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方法对改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

2016-03-08 11:16董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6期
关键词:硬膜外全身功能障碍

董萍

不同麻醉方法对改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

董萍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于改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老年手术患者,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老年患者术后不同时间认知障碍的发生几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12 h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 h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7天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1.67%,术后第14 天发生率为20.00%,术后第21 天发生率为13.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67%、43.33%、35.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手术患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硬膜外麻醉代替全身麻醉,可以避免或减少因麻醉手术所带来的认知功能障碍。

麻醉;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进入老龄化,老年手术患者越来越多,麻醉药物对于患者的神经系统具有较大的影响,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因此,为了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降低麻醉方法对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至关重要[2]。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共收治120例老年手术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麻醉方法,现将具体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本院共收治的120例老年手术患者,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7.3±6.9)岁;颈部手术16例,腹部手术25例,下肢手术19例;小学文化17例,初中文化21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22例;观察组患者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60~77岁,平均年龄(67.1±6.5)岁;颈部手术11例,腹部手术28例,下肢手术21例;小学文化19例,初中文化22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1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患者术前各项指标均正常,符合手术条件;手术均为非心脏手术;无药物过敏;术前2周未使用任何麻醉相关药物;精神状态良好,能够完成MMSE。排除伴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调查者;重大疾病及肝肾功能障碍者;术后有严重并发症者。且本次研究均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不存在麻醉药物用药史,麻醉过程中严密监测呼吸、心率等指标。对照组患者,使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4 mg/kg,芬太尼4 μg/kg,依托咪酯0.3 mg/kg,维库溴铵0.1 mg/kg。气管插管成功后,连接麻醉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确保老年患者呼吸道的畅通。并采用静脉泵注异丙酚进行麻醉维持,将血浆靶浓度设为2 μg/ml,并根据手术情况调整药物剂量。观察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根据患者的手术部位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局部麻醉药物选择布比卡因和利多卡因的混合液,麻醉平面控制在T10以下,术中间断追加罗哌卡因以用于维持麻醉。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使用MMSE量表[3]对老年手术患者进行术后认知功能的评价,该量表包括7个方面内容,共30项题,回答正确得1分,回答错误或答不知道得0分。根据受教育水平,文盲< 17 分,小学文化程度<20 分,中学或以上文化<24 分,中学以上>25 分,最高分为 30 分。记录两组患者术前12 h与术后12 h的MMSE评分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术后第7、14、21天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以患者评分较术前测定值降低≥2分者,均视为出现认知功能障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前12 h与术后12 h MMSE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12 h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 h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第7天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1.67%,术后第14天发生率为20.00%,术后第21 天发生率为13.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67%、43.33%、35.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术前12 h与术后12 h MMSE评分情况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术前12 h与术后12 h MMSE评分情况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bP>0.05

组别 例数 术前12 h 术后12 h对照组 60 27.04±0.91 21.19±0.85观察组 60 26.93±1.02b24.86±0.78a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患者术后常见的一种临床病症,是指患者术后出现人格、认知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该病在老年患者中发病率较高[4]。目前,临床研究认为,导致患者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因素很多,如患者自身的精神状态,手术中应用的麻醉方法,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炎性反应及载脂蛋白基因等因素都是诱发术后认知障碍的重要因素[5]。其中,麻醉对于老年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非常显著,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发明显,日益受到广大临床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一般认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在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退化的基础上,多发作于术后5~12 h,多为一过性,仅有1%的老年患者会出现永久性的认知障碍[6]。患者全身麻醉后,患者的脑代谢、脑血流与氧输送等生理功能均受到较大影响。相对于全身麻醉而言,硬膜外麻醉可以明显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生几率。因此,在实施手术期间,麻醉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合理选择麻醉方式,最大限度减少麻醉对于老年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以确保麻醉的安全、有效[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第7天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1.67%,术后第14 天发生率为20.00%,术后第21 天发生率为13.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67%、43.33%、35.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手术患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硬膜外麻醉代替全身麻醉,可以避免或减少因麻醉手术所带来的认知功能障碍。

[1]吕金英,周海燕.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4):677-679.

[2]蔡伟华,张良清,李志艺.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 2783-2784.

[3]杨柳,郑荣,王竹,等.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23):3097-3099.

[4]胡旭华.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5): 3290-3291.

[5]莫桂熙,刘奕君,莫坚,等.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9):1704-1708.

[6]刘志莲.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4):1790-1791,1793.

[7]王玲.探讨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当代医学,2016,22(14):47-4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6.125

2016-07-20]

125001 葫芦岛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猜你喜欢
硬膜外全身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石榴全身都是宝
全身总动员——写话其实很简单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护理干预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双胎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