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欣
(东华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1620)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机制优化对策的创新性探究
马 欣
(东华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1620)
自高校思政教育体系成立以来,我国高校育人工作始终围绕各项学生工作重点展开。传统的学生工作运行机制与工作范式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保证了高等教育下的人才培养和主流价值观的形成,但是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国家政策的更新,高校面临的学生工作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传统的学生工作运行机制再也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与时俱进,优化学生工作运行机制,才能保持学生工作运行体系的活力,保障高校育人工作的实效性。
学生工作;运行机制;优化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当今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竞争,而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标准就是看人才培养水平,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使命,一切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教学与育人并重,才能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高校学生工作的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学生工作运行机制,保持学生工作运行体系的活力,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保障。
(一) 学生工作的内涵
关于学生工作的定义,目前国内学者持多种不同观点。有学者将学生工作归入“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一样,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出发,学生工作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进行理想、信念、道德等精神层面的教育工作。有学者认为学生工作指的是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保障的所有工作总和,包括教学、科研、思政、后勤等相关内容。本文的高校学生工作指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它是以成才育人为目的,通过学籍管理、奖惩结合、帮困助人、心理援助、校园文化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这对学生工作要深化内涵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 运行机制的内涵
“机制”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对机制本义可从两方面解读:一是机器由哪些部分组成和为什么由这些部分组成;二是机器是怎样工作的和为什么要这样工作。[1]把机制的本义引申到不同的领域,就产生了不同的机制。机制的建立,一靠体制,二靠制度。笔者认为:所谓的体制,主要指的是组织职能和岗位责权的调整与配置;所谓制度,广义上讲包括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以及任何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也可以说,通过与之相应的体制和制度的建立,机制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体现。而所谓的运行机制,是指在人类社会有规律的运动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原理、作用过程及其运行方式。[2]
学生工作系统的运行,依赖于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而学生工作运行机制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到学生工作的成效和质量。我国高校现行的学生工作运行体系主要包括纵向运行体系和横向运行体系,这两种运行体系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纵横交错,同时运行的。
(一) 纵向运行体系
纵向运行体系遵循“命令——服从”式的科层管理方式,采取高校党委负责制,通过层级递进的方式,将工作任务逐步分解细化,依次经过:学校党委——学生工作职能部门——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辅导员(班主任)——班级。这里的学生工作职能部门包括学生处(学工部)、团委、就业指导中心等。根据学生处(学工部)的职能范围,可将其分为两类,“大学工”和“小学工”。有些高校将招生办、就业指导中心、后勤集团等与学生密切相关的职能部门都划归学生处(学工部),即学生培养过程中,除教学外的所有工作均纳入其中,称之为“大学工”;有些高校的学生处(学工部)只负责学籍管理、思政教育、勤工助学、心理健康等内容,是团委、就业指导中心的平行单位,称之为“小学工”。不管学生处(学工部)的职能配置方式如何,均是将任务分解到下一级的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通过这种科层制的运行体系保证学生工作目标的一致性。
(二) 横向运行体系
横向运行体系主要指各学生工作职能部门之间,以及学生工作职能部门与学校其他职能部门的协调合作。不同部门的权属职能各有不同,以学生处(学工部)为例,思政科主要负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资助科主要负责大学生的帮困育人工作,如果仅从科室表层工作内容而言,确实属于不同范畴,但如果以高校的育人成才为出发点和根本立足点,两个科室均担负着育人职能。因此,二者在现实的工作过程中,必然需要互相协作。否则,各自如果仅从科层制度层面给下级单位下发工作指令,无法达到合力育人的效果,从而使得最终的育人效果大打折扣。学生工作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离不开其他职能部门的支持,需要进行学校层面的协调。目前,高校主要通过学生工作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学生工作中全局性的、重大的问题,在诸如大学生价值观引导、学风建设、安全稳定教育等方面,学生工作职能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相互支持、形成育人合力,确保学校的德育工作取得成效。此外,学生工作职能部门还与学院间就德育工作形成配合,例如借助文史类学院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资源,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我国高校现有的学生工作运行机制和工作模式曾经为高等人才的培养起到过显著的保障作用,但在如今的新形势下,传统的工作范式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各种问题逐渐显露出来。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认为我国高校传统学生工作运行机制中存在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 工作理念落后,学生工作系统创新力不足
总体来看,我国高校的学生工作运行机制主要以管理为主,教育为辅,重行政命令,以管理代替教育。虽然很多高校的学生工作理念打出“一切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目的”的旗帜,但是大多仍停留在喊口号阶段,并未在实质层面得以实行,大学生依然是教育和管理的对象,学生工作职能部门以维稳作为学生工作的终极目标,只要学生不出事,学生工作的目标就算完成了,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贯彻。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深入,高校学生工作行政化也暴露出明显的缺陷与问题,成为影响和制约学生工作理念进步的重要因素。部分高校学生工作职能部门服务学生意识淡化、工作创新能力不足,仍停留在对学生的管控上,缺乏培养创新群体、学术精英与栋梁之才的意识。[3]
(二) 管理体制落后,学生工作体制效率低下
我国高校的治理架构仍然以层级制的管理“金字塔”为主,作为“金字塔”中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工作职能部门要落实学校党委部门的意见,与学校其他的部门共同合作,完成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任务。一方面,由于在大部分高校尚没有形成校领导牵头的学工合作机制,仅凭学生工作职能部门单方面沟通,往往容易导致沟通不畅、效率低下的情况。另一方面,学生工作职能部门的服务对象是学生,但是由于目前高校行政层级较多,学生工作职能部门需要经过学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辅导员、班干部,最后相关教育内容才能传达到学生,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这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机制中的突出问题。
(三) 协同效果不明显,缺乏切实有力的切入点
尽管“合力育人”已经成为各大高校学生工作的共识,一些高校甚至进行了“大部制、大学工”的探索,联合学生工作相关的部门成立新的学生工作系统,并推出了为学生服务的事务大厅等。但是,这些探索还局限在高校内部,并且单纯以服务为主,与学生的家庭、与社会的联动及融合少,真正意义上的“合力育人”机制尚未建立。在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上,由于育人只是高校一方主导“唱戏”,容易造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单调、理想化,忽视学生个体的内心需求,难以把理想信念教育和学生的成长成才有机结合起来,结果导致学生工作“合力育人”机制中,社会和家庭的角色缺位,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未能落到实处,成为空中楼阁。
(四) 工作队伍不稳定,辅导员队伍水平不一
辅导员队伍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实施者和执行者,稳定的辅导员队伍是学生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但是,当前从事高校学生工作的辅导员队伍不够稳定,且水平不一。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构成主要分为两大模式:一是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从应届毕业生中选拔专职人员担任辅导员,各职能部门人员、专业教师、研究生作为兼职辅导员或班主任的重要补充。这种模式较为合理,普通高等院校大多采用此模式。一是以兼职为主,专职为辅,学校从研究生当中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学校后备人才机构,专职辅导员人数较少。这种模式在一些师资相对缺乏的民办高校、高等职业类院校较为常见。笔者认为,第二种模式由于专职辅导员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且结构不合理,容易造成辅导员工作队伍不稳定,不利于学生工作有效开展。此外,教育部对专、兼职辅导员的从业资格没有明确规定,各高校对辅导员的选拨标准也不尽相同,这在客观上容易导致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人员水平不一、素质参差不齐,导致辅导员队伍的质量难以保证。
高校学生工作机制的优化,需要立足于经济社会转型和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既要厘清优化的理念,又要制定合理的优化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这就需要我们在学生工作理念上加以改变,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凸显高校学生工作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与其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对接,回归高校学生工作本真。[4]
(一) 优化工作理念
1. 育人为先,服务为本
马斯洛提出,人有五大需求,人的高层次需求之一就是尊重需求,只有让教育对象和管理对象感觉自身受到尊重,不产生排斥心理,认同其教育理念和管理信念,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才能顺利展开。因此,获得大学生的心理认同是辅导员开展思想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鉴于此,辅导员必须要摒弃传统的“我说你听,我指挥你行动”的管理观念,重新定位自己与学生的角色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于自我认同和自我尊重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我们需要尽快调整工作理念。以往,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更多偏向扮演管理者角色,多采用刚性管理手段,工作模式是“命令——服从”;今后,应该向服务者角色转换,采用柔性教育手段,工作模式是“服务——认同——引导——教育”,即:通过服务学生,满足其需求,获得其认同,进行适当引导,从而达到育人目的。
2. 以文化育人作为新时代学生工作突破口
习近平指出:“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高校学生工作尤其要重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科技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拓展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为他们打开了广阔的视野和空间,另一方面造成部分宅男宅女沉溺于虚拟空间,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淡薄。我们要大力推动和繁荣校园文化,丰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到他们的思想,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育人功能,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 优化管理体制
1. 事务性工作扁平化管理
当前,高校与大学生相关的事务性工作十分繁琐,几乎所有工作都需经由辅导员下达到学生层面,占据和消耗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何将辅导员从冗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同时提升学生对于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笔者认为,针对事务性工作,应改变目前的纵向化、直线式管理模式,多采用扁平化管理模式,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学生的同时,减轻辅导员的事务性工作压力。近年来,部分高校设立了学生事务中心,专门处理学生的事务性工作,与学生相关职能机构以办事处的形式集合在一个办公大厅,多为材料收集和盖章审核,不具备跨部门协调功能。笔者建议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结构,赋予学生事务中心一定的行政职责。此外,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推进学生事务电子化管理,从校级的层面上推动各职能部门间学生信息的互联、互通、互享,为辅导员在线进行学生信息的管理和审核积极搭建平台。
2. 思想性工作精细化管理
将辅导员从繁杂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后,可以帮助他们在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精耕细作。当前的大学生已经是“90后”,他们的生活环境更为开放,接受信息的渠道更为广阔,非常注重个体的独特性。对于这样一个群体,必须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充分尊重每个个体,在情感上满足他们的自我尊重需要,遵循心理规律和教育规律,不再单纯依靠运动式的群体活动进行思想教育,更加注重使用“90后”大学生容易接受的手段和方式,娴熟掌握网络信息规律,牢记辅导员的主导身份和大学生的主体身份,开展精细化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三) 优化协同机制
1. 学校家庭联动,建立双向沟通平台
家庭是学生的原生环境,对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有着极大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家庭的支持。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跟原生家庭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家庭背景各异,成长环境不一,不可能像高中生那样经常开家长会,要充分利用网络,建立远程协同联络机制。我们相信每个家庭都十分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学校可以建立一些沟通平台,建设一套“学校—家庭”的互动联络机制,注重原生家庭信息和学校信息的双向交流,从而达到有的放矢的教育效果。
2. 社会协同校园,完善长效育人机制
如今的大学生早已不是生活在象牙塔,社会是他们成才发展的最终检验场所,学校要跟社区、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社区和企业不仅仅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社会实践基地,更要成为他们获取社会知识、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活动窗口。因此,学校和社会要达成共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绝不仅仅是某一方的任务,是全社会共同的义务,要和社会建立一套长效的协同成长育人机制,打造全员育人理念。
(四) 优化保障机制
1. 完善辅导员队伍职业生涯发展体系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实施者和执行者,是学生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力量,要优化学生工作机制,就必须保持辅导员队伍的持续创新力和战斗力。一定要摒弃“人人都可以做学生工作,人人都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观念,无论专职或者兼职,都要从优选拔,建立遴选机制,对于进入辅导员工作队伍的人员,建立一套完备的培养体系和职业发展体系,对辅导员的培养情况进行量化考核,作为学院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从而解决目前部分高校只重视岗前培训、不重视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建设的问题,解决辅导员队伍的终身职业发展需求。
2. 推进“明星辅导员”项目建设
尝试对辅导员队伍进行分类建设,探索“明星辅导员”的培养模式。利用心理学的“晕轮效应”,鼓励辅导员依据自身特点走专业化和职业化之路。学校评选出专业化、特色化明显的辅导员,树立标杆,作为学校辅导员队伍中的“明星”。最后,以点带面,带动辅导员队伍整体成长,增强他们的职业归属感和职业自豪感。教育部从2008年开始评选“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广泛宣传优秀辅导员的先进事迹。2014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实施“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建设计划[5],均是“明星辅导员”培养的有效探索,部分高校推行的辅导员个人工作室也可以算做其中一种尝试。
[1] 张建新.社会机制的涵义及其特征[J].人文杂志.1991,(6):27-29.
[2] 郭大成.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理论与实践[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40.
[3] 沈荣华,王荣庆.高校学生工作去行政化路径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5):18-23.
[4] 刘志侃.高等教育新常态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基本维度与实践向度[J].高等农业教育,2015,(4):84-88.
[5] 冯刚.世界眼光与中国情怀:中国学生工作的传统、使命与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2015,(7):4-7
2016-07-05
马欣(1981—),女,河北邯郸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E-mail:xin_ma@dhu.edu.cn
G641
A
1009-9034(2016)03-01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