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慧彬
【关键词】课堂小结;图表比较;口诀记忆;悬念伏笔;交流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1-0062-02
元代文人乔梦符对于“乐府”的章法提出“凤头”“猪肚”“豹尾”的比喻,课堂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引人入胜的开头和高潮迭起的中场,小结环节的随意性却比较大,或是由教师将教学内容简单地重复一遍,或是问学生:“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几乎堂堂课如此,俨然变成了千篇一律的套话。
精彩的课堂小结可以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概括,有助于发挥近因效应,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培养思维能力。轻视课堂小结,已经成为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让课堂小结精彩起来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1.图表比较式。
借助图表引导学生归纳出当堂课所学的知识,并揭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能使教学内容更加深刻、具体、详细,便于引导学生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发现异同,从而构建知识网络。例如:教学苏教版六上《认识比》一课,在小结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比较比、除法和分数的区别和联系,并借助图表(如上表)呈现它们的异同。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对比之后,辨析三者的本质区别,对三者的概念掌握得更加牢固,从而完善和丰富了认识,并为下节课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口诀记忆式。
数学概念、法则、公式等一般都是纯文字描述式的,比较枯燥无味,教师应设法让学生进行“趣味化记忆”。小结时,可以把所教的内容概括成几个押韵的词语或短句,既简洁有趣又好懂易记。例如:苏教版二下《认识角》一课的课尾,可以将角的特点、画角的方法和角的大小等知识要点概括起来,编成一首儿歌:
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
要知道,大与小,只看开口不看边。
这样的课堂小结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牢固记忆。
3.悬念伏笔式。
课堂小结看似给一堂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其实最好是画一个省略号,课堂小结时可以有意识地留下一个“尾巴”,提出一些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问题,课虽尽但意犹在,让学生带着问题下课,以引起他们探讨“未尽”的好奇心,为后续的教学埋下伏笔。例如:教学苏教版二上《认识厘米》一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小结:
(1)1厘米有多长?
(2)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3)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
(4)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可以用厘米作为单位进行测量呢?
学生在好奇心的诱导下,带着问题主动预习新课,进入到下一节课——《认识米》的学习中,悬念成为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和桥梁。这样不仅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了导向,还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达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功效,从而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索取知识。
此外,还可以在小结时进行一些必要的拓展,如为学生提供一些智趣相融、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例如:在苏教版六下《圆柱的表面积》一课的结尾,可以设疑:如果把圆柱体侧面斜着剪开,它的展开图会是什么图形?面积怎样计算?如果把圆柱分别沿着底面直径或者高切开,表面积会发生什么变化?这样,把课堂小结作为联系课堂内外的纽带,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向深处延伸。
4.交流评价式。
在课堂结尾时,可以让学生反思一堂课学习的全过程,通过自我反馈发现薄弱环节,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提炼、升华所学的知识,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做出正确的评价。
例如:在《小数加法和减法》一课的结尾,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计算小数加减法可能会出现哪些错误?”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总结出以下几种错误类型:
(1)列竖式时小数点不对齐。
(2)得数忘记点小数点。
(3)减法得数忘记写整数部分的0。
…………
学生在识误辨正的过程中,既能重现新知,又能反馈教学效果,一举两得。课尾的交流评价除了关注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让他们有机会去畅谈学习的感受和收获,表达困惑和喜悦,提出建议和见解。例如:苏教版六上《认识百分数》一课可以设计这样的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认识了这么多百分数,你能用含有百分数的一句话,来总结自己这节课的学习表现吗?
生:90%,我的发言不够积极。
师:继续努力!你会更加优秀。
生:80%,刚才有一道题目做错了。
师:只要细心一些,你一定会更棒的!
生:100%。
师:很有自信!
将课堂评价与教学反馈、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有效地结合起来,能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有利于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信心。这样的课堂小结,会让学生觉得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课堂小结需要周密考虑、精心设计,实现课虽终、趣未尽、思不止的教学效果,从而还课堂小结以“豹尾”本色,真正实现课堂小结的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角斜镇老坝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