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文学类文本意蕴探究题解题技巧

2016-03-07 01:16董健
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 2016年1期
关键词:艾草意蕴安娜

董健

江苏高考语文试卷通常把探究题设置在文类文本阅读题之中,可以说是整张试卷的压轴之题,也是试卷中最难的一题。分值一般设置为6分,但连续几年此题的平均得分不超过3分。如何提高探究题的得分,是高考备考的难点。

一、基本稳定的题型

江苏从2008年开始明确提出“探究”这个概念之后,探究题就成了文学类文本的必考题。这里不妨回顾一下这8年的试题:

1.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2008年《侯银匠》)

2.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哪几层深意。(2009年《上善若水》)

3.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2010年《溜索》)

4.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意蕴,及其对表现人物作用。(2011年《这是你的战争!》)

5.作品叙事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于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2012年《邮差先生》)

6.“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探究文章最后一句的内涵。(2013年《何容何许人也》)

7.请探究作品结尾画线句的意蕴。(2014年《安娜之死》)

8.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2015年《比邻而居》)

从这8年的探究题设置,我们不难看出高考探究题的变化,从整体探究走向局部探究,从艺术手法探究走向思想内容探究,从作用探究走向意蕴探究。而从2013年开始,近三年探究的题型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成型的时期,即对文本中的句子意蕴的探究。

二、整体把握文本的情感与观点

对于句子意蕴的探究题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头痛医头”,因为出题点是在句子上,所以很多同学只把眼睛盯在这个句子上,这是“出不来”的。其实能够作为出题点的句子一定在文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这个句子一定能洞察作者在整篇文章中想表达的情感或观点。这个句子中所表达的情感或观点和整篇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或观点应该是一致的,所以做好这类题目应该首先从对全文的理解人手,把握全文的情感或观点。

在通读文本的基础上,首先要能概括文本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抓住文章的中心人物,揣测出作者的情感,也就是我们初读文本获得的第一感受。比如阅读2013年《何容何许人也》,很容易看出老舍重点叙写了一个叫何容的人,他坚持自我,不妥协、不改变,为人极为热情。在文字之中“我”很容易体会到作者对何容这个人的肯定和认可甚至赞扬,这是全文的情感,也是这个句子要表达的情感。这和答案“表露出作者对何容的理解、认可之意”基本上是一致的。再比如读《安娜之死》,文中重点描述了安娜自杀的经过,对于一个自杀之人,作者的“同情”是最正常的感情,这也和答案“画龙点睛,暗含着作者的喟叹和同情是相吻合的。再如读《比邻而居》,文中先描写了几种不同的“气味”来象征几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对于这几种不同的生活,作者的态度是包容的,认为是“比邻而居”即不同的生活方式或状态应该实现一种“平衡”,而最后一小节的“艾草熏烟”正是一个平衡点,这也就是答案“艾草的熏烟升华了不同的生活状态,从而达成一种火辣与安静、绚烂与明净的平衡”。

从这三道题的答案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整个文本中作者的情感与观点把握是我们做好这一道题目的关键所在,命题者就是想通过这个句子来考查考生对整篇文章的整体情感与观点的把握。初读文本所得到的第一感觉可能不一定准确,可以在具体分析句子时再加以完善和补充,但这一步是绝对不能省略的。

三、细处剖析意义

什么叫意蕴?百度百科中给出的解释:“意蕴就是文学作品里面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比如华夏意韵,仙风道骨。比如说作品中渗透的情感,比如说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风骨,表现人生的某种精义,或者某种主旨。内心萌生的一种感觉。”从这个解释中我们不难看出意蕴包括三个方面:①内容、含义;②情感、感觉;③风骨、精义或主旨。弄清了这个概念,我们就知道句子意蕴探究最后应该落实在这三个方面。

关于作者的情感或观点,我们已经从文本的整体分析中把握了,虽然是一个句子,但它的情感与观点应该与全文是一致的,因为既然这个句子被选中,那它就一定是能表达作者最主要的情感或观点的句子。接着就应当“走进去”,深入分析这个句子的具体意思,包括表层义和深层义,当然更重要的是深层义即比喻义、象征义等。

怎么样才能准确全面理解句意呢?江苏《考试说明》中对探究有这样的要求“探究能力要求等级F(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义,以及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这个要求给了我们启示,即“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人手,探究“作品意义、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所以要选准角度,一个句子中又如何选角度呢?那就是要找出句子中的描写对象。

例如2014年的《安娜之死》探究的画线句子:“一支蜡烛,她曾借着它的烛光浏览过充满了苦难、虚伪、悲哀和罪恶的书籍,比以往更加明亮地闪烁起来,为她照亮了以前笼罩在黑暗中的一切,哔剥响起来,开始昏暗下去,永远熄灭了。”这句话中的描写对象有三个“蜡烛”“她(安娜)”“书籍”。那就从这三个角度来分析,“蜡烛”怎么样?长句读短就成为“蜡烛……明亮地闪烁起来……昏暗下去……熄灭了……”概括一下就成了“蜡烛由亮到暗直到熄灭的过程”。安娜死的时候为何写蜡烛呢?它和安娜之死有什么关系呢?联系整个段落,很容易看出蜡烛熄灭的过程就是一个比喻,它其实也是安娜死的过程。所以可以概括为:“‘蜡烛的比喻,写出了安娜死亡前意识从异常清醒到渐趋模糊直至消失的过程。”这也是标准答案。再看写“书籍”什么?“她……浏览过充满苦难、虚伪、悲哀和罪恶的书籍”安娜在死之前看了书吗?显然不是,这是她的心理活动或心理感受;“满苦难、虚伪、悲哀和罪恶”是什么?安娜临死之前感受到四个词,显然是对她一生的总结,所以也不难得出答案:“这句话表现了安娜临终前的内心感受,又可以理解为作者对安娜之死的总结。”当然在这里还可以检查前面初读时对作者感情的把握是否准确,既然是“充满苦难、虚伪、悲哀和罪恶”的一生,作者情感就不能是简单的“同情”,而可能是更复杂一些,再加一两个词语,比如“喟叹”“叹息”“感叹”等。

再如2015年《比邻而居》探究的画线句子:“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这句话所描写的对象只有两个“艾草味(它)”和“所有的气味”。先从“所有的气味”角度看,在前文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已经知道“气味”象征着“不同的生活状态”。那这里“安静”其实是一个拟人手法,写出各种生活状态都静止了,在端午节这一天都在做同一件事,就是用艾草熏烟,即可以得出答案:“不同的生活状态(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也有相同的生活内容。”再看“艾草味(它)”,它使“所有气味安静下来”“弥漫、散开”,再联系下文“消除油垢”“让明净的空气有它的颜色”,在对比之中看出艾草味强大的力量,那艾草味相对于“其他味儿”象征“不同的生活状态”也一定有它的象征意义。联系上文“原来,端午又到了”,很容易看出“艾草味”象征着传统文化,所以可以得出答案:“蕴含了对端午等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或在对比之中表现了传统文化的张力)。”

选择探究的角度是做好这类题目的第二个关键点,很多同学做不好这类题目,就是因为不知道变换角度,都是在一个点上“深挖坑”,“挖”得再深,也只是一个角度,而不是《考试说明》要求的“从不同角度和层面”。

做好这两步之后,就要回头看一下,前面对于作者情感或观点的把握有没有改善或补充的部分,着重想一想文中或句子中能够体现“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思想内容或观点,将答案补充完整,这样分步骤分层次地就将一个似乎无法下手的探究题解决了。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课堂上正进行数学检测。除了试卷的最上头印有一行“请先看完所有题目后再开始作答”之外,还有100道选择题。

看到不少同学很快交了卷,那位聪明的学生心里慌了,赶紧加快答题的速度。做到第58题时,发现题目上竟然写道:“本次考试不需作答,只需写上姓名便得满分。”聪明的学生后悔不已,一时傻了眼。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一次简单的数学测试,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新颖的考题,考量的不是数学知识,而是人的思维品质和处事习惯。“聪明的学生”所犯的愚蠢的、低级的错误,在于事先没有统筹全局,关注细节,做好准备,一开始就走了弯路。该生做事毛手毛脚,没有细心看清题目的要求,仓促应战,结果因“小”失“大”。材料还警示人们,生活中出人意料的事情数见不鲜,如果一味按部就班,沿袭陈规陋习,就永远难以脱离羁绊,有所突破。“聪明的学生”按照已有的惯用做法,逐次渐进解答试题,其结果反而落在众多同学的后边,究其原因,经验主义是罪魁祸首,“聪明的学生”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在后悔之余,更多的应该是反省。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中,有好多事都不是按常规出牌,如果我们的思维方式僵化死板不随之改变和更新,死守固有的“经验”不放,可能就永远在后悔中叹息。同时材料还告诫人们:自负终致失利、墨守成规必定事半功倍……凡此种种,材料展示的角度是丰富的多维度的,只有全面透视,才能一一把握。

这则材料可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①细节决定成败;②万事需讲规则;③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④打破常规思维,在创新中求生存,谋发展;⑤欲速则不达;⑥谨小慎微,步步为营;⑦“扣子理论”给我们的启示:开好头才能起好步,才能人生无悔;⑧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⑧吃一堑长一智,不要让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⑨循规蹈矩难以跳出精彩的舞步;⑩经验主义是事业成功的大敌。

猜你喜欢
艾草意蕴安娜
安娜作品
发掘动漫创编的德育意蕴——兼以“疫情防控”主题动漫德育剧为例
在每个角落都插上艾草
艾草粑粑
艾草飘香
与圆有关的中考压轴题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融合本土文化意蕴的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探寻
名师读意林
三束艾草(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