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哲
(河北省望都中学,河北 保定 072450)
刍议高中体育篮球训练的特点及其教学策略
李金哲
(河北省望都中学,河北 保定 072450)
摘要:篮球是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作为一项流行的体育活动,深受师生的广泛喜爱。篮球运动本身的娱乐性很强,适应人群很广,结合体育教学活动与娱乐特点,如何让学生掌握更好的篮球技巧,并实现身体适当锻炼,是困扰高中体育教师的一个难题。本文结合笔者实践经验和篮球运动训练的特点展开分析,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体育;篮球训练;教学特点;教学策略
篮球是一项国际性运动,由于其趣味性强、竞争性强和运动效果明显的特点,具有很好的缓解压力作用,所以深受人们喜爱。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升学压力,作业繁重,通过篮球运动可以很好的缓解精神紧张情绪。但结合体育教学层面来说,篮球教学训练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没有形成篮球训练观念。
在新课程标准下,对篮球训练的要求在于要将篮球运动当成一种正规的学科来对待,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大部分高中学校都具有丰富的文化课活动,但在组织体育群体性活动上,就有较大的局限性。篮球训练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而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学习时间本身就很宝贵,学习压力也很大,依靠自身组织篮球训练根本就没有希望;而在教学活动中,如果体育教师忽视这一问题,对篮球活动的热情培养也是不利的。
此外,结合现实来说,体育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篮球运动的理念而不是仅仅学习技能。在高中阶段学生学习任务较为繁重,也有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学校与学生纷纷自觉地将学习文化知识当成主要的任务,而仅仅把体育运动当成一种消遣、减压的活动,长此以往学生会慢慢地降低对篮球运动的兴趣。这种现象的出现不利于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学习,对篮球运动的开展也极为不利。
(二)篮球训练模式较为单一。
篮球运动是一项团队运动,即使个人能力有多强,也不能取得好的成绩,所以对篮球运动来说,团队协作精神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现在的篮球运动没有将团队精神以及团队写作能力作为重要的训练对象,而是一味地模仿某个篮球运动的动作以及练习某些技能;例如在篮球训练的过程中,通常强调的是运球、上篮、定点投球等,而这些内容的训练,则是为体育考试服务的,不仅形式枯燥,且不能达到应有的训练效果。而这已经很严重地违背了篮球运动的基本原则,更不可能训练出好的篮球运动的成绩,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也就会大打折扣,同时也不利于篮球运动在高中阶段系统科学的展开。
除此之外,篮球训练的模式单一还包括流程部分,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不注重全体性的训练效果,只关注篮球水平较好的学生,在精力投入方面有很大的不公平性。
(三)篮球教学不规范、不科学。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对篮球运动教学的要求是,既要保证学生有个性发展,又要在教学工作中投入感情进行教学。根据这一要求,需要高中体育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突出体育课程的优点,例如,一些体育教师希望自我表现,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断地进行示范、强调,而学生没有实践的机会,或造成宝贵的训练时间浪费,自然会引起学生的不满。从现阶段来看,我国高中篮球运动教学安排以及组织训练方面都不够合理科学,不重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千篇一律的体育课教学内容让学生们感到十分的枯燥。在日常训练中对学生的训练强度也不合理,不能够发现与培养学生的篮球潜能。这样的现实情况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有很多的学生喜欢篮球但是很不喜欢篮球课,这是一种十分尴尬的现象。
(一)明确教学目标、高效利用学校资源。
作为教学老师,应该对新课标做出认真的了解,然后就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对教学内容做出调整,使之符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就是要在保证学生高效学习的情况下,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由于教育投资不足等问题,体育教学资源的有限性也是影响训练的因素,这就要求体育老师就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不能一味地抱怨。例如,如果是器械不能满足学生的锻炼需求的话,那就应该组织学生们分组进行锻炼,在同一个课堂上进行多途径教学,通过时间差的方式来实现最终整体的教学效果。体育老师可以利用网络等资源来培养学生的篮球素养以及篮球知识,如专业的篮球技能教学,或者比赛视频,也可以利用NBA的篮球明星作为素材,根据他们的动作等为内容来讲解篮球知识;这样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优化教学过程、锻炼学生心理素质。
高中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以应对高考这一人生大关。我们知道篮球运动是一项比较耗费时间的运动,对高中这样时间是金的阶段来说是非常珍贵的,所以作为体育老师应该规划好体育课的时间,优化教学过程,以高效率地进行体育教学活动。也可以将一些体育赛事的视频当作教材播放给学生们观看,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同时也让学生们掌握一些篮球运动的技能。
(三)激发学生兴趣、点燃篮球训练激情。
体育教师必须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篮球是一项广泛受到喜爱的运动,但总有一些学生对这一课程不感兴趣,在篮球训练课程上“偷懒”,甚至干脆去请假休息。面对这一现象,高中体育教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篮球教学内容有主动体验的意愿。例如,一些学生较为胆怯,就应该鼓励他去做示范,提高自信心。一些学生生性缺乏斗志,可以通过一些视频、动漫等来欣赏关于篮球的精彩内容,点燃篮球训练的激情。
总体来说,高中阶段的篮球训练要实现趣味性、技巧性和竞争性的多方平衡,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多鼓励学生,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用于拼搏的体育精神。同时,体育教师也要做好表率,尤其在篮球训练比赛过程中,要做到公平、公正。为激励学生多加练习,必须通过自身的高超球技来征服学生,做到心服口服,才能在下一步的教学工作中心甘情愿的做基础训练内容。总之,篮球是高中阶段一项重要的体育运动,需要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既定的篮球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侯振华.高中体育篮球训练的有效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3,01:160.
[2]刘建刚.高中篮球教学的意义与教学技巧分析[J].才智,2012,19:245.
[3]杨青.高中体育篮球教学探究[J].学周刊,2014,14:124.
[4]郑佳炎.高中篮球教学改革及现状分析[J].运动,2014,11:124-125.
[5]刘立勇.高中篮球教学现状及其优化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9:168.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2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