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院校个性化外语教学的探索

2016-03-08 06:53董单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艺术院校艺术类英语教学

董单

摘 要:艺术类学生是一个特殊的英语学习群体。他们具有独特的思维特点、个性特征和专业爱好,思维活跃、性格率真、偏于感性,且普遍英语水平不高,英语学习动力不足。本文从艺术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入手,依据艺术类学生特点,将艺术专业内容向英语教学迁移,实现英语教学与专业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注重语言教学共性的同时兼顾艺术专业的个性。

关键词:艺术生;个性化英语教学

众所周知,人的智力水平和接受能力是存在客观差异的。先天因素及后天社会影响,都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会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艺术类学生也不例外。200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学,特别是艺术类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众多艺术院校开始思考和构建适应艺术生特点的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案,旨在培养既掌握艺术专业知识,又具备英语交际能力的综合性人才。2015年,教育部重新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更加明确“大学英语课程是高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和人文双重性质”。由此可见,艺术院校的英语教学势必要与专业化、个性化的实际需求相适应。

理论依据

在语言学理论上,美国著名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Stephen D. Krashen)提出“情感过滤假说”(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认为只有适合学生水平的语言输入量,才能够使学生在情感上吸收已经理解的语言输入,并与之产生某种共鸣,减少对语言输入的“过滤”作用,语言水平才有可能提高。反之,过浅或过深都会使学习者心理上产生一种语言吸收障碍。在教育学理论方面,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有难度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在心理学方面,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B.S.Bloom)提出“掌握学习”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能力理解和掌握任何教学内容,如果学习者未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力问题,而是由于他们未能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与合理的帮助。如果把教学与学生的需要、特征联系起来,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好。因此,开展卓有成效的教学,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研究学生心理,观察学生特征,因材施教,才能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潜能得以充分发掘。

教学探索

近些年,国内外的外语教学专家纷纷主张英语学习必须结合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英国文化委员会在20世纪末进行了一项名为“English 2000”的大型调查,结果接近90%的专家认为21世纪的英语教学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语言教学能够基于某个学科或某种主题来进行,将外语学习同内容有机结合,教学效率将会大大提高。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刘润清教授也认为,“未来的英语教学会越来越多地与某一个方面的专业知识或某一个学科结合起来,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将成为21世纪英语教学主流。”

1.教学方案设计

艺术院校的外语教学应根据艺术生的学习需求,将英语与艺术专业结合起来,有针对地设计课程内容、制定教学大纲、探索教学方法。艺术生英语基础较弱,学习积极性与动力不足,但在专业方面却个性鲜明。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需对相关专业有所了解,使英语教学最大程度地结合专业内容;同时,积极研发电子课件丰富教案内容,并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图文并茂地展示教学内容,扩大课堂授课信息量,使学生在提高对专业知识感性认识的同时,学习并掌握英语相关内容和知识。

克拉申(Stephen D.Krashen)在他的“情感过滤假说”中就曾提出,第二语言习得的成功取决于学习者的情感因素。为此,教师可以将“情景式教学”和“任务型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乐在其中又学有所得。例如:音乐教学、电影教学、表演教学等,既可以结合学生自己的专业知识,又通过英语语言展现,让学生耳目一新。而且,西方艺术在中国发展较晚,西方音乐、电影、戏剧、油画等方面,都需要借助外文资料介绍给学生,这些都值得英语教师结合自己的课程与内容去探索和发掘。

2.艺术英语教材编写

教材作为课程实施的主要媒介,对课程目标的实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材的内容和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目前,大学英语教材都是针对普通综合性大学,在课程内容上更倾向于训练学生的读写及语篇能力,而这些对于艺术类学生来说难度大,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举步维艰,更别说理想的教学效果。

虽然,近些年也有一些艺术类英语教材应运而生,如音乐英语、美术英语、体育英语等,但还没有较具影响力的全国通用艺术院校英语教材。为构建大学英语与艺术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必须要有一套符合艺术专业学生英语水平与专业特点的艺术英语教材。着眼于艺术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及应用需求,以艺术信息为载体,以英语语言为工具,让学生阅读专业信息,掌握专业词汇,同时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也得以训练。因此,选择与艺术生适宜的教材,并尽量与艺术专业特色相结合是艺术英语教学成功的前提。

3.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师多数来自综合性大学英语专业。由于教学方式及专业特点的限制,以往的教学只注重培养语言知识及综合运用能力,而忽视英语为其他学科服务的工具性用途,所以多数大学英语教师都不具备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因此,艺术类大学英语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艺术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高要求和新挑战。

首先,拓宽知识面、学习艺术专业知识。艺术院校的外语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英语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素养,还要了解艺术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及英语语言在该专业中的应用要求。所以,要充分利用网络等渠道,获取最新的艺术专业知识及信息,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学生不断提高的实际需求。其次,探索教学方法、借鉴教学经验。大学英语教师除应具备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以外,还应积极探求和学习国内外最新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近些年提出的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 和TEP(Test of English Proficiency, Oral)教学模式等,都值得艺术院校的外语教师借鉴,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有益的尝试。最后,整合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合作。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一般只讲解与英语学习和语言知识相关的内容,目的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却无法做到结合学生的专业来帮助学生理解所讲内容。而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只强调艺术专业内容的培养,无法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因此,最好将大学英语与艺术专业开展合作教学,艺术专业教师帮助大学英语教师理解相关的艺术专业知识,而大学英语教师为艺术专业教师提供语言支持,促进双方教学上的双语教学,以达到双赢的教学效果。

社会发展需要既有前沿专业知识,又有国际视野和英语沟通能力的复合人才,艺术领域同样如此。所以,艺术类外语教学应从艺术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积极调整教学环节,探索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编写能够满足学生英语需求,兼顾专业兴趣的艺术英语教材。同时,作为艺术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应积极应对挑战,摸索走出一条适合我国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的新路,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国际型艺术人才。

本文系2014年度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联合委托项目“三位一体市属高校大学英语教育改革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4-1h03)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Krashen, S.D.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M].London: Longman,1985.

[2] Bloom, B.S. All Our Children Learning [M]. New York: McGraw-Hill,1981.

[3] 刘润清. 21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的一项调查[J].外语教学和研究,1996(2).

[4] 刘君涛. 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教学对策分析[J].艺术百家,2010(8).

[5] 邓 嵘. 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初探[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增刊).

[6] 贾婕婷. 艺术生大学英语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J].科教文汇,2013(8).

(作者单位:中国戏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系)

[责任编辑:张 雯 实习编辑:陈 栓]

猜你喜欢
艺术院校艺术类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艺术类专访心得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等级考试为导向的艺术院校计算机教学研究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
数字艺术类专业三大构成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