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伟红 孙成晖 孙钦文 韩明锦 毕向军
微波消融术治疗实体瘤的临床应用研究
严伟红 孙成晖 孙钦文 韩明锦 毕向军
目的研究微波消融术治疗实体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58例实体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9例。对照组通过微波消融术治疗,研究组借助CT监视,经皮下穿刺植入放射性粒子后,与微波消融术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21%,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2.0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1,P<0.05)。结论将微波消融术应用在实体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上,可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但结合CT经皮下穿刺植入放射性粒子治疗的疗效更佳,值得推广。
微波消融术;实体瘤;CT;放射性粒子;应用效果
实体瘤是较为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在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主要为单发性良性肿瘤实行手术治疗;多发性恶性肿瘤则需要通过病理检测后,以病期特征为主,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而微波消融术是最为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该技术具有微创、可反复施行,且操作简单等优势,但是仍不可避免存在局限性。本文主要结合CT监视下,经皮下穿刺植入放射性粒子后,再实行微波消融术,以探析其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58例实体瘤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研究组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34~71岁,平均年龄(52.07±6.31)岁;肿瘤类型:鳞状上皮细胞癌8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0例,腺癌7例,大细胞未分化癌4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2例;年龄36~70岁,平均年龄(51.74±6.09)岁;肿瘤类型:鳞状上皮细胞癌5例,小细胞未分化癌9例,腺癌9例,大细胞未分化癌6例。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肿瘤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单纯实行微波消融术治疗:①引导患者来到CT检查床上,利用CT机对患者的病区位置实行扫描,以准确找到穿刺部位;②确定穿刺位置后,利用微波消融针完成经皮穿刺,直到患者的病区位置的中心点,通过微波针具备的微波功能来实现肿瘤组织的凝固和脱水;③手术完成后,需要对手术创面完成相应的消毒处理和包扎。
1.2.2研究组 在CT监视下,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粒子后,再实行联合微波消融术对研究组实行治疗:①将患者合理安置在CT检查床上等待检查,利用CT机完成患者中心病区的容积扫描,并根据扫描内容实现图像的重建;②请本院专业的影像学医师对CT图像进行观察和分析,准确找到患者的病变位置,并做好相应的标识;③再次实行CT扫描检查,准确计算出需要穿刺的位置和角度等,完成标记后实行有效固定,通过模具,把施源针插入患者的病变位置,随即再次实行CT扫描,完成相应的三维图像构建,找到准确的穿刺位置后,将装好粒子的粒子枪放到施源针中,再经皮穿刺植入,待粒子完全植入后再将穿针刺拔出;④实行微波消融术,方法、消毒与包扎方式同对照组。
1.3疗效评定标准 全部患者经过1年时间的治疗后,获得的治疗效果表现为:①显效:肿瘤全部消失,血液中的癌细胞、淋巴液中的癌细胞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且患者的存活时间超过1年;②有效:肿瘤基本消失,血液和淋巴液中的癌细胞明显减少,且患者的存活时间在1年左右;③无效:肿瘤明显增加,或者出现转移,患者的存活时间均少于1年。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21%,与对照组的62.07%比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1,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水是肿瘤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吸收微波的强大媒介;加上肿瘤组织中含有的氧分比较少,所以酸碱值相对降低,对热量的敏感度较高,而微波消融术就是通过微波形成的热效应,以影像技术为引导,准确将微波天线植入肿瘤组织的中间位置,同时,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升局部温度,范围控制在65~100℃之间;在高温影响下,肿瘤组织会逐渐出现凝固性坏死的情况,经过一定时间影响后,肿瘤就会出现原位灭活,或者得到局部消除,大大降低了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率[1,2]。在微波消融术的应用过程中,最关键的应用技术是精准消融技术,通过精确的微波天线机械植入,可以保证肿瘤获得适形消融的效果;但是在实际操作和应用过程中,微波植入的效果与手术操作医师的技术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本文还联合CT监视下,通过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粒子后,再实行联合微波消融术,以期更为准确地给患者提供最佳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原理表现为:利用影像学技术,对CT扫描获得的图像实行三维重建,以获得明晰的可视化模型,让手术医师更为清晰地看到患者的肿瘤大小、所处位置以及特征等;再次结合计算机技术,将其重建为三维热场,还能够为患者建立起完善的个性化消融方案,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3,4]。结合统计数据可知,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6.21%高于对照组62.0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1,P<0.05)。
虽然微波消融术在单独使用,或结合其他治疗技术应用,均在实体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上获得了较为理想的应用价值,但是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具体表现为:癌细胞可能会在靶区内有残留,特别是直径>5 cm的肿瘤,如果需要彻底消融,会增加操作难度;在解剖位置、影像学特征还有内部脏器的运动上均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对于某种特征肿瘤类型研究上,未获得详细的治疗效果评估数据;在临床治疗上,尚未找到可推行的疗效判定标准。因此,微波消融术在未来的研究发展上,应注重联合先进科技,并注重实例的研究,才能获得更大的技术提升[5]。
综上所述,增加CT监视,通过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粒子后,再实行联合微波消融术,能够为实体瘤患者提供更为准确的手术治疗方向,值得推广。
[1]张立彬,尹凤祥,刘树岩,等.放射性粒子联合顺铂局部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观察.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6,50(2):124-130.
[2]李前进,潘杰.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Ⅲa-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后的肿瘤恶性程度评估.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5):1718-1721.
[3]夏静,李长毅,袁耿彪,等.支气管超声内镜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肿瘤的临床应用.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1):1368-1641.
[4]陶为杰,石小举,王广义.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不可切除胰腺癌的研究进展.临床肝胆病杂志,2016,32(5):972-976.
[5]Jiang YL,Meng N,Wang JJ,et al.Percutaneous computed tomography/ ultrasonographyguided permanent iodine-125 implantation as salvage therapy for recurrent squamous cell cancers of head and neck.Cancer Biol Ther,2010,9(12):959-96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6.014
2016-07-20]
529600 阳春市人民医院
孙成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