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政策支持比较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6-03-08 04:46王云海张莉张男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政策支持国际化人才培养

王云海 张莉 张男

摘 要: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得到各国的普遍认同和高度重视。通过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及中国等19所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的调研分析,总结对比了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多所高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异同,力图为推进中国教育改革和国际化人才培养进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支持;对策

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支持综述

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程度较高的代表,美国、英国、德国三国不约而同地从法律法规、财政政策、国际项目、服务机构等方面为其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宏观政策支持。经济腾飞的东南亚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意识到国际化人才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如新加坡、日本、韩国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战略支持、财政保障、人力投入和科学评价等方面均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各国代表性高校都致力于推动自身国际化进程的发展:一方面,为本校学生“走出去”参与学术交流、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管理自治、特殊学费奖学金等众多优惠政策吸引国外留学生,以丰富本校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全面恢复阶段、综合发展阶段、全面深化改革阶段,逐步走向国际化、现代化、大众化、多样化道路。现阶段,中国已从政策调控、远景规划等层面作出了应对高等教育全球化的积极调整,将高等教育国际化放在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支持包括留学政策、国际合作办学、国际学术交流、教学和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结合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中国知名大学将会继续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要求,不断调整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化水平。

中外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的差异比较

1.中外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相同点

第一,国家层面政策相同点

一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普遍受到国家立法支持。高等教育国际化需要坚定的立法支持,世界各国普遍通过其各级立法机构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例如: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美联邦政府相继颁布了《福布赖特法案》《国际教育法》《双边教育和文化交流法》等多部涉及国际教育的法案,形成了国家层面的国际教育目标、国际教育管理、国际教育资助等一系列政策体系。从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到2013年《教育部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中国众多法律政策文本都强调“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发展议题和政策部署。

二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普遍受到政府资金支持。高等教育国际化需要坚实的资金保障,各国政府均通过多种途径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施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例如:德国联邦政府每年提供大量的财政补助以保证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执行;美国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等民间组织则为美国国际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巨额资助。近年来,中国政府也加大了对公派留学和自费留学的支持力度,其中,公派出国留学年度选派人数从2006年的0.55万人增至2012年的2.13万人,增速迅猛,可以看出对留学工作的大力支持。

三是国家普遍设立专门机构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专门管理机构的设置对于国际化政策的执行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德国成立了目前全球最大的教育交流机构之一—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由德国高等院校联合组成,以扶持德国和其他国家间的学术交流项目及国际科研项目;中国也设立了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这一专门机构,统筹公派留学等国际化教育事宜。

第二,高校层面政策相同点

一是普遍注重海外留学生市场的开拓。各国高校通过开展留学生教育咨询、完善留学生服务政策、提高国际学生和外籍教师待遇,以带动高校国际化人才的流动;通常成立专业的留学生服务机构,为国际学生提供及时的课程指导、优良的育人环境和舒适的生活设施。中国高校也通过优惠的就业政策、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丰厚的薪酬待遇,有计划地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吸引更多专家学者来华从事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

二是普遍支持跨国教育交流与合作。为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各国高校通过签订合作交流协议,积极与外国高水平大学建立校际合作伙伴关系;同时依托国际会议和论坛,提高教师与学生主持、策划、参与重大国际项目的能力,促进科技和学术成果的国际交流。中国高校普遍通过交换生、联合培养、竞赛、实习等多种形式派遣本国学生出国学习,不少大学针对学生国际交流设立各类奖助学金,着力提高学生的外语听说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是普遍加强国际化课程建设。课程是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国际化的课程设置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具有关键作用。根据经济全球化的实际需要,中国高校普遍增加了国际教育课程,以增加学生对异国文化历史、风土人情、社会经济、科技信息以及国际环境、地区热点等国际知识的了解;同时突出国际语言,特别是英语的重要性,引进外文原版教材,培养既懂业务又熟悉国际规程、既掌握信息技术又善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2.中外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不同点

第一,国家层面政策不同点

一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目的不同。国外国际化教育政策注重发挥高等教育对国家经济及相关产业带来的推动发展作用,开放的高等教育政策为主要留学生接收国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收益。而中国当前国际化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更侧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主要是为了紧跟经济全球化发展浪潮,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最终为中国的国家建设服务。

二是高等教育国际化重视程度不同。在经济全球化格局已经形成的背景下,世界各国普遍意识到互联网、现代技术以及人员日益频繁的跨境流动,对各国高等教育形成的重大影响。同时,各国高等教育发展、改革和提升必须以全球的视角进行审视。因此,在欧美许多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早已超越单纯的教育政策而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而中国虽然也十分重视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化人才培养,但在政策的配套支持以及发展水平上仍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尚未将高等教育国际化提升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

三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成熟程度不同。经过长期的改革与发展,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日趋成熟,已经形成从招生宣传、留学咨询到学业辅导、文凭认定等全过程、全方位的产业链模式。相比之下,中国在加入WTO后,面临高等教育市场全面开放的压力,国外办学主体正以各种形式参与到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但中国相应的政策配套支持与发展的成熟程度尚与发达国家有着较大差距。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与世界逐步接轨,必将要求其在未来按照国际化标准来设计发展规划和衡量办学水平,这就要求中国现行的高等教育必须改革创新法律规章和配套政策,切实推动中国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第二,高校层面政策不同点

一是国际化人才发展目标及规划不同。国际化理念不仅要落实到高校实际办学层面,还应进一步融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师生的思想认识中。发达国家高校十分重视自身的国际化问题,许多高校将全方位推进国际化进程纳入自己的总体发展规划和大学章程,将全面提升自己在提供国际性教育服务方面的能力作为国际化战略的关键,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系统、详尽的国际化发展规划,以指导、促进国际化办学进程。相比之下,中国高校尽管已经认识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并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详细的发展规划。

二是留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不同。与中国大学相比,国外高校的留学生管理秉承平等、自由、开放的教育观念,强调留学生与本国学生教育的同一性,并没有专门设置两级留学生管理机构。而中国高校多采用校、院两级负责制的教育管理体系,建立专门的留学生管理机构,对留学生“特殊照顾”,使留学生与中国学生接触较少,中外学生间的沟通交流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三是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式不同。发达国家的国际化高校在人才培养方式上不断创新,教育手段日趋多元化:一方面通过授权办学、项目合作、建立海外学校等,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实现教育资源的国际共享;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些高校通过网上虚拟大学、“慕课”等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国际化发展需求。这种方式覆盖范围广、接触门槛低,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中国国际化水平较高的高校大都通过设立人才培养实验班来进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践和探索,通常采取国内、国外合作,学校、企业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选拔部分拔尖创新学生组建实验班,实行全英文教学或双语教学,鼓励学生修读第二外语,旨在培养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涉外应用人才。

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在大力促进教育改革和高校建设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挑战。通过比较分析发达国家人才培养模式,中国仍需在法规政策、人才培养模式、评估体系和机构设置方面进行创新,以进一步提高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1.坚持政府主导,完善政策法规建设

中国改革开放伊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成为了中国教育事业的指导方针,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然而,部分法律法规过于原则化,缺乏实际操作层面上的具体指导和相应的政策支持,导致实际工作难以开展。因此,借鉴国外高等教育国际化经验,要先从制度着手,进一步细化相关规章制度,使其有据可行、有法可依、规范运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同时要制定重点突出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目标,确保国际化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不断适应日新月异的高等教育国际市场。

2.建立评估体系,强化人才培养质量

在高等教育多样化的背景下,注重分层、分类评估已成为世界各国高教评估的重要趋势,建立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更是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中国政府已采取了包括成立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建立和实施周期性的评估制度等措施,收到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分类指导不够、形式主义等问题。所以,亟须建立并改善适合国情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成果评估工作,积极发挥高等教育评估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效应。

3.明确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途径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和推进。中国自从1993年实施“211工程”,1998年提出“985工程”以来,其高校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正逐渐缩小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但是,中国知名学府还未能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与之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明确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和改革人才培养制度和途径成为重中之重。

一是以创新型为目标,确立培养核心。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要求21世纪的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而且还应具备国际意识和创新能力,以不断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环境。中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坚持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核心,增强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敢于面对挑战、打破常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培养视野更加开阔、认识更为深刻、实践能力更强的创新型、国际化人才。

二是以综合化为标准,优化课程设置。新形势下科学发展日趋综合性、整体性,极大地限制了单一知识结构人才的发展。为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具有探索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中国高校应坚持科学和人文相结合、专业知识与通识教育相渗透的思路,开设跨学科、跨文化综合课程,加深学生对国际形势和各国国情的认识。同时,应建立健全信息网络系统,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平台优势,进一步加强国内外高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以期达到国际化的培养目标。

三是以能力为本位,改革教学方法。目前,发达国家正在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逐步向培养学生能力上倾斜。而中国部分高校的教学方式仍停留在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因此,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此外,为了进一步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还要充分发挥第二、三课堂的补充作用,使学生获得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灵活的逻辑分析能力。

四是以学分制为中心,完善培养制度。当前,学分制是世界高等教育通行的教学管理体制,中国高校要与国际化接轨,必须充分认识到推进、完善学分制改革的重要性。中国不少高校已经在课程内容的国际化、师生的国际流动与科研的国际合作等方面作出了重大努力。但是由于当前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的实施往往必须通过学分互认才能实现,这就要求中国高校必须尽快进行学分制改革,以学分制为中心,采用国际通用的教学运行制度。

4.扶持“第三部门”,服务人才培养需求

“第三部门”这个概念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被引入到中国。根据中国学者杨和焰的观点,“第三部门”是政府组织和经济组织之外的以公共利益或团体利益为目标取向、以组织成员志愿参与为运作机制的正式的自治性组织的总和。与政府组织相比,“第三部门”非营利性和民间组织身份使其更易于了解世界市场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减少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中的阻力和障碍。然而,在中国,“第三部门”起步较晚,又受客观因素的影响,难免存在法制不健全、服务范围小、发展不均衡、从业人员素质低等问题。因此,在坚持政府政策主导的前提下,应进一步扶持从事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第三部门”的发展,将更多职能下放到专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充分挖掘和整合各方资源,明确权责关系,加强官民并举,合力促进中国国际教育的发展。

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对中国教育事业产生深远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对中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政策和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中国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成果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但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意识到人才培养国际化的重要性,正不断加强和完善理论研究,并将其付诸实践、大胆创新。我们应该从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出发,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国情和校情,博古通今、兼容并包,借鉴国内外高等教育优秀理论和成果,积极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道路。

本文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14ZXDX01)“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整体创新与实践研究—以云南高校为例”成果之一;云南省省院省校教育合作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云南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整体创新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5HX022)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马毅飞.中美国际教育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各类留学人员情况统计结果[EB/OL]. http://www.moe.edu.cn/.

[3]杨和焰.公共管理视阈中的第三部门:功能、优势及困境[J].公共管理学报,2004(3):50.

[4]袁琳. 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

[5]张继桥.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若干思考[D].山东大学,2007.

[6]夏辽源.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7]宋扬.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

[8]丁玲. 从联邦政府的行动透视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J]. 高等教育研究,2011(4):97-102.

[9]汪霞,钱小龙. 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状、经验及我国的对策[J]. 全球教育展望,2010(11):57-64.

[10]刘秀玲,谭会萍,苗芳. 国际化人才培养系统的构建与实施[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4):383-389.

[11]刘正良. 发达国家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启示[J]. 现代教育科学,2009(1):18-22.

[12]曾满超,王美欣,蔺乐.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国际化[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2):75-102.

[13]李素敏. 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J]. 高等教育研究,2009(4):11-14.

[14]卢江滨,李晓述. 中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践行与展望[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877-881.

[15]吴启迪.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 教育发展研究,2009(3):38-41.

[16]赵亚莉. 从欧美高校评估体系的比较思考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的发展[J]. 社科纵横,2008(7):156-158.

[17]陈昌贵,翁丽霞.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创新人才培养[J]. 高等教育研究,2008(6):77-82.

[18]裴文英. 高校发展视野中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J]. 江苏高教,2007(6):79-80.

[19]菲利普·G.阿特巴赫,简·莱特,别敦荣,杨华伟,陈艺波.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前景展望:动因与现实[J]. 高等教育研究,2006(1):12-21.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生工作部)

[责任编辑:李艺英 实习编辑:陈 栓]

猜你喜欢
政策支持国际化人才培养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国内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政策支持研究
新能源公交车辆发展的政策支持及使用管理
煤炭污染治理需要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