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敏+陈浩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40-01
摘 要 随着篮球运动的普及,其逐渐成为中学生首选的运动效果,作为一项健康的体育运动,篮球训练不仅仅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其运动热情,同时对其体质锻炼有正面作用。篮球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身高、弹跳素质的提高,同时增强其肌肉群密度和灵活性,增强其心肺系统功能。本文分析了篮球运行的锻炼效果,并着重分析了其对普通中学体质的影响。
关键词 篮球训练 普通中学生 体质影响
一、篮球运动的锻炼效果分析
篮球运动的身体对抗性较强,其讲究小范围的身体对抗,进行球权的压制和反压制,这种训练就会增强人的身体结实性和肌肉群的力量,同时增强人的体能。另外,篮球运动要在狭小的空间内完成球权的转移,并进行快速的反击和冲刺,其运动项目决定了参与者要具备良好的耐力和速度,并发挥弹跳和身高的优势来获得制空权,篮球运动有助于参与人心肺功能的提升。
二、篮球训练队普通中学生体质的影响
(一)对身高的影响
篮球运动需要长时间的跑动和跳跃,并需要展开身体完成进攻和防守动作,同时篮球运动中跳投技术的使用较多,这种长时间的训练会对中学生产生向上的身体引导作用,促进身高的进步长高。篮球运动侧重于身体对抗,不断的身体对抗有助于身体的再次发育,提高骨骼的发育,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参与者的身高。篮球训练会提高中学生关节、韧带、跟腱的灵活性,这些关键部位的拉伸会使得身体更加灵活,从而有助于身高的进步长高。
(二)对弹跳的影响
篮球运动中跳投动作、抢篮板、盖帽等技术动作都需要进行身体起跳,篮球训练侧重于对中学生弹跳的训练,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中学生的腿部、要补肌肉的弹性增强,收缩功能逐渐增强,这有助于增强其弹跳能力。再者篮球弹跳训练可以优化身体系统的调节机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对肌肉纤维的神经信号刺激,经过训练之后,其腿部和腰部肌肉参与收缩的反应时间明显降低,同时参与弹跳的肌肉纤维数量增多,实践发现,没有经过训练的人其参与弹跳反应的肌肉纤维比例仅仅为60%,而经过一段时间弹跳训练之后,其参与反应的肌肉纤维比例为90%,参与运动的筋肉纤维越多,其弹跳越有力,弹跳高度也相应增大。
(三)对肌肉群的影响
篮球训练对于肌肉群的影响体现在提高肌肉的发力效应能力,首先是提高肌肉群的力量,
篮球训练可以增强肌肉结构的合理性和肌肉机能,增大肌肉的体积和力量,强有力的训练可以增大肌肉内部的收缩蛋白,从而增强肌肉力量,同时随着运动量的提升,肌肉组成结构也逐步发生变化,肌肉中的毛细血管增多,可以为肌肉提供足够的能量储备,肌肉的结缔组织增多增厚,增强了肌肉的力量。另外,能提高筋肉群的反应速度,反应速度的快慢取决去信号通过反射弧所需的时间,针对性的训练可以提高对信号的接受能力,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出神经系统的反应,并把调整信号及时反馈给运动系统,刺激肌肉群收缩,做出有效的应对动作。
(四)对敏捷性影响
敏捷性是篮球运动的必要素质之一,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敏捷性,才能加快技术动作频率,包括传球、奔跑及突破投篮等技术动作。篮球训练有助于提高训练者的反应速度, 通过对其身体爆发性和动作频率的反复训练,可以提高其身体身体系统的反应速度,加快神经信号的传递速度,降低肌肉反应时间,从而提高了灵敏性。再者通过一些运球变向、快速折返跑等训练科目提高中学生在不稳定状态下的身体调整能力,增强身体对动作信号的应答能力,提升中学生的动作能力、身体平衡性、思维判断力和动作节奏感等多项素质,从而提高其身体敏捷性。
(五)对心肺系统影响
篮球运动的节奏较快,参与者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往复奔跑,其运动方式属于无氧运动为主、有氧运动为辅,篮球训练可以提高参与者无氧运动的能力,促进其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发育,提升其心肺系统运动能力。篮球运动的对抗性较强,不均运动方式较多,这就需要参与者在运动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呼吸,并完成技术动作,这就需要其心脏具有强大的储备能力,可以为全身提供足够的血液和氧气,同时要求自身肌肉保持良好的氧含量,维持有氧运动进行,减少乳酸的分泌量,并加快乳酸的分解速率,从而延缓其疲劳阶段的到来。篮球训练可以保持心率维持在160-180次/分上,并借助有氧运动来清除乳酸,从而提高运动的耐力,同时训练可以增强肌纤维的类型,增加红肌的比例,提高筋肉群的有氧代谢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篮球运动在中学生运动中普及性较强,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较高,篮球训练有助于普通中学生身体体质提升,有助于增长其身高,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弹跳能力和肌肉群力量,通过训练之后其身体敏捷性明显增强,心肺功能有了明显的增强,因此篮球训练对提高中学生的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参考文献:
[1] 程春风.篮球训练对普通中学生体质的影响[J].体育世界.2010(09).
[2] 徐向荣.试论篮球训练中体能训练的重要性[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