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齐鲁园林中蕴含的隐逸情怀

2016-03-09 08:15成,纪
东岳论丛 2016年11期
关键词:齐鲁孔子园林

李 成,纪 燕

(山东建筑大学 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1)



论点集萃

论齐鲁园林中蕴含的隐逸情怀

李 成,纪 燕

(山东建筑大学 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1)

齐鲁园林历史悠久,文学艺术与人文思想积淀深厚,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的特殊性,齐鲁园林整体建筑风格特色鲜明,融合南北园林精华于一身,其建造手法与景观设计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表现为注重礼制约束和内在修为,意在营造出环境清幽、自然和谐的隐逸生活空间。齐鲁园林中蕴含的隐逸情怀不是消极避世,不是终南捷径,而是在渴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感召下,在面对现实的暂时退守,在园林的恬静生活之中不忘坚守道义,积极提升自我修为,沉淀内省、蓄势待发,实为仕隐相得益彰。“退而思政、隐而待仕”是齐鲁园林中隐逸情怀的最佳写照。

齐鲁园林;儒家思想;人文环境;隐逸情怀

齐鲁园林在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历程中占据一席之地,居于文化积淀深厚、英杰名士辈出的齐鲁大地,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在其诞生之日起就形成不同于其他地域园林的特点,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融合南北园林的建造特色和突显儒家的哲学思想。齐鲁园林的发展历程与中国古典园林的步调基本一致,园林建筑风格特色鲜明,成为承载文人隐逸情怀的现实载体,为他们寻求精神的自由与解放、抚慰内心的伤痛与困顿,提供诗意的栖居场所。同时,齐鲁园林中蕴含的隐逸情怀呈现出“退而思政、隐而待仕”的意蕴。

一、齐鲁园林的历史渊源及分类

齐鲁最早是指鲁国和齐国两个不同的国家,是西周建立伊始周公旦(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和姜太公的分封地,鲁国的都城就是今天的曲阜,而齐国的都城经历搬迁之后就定在了今天的临淄。齐国和鲁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等相互独立,各不相同。至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的领土面积不断扩展,基本控制了今山东的绝大部分,两国因为地域紧密相连,政治、经济、文化及其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也日益增多。

此时,虽然齐国和鲁国各自独立,但是孔子在《论语·雍也篇第六》中第一次把两个国家并置而论 :“子曰 :‘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杨伯峻 :《论语译注》,北京 :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2页。当然,从孔子的言谈中我们还是可以读出其有些尊鲁贬齐的意味,因为在孔子看来,只有鲁国的文化和思想才是正统。而此后的荀子已经把齐与鲁等同起来了 :“天非私齐、鲁之民而外秦人也,然而于父子之义、夫妇之别,不如齐、鲁之孝具敬文者,何也?”*荀子 :《荀子》,安小兰译注,北京 :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78-279页。荀子在这里是把齐国和鲁国连在一起而放在秦国的反面了,因为在荀子看来懂礼仪、守孝道、重文化、崇道德的齐鲁子民比起秦国人更值得尊重,他们延续的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化和道德修养。

鲁国园林的起点是先秦的春秋时期,彼时称之为“台”,多属贵族园林,主要功能在于通神、求仙。《史记·殷本纪第三》曾记录 :“(帝纣)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汉)司马迁 :《史记》,北京 :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5页。这是有史料记载的最早的贵族园林之一,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宫室、苑台是不一样的,前者指的是内部宫殿,后者则是指外部的花园了。苑台选址讲究,往往在自然风光绝佳之处,同时加以精心装饰,使人耳目一新、为之陶醉,即形成最早的苑台园林*王铎 :《中国古代苑园与文化》,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71页。。此后,苑台园林走出皇家的限制而蔓延向各诸侯国了,鲁国的苑台颇多。据统计有观鱼台、观台、郎台等。此外还有舞雩台,最早是祈雨的地方,在《论语·先进篇第十一》中就出现过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杨伯峻 :《论语译注》,北京 :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9页,第62页。舞雩台是可以乘凉、赏景、咏歌的地方。除此之外,在古代鲁国都城的故址还保留有迄今为止最早的园林遗址——泮池,在《诗经·鲁颂·泮水》中有着详细的记录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思乐泮水,薄采其藻。……思乐泮水,薄采其茆。”*(宋)朱熹 :《诗经集传》,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第163页。这是一个半圆形水池,通常是建在泮宫的前面,是孔庙、文庙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官办学堂的标志。泮宫、泮水紧密相连,出现建筑、水、植物等古典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从而也为后世园林的建造提供可资借鉴的实例。

齐国国土疆域辽阔,实力雄厚,颇为富庶,齐国在先秦时期建造有路寝台、曲潢宫等,都是耗时耗力、费财劳民的大工程,其豪华、优美程度也是他国无法比拟的。

在秦灭六国后,齐鲁地区合为一体,不再是诸侯国,而彼时园林的发展脉络也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相一致了。秦汉时期初步发展,形成宫、苑两种不同的园林类型。魏晋时期私家园林突起,自然审美和隐逸精神觉醒,文人名士所代表的表现隐逸、山林泉石之怡性畅情的倾向,追求视觉景观的美的享受,成为后世文人园的先声。隋唐时期文人参与设计和建造私家园林,形成蕴含自我意识和思想的独特艺术表现客体,隐仕结合的中隐思想成为士流园林风格形成的契机,文人园林兴起;文人园林是中隐思想的实践产物,其格调幽雅清新,营造脱俗意境,实现园林建造中写实与写意手法的融合和深化。宋元时期园林发展走进推崇写意园林的新时代,形成自然、简远、雅致、疏朗的风格特色。到明清时期进入高潮,文人园林风格更广泛地影响到所有私家园林的建造中。而齐鲁园林也以鲁地的曲阜孔庙、孔府园林、泰山寺庙园林以及齐地的济南泉水园林的发展、壮大为杰出代表。

齐鲁园林涵盖多种类型,分类方式也有多种形式,按照园林的功能来进行划分,主要有私家园林(孔府花园、济南万竹园、德王府、潍坊十笏园等)、书院园林(孔庙、孟庙、颜庙等)、寺庙园林(岱庙)、陵园园林(孔林)以及近现代兴起的城市园林、风景区等。通过这样的分类可以较为清晰地明确齐鲁园林发展的基本脉络。

二、齐鲁园林的特点

齐鲁地区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其历史悠久、地理位置独特、人文环境优厚,所形成的园林艺术和风格也是独具特色。

1、融合南北

齐鲁地区位于中国的东部地区,在中国的版图上应该是处于南北之间,境内既有山川大河,也有海洋半岛,是一个多样化的地理环境,因而其古典园林也是集南北建造精华而融于自身。

古典园林的建造初衷是缘起于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中国古代的文人很早就已经发现和了解自然山水之美,并欣赏这份美,其中就包括孔子。子曰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杨伯峻 :《论语译注》,北京 :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9页,第62页。在这里,孔子既欣赏山水之美,但同时更加看重由山水的特质所联想到的君子之品德,即“仁”、“礼”等思想。此后还有很多人与自然山水的亲密故事,自此也就奏起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序曲。

南北自然风光和地理环境各不相同,因而也就形成不同的文化习俗、审美喜好、建造风格等。北方高山峻岭、江南风光秀美,中国传统山水画在五代时期就有了南北方山水画派之差别。而中国古典园林也是形成风格迥异的北方园林和江南园林,前者以皇家园林为代表,大气规整、豪华气派,而后者则是以私家园林为代表,细腻精致、意境幽深。南北古典园林似乎一直走在两条不同的路径上,即使偶有交集也是一触即分,如果想要找到融合南北园林的代表,那么非齐鲁园林莫属。

齐鲁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使得它学习和汲取南北古典园林特色具有先天优势,此外,由于中国古典园林建构的哲学基础有着儒家思想的影响,而儒家思想就诞生在鲁地曲阜,这成为齐鲁园林融合南北的第二大优势。地理优越性和思想先进性同时兼具的齐鲁园林在建构风格、构园手法等方面都是兼容南北之所长,其代表就是曲阜孔府后花园(也称“铁山园”)。在修建之初,孔府后花园就秉持儒家“中庸”思想,既符合北方古典园林规整、对称的要求,同时其布局仿照紫禁城御花园的格局,也足见孔氏家族地位之高。此外也要满足后花园使用者的要求,最早是明朝名士李东阳之幼女,她嫁与孔子六十二代孙——衍圣公孔闻韶,后来还有明朝严嵩之女、清朝乾隆之女,都是嫁到曲阜孔家。为了让自己的女儿不出家门就可以欣赏到江南的美景而对孔府后花园进行大修,每一次都是调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来扩建和修整孔府后花园,南北风格的汇总和融合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还有济南的万竹园,融合了北京王府、南方庭院、济南四合院等风格元素,园林环境古朴清幽、格局巧妙、雕刻精美、风景宜人,也是融南北园林精华于一身之典范。

2、儒家文化印记深厚

众所周知,儒家思想是我国文化模式的主要构架,所谓的文化构架主要是指主要文化成分比重大小的格式以及文化体内各种文化成分的排列顺序和组合方式,文化基本构架衍生出文化精神*吴忠民 :《〈论语〉和〈圣经〉》,高旭东,吴忠民等 :《孔子精神与基督精神——中西文化纵横谈》,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0页。。儒家文化关注现世中的人的生存,以人为本,而且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一种持重、保守、稳定、平和的精神世界,进而形成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内向型特点。与此同时,儒家思想的文化结构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恒常性,在中华民族的世代繁衍中被严格遵守着。

(1)礼制构建规范

作为中华民族重要思想组成部分的儒家思想对作为人类诗意栖居的理想场所——古典园林有着重要的影响,齐鲁园林尤其如此。首先,齐鲁园林的建构遵循严格的礼制思想。孔子提出尊“礼”,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杨伯峻 :《论语译注》,北京 :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8页,第95页。作为最基本的伦理等级秩序,其本质是上下、贵贱必须各居本位、不可逾矩,它实际上也成为宗法社会中极其严格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礼”既是政治的、法律的制度,也是伦理道德的思想观念,尊“礼”是为构建一个和乐盈盈的理想社会和礼乐之国。

齐鲁园林讲究对称、协调,布局规整,功能分明,注重内在的修养。比如曲阜的孔庙壮丽重威,突显孔氏家族在中华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孔子被历代统治者推崇为“王”。其建造规制也是最高的,屋顶是宫殿式样的重檐歇山式屋顶*屋顶的式样反映出建筑的等级,传统建筑的屋顶有庑殿(最高级别,一般只用于皇家建筑)、歇山(等级次之,可用于宫殿、寺庙等大规模建筑群体)、悬山(平民百姓使用)、硬山(平民百姓使用)、卷棚等;庑殿顶和歇山顶又有单檐和重檐之分,后者级别更高。孔庙建筑使用重檐歇山顶足见其等级至高,而北京孔庙的重檐庑殿顶又是最高的建造等级。(北京孔庙甚至是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顶),色彩也是皇家的红墙黄瓦;孔庙有特例蟠龙石柱,大成殿前有丹墀(大殿前面台基踏步中间雕刻有龙凤装饰的斜坡面);孔府后花园仿照紫禁城的御花园,讲求中轴线对称等等,所有这些都是符合孔子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的。而在孔庙和孔府之中,个人可以完成自我修养的内化过程,感受圣人的教诲,读书修为,实现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华丽转身。

(2)借物比德的内省式熏陶渐染

山水比德的造园手法其实是缘自孔子的主张,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杨伯峻 :《论语译注》,北京 :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8页,第95页。孔子在欣赏自然美时往往带有一定的目的性与选择性,不是盲目欣赏自然之美。在孔子看来,自然物的一些特性就好像人的品格和道德情操一样,人在欣赏自然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地将它们联想在一起,二者可以相互转化,互相影响,对自然的欣赏可以让人感到愉悦,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因为有道德的内容在里面。屈原也是深受孔子的影响,在他的诗作中常常以香草、美人象征君子的坚贞高洁,他的《橘颂》是借咏橘来突显诗人高尚的君子情操和誓不与浊世同流合污的坚贞志向。这种借物比德的思想影响至今。

儒家认为园林的重要功能就是君子比德,因而古典园林中的很多景观、植物等也都是有着深层寓意的。山水既是自然的象征,同时也是仁者和智者的代表,北方园林重山,就像是仁者一样拥有厚重的思想和胸怀;江南园林重水,他们希望像智者一样睿智而善感多情。竹在古典园林的建构中似乎成为标配式的物象,不论是江南园林还是北方园林总是少不了它的身影,或在窗前、墙角或是成片的竹林。竹身形挺拔、彰显气节、不畏严寒酷暑、虚怀若谷,遗世独立,不弯不曲,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竹被赋予了君子一样的气度和风范,王徽之、白居易、苏轼、郑板桥等等都留下咏竹的名句,而竹的形象也是文人画所钟爱的。无论是扬州的个园还是济南的万竹园都是以竹命名,因竹出名,齐鲁很多私家园林也是以遍植竹来构建理想的家园。

“扬州八怪”杰出代表——郑板桥除了喜爱咏竹、画竹外,还构建过理想中的园林 :“十笏茅斋,一方天井,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地无多,其费亦无多也。”(《郑板桥集·竹石》)在他的心目中,园林不需要太大,也无需花费太高的资金,只要小小的一方土地种满竹子,每日对此作画沉思,感悟竹的气节,不失为快事一桩。郑板桥的一生跌宕起伏,先是读书做官,曾经在山东潍县担任过县令,在百姓遭遇灾荒之时,他体察民情、开仓赈灾、政绩突出、深受百姓爱戴;但官场之事令他极为失望,后愤然辞官去扬州,吟诗卖画、结识好友、以“怪”出名、活得逍遥自在。潍县著名的十笏园,因为园主人非常喜爱和欣赏郑板桥,在其园中的东跨院设计成展览形式,展示着郑板桥的多幅竹、石、兰图。也许郑板桥当年在潍县做官时也游览过十笏园,也许是园主人受到郑板桥此语的启发而兴建此园,总之,十笏园和郑板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通过以中国传统古典园林中的常见物象——竹为例,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把握到借物比德的齐鲁园林建造传统。在齐鲁园林中,君子比德的影响是内敛和含蓄的,不需要直白地说出来,很多时候是要靠认真领悟和用心体会。孔庙多植松柏,济南园林多荷、海棠等,园林中的建筑、竹、石、水、花木等物象构成一方相对幽静清新的空间,具有美好品质的物象也可以感染到人,人也要与竹、莲、松、梅等一样高洁和自爱。在此生活,感受自然、天人和谐、熏陶渐染、沉思体悟,可以抑制杂念、远离尘嚣,是心灵的净化,也是精神的升华。

三、退而思政、隐而待仕的深层表现

中国传统文人的隐逸情怀可以说是自古有之。“仅就隐逸思想而言,至今没有证据表明任何有意义的理论观念在孔子之前被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表达出来,所以说孔子在中国的隐逸传统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澳]文青云 :《岩穴之士 :中国早期隐逸传统》,徐克谦译,济南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30页。在儒家思想深受重视的中国传统文化习俗中,传统文人有着积极进取、发愤图强的入世观,他们渴求一己之力能对国家、百姓有所作为,想着将一生所学化为实际推动国家和社会进步的力量,也有着舍生取义的忘我精神。孔子本人身先士卒,做出表率,饱含对国家和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有担当、有所为,以期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和雄心。《论语·泰伯篇第八》就曾说过 :“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杨伯峻 :《论语译注》,北京 :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0页,第82页,第177页,第43页。这里面有着深沉的舍我其谁的荣辱观和忧患意识,也激励着千百年来的中国文人奋勇向前,忘我牺牲。

孔子的一生以“克己复礼”,恢复“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为理想,为此他四处奔波,希望自己的学识和思想能够被诸侯国的国君所赏识。但是在战火纷争、诸侯争霸的春秋时期,孔子所主张的“仁政”在那样的乱世根本没有施展的空间。他周游列国渴望实现理想,能够遇见知他、懂他、重用他的国君,在这个备尝艰辛的过程中也是经历过困顿、战乱、被困、绝粮等各种危机,因而难免也会发出“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篇第八》)*杨伯峻 :《论语译注》,北京 :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0页,第82页,第177页,第43页。、“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论语·季氏篇第十六》)*杨伯峻 :《论语译注》,北京 :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0页,第82页,第177页,第43页。等感慨,为乱世中的读书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道路。

与孔子有隐逸的感慨但却未真正去做不一样,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支脉中,还有一派对文人的发展道路有着至深影响,但是那就是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他们以实际行动来践行隐逸的道路。道家学派主张率性洒脱、逍遥虚静,他们实际走的道路与儒家又是截然相反,即辞官遁世、隐逸出世。老庄之道的潇洒率真能够使现世的文人在面临与孔子一样“邦无道”而感到自我渺小无力的情形下,不会一味地走向毁灭或消沉,而是可以转向自然,将人生的不如意统统抛掉,寻找苦难世界中的诗意和自由,为苦难的灵魂找到安放之所在,为了无色彩的现实生活增添异彩。儒道两派长期以来相互影响,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传统文人士大夫隐逸情怀的现实载体,是他们摆脱现实纷扰,回归自然,追求心灵宁静和自我意志独立的最可行途径。齐鲁园林亦是如此。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篇第五》)*杨伯峻 :《论语译注》,北京 :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0页,第82页,第177页,第43页。、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章句上》)*杨伯峻 :《孟子译注》,北京 :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04页。为齐鲁园林中蕴含的隐逸情怀提供最直接的哲学基础,而王羲之、许衡*许衡(1209-1281),字仲平,世称“鲁斋先生”,金末元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他后辞官来到泰山东南的徂徕山隐居避世。据称李白和杜甫也曾在此畅游过。、孔尚任*孔尚任(1648-1718年),字聘之,孔子第六十四代孙,清初戏曲家、诗人,他曾在曲阜东北的石门山归隐,潜心完成表现亡国之痛的不朽名作——《桃花扇》。等人则是隐逸的典范。对于为何要隐居,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坚定的理由。陶渊明不愿为微薄的收入而丧失风骨,进而选择归园田居;白居易一生起起伏伏,终于厌倦官场的黑暗与倾轧而中隐;孔尚任因仕途黯淡、碌碌无为而隐居另辟人生蹊径;俞樾为避祸而隐居以慰藉伤痛,等等。《后汉书·逸民列传序》就指出 :“或隐居以求其志,或回避以全其道,或静已以镇其躁,或去危以图其安,或垢俗以动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南朝宋]范晔 :《后汉书》卷八十三,北京 :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755页。隐逸情怀有很多种,但齐鲁园林中所蕴含的却是“退而思政,隐而待仕”,这既不同于消极避世,也不是终南捷径。这种隐逸情怀可谓是儒道互补、仕隐相得益彰,但儒家积极入世的主张一直占据着主导,从未改变过。

孔子虽说过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篇第七》),但他也说过 :“君命召,不俟驾行矣”(《论语·乡党篇第十》)。国君召唤,或是有问题求教于孔子,或是认可孔子的主张,也或是其他的目的。但是在孔子看来,隐逸的感慨偶尔是可以有的,但是真正有需要的时候,必须以大局为重,彻底抛掉个人荣辱得失,坚定地担负起为国、为政的责任,一刻也不敢耽误,就连等待马车驾好的时间也不忍浪费,这又是何等的无私忘我!因此,孔子之隐,不是消极逃避现实,其实是为暂时远离无道的政治统治,做到洁身守道、自尊自强。而作为“亚圣”的孟子对孔子隐逸情怀则是作出进一步的补充和说明 :

陈子曰 :“古之君子何如则仕?”

孟子曰 :“所就三,所去三。迎之致敬以礼;言,将行其言也,则就之。礼貌未衰,言弗行也,则去之。其次,虽未行其言也,迎之致敬以有礼,则就之。礼貌衰,则去之。其下,朝不食,夕不食,饥饿不能出门户,君闻之,曰 :‘吾大者不能行其道,又不能从其言也,使饥饿于我土地,吾耻之。’周之,变可受也,免死而已矣。”(《孟子·告子章句下》)*杨伯峻 :《孟子译注》,北京 :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97-298页。

什么时候可以出来为国君效力,什么时候要隐居起来,孟子给出了他的解释。文人出仕的最大理想就是将自身所学变为治国之利器,想要推行自我的抱负和主张,但是在天下无道和君子无意起用之时,就不必勉强自己一定要为官为政,“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在隐与仕之间找到最平衡的节点。

元朝初期赵孟頫曾在济南任职,他在洗砚泉附近修建私家园林——砚溪村,这可谓是齐鲁园林中蕴含的隐逸情怀的最好诠释。赵孟頫作为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第十一世孙,在南宋灭亡之后归乡避隐,国破家亡之痛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流露出“新亭举目山河异,故国伤神梦寐俱”的惆怅。据说此时他的生活非常窘迫,他也只能靠画画赚取润笔费勉力维持家人生活,但他并没有随波逐流、自暴自弃,而是苦研学问。在隐居期间完成《尚书集注》,对礼、乐之学的研究也是大为精进,而他的书法、诗文、绘画水平也是得到大幅提升。

作为“吴兴八俊”之翘楚,赵孟頫声名早已远扬四海,在元世祖命手下前往江南搜寻南宋的汉族遗臣时,几次下诏命令赵孟頫出来做官,后者均是推辞、回避,并多次表达自身甘愿隐居的愿望。最后是被迫出来为官,深受皇帝重用。赵孟頫曾在仕途的巅峰时期主动要求外放为官,来到济南之后是重文兴教,为济南城市文化的发展以及人才的培养做出卓越贡献。济南城景色优美、泉水清冽,它以泉水著称且城市即园林,清代著名作家刘鹗在其《老残游记》里这样写道 :“到了济南府,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比那江南风景,觉得更为有趣。”*[清]刘鹗 :《老残游记》,北京 :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9页。这样惬意美丽的济南城让深藏赵孟頫心中的隐逸情怀时时涌现,“闲身却羡沙头鹭,飞去飞来百自由”,因而才有了砚溪村,每日在繁忙政事之余能够随时观赏到鹊山、华不注山、趵突泉等之美,读书作画、忍辱负重,独自化解内心的苦涩和痛楚。

赵孟頫的隐是君子之隐,国破家亡阻断他正常仕进之路,于个人前途而言似乎是无奈之举;但是赵孟頫的仕更是伟大,为了更多同胞的利益他可以放弃自我的荣辱得失。因此,一旦入世为官,他不是消极应对,而是兢兢业业、贡献自我最大价值;即使受到好友的误解、同辈的嘲讽、世人的责骂也毫不退缩,极力为百姓谋福利,为国家发展和百姓安居乐业做了大量的努力。同时,他还利用自身所学大力推进元朝艺术的发展,吸取南北艺术之所长,推动文人画的进步,复兴中原传统画艺,团结少数民族画家,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与艺术繁荣切实做出贡献。这即是仕隐相得益彰,困顿时坚守自我、独善其身,但不忘胸怀天下;得志时敢于担当、兼济天下,同时也能洁身自爱,总之是要做到不忘道义,勇挑重担。因而,隐逸是对出仕的另种补偿方式,也是厚积薄发前的韬光养晦。在赵孟頫看来,隐逸和出仕既是生存之道,也是处世谋略,在坚守“道”的前提下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该隐则隐、该仕则仕,在国家民族大义面前个人忍辱可以抛却在一边。这种“退而思政,隐而待仕”的隐逸情怀和“志在兼济,行在独善”的人生准则在齐鲁大地开花、结果,影响至深。

结 语

齐鲁园林历史悠久,思想积淀深厚,其外在形式呈现出与儒家文化相一致的礼制构建与内省式景观熏染,意在营造出和谐自然、意境清幽的隐逸生活空间,同时也是一方思考宇宙、人生、国家、自我的栖息之地。隐逸并不是消极避世,更不是终南捷径,而是在渴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感召下,在现实不能为其提供施展才华空间时的暂时退守,在园林之中不忘坚守道义,沉淀反思、耐心等待。

[责任编辑 :王 源]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中国民间艺术符号在地域性文化景观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 :11BH062)与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齐鲁园林文化与艺术研究”(项目编号 :201627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李成(1968-),男,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纪燕(1982-),女,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讲师,博士。

J59

A

1003-8353(2016)011-0182-05

猜你喜欢
齐鲁孔子园林
齐鲁声音
林尊文:我的齐鲁之缘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齐鲁声音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齐鲁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