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克银
河南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科 南阳 473000
早期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平均听阈的影响
闻克银
河南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科南阳473000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对患者平均听阈的影响。方法随机将9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2组,每组46例。观察组在发病7 d内给予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在发病第8天开始给予地塞米松治疗。比较2组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患者平均听阈及不同听力频率上升值。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平均听阈显著低于对照组,低中频听力频率上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血压波动、月经紊乱、面红/痤疮及水钠潴留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使用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显著,平均听阈改善效果好,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地塞米松;突发性耳聋;平均听阈
突发性耳聋临床症状主要为单侧听力下降,伴耳鸣、耳堵塞感、眩晕、恶心、呕吐等,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患病年龄多在40岁左右。因发病急,进展快,为耳科急诊[1]。该病患者应尽可能住院治疗,卧床休息,积极使用高压氧及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病毒、免疫抑制等作用,可缓解血管内皮水肿、增加内耳血液供应,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重要药物[2]。2012-01—2015-08,我们对9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在发病7 d以内和8d以后应用地塞米松,现将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92例患者均根据临床表现、听力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等确诊,符合《突发性耳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3]。排除内耳畸形、耳蜗后和中耳病变、耳外伤及中耳炎史、伴有严重心、肝、肾脏疾病及精神异常不能配合者。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46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25例;年龄(40.1±10.8)岁。左耳29例,右耳17例。发病至就诊时间2.3±0.4)d。伴糖尿病3例,高血压6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27例;年龄(40.8±11.2)岁。左耳26例,右耳20例。发病至就诊时间(2.4±0.5)d。伴糖尿病4例,高血压6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2组患者均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4~10 mg静滴、甲钴胺(1 mg/次)静滴、维生素B12(500 μg/d)肌注及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入院后立即(发病7 d内)给予地塞米松静滴,10 mg/次,1次/d,连用3 d后减量为5 mg/次,连用3 d,再以2.5 mg/次,疗程为15 d。治疗期间听力恢复则停止治疗。对照组在发病第8天开始使用地塞米松,剂量同观察组。
1.3观察指标(1)治疗前后平均听阈及治疗后低中频、高频听力上升值。(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疗效评估治疗后1个月时评估2组疗效。痊愈:0.25~4 kHz各频率听阈恢复至正常,或达到健康水平,或恢复至病前水平。显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 dB以上。有效:平均听力提高15~30 dB。无效:平均听力提高15 dB以下。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2结果
2.12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2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听阈及治疗后听阈上升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平均听阈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平均听阈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低,低中频听力频率上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
2.3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患者出现血压波动、月经紊乱、面红/痤疮及水钠潴留比例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突发性耳聋表现为听力突然下降,或伴有眩晕、耳鸣[4],使患者正常生活受到巨大影响,甚至可导致失聪。研究[5]显示糖皮质激素对突发性耳聋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但用药时间等尚未完全统一[6]。
突发性耳聋具有一定的自愈率,但中重度患者自然恢复率极低,必须给予积极治疗,使患者尽量恢复病前听力,保证其生活质量[7]。陈相伟[8]等研究显示,糖皮质激素联合常规治疗能显著提高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并提倡早期应用激素。我们分别在发病7 d内和发病第8天开始使用地塞米松,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血压波动、月经紊乱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故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能及时控制病情,改善内耳损害,安全性高,可提高临床疗效[9]。
我们检测了2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听阈及不同听力频率治疗后上升值,结果显示,观察组平均听阈改善效果更佳,低中频听力上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但高频听力上升值2组比较无差异,提示早期用药有利于患者低中频听力恢复。关于患者高频听力恢复情况我们未进行长期随访,可能高频听力恢复需要更长的时间。但早期用药对患者低中频听力恢复具有显著效果。荣庆丰[10]等研究指出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后患者250~4 000 Hz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45 dB,总有效率为91.4%。显示出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确切。
4参考文献
[1]熊景鹏,何丽萍,雷兰芳,等.不同频率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17):2 020-2 021.
[2]刘文,陈鸿雁,钟朝晖,等.局部和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Meta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2,37(10):895-899.
[3]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05年,济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1(5):596.
[4]李文军,彭本刚,全世明,等.老年突发性耳聋66例早期综合治疗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5):943-944.
[5]汪洋,卢兵,谢彗星,等.高压氧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效果观察[J].河北医学,2015,21(2):295-297.
[6]韦一,王德乐,王韶鉴,等.地塞米松与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7):3 194-3 196.
[7]孙亮.突发性耳聋的病因及预后因素研究进展[J].海南医学,2013,24(13):1 967-1 969.
[8]陈相伟,陈胜润,陈锦生,等.激素联合扩血管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J].广东医学,2012,33(15):2 342-2 343.
[9]王宏隽,王素芬,翁其彪,等.突发性耳聋高压氧治疗时机的选择与疗效[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7):648-649.
[10]容庆丰,张国华.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突聋35例临床观察[J].海南医学,2013,24(12):1 803-1 804.
(收稿2016-01-12)
【中图分类号】R764.4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77-8991(2016)02-00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