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范畴界定的多维透视

2016-03-09 03:35彬易显飞
关键词:工程

张 彬易显飞

(1.厦门理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福建 厦门 361024;2.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工程”范畴界定的多维透视

张 彬1易显飞2

(1.厦门理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福建 厦门 361024;2.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摘 要:“什么是工程”,是涉及到工程本体论的核心问题。对于这一范畴的界定,共有三种不同的认识视角:一般性认识、专业性认识以及哲学层面反思性认识。综合上述视角,总体上“工程”被界定为:一种活动或产物,一个学科或建制,某种职业或专业,一个“过程”,一种“存在方式”,一种“管理”。总体上,对“工程”的上述三个维度的界定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从“实践”的角度把它看作是一种实践活动或产物;二是从“过程论”的角度把它看作是一个过程,一个设计过程或制造过程。只有以多重视角思考工程作为“集合体”的开放性、复杂性与多样性,注重“经验描述”与“经验升华”,“面向工程本身”,方可达到对工程之所“是”的真正理解。

关键词:工程;工程哲学;范畴界定

不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学术界,对“什么是工程”都有着不同的回答。生活中谈及的“曼哈顿工程”“希望工程”“三峡工程”等,表明民众对工程的认知较为宽泛,也体现出了工程自身的复杂性与多面性。与工程相关的协会/组织,如,美国国家工程院、英国皇家工程学院对此项议题多次进行了研讨①参见美国工程院发布的《工程师2020:新世纪下的工程视野》(The Engineer of 2020:Visions of Engineering in the New Century,2004)和英国皇家工程学院举行的“什么是工程以及什么是工程知识?”(What is engineering,and what is engineering knowledge)系列研讨会。,虽然普遍认同把工程看作一种职业——与工程师的身份和职责相关,但这种认识也在不断演变。哲学界对工程的关注起步较晚,但研究成果丰厚②相关著述有张铃、陈凡的《西方工程概念的历史演变》(2006);李伯聪等人编著的《工程哲学》(2007);刘洪波、丰景春的《工程哲学研究发展现状、问题与前景》(2007);洪巍的《当代西方工程哲学研究现状及思考》(2007);卡尔·米切姆的《通过技术思考》(1994);保罗·怀特(Paul H.Wright)的《工程导论》(Introduction To Engineering,2002);纳吉布·克劳斯(Nagib Callaos)的《工程本质与工程形而上学:一项进展中的工作》(The Essence of Engineering and Meta-Engineering:A Work in Progress);伊博·普尔(Ibo Poel)、大卫·戈德堡(David Goldberg)编著的论文集《哲学与工程:一个新议程》(Philosophy and Engineering:An Emerging Agenda,2010)。,从不同的角度对工程本体论、实在论进行了分析,以尝试展现出工程自身的多维度以及认识工程所带来的多样性与开放性。上述不同领域和层次的探究为认识和理解工程提供了多重视角与方法:首先,辞典中的定义给出了日常生活中对工程的一般性认识;其次,中国、美国与英国三个国家的工程协会/组织从实践、职业/专业的角度提出了对工程的专业性认识;最后,对工程本体论的探讨使哲学家们不断丰富并

一、对“工程”的一般性认识

工程的一般性认识源于日常生活,汉语辞典对工程的定义如下:“(1)将自然科学的原理应用到工农业生产部门中去而形成的各学科的总称。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工程基地的勘测、设计、施工,原材料的选择研究,设备和产品的设计制造,工艺和施工方法的研究等。(2)指具体的基本建设项目。如南京长江大桥工程、成昆铁路工程、汉江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等。”[1]“土木建筑或其他生产、制造部门用比较大而复杂的设备来进行的工作,如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采矿工程、水利工程、航空工程等。”[2]“把数学和科学技术知识应用于规划、研制、加工、试验和创制人工系统的活动和结果,有时又指关于这种活动的专门学科。”[3]

在英语辞典中,工程被认为是“工程师的工作或一门学科”[4],“是科学和数学在设计与建造机器、设备、结构、道路以及系统中的应用,是一种行业”。[5]工程就是涵盖在设计和建造道路、桥梁、机械等领域中的一种活动,一种学科。[6-7]工程是科学知识在机器、公共服务以及电器等领域的设计、建造与控制中的应用,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行业。[8]

从中英辞典对“工程”的释义来看,工程在日常生活中被认为是一种“活动以及结果”或一个“学科”。前者从动态的角度,把工程视为一种实践过程及其结果;后者把它理解为静态的一种学科建制、专业或职业。

二、对“工程”的专业性认识

在美国,1932年成立的美国“职业开发工程师协会”(The Engineers Council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ECPD),后改名为“工程与技术资格认证委员会”,(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ABET)是美国最具权威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构。成立之初,协会把工程看作是“创造性地运用科学原理来进行设计或开发架构、机械、设备、生产工艺,或者是单独或联合利用它们所进行的工作;同完全认识到它们的设计一样来进行建造或操作;在特定的操作条件下预测其行为;所有这些都要考虑到预期的功能、运行的经济性和生命财产的安全”[9]。在1985年的年度报告中,协会对“工程”的解读有了变化,认为工程“是通过研究、经验和实践所获得的自然科学和数学知识,并依靠判断来发展多种途径来有效利用自然物质和力量造福人类的一种职业”[10]。这种变化,即把“工程”视为一种实践活动转为一种职业、专业,体现了工程协会的性质及其工作内容的变化,同时也表明了协会对工程职业化、专业化的重视。2004年,美国国家工程院出版了《工程师2020:新世纪下的工程视野》(The Engineer of 2020:Visions of Engineering in the New Century)调查报告。这份报告通过畅想未来,对工程师在未来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预测,同时为工程专业和工程教育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在这份报告中,工程被看作是“一个创造性很强的过程。用一句最简洁的话来描述,工程就是受限定的设计”[11]。

在英国,英国“工程与技术委员会”(Th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Board。现改名为“英国工程”,Engineering UK)所出版的《英国工程2008》报告中指出,对“工程”的理解存在很多争议,仅仅依靠辞典的解释并不具备说服力。为此,委员会按照产业标准分类(Standard Industry Classification,SIC)以及职业标准分类(Standard Occupation Classification,SOC)对“工程”进行细化和限定[12]。英国皇家工程院作为英国工程学界最高学术团体,在上世纪90年代对工程、技术、科学等议题多次举办研讨会。罗伯特·马尔帕斯爵士(Sir Robert Malpas)在《工程大学:一个英国的视角》(The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A UK Perspective)中指出,工程应当是“在构想、设计、生产、建造、操作、维持、回收或收回中相关知识的获取和过程的实施,用于特定目的、拥有重大技术含量的东西。它可以是一个概念、一件模型、一件产品、一台设备、一个过程、一套系统、一项技术”[13]。

在我国,我国的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与英美不同,没有统一的协会或组织进行管理。我国的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和工程继续教育主要根据不同行业由本行业的协会进行监管,如,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由机械工程学会统一管理,电气工程师资格认证由电气专业委员会统一管理。这些协会隶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属于行政事业单位,区别于英美独立的、非官方的团体组织。我国的工程教育认证则由教育部负责评审、管理。因此,各个协会通常按照本行业、专业对“工程”进行解读,没有统一的规定。

1994年成立的“中国工程院”是我国工程技术界最高的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中国工程院对国家重要工程科学与技术问题开展战略研究,提供决策咨询,并致力于促进工程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徐匡迪院士指出:“工程是人类的一项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是人类为了改善自身生存、生活条件,并根据当时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而进行的一项物化劳动的过程……工程绝不是单一学科的理论和知识的运用,而是一项复杂的综合实践过程,它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性特点……”[14]“工程活动是经济要素、技术要素、管理要素、社会要素、环境要素等多种要素的集成、选择和优化。……工程活动的灵魂是创新”。[15]《中国工程院2010—2014年度工作纲要》明确把“工程科技创新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并强调要“进一步深化多方科技合作,服务工程科技创新”。

三、对“工程”的哲学反思性认识

国内外哲学界对“工程”的理解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以实践为导向,把工程看作一种建造活动,包含建造的过程、管理以及最终的建造物;另一个是以设计为起点,将其视为工程的核心,工程则被看作是一个设计过程。

在国内,对“工程”的哲学理解有以下几种界定方式:

首先是把工程“作为一种建造/集成活动或产物”。“工程哲学”的开创者李伯聪先生对工程进行了广义和狭义的划分:“广义的工程把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看作是工程,狭义的工程是指与生产、建设活动密切联系,应用自然科学理论和现代技术原理才能得以实现的活动。”[16]2007年出版的《工程哲学》对工程作了进一步解读,认为它是“某一特定工程是由某一(或某些)专业技术为主体和与之配套的通用、相关技术,按照一定的规则、规律所组成的、为了实现某一(或某些)工程目标的组织、集成活动”[17],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运用知识(技术知识、科学知识、工程知识、产业知识、社会—经济知识等),有效地配置各类资源(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知识资源等),通过优化选择和动态的、有效的集成,构建并运行一个‘人工实在’的物质性实践过程”[18]。

其次是把工程视为“一种建造活动或产物”,这在我国工程哲学界得到了广泛认可。“英语‘Engineering’这个词18世纪在欧洲出现的时候,本来专指作战兵器的制造和执行服务于军事目的的工作,从后一涵义引申出一种更普遍的看法:把服务于特定目的的各项工作的总体称为工程,如水利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电力工程、电子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工程,等等”[19],它“是一种有一定规模的建造活动”[20],“工程是造物,工程哲学是造物哲学”[21]。它“运用科学原理、技术手段和改造自然的实践经验,对已有的物质材料进行开发、加工、生产和建设,使之变成社会有用物的实践活动”[22]。工程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的各种需要,在集成科学、技术、社会、人文等理论性知识及境域性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经济核算的约束下,调动各种资源,在特定的空间场域和时间情境中,通过探索性、创新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的社会建构过程,有计划、有组织地建造某一特定人工物的实践活动”[23],“是一个由社会实践主体建构的产物……是由相关利益群体的社会性行动和互动整合实现的”[24]。

再次是把工程“作为一个过程”来理解。从过程论的角度来看,工程被认为是“以完成某一个特定的任务为目标,少有乃至罕有成型的规范,几乎没有什么重复性,随着它的特定目标的实现,工程即告一段落或完成”[25]。它“是人类以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为依托,能动地改造和利用自然界的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狭义工程即传统意义的工程,是面对自然界的工程,可以类比自然科学这个概念,称之为自然工程”[26]。对这个过程进行梳理,则可以把它看作是“由计划、实施和消费三个阶段所构成的完整的过程,是造物和用物相统一的过程,是目的与手段相统一的过程,是目的1(图纸,笔者注)向目的2(现实,笔者注)转化的过程,总之,工程是一个过程”[27]。

最后是把工程“作为一种存在方式或载体”来理解。从本体论出发,工程就是“联系着的工程的物质和意识构成的有机体,就是发展变化着的工程中的人和事组成的复杂系统”[28],是“人类的一种集体性物质存在方式——‘知识—劳动—资本’集聚的‘地点/空间构筑’,它通过建筑物、系统、生产或制造过程等人工物化形态显现出知识、劳动和资本之间的权力关系”[29]。并且,工程在科学、技术与社会(STS)中起着关键作用,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互动正是通过工程活动发生的,可以说,“工程是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表达的载体或现实态”[30]。除此之外,也有把工程“作为一种管理”来解读的。这种解读从管理哲学的角度分析工程建造与技术设计的区别,会得出工程“是在一种管理的状态下作为工程要素的技术的组合性运用……甚至可以说‘工程就是管理’,工程就是要合理地利用人和技术去完成建造性任务”[31],它“是一个有组织、有目的的群体活动,既有技术性又有非技术性,因此它不仅是纯粹的技术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和管理活动”[32]。

在国外,对“工程”的哲学理解,有以下几种界定方式:

首先是把工程“作为建造/实现目的的活动”。美国技术与工程哲学代表人物卡尔·米切姆(Carl Mitcham)在1991年提出,“把某些制造行为看作是工程本质的核心,这当然是合理的”[33]。这种观点得到众多学者的认可,认为工程是“人类从内心深处想要做的事情……是一种实现目的的活动”[34],它“通过组织设计、构建(操作)人造物,按照人的需要去改变自然界和社会,工程是有目的的一项实践活动;或者工程是将一些通常不清楚的军事或商业的要求翻译成为标准的具体的技术问题”[35]。工程“把自然的材料和特质,通过创造性的思想和技术性的行为,形成具有独创性和有用性的器具的活动”[36],“对工作系统进行设计、建造并相互影响,恰当地关涉到所需考虑的问题”[37],“通过运用科学原理和数学来改造自然界,以达到实际的预期目的”[38]。

其次是把工程“作为设计/发展过程”。英国学者道格拉斯·列文(Douglas Lewin)在《工程哲学:第三种文化?》(Engineering Philosophy:The Third Culture?1981)中指出:“工程在另一方面关注的是人工世界(即人造的)和对人工制品的设计与制造。因此,一切工程中所固有的就是这个综合的过程,其最高形式——创造性设计,给整个环境都带来了变化。因此,我们将会看到,设计是工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实际上更是其核心理念。借用司马贺(Herbert A.Simon)所说:‘工程就是人工科学’。”[39]“在广义上,工程的实质是在脑海中设计、规划一种设备、过程或系统,来有效地解决难题或满足需要。”[40]从工程师的角度来看,“设计过程可以在上下和水平层次上交互作用,工程是一个设计的过程”[41],它作为“一项职业与关于如何设计有用的人造物过程的系统知识是一致的……但是当工程与其他要素相关时,人工物的设计就构成工程实质的某个东西,因为正是‘设计’建立和组织起了特殊的工程框架,并整合了其他元素”[42]。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工程等于设计”[43]。工程也被视为科学、技术、实践的发展过程。它是“一个协商的过程,反复的过程,纠正错误的过程,甚至是误解的过程,是一个充满了含糊性和不确定性的过程”[44],“以创造新的、有用的产品(人工制品)或服务为目的,新知识(科学)、新工艺(技术)和/或新方法(实践)的发展”[45]。

最后是把工程作为“工程”词语使用。从语言哲学的视角来看,“工程是什么,可能更取决于我们对‘工程’这个词及其同源词和相关术语(比如发明、创新、设计、技术、科学等)的使用,特别是这些词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工程的理解不应过多地起始于我们对工程的经验,而应是我们用工程这个词所谈论的那些经验。”[46]除此之外,有的学者还指出,工程的核心是“职业工程师”。他们从工程史的角度来发掘“工程”中的共有要素,发现“工程是自我定义的。历史上不论什么时候,都存在着一个核心(core)来决定什么是工程,什么不是工程。这个历史的核心就是那些现存的、形成职业了的参与者们,即工程师”[47]。

四、结语

在对词典释义的一般性认识、中、美、英三国工程协会的专业性认识以及哲学界的反思性认识进行梳理后,我们发现,对“工程”范畴的界定总体上可以概括为:(1)将工程视为一种“活动”或“产物”的,主要是在一般性认识中的辞海、现代汉语词典、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朗文辞典、柯林斯词典等,以及协会组织专业性认识中的中国工程院与英国皇家工程院,国外哲学界中的米切姆(Carl Mitcham)、弗罗曼(Samuel Florman)、皮特(Joseph C.Pitt)、哈姆斯(A.A.Harms)、克里斯利(Ron Chrisley)以及路根贝尔(Heinz C.Luegenbiehl)等与国内哲学界中的钱学森、殷瑞玉、李伯聪、丘亮辉、邓波、段伟文等。(2)将工程视为一种“学科”或“建制”的,只有一般性认识中的辞海、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剑桥词典、柯林斯词典、牛津辞典。将工程视为一种“职业”或“专业”的,有一般性认识中的柯林斯词典与韦氏词典,协会组织专业性认识中的美国工程与技术资格认证委员会与英国工程与技术委员会,以及哲学界中的戴维斯(Michael Davis)等;(3)将工程视为一种“过程”的,有协会组织专业性认识中的美国国家工程院与英国皇家工程院,国外哲学界中的列文(Douglas Lewin)、史密斯(Ralph J.Smith)、文森特(Walter. G.Vincenti)、布西阿勒里(Louis L.Buccirelli)、艾略特(Chris Elliott)、卡利奥斯(Nagib Callaos)等与国内哲学界中的陈昌曙、王续琨等。其他对“工程”理解的视角主要出现在哲学界,如将工程视为“一种存在方式”,有李三虎、张秀华等;将工程视为一种“管理”,有肖峰、何继善、王孟钧等;将工程视为“一种语词的使用”,如米切姆(Carl Mitcham)、麦吉(Robert Mackey)等。

总体上,现有对“工程”的三种认识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从“实践”的角度把它看作是一种实践活动(建造、集成、实现某种目的)或产物;二是从“过程论”的角度把它看作是一个过程,一个设计过程或制造过程[48]。通过对“工程”范畴的多维透视,我们认为,要达到全面而深刻理解“工程”的目的,作为对工程层层递进的一般性认识、专业性认识以及哲学层面反思性认识,均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要参考工程协会或组织对工程的专业性认识,把工程视为一种职业和专业,关注工程范畴下不同专业的人员、技术与知识在工程实践中的相互作用以及工程师在工程实践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另一方面,更要对“工程”进行哲学性认识与反思,探讨工程之所“是”。总之,需要以多重视角思考工程作为“集合体”的开放性、复杂性与多样性,以注重“经验描述”及“经验升华”的方式,“面向工程本身”,达到对工程最为“本真”的认识。

参考文献:

[1]辞海:上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1152.

[2]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976.

[3]于光远.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106.

[4]剑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M].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2008:712.

[5]〔美〕达尔吉什.韦氏高阶英语英汉双解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676.

[6]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805.

[7]柯林斯高阶英汉双解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524.

[8]〔英〕达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辞典[M].李北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917.

[9]The Engineers,Council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J].Science,1941(11):456.

[10]1985 Annual Report[R].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NewYork,1986.

[11]The Engineer of 2020:Visions of Engineering in the New Century [R].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2004.

[12]Engineering UK 2008[R].Th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Board,2008.

[13]Sir Robert Malpas.The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A UK Perspective[R].The 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2000.

[14]徐匡迪.工程师要有哲学思维[J].中国工程科学,2007,9 (8):4-5.

[15]徐匡迪.工程理念与和谐社会[M]//工程与哲学:第一卷.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5.

[16]李伯聪.工程哲学引论[M].北京:大象出版社,2002:3-13.

[17]殷瑞钰,汪应洛,李伯聪.工程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

[18]殷瑞钰,李伯聪.关于工程本体论的认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29(7):43-48.

[19]钱学森,等.论系统工程[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80.

[20]徐长福.工程问题的哲学意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9 (5):34-38.

[21]方克定.关于工程创新和工程哲学[M]//工程与哲学 :第一卷.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73.

[22]丘亮辉.论工程意识[M]//工程与哲学:第一卷.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101.

[23]邓波,贺凯,罗丽.工程行动的结构与过程[M]//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第3卷[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49.

[24]段伟文.工程的社会运行[M]//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第3卷[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69.

[25]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32.

[26]王续琨,陈悦.技术学的学科结构和科学定位[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24(4):66-71.

[27]张铃.工程是什么[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4,6(6): 29+37.

[28]徐立,倪钢.工程本体的解释[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8,30(6):48-52.

[29]李三虎.工程政治:地点/空间构筑的权力解析[J].工程研究——跨科学视野中的工程,2009,1(2):177-186.

[30]张秀华.工程:具象化的科学、技术与社会[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29(9):46-52.

[31]肖峰.技术与工程的交界面[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1-5.

[32]何继善,王孟钧.工程与工程管理的哲学思考[J].中国工程科学,2008,10(3):9-12.

[33]Carl Mitcham.Engineering as productive activity:Philosophical remarks[M]//Durbin,PT.Criticalperspectiveson nonacadem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Research in Technology Studies:Vol 4.London and Toronto: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1991.

[34]Samuel,Florman.The Civilized Engineer[M].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88:19.

[35]Joseph,C Pitt.What Engineers Know?[J].Techné,2001,5 (3):17-30.

[36]Harms,A A.Engineering in time[M].London:Imperial College Press,2004:5,209.

[37]Ron Chrisley.Interactive Empiricism:The Philosopher in the Machine.Philosophy of Engineering:Vol 1.[M].The 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Seminar,2006.

[38]Heinz C.Luegenbiehl.Ethical Principles for Engineers in a Global Environment,Philosophy and Engineering:An Emerging Agenda [M].Springer,2010:153.

[39]Douglas Lewin.Engineering Philosophy:The Third Culture?[J] Aircraft Engineering and Aerospace Technology,1981,53(12): 22-29.

[40]Ralph J.Smith.Engineering as a Career[M].New York:McGraw -Hill,1983:160.

[41]Walter,G Vincenti.What Engineers Know and How They Know It [M].The Johns Hopkins Press,1990:16.

[42]〔美〕卡尔·米切姆.通过技术思考:工程与哲学之间的道路[M].陈凡,朱春艳,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193.

[43]Chris Elliott.Engineering as Synthesis:Doing right Things and Doing Things Right.Philosophy of Engineering:Vol 1[M].The 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Seminar,2006.

[44]〔荷〕路易斯·L.布希亚瑞利.工程哲学[M].安维复,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12,25.

[45]NagibCallaos.TheEssenceofEngineeringandMeta-Engineering:A Work in Progress[R/OL]//www.iiis.org/Nagib -Callaos/Engineering-and-Meta-Engineering,2009.

[46]Carl Mitcham,Robert Mackey.Comparing Approaches to the Philosophy of Engineering:including the linguistic philosophical approach,Philosophy and Engineering:An Emerging Agenda[M]. Springer,2010:55.

[47]Michael Davis.Distinguishing Architects from Engineers,Philosophy and Engineering:An Emerging Agenda[M].Springer,2010:17.

[48]张铃,陈凡.西方“工程”概念的历史演变[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28(5):48-52.

(责任编辑 方英敏)

中图分类号:B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99(2016)03-0012-06

DOI编码:国际10.15958/j.cnki.gdxbshb.2016.03.003

收稿日期:2016-02-19

基金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当代西方后现象学研究困境及其解决路径研究”(FJ2015C008);厦门理工学院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预研究项目“包容性设计的哲学意蕴”XYS201405)。

作者简介:张 彬(1982—),男,河北保定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技术与工程哲学。易显飞(1974—),男,湖南醴陵人,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长沙理工大学哲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技术与工程哲学、科技与社会发展。扩展了对工程的反思性认识。因此,有必要对这三方面进行梳理,对“工程”之所以、之所是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和把握。

猜你喜欢
工程
《工程爆破》》征稿征订
《工程爆破》征稿简则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