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武 岳金芳
(山东省昌乐二中)
谈运用提问艺术培养高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张文武 岳金芳
(山东省昌乐二中)
提问是一种艺术,具有激趣启思导行的教学功效。通过一系列巧妙的提问,能够燃起学生求知的火焰,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整个探究过程中来,在探究中更加主动,思维更活跃。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与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并真正地学会数学思维。
提问艺术 数学思维 趣味性
现代教学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正如孔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数学教学活动不能只是关注学生对书本上概念、公式与定理的机械记忆,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在真正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学会思维,掌握学习方法。
思维活动是一个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复杂过程,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统一关系。也就是说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就不能只是单纯地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兴趣的培养与情感的激发。只有让学生对认知对象产生兴趣,学生才能由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其中,迸发出活跃的思维。如在学习排列与组合时,我们可以以学生所熟悉的体育彩票与福利彩票来设计问题,让学生来计算中奖几率。这样的问题学生不会觉得枯燥死板,而是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这大大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与形象性,更能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探究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展开主动而快乐的思维活动。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打开学生思维闸门的钥匙。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着眼于学生的现有知识、生活经验与学习水平来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以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来展开探究,在探究中乐于思考与思维。如在学习异面直线概念时,我们可以结合学生所学过的知识来创设这样的问题: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存在什么样的位置关系?答案平行和相交两种。接着再次提问:那么在空间内是否存在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两条直线?这样的问题围绕着具体的教学内容,同时又从学生的生活与旧知入手,这样的问题更具探索性与目标性,更能引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性,进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中来,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探究更主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新旧与旧知的联结处入手,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巧妙设问,以引导学生运用旧知来展开独立思考与思维。如在学习函数的奇偶性这一定义时,我们可以将此设计成递进的几个小问题。
1.已知函数f(x)=x2,计算f(1)、f(-1),f(2)、f(-2),f(a)、f(-a),并由此画出此函数的图象。
2.已知函数f(x)=1/x,计算f(1)、f(-1),f(2)、f(-2),f(a)、f(-a),并由此画出此函数的图象。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与思考总结出这两个函数图像有什么规律?这样的两个小问题基于学生的现实基础,学生通过思考后就可以得出,第一个问题中当自变量x互为相反数时函数值y相等,此函数图像关于y轴对称;第二个问题中当自变量x互为相反数时函数值y也互为相反数,此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这些认识正是函数奇偶性定义的前提与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相机引导学生,自然就可以顺利地总结出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是偶函数,偶函数图象关于y轴对称;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是奇函数,奇函数图像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富有启发性的递进性问题将抽象深奥的数学概念转化为贴近学生认知区域的小问题,这样更能引发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与思维中完成知识的自主构建,将新知纳入自己的认知系统。
[1]王玉巧.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社会科学,2016,(04).
[2]陆莹莹.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中学生数理化,2015,(03).
[3]郭超林.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