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利丹
(长垣县人民医院 眼科 河南 新乡 453400)
复合式与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对比研究
司马利丹
(长垣县人民医院 眼科河南 新乡453400)
目的比较复合式与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在长垣县人民医院眼科行手术治疗的青光眼患者80例共86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42眼给予传统小梁切除术,观察组41例44眼则给予复合式手术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眼压、手术成功率、浅前房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术后1 a平均眼压为(22.83±3.93)mm Hg,观察组为(16.75±3.49)mm Hg,观察组平均眼压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64.29%(27/42),观察组为86.38%(38/44),观察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浅前房发生率23.81%(10/42),而观察组为6.82%(3/44),观察组浅前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青光眼,复合式手术具有更好的疗效、更低的浅前房发生率以及更正常稳定的眼压。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青光眼
青光眼是临床普遍的中老年眼科系统疾病,近年来,青光眼的发病趋势呈现年轻化,不仅仅局限于中老年人群中。青光眼的特征就是持续的高眼压状态[1],会对患者的视神经造成损失,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目前对于青光眼以手术降低眼压控制病情为主,其中小梁切除术和复合式手术是比较常见的两种术式。本文旨在探讨两种术式对于青光眼患者的疗效、眼压等方面的影响,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提供可靠的指导。
1.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在长垣县人民医院眼科行手术治疗的青光眼患者80例共86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共39例42眼,其中男23例24眼,女16例18眼,年龄35~74岁,平均(59.3±6.2)岁,眼压范围38~73 mm Hg,平均(47.3±10.9)mm Hg。观察组为41例44眼,其中男25例24眼,女16例18眼,年龄36~76岁,平均(59.9±6.4)岁,眼压范围35~72 mm Hg,平均(46.1±10.5)mm Hg。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病例纳入标准患者明确诊断为青光眼;无药物过敏史,无手术禁忌证;患者意识清晰,本人及家属表示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治疗方法86例入组患者均行显微镜下青光眼手术。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小梁切除术,术前用利多卡因局麻,麻醉起效后在患者穹窿部1点、3点范围内作为基底部进行结膜瓣,再暴露出巩膜后进行烧灼止血,并用角膜缘作为巩膜瓣,随后切除巩膜瓣下的小梁组织并修复巩膜瓣,完毕后缝合,术后常规予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抗炎消肿,并用敷料遮住患眼。观察组行复合式手术方案,复合式手术同样利多卡因局麻,且大部分手术操作和传统手术操作类似,只是在巩膜瓣完成后需用浸有丝裂霉素的棉片在其下方放置3 min,缝合时做前房穿刺口,对巩膜瓣两端进行缝合以及重建前房。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
1.4疗效评价标准浅前房根据Spaeth分型可分为Ⅲ度[2]:Ⅰ度浅前房,中央前房形成周边虹膜与角膜内皮接触;Ⅱ度浅前房,除瞳孔区的晶状体前囊未与角膜内皮接触,其余整个虹膜均与角膜内皮接触;Ⅲ度浅前房,前房消失,整个虹膜、晶状体前囊均与角膜内皮相贴。另外术后1 a眼压维持<21 mm Hg表示手术成功。
1.5统计学处理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眼压对照组术后1 a平均眼压为(22.83±3.93)mm Hg,观察组为(16.75±3.49)mm Hg,观察组平均眼压低于对照组(P<0.05)。
2.2手术成功率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64.29%(27/42),观察组为86.38%(38/44),观察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
2.3浅前房发生率对照组浅前房发生率23.81%(10/42),而观察组为6.82%(3/44),观察组浅前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青光眼是一种以眼压升高为特征的眼科疾病,治疗上主要是引流房水降低眼压。常用的降低眼压的手术方案有小梁切除术以及复合式手术。尽管目前小梁切除术日趋成熟,但由于该手术方案会导致浅前房发生、术后眼压偏高,临床疗效欠缺,且缝合时缝线过紧还会对滤过造成影响,造成视神经的严重损伤。复合式手术是一种以小梁术式为基础的改进型手术方案,能够有效解决浅前房高发生率的缺点,大幅降低眼压,不会对视神经造成影响,手术效果令人满意[3]。复合式手术过程中采用丝裂霉素浸湿,丝裂霉素的作用是抑制纤维细胞增殖,同时促进滤过泡形成,加强滤过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复合式手术中需要用到可调整缝线,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术后的异物感,出现瘙痒、流泪等症状,因此在术后3 d即可拆除缝线[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疗效、眼压以及浅前房发生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较高,术后眼压稳定,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1]赵艳,旷琳,杨蕾蕾,等.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与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比较[J].广东医学,2012,33(12):1800-1801.
[2]汤晓东.复合式与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疗效的比较[J].医学综述,2014,20(17):3260-3262.
[3]黄文荣.复合式与传统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的疗效对比研究[J].河北医药,2012,34(17):2592-2593.
[4]曾惠红,梁堂钰.用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7):251-252.
R 779.6
10.3969/j.issn.1004-437X.2016.07.073
2015-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