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旻 赵春泉 万华平
【摘要】目的:对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脊柱爆裂型骨折的诊断价值进行对比和分析。方法:选择100例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X线平片进行检查诊断;实验组采取CT影像进行检查诊断,检查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检出率、检出费用及检出时间。结果:实验组检出率为84%明显高于对照组(检出率为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检出费用、检出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影像诊断脊柱爆裂型骨折的准确性优于X线平片检查,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但检出时间及检出费用明显高于X线平片检查,临床应用中应合理选择检查诊断方法。
【关键词】X线平片;CT影像;脊柱爆裂型骨折;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1-0054-01
本研究就X线平片和CT影像在脊柱爆裂型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X线平片进行检查诊断,实验组采取CT影像进行检查诊断,检查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检出率、检出费用及检出时间。实验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25~69岁,平均年龄(52.13±10.14)岁;对照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52.14±10.15)岁。诊断标准:经CT、MRI影像结果显示椎体破碎、附件断裂和错位;椎管变形和狭窄等,均经手术证实[1]。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实验组采用CT影像检查。方法如下: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病史等使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的16层多层螺旋CT(MSCT)对骨折部位进行扫描,并对扫描机的相关参数进行调整,将矩阵调整为350×350,电流为250mA,电压为120KV,层距及层厚均为5mm,重建层厚为1mm,患者取卧位,沿椎管垂直面开始扫描,上下扫描范围超出1节椎体即可,检查结束后,对检查的相关数据进行详细记录。
1.2.2 对照组采用X线平片检查。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病史等使用数字X射线成像系统(DR)进行检查,方法如下:首先对患者的损伤部位进行X线摄影系统拍摄,并采用东芝数字化拍片系统对患者的腰椎进行正面、侧面拍摄,拍摄结束后,使用嵌入式热敏打印机进行打印[2]。
1.3 观察指标 检查结束后,对实验组脊柱爆裂型骨折和对照组脊柱爆裂型骨折的检出率和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得出检出率;采用我院自拟问卷调查表对患者检出费用以及检出时间进行分析,检出率越高诊断价值越大。检出费用和检出时间由患者自行填写,检出费用和检出时间越低,应用价值越大。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处理,使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使用率(%)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检出率为84%明显高于对照组(检出率为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检出费用、检出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脊柱爆裂型骨折的病因及病情较为复杂,且影响骨折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受伤体位、骨折部位、椎间盘退变情况及骨质疏松程度等。脊柱爆裂型骨折的临床症状不具有典型性,故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严重者甚至会引发严重的医疗纠纷[3]。X线平片和CT影像是诊断脊柱爆裂型骨折的两种常见手段,各有优缺点。
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检出率为84%明显高于对照组(检出率为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检出费用、检出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CT影像诊断脊柱爆裂型骨折的准确性优于X线平片检查,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虽然该诊断方法会增加检出治疗费用和检出时间,但是该方法确诊率较高,避免后续检查诊断增加患者费用,为患者后续治疗节省时间,故CT影像检查值得在诊断脊柱爆裂型骨折的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符水,康占龙.脊柱爆裂型骨折的CT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5):74-75.
[2] 刘正义.分析X线平片和CT影像对脊柱爆裂型骨折的诊断运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29):83-84.
[3] 谢海涛.X线平片和CT影像在脊柱爆裂型骨折诊断中的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16):51-52.
(收稿日期:2015.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