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用角度探析林语堂散文的修辞价值

2016-03-07 14:01李文加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李文加

(湖北师范大学,湖北 黄石 435002)



从语用角度探析林语堂散文的修辞价值

李文加

(湖北师范大学,湖北黄石435002)

摘要:林语堂散文的修辞价值与语用的关系尤为密切,他的散文句式多样,灵活性强,词语的运用方式也很独特,从语用(语言的运用)的角度研究其散文句式和词语运用,不仅有利于探析林语堂散文的修辞价值,而且有助于读者深入鉴赏其散文的语言艺术。正话反说,特殊形式的排比句,新颖的比喻句都是林语堂散文主要的修辞特色,也表现了其散文的修辞价值。

关键词:林语堂散文;语用 ;修辞价值

一、本文的语料选用及研究状况

本文选例都来源于《林语堂散文精选》[1],此书由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出版,收集了林语堂先生大部分散文经典名篇,也体现了其散文的不同风格,以此作为底本较有说服力。关于林语堂散文的研究,人们较多关注林语堂作品的言语风格,如幽默风格或是对幽默语言的修辞探析等,或者是对林语堂闲适文化观的研究,这些都是对作者表达的思想和作品体现的言语风格方面的研究,但是从接受者角度来分析其散文所表现出的语用和修辞价值却较少。而且,林语堂散文所表现的语法特征也很明显,语法和修辞的关系又十分紧密,吕叔湘,朱德熙在《语法修辞讲话》[2]引言中专门讲述了两者之间的紧密关系:“最初打算只讲语法。后来感觉目前写作中的许多问题都是修辞上的问题,决定在语法之后附带讲点修辞。”这表明《语法修辞讲话》的初衷主要是探讨语法问题,后来发现修辞问题不能不涉及。[3]一个句子的不同表达,对于接受者来说会产生不一样的修辞效果。为研究林语堂散文的修辞价值,笔者从《林语堂散文精选》的68篇散文中选出15篇散文进行了统计,发现在这15篇散文中有双重否定句、含有单个否定词的否定句及反问句38句,随意性的排比句18句,新颖的比喻句10句,所占比例都比较大,反映了林语堂先生在散文中爱用双重否定句、含有单个否定词的否定句及反问句,随意性的排比句和新颖的比喻句,也反映了其散文的修辞特色。本文主要着眼于从语用的视角分析林语堂散文这三个修辞特点,从而得出其修辞价值。

二、从语用的角度看“正话反说”的特殊性

“正话反说”是指作者在写作中,想表达肯定的意思时很少使用肯定句,而往往用否定(含有明显的话语标记“不”)或反问的形式来表述,这就是正话反说。为什么要这样?主要是由文章的体裁决定的。散文这种体裁,其特点是形散而神聚,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自由,表现手法也不拘一格,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但在立意上,表达主题必须要明确集中,能让接受者及时明白主题思想,也就是说,不管怎样让接受者能有效的接受是放在首位的,林语堂散文中的“正话反说”就较好地达到了让接受者能有效接受的目的。例如:

(1)学者只知道尊严,因为要尊严,所以有时骨头不能不折断,而不自知,且告人曰,我固完肤也,呜呼学者!呜呼所谓学者!(《祝土匪》)

上例中“不能不”就是必须的意思,双重否定表肯定,但作者并没有用肯定句来表达,因为“不能不”有肯定句无法表达出的语气。如果将词语替换成“必须”,就是一种表强调态,也就是表现说话人对相关命题的重视和肯定。[4]但用双重否定语气就比肯定句更为强烈,重视度和肯定度更高,起到了不容置疑的作用,大大加强了肯定的效果。文中其实是在讽刺学者为了所谓的尊严折断骨头,用双重否定式的句子表达,加强了讽刺效果。

又如:

(2)世上无人人必读之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心境不得不读之书(《论读书》)。

下句的“不得不”与上句“必”是相对的,这里所说的“必读”是别人对你的要求,并不考虑自己是否能读进去,而“不得不读”是说在某种情况下,突然想看某本书,已经达到不读不行的地步了,它的用法跟例(1)相似,就是用双重否定来表达更强烈的欲望,同时此例中的“不得不”还有一种功能就是与上句的否定词“无”形成呼应,让句式更加完美,也便于接受者更好地去接受。

(3)敢不敢骂。因为大家公认,骂本有相当的用处,世界绝没有人不承认奸臣该骂,或者不承认背义弃信的朋友、不贞之妇、不孝之子是该骂的,但是我们觉得骂不贞操的思想家似乎比骂不贞操的妇女更加重要。(《论语丝文体》)

此例也是双重否定表肯定,没有人不承认就是所有人都承认,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能增强表达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强调作用。

上三例说的是双重否定表肯定的作用。在林语堂散文中,还有不少含单个否定词的否定句来表达肯定的意思。如:

(4)有一天我同一位朋友踱市场,经过一个行人拥挤的地方,偏偏有几位穿长褂的先生,逍逍遥遥的若进若退,好像不觉得其他的人也有走路的权利(《回京杂感》)。

这里的否定句其实有一种讽刺的意味,这几位穿长褂的先生不觉得其他人有走路的权利,但事实上,其他的人确实应该有走路的权利,这个“不觉得”只是这几位先生的自以为是,用第三者的方式对当事人心境的描写,让读者身临其境,似乎能看到这种人就在自己的身边,如果将句子改为:“好像觉得其他的人没有走路的权利。”虽然同是否定句,但缺少了点讽刺和幽默,因为这似乎只是在反映当时的情形,并没有情感上的表达,而把“不”字放“觉得”前就不一样,“觉得”本身是一个跟某人情感、立场直接相关的词,将否定词放前面就是直接对当事人情感和立场的描述,作者就是通过特意组合的否定句来表述肯定的含义,从而起到讽刺的作用,同时也会让读者觉得这是一个很幽默的表达。

(5)于是我又感觉牛津之卫生,也远不如暨南、复旦。但是如果我有儿子,仍然不准备送入复旦或暨南(《谈牛津》)。

这个例子的后半句,“仍然不准备送入复旦与暨南”意思就是我会将儿子送入牛津大学,但作者却用否定句来表述,也是起到一种讽刺的作用。上句说到:牛津大学的吃饭规矩没有复旦、暨南大学好,读者读完这里,按照正常思维,看到下句再次出现的复旦,暨南四字时会觉得作者会对这两所学校进行赞美,可结果却是作者对牛津大学的喜爱,用否定句来表达也是将两者进行比较,用反衬的手法来衬托牛津大学比复旦或暨南大学好。

上面所举的例子都是作者用否定句来代替肯定句,不仅起到强调作用而且还能让接受者更深切的体会到作者所传达的内容。在林语堂散文中,除了运用否定句代替肯定句之外,还有用反问句代替陈述句的情况。如:

(6)假定这句话不错(凡真正科学家都心中明白所言是实),那么纽约医学研究所的洁白瓷盆及光亮夺目的仪器的用处,不过是使捐助基金的人自己得意,及使几个不会发明不会创造的研究员自己解嘲吧?(《我怎样买牙刷》)

邵敬敏先生指出,反问句在语用上的一个特点是:显示说话人内心不满的情绪、气愤、埋怨、讽刺、鄙视、斥责、反驳、厌恶,等等。[5]这个例子里,作者心中认为,其实事实也是如此:真正做研究的人跟实验环境设备毫不相干而不会发明或不会创造的人才会在意外在条件,最后用反问句说:“这是对研究员自己的解嘲吧?”其实,就是表达说话人内心的讽刺和鄙视,这个作用是陈述句所不具备的。

(7)这种文人所以讨厌,就是因为他们太看不起读者,太不敬重读者。谁高兴让人当小学生看待?(《作文六决》)

这个反问句有明显的话语标记“谁高兴”,其实作者是用反问句表达否定的语义取向,因为反问句的语气明显比否定句更加强烈,“谁高兴让人当小学生看待?”这种方式的表达比“没有人会高兴被别人当作小学生看待。”更能突显作者对这种文人的厌恶和斥责。反问句主要起加强语气的作用,更能让读者体会到作者强烈的不满情绪,这个作用是陈述句无法具备的。

从(1)到(7)例可看出作者对于情感的表达喜欢运用多种方式,并非局限于某一种,有时甚至进行特意的组合,让句子变得更加幽默和新颖,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让文章形式不显得单一,读者读起来不觉得枯燥,甚至能产生共鸣,其实这些写作方法对于读者来说也是一个启示。

三、从语用角度看特殊式排比句的随意性

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6]中对排比句是这样定义的: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但在林语堂先生散文中的排比句形式在意义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基础上更多了一份随意和自由,不受句子形式的约束。如:

(8)世事看穿,心有所喜悦,用轻快笔调写出,无所挂碍,不作烂调,不忸怩作道学丑态,不求士大夫之喜誉,不博庸人之欢心,自然幽默。(《论幽默》)

从例(8)中我们不难发现跟传统的排比句相比,这里的排比句并不都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组或句子的组合,而是在此基础上的随意组合。如果从题材方面来看,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这是散文,散文的最大特点是结构的不拘一格,所以散文的句式也可不拘一格,不必拘泥于传统排比句的形式。如从语用的角度来看,作者之所以这么安排,是让读者从形式上的随性进而体会到作者心中的随性,这种随性也就是幽默的主旨,世事看穿便是形成幽默的主要条件。

(9)其结果必有天下相率而为伪的生活与文章,也必多表面上激昂慷慨,内心上老朽霉腐,五分热诚,半世麻木,喜怒无常,多愁善病,神经过敏,歇斯底里,夸大狂,忧郁狂等心理变态。(《论幽默》)

这个排比句里将多个成语,词语还有句子随意组合一起,用这些词和句子真实地描写了复杂的变态心理,如果仅仅单用四字成语或句式来描写就会显得形式过于单一和呆板,视觉上缺少美感,情感上缺少韵味,更重要的是无法表现变态心理的复杂性。

(10)人类的生活终不过包括吃饭、睡觉、朋友间的离合、接风、饯行、哭笑、每隔两星期左右理一次发、植树、浇花、伫望邻人从他的屋顶掉下来等类的平凡的事情。(《生活中的享受》)

作者将生活中的平凡事情用特殊形式的排比句列举出来,因为生活中的事往往是无序、举棋不定、难以预测的,所以作者在列举时也是随意地将他们组合在一起,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正是作者所向往的,不仅体现出了生活的诗意,也让接受者品读后觉得很惬意。

(11)不消说自必教导这样的妇德像娴静、从顺、温雅、情结、勤俭以及烹饪缝纫的专精,尊敬丈夫之父母,友爱丈夫之兄弟,对待丈夫的朋友之彬彬有礼,以及其他从男子的观点上认为必要的德性。(《妇女生活》)

这个排比句用递进的手法进行组合并巧妙地搭配上文言词“之”,句式长短不一,较好地揭示了男权社会中的伪道德者对妇女德性的苛求,而对“男德”的放任,极具反讽意味。

(12)与之相辅而起者,为酒狂,为追逐女人,为诗,为道家神学。有几位学者遁入山林,自筑泥屋,不设门户,饮食辟一窗口而授入,如此以讫于死。或则佯作樵夫,有事则长啸以招其亲友。(《中国人之德性》)

后汉时的学者和儒生经常争议当时的政蔽,攻击皇族宦官,甚至涉及天子本身,最后此种运动被宦官残忍镇压,从此之后学者们对政事闭口不谈或者隐居山中,远离世俗,作者通过随意性的排比句表达出统治者的镇压运动对学者思想和生活迫害所造成的无奈感。

以上例子表现出林语堂先生在词组与句子编排上的用心良苦,他广泛使用这种特殊的排比句,就是为了让接受者能读出他随性的态度和率真的性格,当然他的散文中也有很多优美的传统排比句,但笔者认为,其散文中的特殊排比句所表现的意义更丰富、含义更深刻、修辞价值更高。

四、从语用角度看比喻句的新颖性

林语堂散文中的比喻句非常新颖、极具特色,因为其喻体取材广博,生动风趣,耐人寻味,形象而传神地表现出事物的特点和自己独到的见解。加拿大著名学者高辛勇教授说过:“比喻是最有效、最基本的认知运作,它让我们打比喻时灵光一闪之间对事物达到一种新的洞识,从已知进入未知,将不可知变成可知。”[7]林语堂散文中的比喻句就达到了这种境界。如:

(13)华侨字弟,党部青年,寓公子侄,暴富商贾及剃头师傅等又为一类,其穿西装心理虽各有不同,总不外趋俗二字而已,如乡下妇女好镶金牙齿一般见识,但决说不上什么理由。(《论西装》)

例中作者说这些人爱好西装,都是为了趋俗,对于“俗”的定义,仅用一个比喻就完整并完美的表现出来——像是乡下妇女好镶金牙,从语用的角度来看,作者的这个比喻句通俗易懂,将抽象的情感用通俗的事例显现出,把握了信息理解者理解力的限度,使接受者产生共鸣。

(14)中国人之西洋画,如中国人用猪油做的西洋点心,一样令人无法消受。(《论中西画》)

此例的比喻句跟上例差不多,都是用直白易懂的喻体来解释本体,“用猪油做的西洋点”肯定是不伦不类的,猪油是中国的特色,不拿去调配中国菜却用来做西洋点心,暗示中国人崇洋媚外的心理特征。

(15)假如我买了文明牙刷的这段历史像一幕悲剧,那末我寻求文明牙膏的经验,真如同一部一百二十回小说。(《我怎样买牙刷》)

此例中的本体是“寻求文明牙膏的经验”喻体是“一百二十回小说”,他们的相似点是过程蜿蜒曲折,备尝艰苦。只有对语言的运用极其敏锐的人才会发现这个与众不同的相似点。让比喻句变得生动风趣,耐人寻味,也让语言深入浅出,便于接受者更好地理解。

(16)她常忙碌于家常琐碎以卫护她的感情之圣洁,譬如稚嫩的花朵之保护自身,避免狂蜂浪蝶之在未成熟时候的侵袭。(《妇女生活》)

稚嫩的花朵保护自身也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命,作者认为妇女忙碌于家庭琐碎这一行为犹如花朵保护自身,家庭琐事是一件很微小的事情,但是在那时的妇女眼中却跟生命一样重要,实际上也是在暗示中国妇女社会地位低下,妇女自我觉醒、自我解放意识不强,头脑中仍然充满许多旧思想和旧意识。

(17)中国人之忍耐,盖世无双,恰如中国的景泰蓝瓷器之独步全球,周游世界之游历家,不妨带一些中国的“忍耐”回去,恰如他们带景泰蓝一般,因为真正的个性是不可摹拟的。(《中国人之德性》)

作者认为中国人忍耐,盖世无双的德性有跟景泰蓝一样的特点也是独步全球。这是中国独有的,不可摹拟也是摹拟不了的。作者将两个不相干的事物联系起来,作为本体和喻体,使比喻句变得更新颖,也让接受者能够直接快捷的了解中国人 “盖世无双”的“忍耐”德性。

林语堂散文中比喻句的新颖之处就在于能找出原不相干或相距较远的两个事物或现象的联系点,将他们有机地联系起来,接受者能通过对表达者所构建的比喻喻体的解读复原出表达者所要传达的信息,从而获得一种解读的快慰与审美情趣。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散文中,作者常常运用打破常规的表达方式,使句子形体变得独具个性,语言变得生动风趣,情感变得丰富饱满,这些都与修辞手法的有效运用有关,从语用的角度分析林语堂散文的修辞价值,对于接受者来说,有助于他们深入鉴赏其中的语言艺术,获得语言中的幽默情趣,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充分发掘作者不寻常的表达方式,对接受者的写作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林语堂.林语堂散文精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

[2] 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

[3] 张春泉.从语法修辞讲话看修辞、语法、逻辑的关系[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26.

[4]郭姗姗,沈敏.“不得不”与“必须”的多角度辨析——兼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辨词”环节[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8,6(2):60~64.

[5]殷树林.现代汉语反问句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

[6]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7]高辛勇.修辞学与文学阅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12-03

文章编号:2095-4654(2016)02-006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