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莉
(阜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微空间的二重镜像
郭莉
(阜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安徽 阜阳236037)
摘要:伴随着以微媒介为载体的“微空间”的到来,我们似乎生活在二重镜像中,这两种镜像时而融合交错时而相差分离,我们生活在真实的现实中,却觉得一切虚假,我们生活在虚拟的微空间里,却寻找到真实的存在感。在沟通无限延展的微时代里,改变人们的不仅是某种外在的生活方式或某种内在的价值观,还有在现实与虚拟二重镜像里发生一系列的融合和错位。如何在二重镜像里“自为”的生活,或许才是我们真正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微空间;二重性;熟知与陌生;虚拟与真实
英国学者安东尼·美菲德尔有过这样的描述:“网络的社会化不会朝生暮死,也不会昙花一现 。网络的社会化将逐渐地影响到每个人、每家公司,深入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毫无疑问,信息化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悖论的时代,盲流的大众性与理性化的小群体,公民身份的僭越性与模糊性,互联网时代消费群体的层次性与自我身份认同等等问题随之而来。
微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的出现,表面上填塞于仅有的时间缝隙的分子里,让整个人们无处可逃,实际上却也是心灵的另一种释放与逃遁,与其说微时代的到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碎片化,倒不如说,它带给了我们碎片化的解脱与释怀。一种缺失,一种祛魅。“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不断变化的现代社会,尤其是后工业化、后福特化社会迫使人们不断思考自己的文化归属和价值观选择的问题。把文化身份看作是流动的、建构的、不断形成的,重视差异、杂交、迁徙和散居,挑战和解构本质论、普世论的文化身份观已经成为当下文化研究和后殖民问题研究的主流。”[1]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浪潮依然拍打着生活中的苦难与彷徨,现实的世界仿若梦幻的虚无与迷茫,何处是彼岸?后工业化的时代,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而现在是,我将要到哪里去?
一熟知与陌生的“博击”
人总是存在于关系中,无论是纸质时代的书信还是电信时代的BB机以及新媒体时代尤其是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微时代的到来,无疑密切了亲友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但是,伴随沟通媒介便捷化而来的是无节制的依赖性,“相见不如怀念”,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面对面地交流,视频、语音、微表情,仿若真实的约会。当移动客户端可以取代定点的电脑在不断覆盖无限网络的户外,“低头族”可谓是声势浩大。于是,有人大惊,微时代是距离的时代。微时代的到来,是继互联网出现之后更大的一次“自我中心化”的浪潮,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性、隔绝性消解了面对面的沟通和认知。但是,这些沟通的媒介真的消弭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了吗?
事实或许不然,就算没有手机等移动客户端的存在,在地铁、在火车、在公交车上,即使是旁边熟悉的人,也未必就持续不断地交流,更别提陌生人。但是,微媒体(微信、微博、陌陌、人人网等)的存在反而加大了我们的朋友圈,“我们常常跟熟悉的人撒谎,却愿意将心事说给陌生人听。”因为,陌生人不在身边,对内心隐秘化的压力和苦闷的释放于他们并不会对生活造成任何损失。微博、微信等媒介的出现,无疑是人与人之间沟通和交流的强有力的补充,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电话和短信,甚至是一些机关单位里,各个部门在上传下达、相互通知文件时,都是在QQ上设置的群组里通知的。这不仅可以同时甚至在决定一个不甚重大的事件时,它甚至暂时取代了开会,让不在单位外出的人员也可以同时参与进去。另一方面,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来说,它的延展性和错位性,使得以微信为代表的微媒体大大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化。但这并不是说微媒介的出现代替了电话、短信、面谈等等沟通方式。它是沟通方式的一种补充,而不是替代。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生活大爆炸的时代,人们很容易淹没于每日的繁冗琐碎之中而迷失自我,电话联络老朋友在每天高度紧张的工作生活压力中更是一种奢侈,你可能很难完整集中一两个小时给老朋友们电话聊天,短信的问候已成为一种客套的见外,但是,利用微博和微信,就算你一年不联系,只需看到对方在生活中记录的点点滴滴,依然会知道对方的一举一动。默默地一个点赞,就会让对方感到你的关怀。吃饭或者工作的空暇时间,甚至在走路的时候,一个微信语音过去,一个支持的评论,便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温暖和感动,你也不必在意下一次的对答,可以是一个小时,或者下一次吃饭走路的时间,再去回复。沟通可以持续两三天,或许仅有简短的几个对答,或许对话的时候两个人不是同时在线,但这种错位性不仅丝毫不会影响沟通和交流,反而使得双方的互动在时间和空间上无限延展。尤其是一些朋友圈、微信群、交流圈,同时几十个人一起聊天在现实中可谓是一种奢侈,但是微媒体的出现,使这些沟通无限延展,成为一种无法取代的沟通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两者相生相依必有消弭,一方强烈则另一方便会相对较弱,利用微媒体沟通愈是便捷和满足就愈意味着本需要见面才能解决的问题利用微媒介的传递便可。这种看似在微媒介上频繁交流的老友却是在无形中以面对面交流的减少为其代价。微媒介上的语言和表情虽然丰富,比如说,微表情的情感戏谑化和补偿化。语言和思想的错位性,常常让我们无法用一个具体的语言去完整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而微表情的出现,无疑是传递情感和思想的一个重要补充,并增进聊天的娱乐化和青春化。“2015年4月,腾讯公司发布《中国网民表情报告》,通过QQ统计,单个表情的发送次数排行,‘龇牙’以超过十亿次的发送量稳居冠军,排名第二的是‘发怒’,情侣们爱用的‘亲亲’表情则排在第三。”[2]但即便是微视频的开启也无法与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相比拟。且不说微博微信的发表与现实生活的悖论性,单单是细微的面部表情和情绪的动态游离,身体语言的不自觉的波动,这些交流和沟通的信号,也只有在真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交流情境中,才能觉察到,也才能更深层次地了解和认知对方。
利用零碎化的时间去进行视频、语音、图片、微表情的发送,不仅可以经常联络久未相逢的老友,调侃几句生活的压力,还可以接触更多臭味相投的陌生人,作为工作之余的一种娱乐休闲,不愧是对生活大爆炸时代的一种释怀和时尚化的交流。但是,在利用微媒介的同时却不能依赖于微媒介的沟通,不能成为微媒介的“奴隶”,快乐的表情永远属于自然人的脸庞而并非是那个发送微笑表情其实却是一脸苦相的人。微媒介的互动熟悉了陌生人,面对面的沟通延展了故友,相互“博击”的失衡是将交际之人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在逐渐缩小距离的微时代里,我们真正要缩短的距离不是时间地点的距离,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
二存在与虚无的“博击”
“微时代的到来以微媒体的诞生为表征与标志,微媒体是以微博、微信等新兴平台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移动终端为传播载体的媒介,微媒体以精准短小的微内容为传播对象,在传播上以移动化、社交化、跨平台、流动、瞬时性、扁平化的微传播为基本特征,传播对象面向小范围的微社群用户(微圈子)。”[3]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人们习以为常的微时代里,人们渐渐淹没在了自我所设置的牢笼里,为生存而生活,却不知生活是为了什么?“人应当诗意的栖居”,然而,“世间大多数的人只是‘生存’而已,极少有真个‘生活’的人。”[4]这种意识在经过了由信息化的时代到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微时代里,已渐渐自我觉醒,恍然发现现实的生活是否是黄粱一梦?正如《一地鸡毛》里小林的生活,辗转于“菜篮子、妻子、孩子、豆腐、保姆、单位中的恩恩怨怨和是是非非”,[5]人生活在社会中反而失去了社会,淹没在整日以自我为中心的家庭圈里。现实的虚无感迫使他们去寻找存在的意义,“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一语的迅速传播无疑是对人们心灵释放与寻觅最好的诠释。一种是向外,而另一种便是向内,微时代的到来,表面上填塞于仅有的时间缝隙的分子里,让整个人无处可逃,实际上却也是心灵的另一种释放与逃遁,与其说微时代的到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碎片化,倒不如说,它带给了我们碎片化的解脱与释怀。
腾讯QQ、微博、微信的出现不仅仅是简单地作为一种聊天的方式存在,它们的出现将人们从大信息时代带到了一个小生活时代,随着无线网络的无覆盖,从固定的房屋建筑到移动的公交车,从家庭有线网络到饭店等各种公众场合的免费的wifi,网络的覆盖带动了便捷化的网络新媒体。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带来的高负荷的压力无疑让这些网络新媒体有了足够发展的动力。整合的时间让位给了碎片式的休整,使得微博微信作为一种生活的方式成为理所当然。它的互动性、及时性、时间的延展性、娱乐性成了人们逃脱凡尘的一种替代和选择。微信和微博的发展势头迅猛,大有囊括吞并其他休闲方式的势头,连网络游戏也让位于微博和微信。微博和微信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表达平台,微信是向内的,微博是向外的。这里的内指的是自己熟悉的朋友圈,外指的是周围交际圈之外的更为广泛的传播领域。内与外构成了人们在微时代虚拟空间里无限的可能性。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浪潮依然拍打着生活中的苦难与彷徨,现实的世界仿若梦幻的虚无与迷茫,何处是彼岸?当发言权勇当表率,在微媒介的新平台上,找到了皈依的可能性。人们像是找到了可以渡海的船,将现实的失望感、迷惘感、无助感、空虚感挥洒在“微空间”里宣泄、扩散,寻求更为广泛的受众群体,得以在心灵上慰藉,当你在无望之时发现很多熟悉和陌生的人们在为你点赞,评论,鼓励,留言。受众群体变成施众群体散发集体博爱的光辉,取而代之作为受众群体的你无疑得到自身存在价值的肯定和认可,现实的“虚无感”便在虚无的微空间里寻找到了现实的“存在感”。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刷朋友圈,其实就是在刷一种存在感,让周围的人知道你的存在,知道你的喜怒哀乐,得到别人的肯定,支持和鼓励。但是,这里的“虚无感”和“存在感”要加一个引号,很大一部分人认为微时代会让人沉迷于虚拟的微空间中,从而变得荒废虚无,因而大加挞伐微时代的到来以及种种负面的弱点。的确,微空间是虚拟的现实,微信息的传播真假难辨,可能你在睡觉,却可以在微空间里晒出曾经奋斗的照片,让朋友圈传播你的“正能量”也未可知。无可厚非的是,微空间的存在虽然是虚拟的,但是,这种微空间里的微镜像却是你内心欲望得到满足和补偿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和方式。
何为存在?又何为虚无?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精神向度的所指,才是心灵归属的家园。时代的前进,社会的发展,文明化的进程,在向现代化的转向中以不正常的速度前进而致畸形,它所带来的现代文明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文明在人们心灵中的精神向度,精神信仰的缺失,势必会导致现代性的绝望感和空虚感,社会发展愈快,传统文明的伤口不进行疗救,这种人性情感的缺失就会更加明显,微时代的到来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它所带来的另一个空间的延展势必会给这种情感创伤以宽慰和抚摸。
三结语
任何一种事物的存在,本身并无好坏,而是使用它的人,自身欲何为?伴随着微时代而来的微空间里,我们进行着各种思想的“博击”与抉择,去寻觅一种存在的价值和自我满足感,微空间是虚拟的,但是,从微空间里所获得的精神的感受却是真实的存在。微媒介的传播与发展,是任何一种事物都无可逃避的,也无需辨别好坏,而是思考如何在已经变化的微空间里,利用这些微媒介去更好地为自己的所需服务,比如说文学的发展与传播,自我存在的肯定与信心,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微公益的爱心与传递等等。微时代的到来,已然是一个新时代的里程碑,以微媒介为载体迅速传播的微空间会让人慢慢注意,它将会以更多不同的无形的面目形式展现现实生活的真实,和真实生活的虚拟与荒芜,而这个“悖论”与“延展”之下的二重镜像,或许是当下人类生存困境的一条新的出路,也未尝不可。
参考文献
[1]陆扬.文化研究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09.
[2]qq表情[EB/OL].http://baike.sogou.com/v100178.htm.
[3]杜建华.“微”时代:表现、特征及传统媒体的着力点——以纸媒体为例[J].新闻大学,2015(3):60-61.
[4]丰子恺.丰子恺文集( 第5册)[M].杭州: 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523.
[5]一地鸡毛[EB/OL].http://baike.sogou.com/v4226197.htm.
Class No.:I02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Twoness of Micro-media Space
Guo Li
(School of Liberal Arts, Fuyang Normal College, Fuyang, Anhui 236037,China)
Abstract:With the advent of micro-media, people seem to live in a double living image space. Sometimes, the two kinds of image space are fused and sometimes they are separated . People feel that they live either in a real world or a virtual micro-space . In the era of unlimited communication , people are changed not only by some external lifestyle but by some intrinsic values of themselves , as well as the integration and dislocation in the real and virtual image world . How to live freely in the double living space is the real problem that we have to think.
Key words:micro spaces; duality; familiar and unfamiliar; virtual and real
中图分类号:I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758(2016)01-0102-3
作者简介:郭莉,在读硕士,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2014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