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大鹏+杨各+宋观峰
摘要:通过项目建设,完善了以“包社联户”为主要形式的工作机制和“专家+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建立健全了市、镇(街)、村农机科技试验示范网络,建成了机构健全、职能明确、编制合理、经费保障、运转良好的农机推广体系,形成了可看可学、可复制、可持续的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制和模式。项目建设中,在农机推广制度、技术和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多创新点,找出了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调研报告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doi:10.14031/j.cnki.njwx.2016.10.009
农机推广体系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重要一环,是新时期进行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性力量。2015年,曲阜市承担了山东省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建设任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及时建立了项目领导机构、技术指导小组及其他工作机构,制定了项目进度表,积极探索农机推广工作新模式。
1 项目任务完成情况
1.1 科学遴选主推技术
按照高标准、高水平、高科技的要求,结合曲阜实际,遴选了“马铃薯机械化播种收获技术”作为项目主推技术,组织专家开展了主推技术的筛选与集成,对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主推技术、生产模式的选择及机具的筛选进行了研究探讨,注重机艺融合,制定了“土壤深松整平→机械播种→田间管理→机械杀秧→机械收获”的技术路线。
1.2 加大农机科技示范户培育力度
围绕主推技术,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农户自愿的原则,遴选出文化程度高、服务能力强、管理规范、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曲阜安吉等6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科技示范户。绘制了技术指导员包村服务图;各实施单位和个人依照各自职责,采取集中培训、分户指导、实地考察、观摩交流等方式,深入田间地头,在马铃薯播种、中期管理、收获等关键环节面对面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大大提高了示范户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的能力和水平。
1.3 充分发挥示范基地辐射带动作用
按照以“主导产业为主,多种示范和高规格、严要求、可持续”的原则,遴选了曲阜市安吉马铃薯种植基地作为示范基地,建立核心示范区1000亩,开展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基地拥有马铃薯生产机械41台(套),机械配备完善,马铃薯种植、收获实现全程机械化。
机械化播种下种深度一致,覆土、喷药、覆膜均匀,一般可增产5%~10%,加之机械化收获伤薯率低,提高了商品率,一般亩增产160 kg以上(增产幅度5%~10%),机械化生产节省劳动力15~20个,按每个工时成本30元计算,可节约劳动用工成本450~600元,除去有关费用,可实现亩增收500元以上,基地1000亩增收50万元以上。良好的经济效益带动了周边马铃薯种植户采用机械化生产的高潮,共带动全市马铃薯机械化生产达2万亩,切实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
1.4 注重基层农机技术人员培训
(1)精心选聘技术指导员。按照技术指导员与示范户1∶2的比例,从农机化工作一线公开遴选了3名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熟悉农机推广工作、工作责任心较强的技术指导员,实行包社联户制,每名技术指导员负责指导示范户两个,依照各自职责,深入田间地头,全年进村入户面对面指导天数人均60天以上。
(2)科学培训基层农机技术人员。项目开展以来,采取分层次、分批次的方式开展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的培训工作,着力解决基层农机技术人员断层和知识更新慢的问题。有计划的安排业务骨干参加学历提升、跨区域受训等有针对性的培训。
(3)注重农机技术人员的网络培训学习。利用曲阜电视台《党建频道》定期播放马铃薯机械化短片,充分利用“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山东农机化网”等载体,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加强学习,提高业务能力。
2 项目实施取得的主要成效和创新点
2.1 主要成效
(1)拓宽了农机推广服务渠道。通过项目实施,将农机技术服务体系的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有机结合,完善了以“包社联户”为主要形式的工作机制和“专家+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建立健全了市、镇(街)、村农机科技试验示范网络,带动了全市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建设,全面推行了农机推广责任制度,明确了农机人员的服务区域、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量化工作指标和目标要求。
(2)建立健全了绩效考评制度。市镇(街)农机技术人员实行定岗定职,按照项目要求和目标责任制为标准进行考评。全面推行市级农机技术人员考评由市农机局、服务对象两方共同考核;镇、街农机技术人员考核由市农机局、镇(街)政府和服务对象三方共同参与。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对技术人员的服务内容、能力、水平和效果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评价,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奖励、职务职称晋升、岗位聘任挂钩,调动了农机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增强责任心和紧迫感。
(3)提高了农机技术人员服务能力。项目开展的农机技术培训,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形式多样,参训人员多、科技含量高,大大提高了我市农机推广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
(4)全面推广主推技术,促进农机科技成果转化速度。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宣传培训,印发教材资料,示范基地建设展示及示范户的带动,实现了主推的马铃薯机械化播种收获技术进村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5%以上,农民对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满意度不断提高,加速了农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利用,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节本增收。
2.2 创新点
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高标准、高水平、高科技的要求,结合实际和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项目主推技术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探讨,取得以下创新:
2.2.1 制度创新
(1)完善了农机技术推广人员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制定了相关工作制度,提高了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推动了农机技术推广工作。
(2)整合各方资源,共同为农机推广体系建设服务。在开展农机推广体系建设的同时,有效结合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将合作社的建设纳入管理范围,共同提高。
(3)充分调动镇、街积极性,引起镇、街领导的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
2.2.2 技术创新
注重机艺融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马铃薯机械化播种收获技术:土壤深松整平→机械播种→田间管理→机械杀秧→机械收获。选用马铃薯播种机械,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喷药、扶垄、喷除草剂、覆膜等多项作业;选用马铃薯收获机械,一次性完成起薯、升运、筛土、分离等多项作业。新技术模式的使用,大大节约了劳动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2.2.3 管理创新
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二是实行合同制管理;三是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度、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等。
3 项目主要做法及措施
3.1 加强领导,完善农机推广队伍建设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由分管市长任组长,农机、财政、农业及有关镇街为成员的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领导、发展规划、协调调度和落实监督工作;组建项目专家组,负责科技入户工作和实施方案的编制,组织实施、汇总上报相关信息、开展绩效考核等工作。通过项目的实施,曲阜已建成机构健全、职能明确、编制合理、运转良好的农机推广体系,现有农机推广机构13个,其中县级1个,镇街12个(为镇街农业服务站),农机推广机构编制人数60个,两级农机推广机构均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3.2 建章立制,严格项目管理制度
一是健全项目管理制度,成立技术小组,具体负责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机具选型、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二是完善农机推广服务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协作单位和依托单位的合作以及基层综合服务站的作用,互相配合,共同做好机械作业试验示范。三是建立完善农机技术人员培训、示范基地、技术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档案。四是进一步完善农机技术人员聘用、农机推广责任、绩效考评、农机人员培训和多元推广等制度,并将包社联户服务图、农机推广制度等悬挂上墙,及时了解项目实施进展情况。
3.3 强化监督,严格资金监管
严格按照项目资金管理相关规定使用资金。一是建立资金使用管理制度,确保专款专用。二是加强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定期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监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三是建立绩效考评制度,补贴经费与工作考评挂钩,杜绝平均主义。四是增加项目建设和管理的透明度,建档立制,公开项目建设内容,将示范户、技术指导员、示范基地等信息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3.4 深化绩效考评
建立健全项目绩效考核机制,科学衡量农机技术人员工作情况和服务质量,加强三方面机制建设:一是建立岗位责任制,层层、逐个落实岗位责任,明确每个技术指导员的工作内容、服务对象,量化工作指标和任务要求;二是实行工作任务公开制,推行工作日志公示和考勤制度,把每个技术指导员的入户记录和技术服务情况公示,强化社会监督;三是强化三方考评制,建立健全市农机局、镇(街)和农机手三方考评制度,对技术指导员的工作情况、满意度和技术水平等进行综合评价。将考核结果直接与绩效奖励相挂钩,奖励先进,督促末位,落实奖惩,动态管理。
3.5 强化总结宣传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总结,深入探索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农机技术推广机制和路子。一是组织专家编印了《2015年曲阜市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技术手册》和《新型职业农民(农机)培训教材》,及时发放到示范户和辐射户手中;二是确定专人为项目信息联络员,具体负责数据上报、信息收集、宣传报道等工作;三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项目建设成果和农机技术人员的先进事迹,大力宣传农机推广项目建设在加快农机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农机科技推广工作。
4 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4.1 存在问题
(1)农机技术推广任务重、工作量大,基层农机技术人员实行的是市镇共管,不少农机推广人员还承担着镇街政府其他工作,无独立办公场地和推广装备,不利于开展工作;农机推广人员的目标考核内容还不全面,考评制度和措施还没有完全严格落实到位。
(2)科技示范户应用技术能力较强,但是辐射带动能力不强,有待提高。
(3)经济作物机械化起步较晚,各级对经济作物机械化扶持的力度还不够大,降低了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
4.2 改进建议
(1)加大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项目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基层农机技术推广机构的办公设施和设备,提高农机技术人员服务能力。
(2)提前开展项目技术培训和项目实施工作培训,注重项目建设与农时相符。
(3)进一步加大经济作物机械化的扶持力度,把经济作物机械化列入各级政府工作考核范围,扩大示范宣传效果;进一步加大对经济作物机械的研发试验示范,加强农机与农艺的融合力度,研制、推广一批新型高性能的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