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保守者的思想转变与坚守
——《英轺私记》中刘锡鸿的科学观

2016-03-07 13:07

李 娟

(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一个保守者的思想转变与坚守

——《英轺私记》中刘锡鸿的科学观

李娟

(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摘要]作为一个保守者,刘锡鸿在历史研究中总是处于被批判的境况。抛除刘锡鸿反对洋务的保守观点,认真研读这位首批驻英大使的出使日志《英轺私记》,我们可以发现刘锡鸿对科学发展的额外关注。这本日志为我们呈现了当时英国科学教育发展的基本面貌,也展现了面对西方文化的质疑时,一个儒者是如何寻求和坚守本土文化精神价值的历程。通过分析刘锡鸿在英国期间科学思想的转变与坚持,可以从中理解当时大多数儒家知识分子在面对中西文化冲突时的内心感受和理性思考的逻辑路径。

[关键词]刘锡鸿;《英轺私记》;科学观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清政府陆续向国外派出公使,这些人是第一批切身接触国外真实生活的政府要员,他们的观点变化是中西文化抵触与交融的缩影。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言,中国“走向世界”,也可以说是“世界走向中国”[1]钱钟书序。在这种被动走出的进程中,如何看待中西文化的矛盾成为这些大使们先于国人思考的问题。

1876年,刘锡鸿作为郭嵩焘的副使出使英国,成为最早的一批驻外使臣。这两个人虽然同为大使,但受到后人的评价截然相反,郭嵩焘被认为是支持洋务的进步派代表,刘锡鸿则被认为是典型的反对洋务的保守派代表。在以往的研究中,关注热点集中在作为进步派代表郭嵩焘上,而对刘锡鸿的研究十分稀少*如在中国知网中,篇名输入检索词“郭嵩焘”,结果是1980年至今有367条结果,而输入“刘锡鸿”,只有36条。。近年来,伴随着“我们对保守派人物也应该十分关注”的研究视角的转变[2],了解当时诸多保守派的内心,探析他们思想坚守的理由,刘锡鸿成为被关注的研究个案。

作为第一批出使西洋的官方使臣,他们是了解西方文化的重要窗口。为了更好地了解所驻国家,总理衙门要求驻各国公使撰写日志,“关系交涉事件及各国风土人情……当详细记载随时咨”,并且为了防止记载的空洞,要求使臣尽心竭力,亲笔记述,“务将大小事件逐日详细登记仍按月汇成一册咨送臣衙门备案查核,即翻译外洋书籍、新闻纸等件内有关交涉事宜者,亦一并随时咨送,以资考证。”[3]19刘锡鸿严谨尊奉总理衙门的要求,在出使日志《英轺私记》中详细记录了出访英国的所见所闻。作为历史中的一个普通文人,刘锡鸿的思想和观点因为这本驻英日记展现在我们面前,成为研究当时普通知识分子的直接材料。

细观刘锡鸿出使英国的日记《英轺私记》,可以发现其中有大量的内容与英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有关。在参观学校、博物馆、科学实验,甚至报馆和农场的同时,刘锡鸿一直在关注和思考英国科技发展的状况和科技发展带来的利弊。驻守英国的九个月,在深入了解了英国的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后,没有让刘锡鸿盲目坚持科技至上,而是更坚定了传统儒家文化中的体用观和义利观。从科学观的视角审视作为一个保守者的文化转变与坚持,可以从中理解当时大多数儒家知识分子在面对中西文化冲突时的内心感受和理性思考的逻辑路径。

一、“技艺之学,工匠为之”——出使前对科学的态度

在刘锡鸿出使英国前,参加了1874——1875年清政府内部关于开展“洋务”的辩论。在这场著名的论战中,他对于丁日昌提出的“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6条进行了逐一驳议,认为“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政教既失,岂惟外洋之足患哉。夫士习之坏,向第阴背夫义以从利耳,今则显然逐利,并不知有义之名。又给李鸿章写信,反对李鸿章“设立洋学局”,培育自然科学、工艺技术人才的主张,理由是“西洋技巧文学、亦第募艺士数人蓄之即足备用,似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鹜于末,而忘治道之本。”[4]272在这场论战中,刘锡鸿成为一个明确反对洋务的保守者。同时,刘锡鸿的这种姿态使得他成为郭嵩焘的副使共同出使英国的重要原因。正使郭嵩焘思想开放,支持洋务,委派刘锡鸿作为副使,目的是为了对郭嵩焘进行钳制掣肘。

在前往英国的途中,刘锡鸿参观了上海的格致书院,并专门撰写长文“观格致书院后”,进一步明确表明自己反对士人广泛学习西方科技的态度。刘锡鸿沿承儒家传统,认为作为大学阶段的任务是学习道,而非器。士子应该寻求诚意正心,读圣人书,讲求修齐治平之道,这也是解决国家问题的根本。“今之仕宦,操奇计赢之商贾也。以百工商贾之行,而为临民治世之事,安望有裨哉?故欲拯今日之贫弱,当由饬吏治始。饬吏治,当由端士习始。端士习,当由审义明道始。”[5]28对于当时人所倡导的西学,刘锡鸿认为只是“盖工匠技艺之事”[5]27,上海格致书院使用“格致”为名,是误导学子“殆假大学条目以美其号,而召众以来学也。”[5]27刘锡鸿主张如果要学习西方科技,也要给学堂正名,易“格致书院”之名,而名之曰“艺林堂”[5]27。“聚工匠巧者而督课之,使之精求制造以听役于官,犹百工居肆然者,是则于义为当。夫士苟自治其身心,以经纬斯世,则戎器之不备,固可指挥工匠以成之,无待于自为[5]26。学堂中要招募能工巧匠学习制造,而不是让以讲求身心之学的士子来学习。

由上可见,刘锡鸿把西方科学技术等同于百工之事,是传统知识分子不屑的杂技之学。国家不能大范围推广开展这种工匠技艺之学,只要有少数能工巧匠学习,能为政府中的正统士人所用就足够了。否则的话,士子都讲求器技之事,会舍本逐末,乱祖宗之法,败坏人心,对国家的长远发展来说危害更大。

二、“科技可如此为之”——科学观的转变

在《英轺私记》这本以时间为线索的私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刘锡鸿面对英国文化时思想中产生的变化。作为天朝上国的大臣,刘锡鸿对英国的假设是如匈奴、回纥一样虽然武力强大,但文明落后。但一经接触,刘锡鸿发现以往对英国的种种偏见和假设是狭隘的。英国社会重视教育,文化开明,这是刘锡鸿未到英国之前没有想象到的,一经眼见为实,他便不吝赞美。到伦敦两个月后,刘锡鸿已经给予英国社会和文化极高的评价。“到伦敦两月,细察其政俗,为父子之情、男女之别全未之讲,自贵至贱皆然。此外则无闲官,无游民,无上下隔阂之情,无残暴不仁之政,无虚文相应之事。”“两月来,拜客赴会,出门时多,街市往来,从未闻有人语喧嚣,亦未见有形状愁苦者。地方整齐肃穆,人民欢欣鼓舞,不徒以富强为能事,诚未可以匈奴、回纥待之矣。”[5]89

同时,刘锡鸿对待科学和工艺发展的态度由原来的简单抵制,坚决反对,到开始深入思考科技之学为何能让英国富强以及在中国发展科技之学的利弊和途径。在考察了多所学校、博物馆,参观了各种科技表演后,刘锡鸿发现在英国科技之学并不只是能工巧匠擅长的奇技淫巧,而是在中小学和大学里普遍实施,男女共习的学习基本课程。国家重视科技的发展,并且,除了制造精巧,科学还能去伪存真,指导日常生活。

(一)科学可以解释日常杂疑

光绪四年三月十五,明士德拉陆义请他看化学实验,“以炭灼火,罩诸玻璃中,玻璃二斤,炭四两,及炭化灰则数分耳,然合玻璃封固而衡之,犹是二斤四两也”[5]118。化学实验中刘锡鸿学到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关系,以及这两种元素对人体的影响,并能重新解释日常生活中用因氧气不足炭气太盛致人生病中毒的现象:“深房邃阁,键闭之久,乍入之而死者,中国以为逢崇;非崇也,炭气所为也;船舱地窖,储积米豆,募进之而扑者,中国以为中毒,非毒也,皆炭气所为也。”[5]119这种学以致用,认可科学的态度可见刘锡鸿并非盲目顽固排斥科学,而是能虚心求真地接受科学事实。

(二)学校里普遍实施科学教育

来到英国后,刘锡鸿发现英国人与中国人一样重视教育,虽有贫富的差别,但教育已经基本普及。“巳届五龄,即驱率入塾。”[5]191与中国的传统学校所学科目不同,刘锡鸿发现英国的学校里普遍实施科学教育,并且不分性别,男女学生都研究技艺之学。“男女子自幼咸入学读书,天文、舆图、算法、杂学无不毕讲。十二岁以上,即皆能殚竭智力,以就一艺。”[5]78小学阶段学习简单的数学知识,小学毕业后继续学习的学生“益使习天文、机器、画工、医术、光学、化学、电学、气学、力学诸技艺,是之谓大学。”[5]191

刘锡鸿在记录中特意提出,与他的原有想象不同的是,虽然英国的学校普通学习技艺之学,但是学校同时重视礼乐之教,并且成效斐然。“塾中子弟,言语有时,趋步有方,饮食行立有班行,虽街市遨游,不得逾越尺寸。歌声乐节,孩而习之,无任差式。每入其塾,规矩森肃。”[5]192礼教与技艺之学能够各自安好地同存并列,这种教育景象给刘锡鸿原有的本末不能并立的观点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三)社会教化中广泛的科学内容

除了学校中普遍实施科学教育,刘锡鸿还发现英国在学校之外也到处都有科学教育的内容。在参观大英博物馆时,刘锡鸿发现博物馆里除了图画宝玩,古迹古文等,还有大量的动植物标本。“举凡天地间所有之鸟兽、鳞介、草木,谷果、山川之精英,渊丛之怪异,博物志所不及载,珍玩考所不及辨,格古论所不及详,莫不云布星陈,各呈其本然之体质。其在动物,则取已死者存其骨殖,被以全体皮毛,充之纸棉以实其内,屹立无异于生。至于人骸,大小亦十数具焉。”[5]192博物馆周一、三、五对国民开放,这样精致博大的实物展出,目的不是夸富显耀,而是尽国家之力,帮助国民和学者打破地域和时间的局限,对所学之物获得直观认识,扩充见闻学识。刘锡鸿对其价值和意义深为赞赏。“夫英之为此,非徒夸其富有也。……所以佐读书之不逮,而广其识也。英人之多方求洗荒陋如此。”[5]78同时,刘锡鸿也赞叹英国人求实求真的科学精神,“英人技艺争鸣,各树一帜。苟可经营以立业肴,虽毫发之细,亦必推究其所以然;虽数万里之遥,亦不惮跋涉以寻求之。”[5]78

除此之外,随着参观的深入,刘锡鸿发现英国发达的城市都有大量的图书馆、园林展、动物展、科技讲堂,“莫不远近棋布,纵百姓男女观览摹效,以为学识之助。其各种机器,亦时集一区,运用演试,使人得审视之。”[5]192这样随处可见的帮助民众学习科技知识机构打破了刘锡鸿传统的教育印象,这些细致的记载陈述记录了刘锡鸿的思想触动。

(四)政府对民间科技研究的支持

刘锡鸿进一步分析了英国科技发达的原因,除了学校教育的普及和广泛的社会科学教育,英国政府对科技创新的奖励也是重要原因。国家出资资助科技创造,使“英人于物之不适于用,或适用而意犹未快足者,则竭其心思之力,广其耳目之助,不惜资本,不避况瘁,遍访天下,历试诸法,以务求其当。”[5]84一旦研究有成,政府颁发专利证书,具备法律效益,并且保护研究侵权。新发明创造新财富,英国的国家富裕强大与科技创新直接相关,“故英国之富,以制造之多也。”[5]84对于英国人因为一技致富,并能获得社会尊重和法律保护,“人有一得之技,尊如朝廷,不能以势相抑遏,夫安得不劝?”[5]84技艺之学不再是由地位低下的工匠从事的粗贱之事,而是由国家能人竭力为之;科技研究不再是一技一艺的小器,而是能使国家富强强盛的大道,这样的社会对刘锡鸿来说是如此的真实又陌生。这对刘锡鸿也是一个全新的心理冲击。

(五)探究有效的中国式的科技之学

在英国的生活,除了日常参观见闻,与马格里、井上馨、博郎等外国人的交流辩论也对刘锡鸿的思想转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刘锡鸿记录的与金登干和博郎的一次谈话可以看出他在1874—1875年“筹议海防”论战中所持的态度已经改变,当时他主张“御英夷不恃乎船械,摧劲敌不系乎战具”,“惟以圣人柔远之道待之。”在这次谈话中,刘锡鸿已经改变了对学习航海造船的反对,开始探究如何能更好进行适应中国的学习。

在这次谈话中,金登干与博朗都倡导中国的洋务不应该花费精力和资金自己造船和制造武器,而应该“亟宜选聪慧者一、二百人分赴各国船厂学习,不过四、五年便可,自制枪炮亦然”[5]159。对此,刘锡鸿非常谦虚地请教了“延匠师至中国教授何如?”[5]159“学习以何国为宜?”[5]159“轮胎驾驶,非华人所习,奈何?”[5]159等问题,在得到合理的解答和解释后,刘锡鸿反思并承认自己已有观点的偏颇“余素持治国务本之说,由今思之,末可偏执也。”[5]179最后,刘锡鸿承认金登干与博朗的意见更加务实可行,“诚如博郎云,每年所得之利,不忧其难偿所纳之息。至铁船大炮等项,以目前士习审之,自行制买,徒费财而无益。惟金登干实心实力,可保无欺。若以此事责成赫德,督令金登干在于各国各局分投办理,一年尽可造成百艘,暂募洋人管驾,游历海外。一面派人赴各国讲求水战,当难我欺矣。”[5]159

这些耳闻目睹的亲身感受突破了刘锡鸿和传统士人原有的“西洋各国……富强实由制造”[5]18的假设,也打破了刘锡鸿对“所谓西学,盖工匠技艺之事也”[5]27的狭隘认知,使得他对科学技术的功能有了更客观的认识。

三、“无非机器,皆非余所心属”——科学观的坚持及因由

在英国的经历使刘锡鸿从原有的轻视抵制科学和科学教育,转变为开始思考科学如何能为国所用及如何能更好地开展实施科学教育。但是,在逐渐接受的同时,刘锡鸿仍然保持一种质疑的态度,在体用之辩,本末之争的问题上并没有根本改变原有的中国传统的圣人之教是治国大道,西方实学只是小器杂技的观点。并且,在英国的经历让他更印证了他原有的要警惕科学发展带来的弊病的担忧,使得他更加坚持中国不能盲目地崇拜和学习西方的实学科技,要谨慎地逐步发展。

(一)实学与杂技的辩论与坚持

刘锡鸿身处异域,时刻面临着先进的新科技带来的社会富强及社会变革与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之间的矛盾。在与他人的对话中,在刘锡鸿的内心分析中,都可以看出他仍然坚持着中国的圣人之教是大道,英国的科技制造是杂技的观点。如在连续三天参观了电学、热学、气学、光学等科学实验后,针对有中国士大夫附和英国人这些科学之学为实学,中国的圣人之教为空谈无用的现象,刘锡鸿特意发表长文进行辩论,坚定地提出维护圣人之学的观点:“彼之实学,皆杂技之小者。其用可制一器,而量有所限者也。”[5]108并且提出了“外洋以富为富,中国以不贪得为富;外洋以强为强,中国以不好胜为强。”[5]110的观点。虽然刘锡鸿自己也感觉到这一论断有些难以让人相信,“此其理非可骤语而明”[5]110。但主要的依据是“究其禁奇技以防乱萌,揭仁义以立治本,道固万世而不可易”[5]110;因此,被看作无用的圣人之道,才是无用之大用。

也就是说,刘锡鸿坚持社会发展的根本在于人心,只有遵守传统的礼法之治,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持久发展。发展科技的前提是人心的纯正,否则,很容易被科技之利牵引,走向败坏散逸。“非然者,一意讲求杂技,使趋利之舟车、杀人之火器,争多竞巧,以为富强,遽谓为有用之实学哉?”[5]10这样的实学,非但无用,更有大害。

(二)坚持的缘由:警醒科学可能带来的弊端

科技发展的重点是竞争求利和创新,这些都容易让人丧失仁义道德,造成社会以利为本,败坏礼法,除了这些理由,在英国的生活使刘锡鸿发现发展科学技术还会带来很多其他的问题,这也是他谨慎保守地对待科学的原因。在他看来,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弊端有以下方面:

1.机器与民争利

在参观当时是伦敦第一大报馆的戴晤士报馆后,刘锡鸿一方面感叹于机器印刷的效率,感慨日销七万份的报纸只需要几个人,就能操作机器完成,同时设想如果不使用机器,而用人力活字印刷,应该会让更多的人获益。刘锡鸿经过详细推算出,发现报馆所获得的巨额利益能赡养包括工人家属大概二万多人。如果是这样,刘锡鸿感慨“何为必用机器,以夺此数万人之日食哉?”[5]78虽然有解说者说明如果按照刘锡鸿的设想,以一事之利,赡养数万人,会使人“安于粗贱之役,不进而求厚获”[5]78,刘锡鸿仍然很难接受机器的先进剥夺了大多数人的生计来源,只带来少数人的富裕。而与民争利,这是儒家治国理念中要着力避免的。

2.失业与贼盗增多

在参观英国农场后,刘锡鸿对机器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理解得更为具体。由于雇佣人工费用高,农场主多用机器代之,但更大的问题随之出现。“夫农田之以机器,可为人节劳,亦可使人习逸者也;可为富民省雇耕之费,亦可使贫民失衣食之资者也。人逸则多欲而易为恶,失衣食亦易为恶”[5]142贫民为恶的结果是匪盗增多,所以,让刘锡鸿大为感慨的是,本来到农场的目的是参观农耕,但大家谈论的都是如何治理匪盗。“嗟乎!余之来此以阅耕也,而所闻乃治盗之说。”[5]142在浸染儒家的仁义爱民之说的环境中生长的刘锡鸿,对机器发展会带来与民夺利,增加匪盗等的社会问题深感不满,也更加萌生了对机器制造的抵制。在参观铁厂、木厂等工厂后,虽然眼见的是先进的现代化机器生产,但对带来的问题感到内心沉重,直接在日志中表露心迹:“无非机器,皆非余所心属”[5]142。

3.财力浪费

虽然刘锡鸿敬佩英国为了让民众能对书本上的知识有直观的认识了解,在学校和博物馆等教化场所陈列大量实物标本,但是他认为有些资源的收集是无用的浪费。“珍奇玩好罗列纷纶,一木一石之异,越数万里面舟车致之,此不当用者也。”[5]91尤其是当英国国库收入已经入不敷出时,还不能节俭开支,这让刘锡鸿十分不解。科技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如果国库充裕还可以实施,但如果要与民分利,违背孔子所言的“治国之要,曰节用”,是刘锡鸿这样的儒者不能接受的。

4.奇巧不能久

刘锡鸿在英国发现有些科技制造并不能制造财富带来富强,相反,可能带来亏损破产。如火车是当时最热门的科技发展,被国家和民众都认为是致富的奇术。但是在具体操作中,有诸多风险,比如成本中有大量的铁路税,雇工煤炭、列车装饰修理等费用,所以当乘客和货物变少时往往入不敷出。当刘锡鸿发现“业此者多至亏本”[5]129时,更直接感慨“谓天下无奇巧之事可以久行者,天道实然。”[5]129

这些对科技发展带来的弊端的认识,使得刘锡鸿归国不久后就加入了1880年12月至1881年2月要不要修铁路的论战,并上呈一道长约七千言的奏折,反对修建铁路[6]57-59。这更使得刘锡鸿以一个反对洋务、思想保守顽固的保守派的身份存留在历史当中。但是,详读这位保守者的出使日记,进入到刘锡鸿的思想生活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中,刘锡鸿对西方文化并非全然抵制,而是试图理性认识,逐渐而谨慎地接纳,寻找适合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结合之路。这应该是在政治之争之外的一个更为合理的文化发展之路。

[参 考 文 献]

[1] 钟叔河.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 小野泰教.郭嵩焘与刘锡鸿政治思想的比较研究——以士大夫观和英国政治观为中心[J].清史研究,2009(1).

[3] 许争争.清末游历与出使欧美官吏对西方教育的导入(1860—1911)[D].辽宁师范大学,2009.

[4] 刘锡鸿.刘光禄遗稿:卷2[C]//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5] 刘锡鸿.英轺私记[M].朱纯,校点.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6] 李忠兴.近代化进程中的防范性抵拒—刘锡鸿个案剖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

[责任编辑:何宏俭]

The Transformation and Persistence of a Conservative’s Ideology——Liu Xihong’s View of Science inTheBritishIntroducedPrivateNotes

LI Juan

(Faculty of Education,Northeast Normal Univerc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Abstract:As a conservative,Liu Xihong is always in a critical situation in history research.Apart from the conservative views of counter-westernization,reading the first ambassador’s The British Introduced Private Notes carefully,we can see that Liu Xihong’s extra attention to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science education.This journal presents a basic visage of the development of British science education for us,but also shows challenge of western culture and a Confucian’s sticking to spirit value of local culture.Through the analysis of Liu Xihong’s transformation and persistence of the view of science,we can understand the logic path when most Confucian intellectuals in the face of conflict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of the inner feelings and rational thinking from.

Key words:Liu Xihong;The British Introduced Private Notes;the View of Science

[收稿日期]2015-09-18

[基金项目]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课题(2016ZXD002)。

[作者简介]李娟(1976-),女,吉林吉林市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6201(2016)03-0221-05

[DOI]10.16164/j.cnki.22-1062/c.2016.0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