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宝红 李瑜明 黄冬兰 周丽华 李 莺
512026 韶关市 广东省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眼科
复诊护理在超乳联合房角分离术后闭角患者中的应用
吴宝红李瑜明黄冬兰周丽华李莺
512026韶关市广东省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眼科
摘要目的:观察复诊护理在超乳联合房角分离术后闭角高危发患者群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7月~2015年1月根据20例(24眼)闭角型青光眼超乳联合房角分离术后患者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房角定量检测结果,给予复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患者出院后1周的复诊率达80.00%(16例),1个月的复诊率达80.00%(16例),3个月的复诊率达75%(15例),及时发现眼压升高并处理1例。结论:对超乳联合房角分离术后闭角高危发患者群进行复诊护理,可提高其复诊依从性,有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处理,以避免二次发病致盲的发生。
关键词超声乳化术;房角分离术;青光眼,闭角型;高危人群;复诊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06.042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以下简称闭青)是一组由于眼内房水流出通道-房角慢性或急性关闭导致的眼压慢性或急性升高继而导致视功能损害直至盲目的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1]。白内障超声乳化或超乳联合房角分离术已广泛应用于合并白内障的闭青治疗,治疗效果被业界肯定[2]。但我们发现许多患者由于出院时视力提高、眼压正常而疏于复诊,因此导致一些患者在二次入院时出现双眼或单眼盲的严重视功能损害。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1月我科收治的20例(24眼)行超乳联合房角分离术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通过分析术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房角检查结果,明确了再次发病原因,对术后仍属闭角高危发患者群的闭青患者,给予复诊护理,提高患者的复诊依从性,及早发现病情变化,避免丧失视力。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在我科行超乳联合房角分离术的资料完整的闭青患者20例(24眼)为研究对象,男9例(11眼),女11例(13眼)。年龄49~75岁。急性闭青14例(18眼),慢性闭青6例(6眼)。入院时视力:光感~0.5。眼压12~20 mmHg 6眼,35~68 mmHg 18眼。术前OCT检测前房角结果,按Shaffer分类法:0级(0°)20眼,2级(>10°~﹤20°)4眼。
1.2方法
1.2.1手术方法所有患者经药物治疗控制眼压后均在表麻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采用蔡司第四代高分辨率三维Cirrus HD-OCT在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前房角检测并采集图像。利用东华PACS软件分析程序对房角影像测量房角度数,按照Shaffer法进行记录,检出术后0~10°的高危房角12眼,>10°~﹤20°可能发生关闭的房角4眼。
1.2.2复诊护理措施(1)借助智能手机的微信平台,指导患者及家属在电脑或手机上观看王宁利教授在央视科教频道的视频讲座《光明的盗贼》,利用权威媒体的公信力、知名专家对青光眼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讲解及真实病例的现身说法,增加患者及家属对青光眼的感性认识;不定期发送历届世界青光眼日/周的宣传知识链接,让大家对青光眼的早期发现、治疗、预防、日常生活保健及青光眼高危人群需定期检查等知识有更全面的了解。(2)根据患者及家属的需要,发放青光眼宣教资料及以吴沛霞[3]编制的《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问卷》为蓝本编写的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指南,借阅王宁利教授主编的科普读物:《青光眼-沉默的致盲性眼病》,使不能接收微信信息的患者及家属也能对青光眼的各方面知识有详尽的了解。(3)结合术后OCT检测结果,向具有高危房角及可能发生关闭房角的患者详细解释房角的开放程度对房水流通、眼压的影响及坚持定期复诊、不适随诊的重要性。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电子表出院随访记录的基础上,将其纳入高危人群数据库。按术后常规复诊要求设置复诊提醒预警,登记复查情况,通过微信、短信、电话等方式密切关注和跟进复诊依从性。对少数依从性差的患者,我们加强与医师联系,将其潜在的高危风险通报主管医师,以共同努力督促患者回院复查,尽量将视功能的损害降到最低。(4)重视家属的教育。邀请患者家属参加宣教活动。患者离院后的后续治疗、心理调节、定期复诊,离不开家属的配合与支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护好现有的视功能,不但是患者生活质量的保证,更可减轻由青光眼致盲带来的家庭负担和社会负担。
2结果
患者出院后1周的复诊率达80.00%(16例),1个月的复诊率达80.00%(16例),3个月的复诊率达75%(15例),及时发现眼压升高并处理1例。
3讨论
3.1以术后OCT房角检测结果为指导,完善护理措施超乳联合房角分离术,既可以解除晶状体因素对青光眼的影响,从发病机制上有效阻止其发生和发展,还具有提高患者视力和降低眼内压的效果[3]。部分患者因术后视力提高、眼压正常而忽略了自身闭角高危因素的存在,对定期复诊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多以患眼无自觉症状、事务较忙、交通不便或经济困难等原因疏于定期返院复查或自行终止复诊。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也常忽略了患者术后的房角状况及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潜在的闭角高危风险。受病程及房角粘连程度影响,本组患者术后仍有12眼为闭角,4眼为窄角。浅前房、窄房角是发生房角关闭的高危因素[4]。有研究建议,在患者术后的随访中要强调对周边前房深度及房角的评估,以明确以往开放的房角是否会再次粘连闭合[5]。因此,解除了晶状体对房水流通的影响因素,我们仍需定期观察及避免窄/闭房角急性发作的潜在可能。高危人群再次发病率虽低,但一旦发病,却产生无法挽回的致盲后果。我们应对这部分患者给予高度重视及关注,整合更多的资源用于增强患者对青光眼的认识,指导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对终身复诊、不适随诊的依从性。
3.2深化复诊意识,提高复诊依从性对具有窄/闭角高危风险的闭青患者,积极护理干预,对青光眼单病种的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需对青光眼有深入的认识,为患者提供主动服务、前瞻式护理;加强医护合作,将患者的被动就医转为主动求医,共同努力减轻疾病带来的伤害,降低社会医疗成本。
参考文献
[1]王怀洲,王宁利.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与防治体系的建立及应用[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4,35(1):6-9.
[2]蒋艳华,杨帆.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治疗合并白内障的不同类型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8):1121-1123.
[3]吴沛霞,席淑新,郭文毅,等.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问卷的编制及其信、效度评价[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7):16-19.
[4]吴若欣,李金瑛.预测及筛查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高危人群的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纵览,2013,37(5):311-316.
[5]耿宁.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1,11(5):932.
(本文编辑冯晓倩)
(收稿日期:2015-06-30)
吴宝红:女,大专,主管护师
※五官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