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爽
(通化师范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0)
浅谈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其解决措施
邢爽
(通化师范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0)
摘要: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而言,辅导员一直都可以称得上是骨干力量。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辅导员,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还有些环节仍旧较为薄弱。本文首先对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作了简要阐述,并指出了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后再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完善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粗浅看法,希望能够为广大高校辅导员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措施
一切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生命线,尤其是对高校而言,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好坏,除了会影响到我国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外,还会影响到国家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辅导员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而就目前的状况来看,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还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高校辅导员。辅导员主要是指在高校从事相关辅导工作的一种特定身份,是高校思政教育活动开展的主力军,除了要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同时,还要有策略、有计划地开展相关的教育工作。由此可说,辅导员兼具教师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是高校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指高校在国家相关部门有关思想政治和道德方面所做的规定和要求的指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习惯进行引导教育,使之成为具备良好思想品德的人的一种思想教育活动。
(三)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辅导员所要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的包含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在内的三观教育;其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民族归属感;最后,通过荣辱观与道德标准来对学生进行道德培养,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辅导员工作表面化,工作效益低。我国大部分高效的辅导员的工作体系和内容庞杂,这就使辅导员们无法避免地陷入到了事务堆中,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这些事务,难免会产生疲惫心理,加之学生数量多,所以也就很难全面关注到学生好奇心、学习兴趣、创新能力以及探索欲望等综合素质,更没有足够多的精力去研究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规律,总结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了解大学生当前这一阶段的个性特征以及思想动态等,这也就使得辅导员的管理工作显得非常表面化,这种对学生疏于管理的行为也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辅导员自身的政治素质、经验水平、业务素质以及专业能力等都会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造成一定的影响。学生们对辅导员的要求较高,而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通常都采用的是训导方式,很少真正地做到服务于学生,所以师生之间的关系大多处于一般状况,有的甚至还存在着师生关系僵化、相互不理解的状况,这是造成学生反叛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极大地影响了思政教育工作质量的提升。
(三)对辅导员的考评机制不健全。大部分高校对辅导员的考评机制都还不够完善,大多都是采用单一的学生评价的方式,这一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辅导员的工作状态,但仍旧存在着诸多弊端,比如,我们无法排除一些动机不纯的学生利用评价的机会恶意中伤辅导员,在评价时根本不按照辅导员的实际工作表现来评价,只是以自己的得失、利益以及个人情感来对其进行评价,这对辅导员来说也是不公平的,会影响辅导员对这一职业的认同感。
(一)辅导员建设要走职业化道路。高校辅导员的队伍建设一直以来都没能像其他专业教师的队伍建设一样受到同等程度的重视。正式这种非终身化和非职业化的辅导员聘用制度才使得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质量一直得不到提高。关于教育部所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地提出了要对专职辅导员的发展进行统筹规划。所以,学校应当鼓励并支持骨干级的辅导员继续攻读相关的学位,进行业务进修,使之能够长期地从事高校辅导教育工作,不断朝着专家化和职业化的方向来发展。
(二)提升辅导员自身的综合素质。作为辅导员,本身应该严格地要求自己,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思想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尊重和热爱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和帮助学生。同时,学校也需要采取相关的措施来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着力培养辅导员的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比如,可以定期地邀请有关领导和学生工作领域的专家来对辅导员进行培训,可以将辅导员组织起来,举办一个座谈会,分享各自的经验和感悟,取长补短,还可以组织辅导员去那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较好的高校去参观学习,以开拓本校辅导员的视野等。
(三)建立健全辅导员的考评机制。学校应该重视建立和健全本校的辅导员考评机制,要用综合性的、合理的绩效考评机制取代原有的单一的考评机制,全方位、多角度地对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情况进行考评,以尽可能地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公平的评价。
结束语:近年来,高校的扩招使很多辅导员缺编,学校也很难将本来就有限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全部投入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大部分辅导员往往都还兼任专业教师的角色,再加上这些辅导员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机会也就随之而减少了,学生的各种心理和情感需求也就很难得到满足,这也是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效率一直得不到提升的一大原因。但重要的不是原因,而是我们能够通过何种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无论是高校,还是辅导员自己,都应该对这些问题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马娜.浅谈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127-128.
[2]邱春新,丁立稳,李平.刍议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和对策[J].高教论坛,2008,03:7-9.
[3]吴鹏飞.论如何提高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J].才智,2015,14:109-110.
作者简介:邢爽(1987-),女,汉族,辽宁沈阳人,辅导员/助教,硕士研究生,通化师范学院,研究方向:通信与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16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