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实验演示*

2016-03-08 06:24闫彬彬李耀宗华雪侠喻盛欢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6年2期

闫彬彬 李耀宗 华雪侠 赵 宇 喻盛欢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实验演示*

闫彬彬 李耀宗 华雪侠 赵 宇 喻盛欢

摘要:根据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保持力的大小不变的性质,借助砝码的重力,制作了一种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演示实验装置。介绍了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实验演示步骤。通过课堂演示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力;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衡;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课堂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及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有重要意义[1]。在高中物理阶段,物理量一般可分为标量与矢量两种,表征物理学规律的公式与方程也有标、矢量之分。相对于标量的运算,矢量运算要复杂得多,其加法遵从平行四边形法则。在物理学中一般通过矢量的坐标分解将矢量方程转化为标量方程,以方便运算。力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又是矢量,教学中力的合成与分解既是难点又是重点。我们制作了一种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演示仪。通过课堂演示实验,直观地揭示力的矢量性及力的合成与分解规律,可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力的概念,掌握矢量的运算法则。

一、演示教具的设计与制作

设计原则:(1)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力的大小不变;(2)绳子可等值地传递力的大小,并体现力的方向;(3)砝码的重力满足G= mg 。

制作过程简介:选一块厚度约3 cm,长、宽为50 cm×40 cm的软质木板,木板上端设置挂钩,可使木板竖直悬挂于黑板上。选同型号轻质滑轮,以细铁钉(或粗针头)为滑轮的轴,将定滑轮的轴固定在木板上的不同位置。从一个节点出发,引出二或三根细线,绕过预设的定滑轮并悬挂适当质量的砝码,即可进行二力平衡、三力平衡及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实验演示。图1所示为演示仪的实物图。

图1 演示仪实物图

二.实验演示与分析

1.二力平衡的演示

如图2所示,用一根细线绕过两定滑轮,并悬挂质量相同的砝码,则会出现两砝码静止的平衡状态。在滑轮之间的线上选择一点P,则P点受到绳子向两侧的拉力F1,F2的作用,且为一对平衡力,于是F1=F2。

图2 二力平衡示意图

2.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演示

(1)二共线力的合成与力的共线分解

如图3所示,保持图2中F1不变,将F2用同向向右的两根绳子的拉力F3,F4代替,使P点受力平衡。则F3+F4=F2。即同方向的二力F3,F4可合成为力F2。也可以认为力F2可分解为同方向的二力F3,F4。实验中若用方向相反的二力F3,F4代替F2,即可得出反方向二力的合成与分解。

图3 同向二力的合成与分解

(2)任意夹角的二力的合成与分解

图4 任意夹角二力的合成与分解

演示时,各力的大小由砝码重力给出,力的夹角由量角器量出,可通过列表的方式,让学生比较F2的大小与F3,F4合成的结果,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同时,通过反复演示,可证实给定二力的合力是唯一的,而同一个力分解为二力时,可有无穷种分法。至于多个力的合成与力的多项分解,可依据二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通过多次合成与分解完成。

三、结束语

本文介绍的演示仪制作方便,当选用的砝码质量在50 g~100 g范围时,绳子自身的重力与定滑轮的摩擦力影响很小,演示结果可靠。演示仪可挂在黑板上,便于学生观察。通过我们多次教学实践,借助演示实验,实施力的合成与分解一节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兴趣,可帮助学生自主构建力的矢量性及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规律。

参考文献

[1] 应周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物理实验,2007,27(1):24.

[2] 冯楠,王林.自制力的合成与分解演示仪[J].物理通报,2014(10):70.

[3] 付红周.自制力的合成与分解演示器[J].物理教学探讨,2007,25(1):58.

作者信息

闫彬彬,在读本科生。李耀宗,本科,副教授。华雪侠,硕士,讲师。赵宇,在读本科生。喻盛欢,在读本科生。咸阳师范学院,712000

*基金项目:咸阳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编号:20141072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