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芳
(河源市人民医院 急诊科 广东 河源 517000)
护理干预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黄小芳
(河源市人民医院 急诊科广东 河源517000)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河源市人民医院急诊科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74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干预组(34例)和对照组(40例)。干预组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配合度和满意度。结果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配合度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配合度和满意度。
【关键词】急性酒精中毒;护理干预;配合度;满意度
急性酒精中毒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类急诊疾病,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在酒精作用下处于抑制状态,其在兴奋期、共济失调期及昏迷期均存在一定的风险,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护理配合度较差,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尤为必要[1]。本研究选取74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分析其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河源市人民医院急诊科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74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其中兴奋期15例,共济失调期53例,昏迷期6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干预组(34例)和对照组(40例)。干预组中男25例,女9例;年龄为19~55岁,平均(31.6±6.4)岁;中毒至就诊时间为0.3~6 h,平均(2.7±0.6)h;中毒程度:重度9例,中度22例,轻度3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为20~54岁,平均(31.7±5.7)岁;中毒至就诊时间为0.3~5 h,平均(2.6±0.4)h;中毒程度:重度11例,中度24例,轻度5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降低患者体内乙醇含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尽快清除胃内容物、分泌物和呕吐物,严密观察患者瞳孔大小、意识状态及各项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建立静脉通道,保护患者胃黏膜,注意保暖[2-3]。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具体内容:①保护性护理。对于兴奋多语、烦躁不安、步态不稳者,可利用约束带进行控制,待其病情稳定后再行解除;对于有呕吐、呕血等严重胃肠道反应者,暂时性限制饮食,症状缓解后可进食清淡食物;对于存在应激性消化溃疡患者,予以护胃处理,必要时可静脉注射奥美拉唑;对于昏迷患者,加强营养支持;对于年龄较大者,注意控制输液速度,以防发生心力衰竭[4]。②并发症护理。非必要情况下不进行洗胃,采用催吐法促使患者将胃内容物排出,以免发生应激性胃溃疡,根据呕吐物的颜色和量,给予针对性处理;对于卧床患者,将其头部偏向一侧,清除口内分泌物,以免发生误吸;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加强心电监护,必要时给予护心药物治疗。③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清醒患者或昏迷后清醒患者,对其进行健康宣教,中毒症状缓解后劝告患者不要酗酒,讲明酗酒的危害,在患者出院前告知其一些解酒常识及急救措施,以免再次发生酒精中毒。还应与家属一起做通患者的工作,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3评价指标记录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跌倒、坠床、误吸、投诉等内容,比较两组患者护理配合度。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调查,设定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3种评价标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以统计学软件SPSS 14.0对数据进行分析。定性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干预组发生跌倒1例,误吸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8%;对照组发生跌倒3例,坠床1例,误吸4例,投诉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2.5%。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理配合度和满意度干预组患者护理配合度为85.3%(29/34),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14例,满意17例,不满意3例,满意度为91.2%。对照组患者护理配合度为67.5%(27/40),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5例,满意25例,不满意10例,满意度为75.0%。干预组护理配合度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酒精中毒需要在短期内做出正确的诊断并保证救治的有效性,但是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配合度均较差,而期间涉及的护理操作有很多,如吸痰、血糖检测、采血、洗胃、静脉穿刺等,易受多种因素干扰,加之急诊科人员配置不合理等,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出现医疗过失,很容易引发医患、护患纠纷。因此,在紧急情况下更应确保处理方法的有效性和护理的安全性。护理人员在操作中应注重护理细节,关注护患沟通、风险隐患的预防,规范相关处理程序,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和医院护理服务水平。
本研究给予干预组全程护理干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配合度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提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护理配合度和满意度。综上所述,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配合度和满意度,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妙景.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进行安全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8(6):96-97.
[2]常利娟.酒精中毒合并肋骨骨折早期护理干预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3,16(6):218-219.
[3]郭玉平.对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0(3):102-103.
[4]金艳.整体护理用于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救治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7(5):223-224.
【中图分类号】R 473.5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6.129
(收稿日期:2015-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