,科学防治动物疫病为策略,全面提升兽医公共服务及社会化服务水平。
2.1 进一步提升动物疫病防治、现代畜牧业和公共卫生事业水平
一是解决制约动物疫病防治的关键性问题,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实行计划防治和健康促进及风险防范机制。有计划、分步骤地控制、净化、消灭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疾病,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优先防治的国内动物疫病达到规划设定的考核标准,科学选择防治技术路线。科学调整强制免疫和强制扑杀病种。
二是要严格执行种用动物健康标准,强化种畜禽场疫病净化机制,严格养殖场所动物防疫条件审查监管制度,尝试推行生物安全隔离区评估认证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风险分级评估,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性扶持标准化、集约化养殖,逐步降低散养比例,和田地区贫困人口比例较高,畜禽小规模养殖比例超过60%,这几年政府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创造多渠道就业、劳务输出等方式,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客观上也降低了散养比例。
其次是全面加强外来动物疫病的监视监测能力建设,进一步健全边境疫情监测工作机制和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和强化技术和物资储备。健全入境动物和动物产品风险评估、检疫准入、可追溯管理等工作机制。
2.2 重点控制重大动物疫病、主要人畜共患病,净化种畜禽重点疫病、防范外来动物疫病传入
通过科学免疫,科学的病原学监测、改进畜禽养殖方式、净化养殖环境、完善检疫监管等措施,重大动物疫病及奶牛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狂犬病、包虫病达到控制区标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在原种猪场达到净化标准。同时健全技术和物资储备,防范外来动物疫病传入。
2.3 全面提升疫情应对能力
包括提升动物疫情监测预警能力、提升突发疫情应急管理能力、提升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能力、提升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能力、提升动物疫病防治信息化能力、提升动物疫病防治社会化服务能力。
(编辑:晏兵兵)
S851.33
B
1006-799X(2016)13-00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