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淑芳
【内容摘要】从学生的学习发展认知角度出发可知,学生的“具体实例”学习能力往往强于“抽象理论”的学习能力,而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数学现象”就是数学教学的“具体实例”。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灵活地把握这些“数学现象”,帮助学生巧妙地进行数学学习。而目前的教育者往往对“数学现象”的具体运用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结合我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经验,对这个问题提出几点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数学现象 学习 方式与方法
数学作为一门以解决生活问题为出发点的实用性学科,具有较多的“数学现象”可循。这些所谓的“数学现象”也就是我们通俗意义上说的“数学趣味实例”。传统的中学数学教学偏向于纯理论的“照本宣科”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数学教学往往呈现出枯燥、刻板的教学氛围。因此,我们需要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灵活地运用“数学现象”,增加教学的灵动性,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学习质量。
一、精选“数学现象”,实现教学“有备无患”
对于“数学现象”的精确选择是灵活运用“数学现象”进行数学教学的重要保障。因此,教育者需要在教学的准备阶段,也就是备课阶段就对自己上课所要用到的数学生活实例进行精选,确保教学过程中实例的有效性。
通过富有趣味性的“数学现象”的展示,既增强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又为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带来了一种新奇感。能够有效地加深初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大大提高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二、精用“数学现象”,实现有效教学
对于“数学现象”的“精选”只能作为教学的准备阶段,而在教学实际操纵上的问题还在于对这些“数学现象”的“精用”。而“精用”是一个极富技巧性的问题,那么究竟如何对“数学现象”实现“精用”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抓住数学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每堂课都有相对应的知识点,而在这些知识点中往往存在着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那么教育者就要学会把握这些重点与难点,进行相对应的“数学现象”引导,实现“精用”。
比如,我们在讲解“数学式”的相关讲解时,就可以抓住数学式的规律探索这一重点为学生展示1×8+1=9,12×8+2=98,123×8+3=987……这一有趣的数学式的“数学现象”,是“数学现象”的运用符合知识点的需要,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2.不拘泥于课本原始答案,尊重学生疑问
关于数学的学习往往就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养成一种“敢于怀疑,敢于钻研”的数学思维。因此,在我们教学活动中,我们需要不拘泥于“数学原理”或是“数学现象”的表象,充分尊重学生的疑问。
比如,我们在对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中“有理数的运用”进行讲解时,可以用“数学现象”1×9+2=11,12×9+3=111,123×9+4= 1111,1234×9+5=11111,12345×9+6= 111111,123456×9+7=1111111,1234567×9+8=11111111,12345678×9+9=111111111进行运算展示。而在此时,如果学生对这种“现象”提出了疑问,教育者就要引导学生进行验算。让学生们透彻的理解,而不是拘泥于“现象”给出的答案。
3.站在学生的立场来讲解所用的“数学现象”
教育者无论是从学习储备上还是数学思维上都要远远强于初中学生,因此,在课堂教学“数学现象”的过程中很可能出现理解差异,也即是说教育者理解“数学现象”而学生无法理解这种“数学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就是因为教学者没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高估了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到准确把握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会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看待所用的“数学现象”,实现“数学现象”的有效运用。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而站在学生的立场去讲解所用的“数学现象”就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承认。
三、扩宽“数学现象”影响范围,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数学学习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我们不应该将数学学习局限于课堂之上,还应该对数学学习进行拓展,让学生在广阔的课外学习中去寻找有趣的“数学现象”,进行数学兴趣的全面激发与数学知识的自主学习。
除此之外,灵活运用“数学现象”的方式还有许许多多,我们教育者不可拘泥于某一种形式使用“数学现象”,而应该随着所讲授知识的变动以及班级数学学习的实际需要对我们的方式方法进行积极的调整。
结语
数学教学讲究教学方式的灵活性,而“数学现象”的运用也十分讲究知识的针对性。只有将相应的“数学现象”实例用于相应的数学知识点时,有趣的“数学现象”才能够引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深入学习的学习兴趣。且教育者一定要注意对“数学现象”实例的把握,实例的把握往往一堂数学课的精髓部分,把握得当就能够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反之则会让学生的学习陷入迷惑之中。因此,教育者要大量地借鉴使用“数学现象”教学实例的精华部分,发挥“数学现象”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建国.“数学现象”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河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李新国. 如何在中学数学课堂中灵活运用数学现象[J].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