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苦难人生 叩响生命强音

2016-03-07 01:18周宁宁
关键词:车辙史铁生命运

周宁宁

生和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有时生存的痛苦使人探讨活着的价值,有时死亡的残酷也让人叩问轮回的意义。叔本华在他的《悲观论集卷》中开篇就指出,人生来只以受苦为目的,因此死亡似乎是脱离悲惨世界的一种不错的方式,苦难“直至死亡才结束”。

中国文人的生死观则大多豁达,所谓“民不畏死”“有始者必有卒,有存者必有亡”。如孟子,他生不苟且死不躲避,能够为义而慨然舍生凛然赴死,没有失其本心。这种态度又传承给了舍生明志的屈原。但更多的人学会了“渔父”的达观,把握当下,不追究死亡,更鲜少谈及生死的取舍意义。

只有经受过命运洗礼的人,才会在微观的人生和宏观的宇宙中再次思考生与死的关系。所以被命运拷打过的史铁生,拿起笔,在字里行间诉说了人生遇到逆境时,在生死抉择的关口自己的选择。于是就有了这篇被誉为20世纪90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之一的《我与地坛》。

在课本节选的两大部分中,作者分别探讨了“生命最美的本色”和“人性最崇高的母爱”。

一、生命最美的本色

地坛是明清帝王祭祀“皇地祗神”的所在,过去每年夏至便是她的沸腾之期。然而时过境迁,当年热闹场景而今烟消云散,曾经圣地却成了“一座废弃的古同”“同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忍受孤独和寂寥。这与“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很少被人记起”的史铁生何等相像。可以认为,古同也经历了一场生死轮回,只是她是一个静态的生命,她安静地接受了死亡的宣判,最终又以思想者的身份大彻大悟。但是这个涅槃的过程,却需要同样濒临思想死亡的史铁生从她现有的衰退的容颜、剥蚀的繁华中慢慢体会。

“同子荒芜但不衰败”,她不张扬曾经的“琉璃”“朱红”“高墙”“玉砌雕栏”,繁华盛景虽然被风雨吹打剥蚀,却还留下了愈见苍幽的柏树和茂盛坦荡的野草供人凭吊伤感。“浮夸”“炫耀”何尝不是作者对自己“最狂妄的年龄”的自嘲:“淡褪”“坍圮”“散落”这历经沧桑的荒芜,不更是失魂落魄的自己吗?只是,地坛之所以这样隐约显现生机,是为了让人感悟生死之道。她里面的草木花鸟,彰显了万物盛衰皆自然的法则,体现了朝夕变换和四季更迭。展现一种从容和豁达的人生态度。也为颓废自伤的作者提供了一片宁静思考、去留抉择的精神家同。

这并不是“上帝的苦心安排”,而是世事变迁中的甘苦跌宕同时展现在了“古同”和“我”的身上,契合又相通。

于是,在他眼前,“蜂儿”“蚂蚁”“瓢虫”甚至没有了生命的“蝉蜕”和“露水”,它们那么卑微弱小,却竭尽全力地活着,全然不顾居所的“荒芜”。正是这精彩的“生”,才使这古同“不衰败”。“不衰败”的现实使他感到了生命的涌动,促使他与生命进行抗争。他终于明白:“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这便是生命的规律,即生不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人活着就应该从容豁达,顺应自然。

当一个人能够坦然面对、以平常心看待和谈论死亡的时候,他就有了坚强活下去的信心。带着这份彻悟去观察,夕阳的灿烂、雨燕的高歌、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暴雨中草木泥土的气味、秋风里落叶的味道,这些都贯注着“我”对生命的热爱。“我”便从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战胜了消极颓废的思想,开始坚定地走向新的人生道路,要求自己有所作为地“活”。

二、人性最崇高的母爱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怎样活”意味着不仅是活着,更要活出意义。德国诗人席勒感慨道:“论勤奋你不及蜜蜂,论敏捷你更像一个蠕虫,论智慧你又低于高级的生物,可是人类啊!你却独占艺术!”而史铁生可算是有伟大精神的人。精神伟大之处在他拥有坚韧的意志,并以此战胜艰难的命运。这种体验对他影响最深的还是他的母亲。

“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母亲猝然去世后,史铁生寻觅着地坛里留下的母爱的点滴踪迹。在物是人非的流转中,对母爱的后知后觉与“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和痛悔中,“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参透得深切”。

在史铁生心里,母亲的伟大是对儿子高于“疼爱”的“理解”,她知道儿子所有的苦楚。情感上,她不放心儿子到地坛去,那是一个脱离了她的视线让她力不能及的地方;理智上,她知道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处在独处中认识人生的地方。可是母亲不知道儿子领悟生命答案的过程需要多长时间,这段过程和过程的尽头究竟是怎样。母亲默默注视儿子远去的身影,言语不多,内心不知担着怎样的惶恐。当她将儿子送出门,保持着目送的姿势,祈求儿子能归来的时候;当她端着眼镜在地坛中寻找儿子又不愿意让他发现的时候;当她步履茫然急切路过儿子藏身的树丛的时候。“我”的“倔强”给母亲施加了千百倍精神焦灼的重压,母亲一方面忧心忡忡,一方面深明大义。“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许多年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的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托”。

母亲去世后,儿子体会到了母亲内心的痛苦、惊恐、最低限度的祈求和没有说出的最大的赌注:“如果他真的要在同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母亲完全是在这苦难中度过了余生。

史铁生淡淡的笔调叙述着,有着浓浓的忏悔之意,忏悔年少无知施与母亲的加倍不幸。史铁生的母亲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亲”。苦难像一块巨石横亘在母亲面前。她用尽全力一次次推开,巨石又一次次滑近。母亲从不抱怨,并开始新一轮的拼搏。母亲用自己对艰难的感悟,自己承受苦难的毅力无言地感化史铁生,为他树立了一个“怎样活”的榜样。因此,他诚恳地“想使母亲骄傲”,用笔撞开了一条路。这以后,母亲坚韧隐忍的爱在光阴流转里和作者的记忆里更加鲜明。

作者意识到,“这同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母亲伴着作者对人生命运的长久思考,默默祈祷他能找到自己生活的路。“车辙”和“脚印”的交织说明作者每一次精神跋涉都不是独立完成的,都混合着母亲的精神支持,有着母亲的忧虑和哀伤!

学法指导

一、体会圆融的结构和深刻的立意

《我与地坛》是带着自传性质、自省立意的散文。语言平实,内蕴有着激荡人心的力量。文章分为独立的两部分,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以景物描写为主写出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在第一部分,作者思考几个问题:关于死;为何生;怎样活。第二部分写“我与母亲”,追问母亲盼我找到的那条路是什么。两部分看似不相干,实则贯穿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我与地坛的缘分;暗线,我对人生的思考。在两部分中,作者都得到了启示,生命应该像地坛那样“残疾不颓败”,对命运苦难该像母亲那样坚韧。全文的结尾体现了结构的圆融:“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象征母亲和地坛已融为一体,地坛是我再生的母亲,母亲的博大是虚化的地坛。

二、学习动静结合的景物描写

作者笔下的静态景物有“古殿檐头剥蚀的琉璃”“门壁上淡褪的朱红”它们写出了地坛沧桑的历史;描摹动态的景物有蚂蚁的“摇头晃脑”“想透”“转身疾行”,瓢虫的“祈祷”“支开翅膀”“升空”,露水的“滚动”“聚集”“坠地”“摔开石道金光”,这些都写出了小生命思索、奋斗的快乐,即使短暂平凡的小生命也能顽强生存。在动静结合的景物描写中,给了作者生命的启示。

三、理解文中含义隽永的警句

1.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经沧桑在那儿等了四百多年。

意蕴:在作者心中,古园是和他息息相通的,古园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给以他生命的启示。自从他残疾后来到这里,古园就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2.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意蕴:“荒芜”是历史的见证,“并不衰败”则是现在的真实。不衰败的现实让“我”感到了生命的涌动,促使“我”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促使“我”与命运进行抗争。

3.母亲生前没有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意蕴:母亲用自己对艰难的感悟、承受苦难的毅力,无言地感化作者,让作者找到生存的启示。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如果我们能从《我与地坛》里得到直面坎坷的勇气,学会从容承受命运的不幸;如果我们怀有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的心态,那么,无论何时,我们都能奏响生命的最强音。

猜你喜欢
车辙史铁生命运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类型及检测技术分析探析
被命运“扼住”的小意
基于抗车辙性能的超长上坡高速公路沥青面层结构组合设计
历时七年精心编纂《史铁生全集》出版
论命运
进化决定恐龙的命运
路过史铁生的情感世界
《史铁生作品全编》出版
基于三维线激光技术的多点激光车辙检测误差分析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