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苏
(中国农业博物馆,北京 100026)
二十四节气起源地的遗产保护现状与思考
张苏
(中国农业博物馆,北京100026)
[摘要]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在春秋秦汉时期形成于中原地区,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并先后传入周边国家,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2015年3月,中国政府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将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请。中国农业博物馆作为项目申报的主持单位,于2015年8月组织专家前往河南省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情况,旨在为遴选二十四节气的代表性遗产地和重要传承项目以及为国家制订相关政策法规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传承;保护;调研报告
早在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前476年),中国劳动人民就已经通过观测日月运行的规律,逐渐形成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奠定了发明历法的天文知识基础。战国后期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清楚地划分出了一年的四季,每季两个节气。公元前104年,由天文学家邓平等人制定的《太初历》,首次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国家历法之中,并明确测定了二十四节气的太阳黄道位置。汉初刘安《淮南子·天文训》所著录的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与后世沿用至今的名称完全一样。也就是说,到汉代初期,已经形成以二十四节气为基础的传统农历(或称夏历)。它是一种“阴阳合历”,分别根据在地球的某个时空点上观测到的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律来制订。其月份的划分是以月亮的朔望周期为基准确定的,而“岁”(即一年)则是以太阳的回归年为基准来确定的。二十四节气就是把一个回归年长度(约为365.24天),平均分为24个等分来划分的。
2015年8月5日至8日,申遗牵头单位中国农业博物馆组织专家前往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河南省进行实地调研。调研组在河南省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大力帮助下,通过实地参观、专题座谈、民俗寻访、资料蒐集等多种方式,加深了对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和传播地相关方面的认识。
一、现存二十四节气文化遗存及民俗考察
河南是中国二十四节气起源地,登封是夏朝大禹的故乡。因此,河南省在二十四节气传承保护领域,自然地占有引领潮流、树立模范的地位,在申遗、传承、保护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里既是二十四节气历史文化的起源地,也是二十四节气发掘研究的重镇,更是对外宣传展示的窗口。二十四节气的传承保护,联合国非遗专家到中国作项目考察,离开河南省、离开登封市、离开告成镇,一切都将无从谈起。因此,河南省的二十四节气项目确实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天中地心”的阳城治所
根据古史传说,中国夏商周三代的都城,都是建立在嵩山周围、河洛之间。从远古时代起,嵩山一带就被称为“中原”。它是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掌握了先进的天文观测方法和技术。这个区位优势使它成为全人类率先建立天文历法的文明古国。河南登封的二十四节气遗产和遗址最为重要,因为它历史记载清楚,现存历史遗址多,二十四节气的源流演变比较清晰。登封的周公测景台和元朝观星台,早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次又加入了国家文化部的二十四节气世界非遗项目的联合申报名单之中。因此,对于登封的二十四节气文化遗迹,要给予更多的重视,更多的支持,更多的投入。
距登封市区东南12公里的告成镇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都城,至今还有元朝观星台和周公测景台等一批重要历史遗迹和遗址。观星台是中国元代保留下来的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天文学建筑之一,不仅在世界天文学史上有着很高的科学价值,而且在二十四节气文化研究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价值。在周公祠竖立有一座纪念性的石表,俗称无影台,相传这就是中国最早的“立八尺表测日影”(土圭)的遗存,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测景台最早建于东周,现存为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太史监南宫说仿周公土圭形制所建,正面刻行书“周公测景台”5个大字,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历史上各时代的天文学家、历法家都曾在这里作过研究,制定国家历法。
从夏商周时代的历史地图看,中国古代的活动区域主要在中原一带。其南面是北纬30度的武汉——九江一线,北面是北纬40度的北京——大同一线。古人为什么不选择“中点”的北纬35°呢?因为北纬35°是黄河河床临近的温县,紧靠大河滩,既不适合建立都城,也不适合建筑观星台进行天文观量。于是就向南退回一些,这一退正好是北纬34度线上的告成镇。也就是说,处于黄河中游的河南登封这个地方,北纬34度穿境而过。中国古代堪舆学把这条东西走向的纬线称为天脐线。而洛河汇入黄河那个地方叫洛瑞,连接洛汭与阳城的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天轴线,阳城治所就在今天的登封市告成镇。天脐线与天轴线的交叉点就在登封,因此登封享有“天中地心”之美誉。这里成了堪舆风水理论中的绝佳宝地。堪舆学中的“堪”指天道,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指天体运行的规律;“舆”指地道,即大地气候变化的规律。在这样的风水宝地建立帝都,自然可以“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进而号令天下,招徕万方。由此看来,在堪舆学的风水理论中,二十四节气发源于中原,正是势所必然,气所必然。
(二)郭守敬建筑的阳城观星台
元世祖忽必烈入主中原,在大都(今北京)建立政权、实施全国的政治统治之后,就选派著名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和王恂主持历法改革,以昭示天下,劝课农耕。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郭守敬在周公测影台的基础上,对测验仪器进行了改造和创新,并在全国建立了27个观测站,最北的到达北海(在今贝加尔湖以北的俄罗斯境内),最南的在南海,最东的在高丽,最西的在滇东,而阳城观星台是全国的中心观测站(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郭守敬在天文观测设施和观测仪表方面有许多发明创造,这些也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在我们的二十四节气非遗申报材料和将来的答辩材料中,也要加以陈述和解释,因为这是全人类共同的科学遗产。例如郭守敬第一次发明针孔成像的观测仪,这在当时绝对是高科技的重大发明。郭守敬恪守“昼测日影、夜观极星、以正朝夕”职责,通过非常精确的昼夜观测,计算出了太阳运行一个回归年的时间长度为365.2425天,换算成今天通用的计时数值为365天5时49分12秒,这与当代精密天文测量值365天5时48分46秒相比,相差仅26秒。郭守敬利用他亲自观测到的天文数据,并参考全国其他20多个观测点的数据,制订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授时历》。欧洲出现与此精度相近的历法,是在此后300多年的1582年,由意大利天文学家里利乌斯制订、由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颁布的《格里高利历》。郭守敬取得的科技成就,既说明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先进发达,也说明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是建立在严密的天文学成果的基础之上的,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这些历史文化成就,都要在我们二十四节气传承保护中得到充分宣示。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二十四节气在中原形成的原因,主要还是由于许多符合现代科技经济理论的独特要素。登封市市志办主任、登封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吕宏军指出,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原的原因有四点:一是四季分明。在中国,中原地区的春夏秋冬四季最为分明,如果四季不分明,就无法制定出二十四节气;二是天中地心。在夏商周时期的国家版图上,中原地区正好处于“天地之中”,所以我们国家自称“中国”。依据“地中”的气候物候特点来制定历法,中正天下,不偏不倚,四周八方都可以参照使用;三是中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在经济上能够保障帝都中心地区的供应,包括国防军需的供应。这在古代交通不发达之时尤其重要,因为粮食和用品都不可能远距离调运,必须就近生产供给。而历法的制订首先就是为了保障农业生产的稳产高产;四是中原地区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里人口稠密,人才荟萃,既有能力制定出二十四节气的历法,也容易通过经济文化的辐射,使之推广普及到边远地区,甚至惠及周边国家。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在中原地区形成的真正原因。
(三)河南登封的二十四节气习俗
河南省二十四节气遗产的保护,不仅仅体现在登封的项目上,也体现在其他地方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项目上。整个黄河中下游都属于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区,都传承了二十四节气的民俗文化。从文化源流和传播的角度说,河南省各地的二十四节气习俗文化,更具有文化的本源性和本真性,并对其他地区的二十四节气文化产生过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因此,从保护角度说,要充分挖掘作为二十四节气起源地的历史遗迹、民间传说、谚语故事等等,使之构成完整的二十四节气文化遗产的历史链条,形成具有文化说服力的、具有文化感召力的、普惠全人类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例如,河南省南阳地区的打春牛习俗,就是与二十四节气密切相关的古老民俗文化。打春牛习俗据说自西周时期就产生了。在《礼记·月令》中记载,每逢孟春之月,天子要率领三公九卿到郊外迎春。以后相沿成俗,朝野官民都共同遵循,至今已有3000多年。
在南阳农村,每年农历正月初十,都要在武侯祠隆重举行“诸葛亮鞭打春牛”民俗仪式。当天上午辰时,庄严肃穆的打春牛活动开始。先是在村前的地坪或戏台前集中。由“诸葛亮”诵颂迎春词,然后在吹鼓手的引导下,庆典队伍前行至武侯祠院内的石马场。上午10时30分,也就是干支时的巳时,“诸葛亮鞭打春牛”仪式正式开始。“诸葛亮”左扶木犁,左手扶犁,右执鞭,犁地开耕。礼仪官在一旁宣读祝词:“一打春牛头,国泰民安;二打春牛腰,风调雨顺;三打春牛尾,五谷丰登!”在“诸葛亮”的鞭打下,牛肚内五谷杂粮散落一地,象征五谷丰登,安顺吉祥。
这样的仪式也会在州县府衙门所在地举行,那是官府的“打春牛”。每年春季,南阳县府的开耕仪式由县官主持。历代沿袭,唐宋尤盛。官厅的打春牛习俗,仪轨讲究,场面隆重,气氛热烈。通常是由12个青壮年男子组成仪仗队,手持五颜六色的春幡、旗子,另4人抬“春牛”在前面引导,手持羽扇纶巾的“诸葛亮”、面涂脂粉的“春婆”和顶戴官服的“知府大人”等官员跟随前行,一直走向南阳武侯祠。此时武侯祠锣鼓隆隆,鞭炮齐鸣,喜迎春神的驾临。以四人合抬一头泥塑春牛走在前头,春官执鞭其后随行,象征规劝农事、策励春耕的含义,也是喜庆新春、聚会联欢的活动。据清人的《燕京岁时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至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牛。”在这个仪式中,男人们“鞭春”,行耕地播种之仪,女人们则“戴春”,头戴艳丽纯幡,饰以春燕春蝶,老人和孩子则“咬春”,吃春卷春饼。从此自古传承的鞭春仪式,要在我们的二十四节气保护中得到继承,要培养知晓鞭春仪轨程式的文化传承人,使之世世代代延续下去。这类活动,平时可作为旅游文化节目展演,需要时可成为接受项目考察检查时的汇报演示。
还有河南省宜阳农村的“冬至习俗”,也是有浓厚民族文化传统的岁时习俗。冬至是农历中的重要节气,古时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等。中国各地农村过冬至的节庆很多,样式也各不相同。河南宜阳的冬至习俗承袭古风,古朴淳厚,俗称“贺冬”。相传从周朝开始,冬至节即举行祭祀活动,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汉朝以后,冬至成了岁时的重要节庆。在中原地区,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宜阳的农谚说:冬至到,吃水饺。饺与交谐音,吃饺子的习俗含有交好运、交好人的祈愿。
近年经过民俗学家的挖掘,发现河南济源市农村流传的“黄龙日盘八卦历”也与二十四节气有某些文化渊源,值得我们深入去采风探究。黄龙日盘八卦历是济源太行深山区所独有的一种古老的计时方法,它发生、传承于济源市克井镇的一些村落,是民间推演历法的传统技能之一。据说与商代遗址、大汶口遗址、新石器遗址出土的龟甲彩石子的方法相似。清朝乾隆甲戌年(公元1754年),克井镇龙门河土坨村民范立富,得北武当山得道大师见素秘传亲授,修成“黄龙日盘八卦历”。其构件器材复杂,扮演公式繁复,需经事前制备器具,熟记推演公式和步骤,方可求算出欲知之月日时辰。作为列入非物质文化名录的“黄龙日盘八卦历”,要培养合适的传承人,使之能够熟练掌握推算演示的方法,能够准确计算出阴阳合历年的干支纪法的月、日、时、辰等时期或节令信息。同时要以现代数学知识解释其中的原理,也要解释它与二十四节气的文化习俗关系。
二、河南二十四节气传承与保护的有益经验及建议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实现了对天气和气候的中长期预报,二十四节气作为“农业历法”的色彩逐渐褪去。但这并不影响继续传播和使用二十四节气的传统知识、文化价值以及与此相关的民俗活动。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个节气都有特定的民俗活动和饮食品种,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在一些农村社区,还有利用二十四节气的传统知识进行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生产和销售,将古老的知识技能应用到现代的农业生产上。
在座谈交流中,有专家特别指出,二十四节气在中原制定,其最初就是有着重要目的和功用的,在历史上一直发挥出重要的功能。归纳地说,主要有三方面的功能:第一,在古代它最重要的功能,可能就是用来指导农业生产,这应该是第一位的;第二,以气候变化的规律来指导人们的生活;第三,以气候来反映物候的自然现象和天气变化的规律。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在古代的最基本的功用。以惊蛰为例,惊蛰有这样一些谚语:“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它指的是自然现象。就是说,惊蛰一过,蛤蟆就开始鸣叫,百灵鸟也开始唱歌了。还有“雷打惊蛰谷米贱”、“惊蛰闻雷米如泥”的农谚,这是反映什么呢?这是指农业生产的,讲的是粮食种植的事。意思是,如果惊蛰时候天空打雷,那么这一年一定会风调雨顺的,粮食会大丰收的。粮食多了,粮价就贱,卖不好价钱了,所以会“米如泥”、“谷米贱”。再以立秋为例,谚语说,“立罢秋,凉飕飕”,说的就是指导人民的生活。立秋了,天凉了,指导人们该添加衣服了。当然这个是说中原地方,如果是岭南广州那个地方,就还不到加衣添袜的时候,还很热。所以说,二十四节气有许多功能,既指导农业生产,又指导人民的生活,还能够以气候变化来反映一些自然物候现象。
(一)河南省各级政府对二十四节气遗产的保护
河南省各级政府的机构序列中,都设有专门管理文化遗产的部门,有的甚至还有专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单位和专职干部。由于政府对传统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纳入了日常的行政工作范畴,列入了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保护、利用有了法规的依据,有了经费的保障,有了专业的管理。在过去几年中,河南省不仅在省内评选出了5项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保护项目或名录,而且在配合国家文化部申报二十四节气世界非遗工作时,也派出了精兵强将,高水平地完成了申报材料。特别是在拍摄申遗用的二十四节气视频宣传片时,由于河南省各方积极配合,片子拍摄出来的质量很高,得到了各界的广泛好评。这些业绩的取得,都是省内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的结果。
河南省的非遗保护工作,还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我们在调研时看到和听到了许多非遗群众社团的情况介绍。例如,2014年底成立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会”,其发起单位包括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省群艺馆、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等一批专业水平高、专家队伍强、研究基础好的专业机构。我们相信,河南省非遗学会一定能够团结省内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卓越的成果,为包括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工作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出更多贡献。此外,河南省的许多市县,也都成立了相应的学术专业社团,开展了大量的地方性文化遗产发掘、调查、研究和科普宣传工作。在这次调研中,给我们印象最深、最为感动的是登封市文化研究会。该会的常务副会长、市志办主任吕宏军和副会长常松木两位先生给我们介绍了他们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在登封文化研究会的成员单位和专家学者的努力下,他们克服经费少、人手少、任务重的困难,坚持按期编辑出版《嵩山文化》、《大禹文化》、《天中风采》等多种报刊,宣传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文化、科技和民俗知识。在这些报刊中,有关二十四节气的文章内容都占有较多的篇幅。
(二)根植于民间的保护传承活动
河南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和责任担当。他们不仅把产生于“天之中”的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当作宝贵的精神遗产,当作提升民族凝聚力的文化资源,而且将之视为提高城市软实力、塑造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文化资本,把民族文化遗产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源泉和推动力,将文化遗产转为文化品牌,形成文化产业。
登封市的同志们介绍说,他们历来都重视举办二十四节气书画展览,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很多届。特别是在2015年春节期间,由登封市政协、市委宣传部主办,市文联、河南锦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市书协、市美协、市民协、市老年书协、市文化馆、嵩山文化研究会和黄河书画院等单位参与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禹故里·二十四节气书画展”,产生了较大影响,达到了弘扬核心价值、宣传历史文化、活跃文化市场、塑造文化品牌的目的。在展出的360多幅精美书画作品中,由青年画家陈金平创作的《嵩山二十四节气图卷》最为引人注目,图卷长25米,图文并茂,通俗形象地展现了嵩山地区在二十四节气中各个节气的生产生活习俗。
此外,登封市还在举办迎春灯节,同时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二十四节气专题展,例如二十四节气刺绣展,既是展览的展示品,也是旅游市场的文化商品。在展览书画作品中出现的那些小诗,那些农谚,使参观者在浏览时潜移默化地感受到,哪些节气、什么时间应该进行什么生产、举行哪些活动等等,这样就把节庆活动和二十四节气宣传结合起来了。另外,这些展览不仅接待群众前来参观,而且通过电视转播、报刊报道等形式,扩大宣传普及的效果。河南省各地宣传二十四节气的艺术形式,不仅是为让国内的游客群众来参观欣赏,也是对外宣传的好形式、好办法,当然也是将来联合国的非遗评审专家前来实地考察时的介绍展示项目,因此希望河南的同志们、登封的同志们继续把这些展示办好,办出水平、办出影响,为国争光。
将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内容列入当地的乡土知识教材是传承和普及的重要方式。在登封市,小学四年级的乡土知识教材里就编写了关于二十四节气专题内容,通过从小教育,培养青少年热爱家乡、热爱传统文化的乡土情怀,增加青少年对我们优良的民族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豪,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更加自觉地为祖国奉献智慧和力量。我们看到,告成镇的一些小学、中学老师,都主动向学生讲解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和风俗,并且让学生们背诵一些相关的谚语。通过对青少年的宣传教育,使他们从小接触到家乡的传统文化,并通过他们把祖国的文化遗产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为了传承好、宣传好二十四节气,登封的同志们表示,他们将加大宣传力度,宣传二十四节气申遗的重要意义,采用多种方式,让二十四节气的科普宣传能够进机关,进学校,进教材。他们与教育主管部门合作,搞了一个“嵩山文化进校园”的活动。
登封的同志还介绍说,每年一到夏至节,各地的天文爱好者,青少年学生,很多人会聚集到登封告成镇来,利用这里保存千年的古观星台,进行日影的测量。特别是这几年开展二十四节气申遗以后,来观星台参观和观测的游客和天文爱好者越来越多起来。这是很好的现象,说明我们的申遗带动了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
(三)组建高水平的专业研究队伍
河南省是中国的文化大省、文物大省和非遗项目大省,享有“文化资源多、专业人才多、研究成果多”的特殊优势。在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传承保护领域,河南省也占有国内领先的地位。在这方面,河南省已经形成了一支业务能力很强的研究队伍。在这次接待我们调研的专家中,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资深专家、郑州大学高天星教授,登封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吕宏军和常松木先生,还有登封市中等专业学校教师、告成观星台传统观测技术传承人曹书敏先生以及从事非遗管理和领导工作的专家型、学者型的各级干部。
河南的这支非遗保护、研究队伍,长期在研究工作的第一线、在广大农村基层开展发掘、调研和遗产抢救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田野调查经验和娴熟的寻访搜集技巧,形成了大量的基础文史资料,汇集了大量的非遗项目的真实数据,为中国开展非遗项目申报、开展非遗项目的理论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条件和便利。正如一位老专家所说,这支队伍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团队,是非常敬业、敬畏、执着的团队,是足以代表国家水平的团队。他们在二十四节气的研究领域,已经汇集数量庞大的原始资料,出版了超过千万字的相关专业论著,研究成果的水平广受国内外同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家在基层,智慧在民间”的写照。
(四)关于进一步做好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承的建议
1.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活态传承问题
作为一个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核心要义只有两条:第一是要保护好这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是要传承好这个文化遗产,使它世代相承,流播永远。但是,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二十四节气的传承冲击很大。正如登封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吕宏军先生在座谈会发言中所说,现在再用二十四节气去指导全国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客观地说,目前,二十四节气民俗还在民间传承的,相对都比较少了,已经比二三十年前所看到的少了很多了。再往后,在农村恐怕会传承得更少。这是我们很担心的问题。我们设想,如果在一个村庄或一个地方,比如就在告成镇这个地方,安排它作为一个传承二十四节气的一个试点,以二十四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的试点。国家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实际上这个支持应该不会很多。这样,联合国将来什么时候来检查的时候,就让他们到这个试点地方看看,他们可能会惊奇地说:这个地方就是一个示范点,是中国二十四节气的真实的传承保护点。因此建议国家搞一个活态传承的二十四节气示范点。
2.关于加强基础研究问题
我们目前对二十四节气如何在历代进行文化传播,如何影响周边国家的文化和农业,如何指导农耕生产,在物候学、气候学方面发挥什么作用,对各地的民俗习俗产生什么影响,等等的问题,都缺少深入的研究,有的甚至还是空白,还没有相关研究。在民间流传着很多二十四节气资料,很多口头的口述史资料,目前搜集整理得很不够。总之,对二十四节气的科研还不到位,还很薄弱。对二十四节气的科研不够、宣传不够、科普教育不够,怎么能够传承好、保护好?要认识到,二十四节气的研究是个大课题,是个大文化。它涉及养生文化、饮食文化、农事活动甚至国际文化交流等等方面。因此,加强二十四节气的基础研究要提到国家文化发展的日程上来,尽快设立国家级的项目,组织全国的力量开展协同攻关研究。研究课题要上下结合,横向结合,多学科多层次结合。不能搞象牙塔,上面几个专家搞研究。要有基层的专家一道来做,要接天气,更要接地气。
3.编写《二十四节气科普丛书》
可以考虑组织编写一套科普类的《二十四节气丛书》,每个节气出一本,是就二十四节气本身而言。另外从它的功能来说,还可以编另一套书,姑且称为《二十四节气与文化丛书》。这里面包括二十四节气与农业、二十四节气与养生、二十四节气与民俗、二十四节气与农谚、二十四节气与物候、二十四节气与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与国际交流、二十四节气与传统科技、二十四节气与古代天文学、二十四节气与风水学、二十四节气与阴阳五行等等,很多。还有二十四节气的理论研究,也要有高水平的学术专著。总之,就是要把二十四节气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都充分地保护下来,真正地传承下去。
4.建议在登封建立一座国家级的“二十四节气博物馆”
在设想中,这个博物馆兼有天文博物馆,观星台遗址博物馆的多种功能,也可以说,这是一座综合性的博物馆。当地政府及相当学者专家希望把这个事做得更好,更完美,这当然需要上级的支持。
三、结语
自从公元前104年,二十四节气被纳入国家历法体系以来,这部古老历法就被广泛传播和应用。二十四节气不仅指导农业生产活动,而且服务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传授天文、气象、物候的传统知识,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行为习惯。因此可以说,中国的亿万人民都是二十四节气的传承人、使用人和受益人,也是二十四节气的始终不渝的实践者、推动者和创新者。即使在人们普遍追求“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的今天,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古老智慧依然有着重要价值和借鉴意义。正是由于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人民心目中蕴藏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和悠久的历史记忆,它才能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川流不息。
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切身感到,河南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既以二十四节气发源地而深深自豪,也为二十四节气的传承保护而孜孜努力。他们自觉地为中华民族守护这个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在二十四节气的申遗、传承、保护、利用等等方面,都为全国作出了表率,为各地积累了经验。
[作者简介]张苏,女,中国农业博物馆陈列部馆员,主要从事农业历史陈列研究。
The Current Status and Thoughts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Heritage Sites of the Twenty-four Solar Terms
Zhang Su
(China Agricultural Museum,Beijing 100026)
Abstract:The twenty-four solar terms are among the first group that has been listed as China’s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wenty-four solar terms were formed in the Central Plains of China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Qin and Han Dynasty.They have a deep influence on the way Chinese people live and work.The twenty-four solar terms have spread to the neighboring countries and have mad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human civilization.In March 2015,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ubmitted an application to 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for listing the twenty-four solar terms on the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s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conducted by a group of experts who were organized by the China Agricultural Museum,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ost unit, in Henan Province in August 2015.The aim of the investigation is to provide scientific grounds for the selection of representative heritage sites of China’s twenty-four solar terms as well as for the key heritage projects.It will also help to formulate relevant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for the country.
Key words:Twenty-four Solar Terms,Inheritance,Protection,Research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