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闽汕
《夏洛的网》中多重性格的坦普尔顿
王闽汕
(莆田学院 外国语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夏洛的网》塑造了一组可爱的动物形象,在众多动物中,小老鼠坦普尔顿的形象最为特别。虽然他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不佳,甚至讨厌反感,但他是怀特笔下唯一具有多重性格的小动物。这只充满矛盾与挣扎的复杂的小老鼠孤独且无趣,自私而善良、悲哀却真实。坦普尔顿矛盾与复杂的老鼠形象特点,是导致其多重性格的原因。坦普尔顿的存在虽然是一种悲哀,但却很真实,在他身上恰恰充分地体现了人类“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特性。
坦普尔顿;孤独;无趣;自私;善良;悲哀;真实
《夏洛的网》是当代美国作家E.B.怀特之作,出版于 1952年,被译成20多种语言,风靡世界五十年,发行量逾千万册,稳居“美国十佳儿童文学名著”之首。这部作品主要讲述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场小谷仓里,老实的小猪威尔伯和仁爱的蜘蛛夏洛相互关心、帮助,使生命由于有了友谊而变得美好而充实的故事。美国学者Bill Zwecker曾说:“《夏洛的网》的的确确是一部文学巨著,而不仅仅是儿童文学。就像所有其它重要文学的影响一样,它开拓了我们对于生命的视野,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可以通过做好自己的事情并且学习生活中最重要的教义来获得我们的潜质。”[1]作者怀特着意将这个拟人的动物世界描绘得有声有色,将童话世界的善良、真诚与现实社会相比照,鲜明地表现了自己的追求和向往。这部童话借助威尔伯与夏洛之间的友谊以显性的手法歌颂了“生命与友谊、爱与忠诚”的主题。而且,作品的成功还在于作者对于各种动物拟人形象的刻画。
近十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先后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童话心理学、叙事学等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美国作家迈克尔·西姆斯对真正的夏洛是否确实存在进行考证。而王爽则从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角度对《夏洛的网》的意义建构过程的认知心理机制进行解读,深刻地分析如何动态地构建心理空间与映射,全面地分析了这部作品。[2]这些研究加深了我们对该作品的理解,为我们进一步探讨挖掘《夏洛的网》提供帮助,使对其研究进入了回归文本、走向多元的时期。但是,这些研究更多的是对该作品的主题、翻译手法及语言特色进行研究,忽视了对作品中的动物拟人形象进行研究。
一坦普尔顿——怀特笔下独特的老鼠形象
中国人传统的印象中,老鼠总是和不好的形容词,即贪婪、懦弱等联系在一起。从“鼠”字的象形结构看,上面类似老鼠的脸部,大大的嘴巴,下面像是身体部分,脚丫、尾巴都是细细小小的。在我国丰富的成语、歌谣和文学作品中,老鼠也几乎都是讨人嫌的不良形象。久而久之,老鼠就成了狡猾、奸诈、懒惰、贪婪的代名词。例如,《诗经》中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就是用来比喻那些不劳而获却安享别人劳动果实的剥削者。在传统文化中老鼠臭名昭著,尤其是它那张独门利器的尖嘴,给人们的衣物、食品、梁仓、粟袋带来一些损失和毁坏,更为严重的是老鼠的病毒、鼠疫,还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可怕的后果。
坦普尔顿在《夏洛的网》中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不佳,甚至讨厌反感。因为这只小老鼠的形象和善良宽厚慈爱的夏洛具有相当大的反差。这只小老鼠的所作所为完完全全暴露了其自私、冷漠、固执的性格缺陷。然而,他也自有许多委屈:很少得到公正的评价,大家都对他侧目对视,他常常为没有人对他说一句好话,只有侮辱、讽刺而苦恼。他在有些时刻也会对朋友伸出援手。所以,小老鼠坦普尔顿是这部作品中唯一具有多重性格且最富灵性的小动物。
二 坦普尔顿的矛盾与复杂的形象分析
(一)孤独且无趣
《夏洛的网》的主要线索是夏洛在老鼠坦普尔顿的帮助下如何使用巧计骗过人类的故事。可是他在故事中的出现总是微不足道、独来独往,甚至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是无足轻重的。每次他出现的时候,大家都对他保持高度警惕,没有人喜欢他,也没有人愿意相信他。他总是小心翼翼地出现在人群中。“他的身体总是贴着墙壁,爬进爬出,和大家显得格格不入。他高兴的的时候就会春风得意地摸扯着自己的胡子;害怕的时候连他的胡子也会被吓得直打哆嗦。”[4]178怀特对小老鼠坦普尔顿的外表特征描写不多但十分形象。他内心感到一些委屈,因为长期得不到别人的关心,不被大家信任而沦入孤独的境地。
例如,当小猪感到无聊打算找小老鼠聊天的时候,他说道,“坦普尔顿是住在食槽底下的那只老鼠,和坦普尔顿聊天算不得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事,不过聊胜于无。”[3]P177可见,在众人眼里,他是一只多么无趣的老鼠。威尔伯看到坦普尔顿从一块斜板上爬下来后就邀请他一起玩,但是立即遭到了拒绝,并且尖刻地回答说:“玩?我简直不知道玩这个字是什么意思。”[3]P181这只聪明狡猾诡计多端的老鼠居然找不到生活中的某种乐趣,竟然不知道玩是什么意思,就凭这一点足以说明他是多么的无趣和糊涂啊。况且,他平时喜欢搜集的东西在别人眼里是多么无聊。就连发臭了的蛋,都会被他视为稀罕的宝贝珍藏起来。
尽管如此,这只无趣的老鼠也很能干。他白天通常睡觉,天黑才出来活动,每天都是为自己的食物而奔忙。每天到了夜里也能听到他在谷仓打洞的声音,听到他使劲嗑着木头,弄出的动静。因此,“当小猪需要绳子的时候,当夏洛需要识新字的时候,当要取下卵袋的时候,能够解决问题的只有坦普尔顿。”[4]
(二)自私而善良
在农场的旧谷仓里,坦普尔顿和一群小动物们一起生活,朝夕相处。在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中,威尔伯是备受关注的一个。小女孩芬的纯朴天真、夏洛的深厚友情使得这只小猪能够获得勇气和信心,执着而坚强地活着来到农场。“闪闪发光”、“独一无二”和“为人谦逊”,小猪身上的这些优点不单单是织在网上的赞美词,更是夏洛与威尔伯之间纯真友谊的真实写照,也是威尔伯能够获得勇气活下来的原因。而小老鼠坦普尔顿,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只农场仓房中的老鼠,平时也不怎么做坏事,为什么常常得不到大家的喜欢呢?原因很简单,他太自私了。公鹅母鹅在他们的小鹅出生时说出的那段话,把小老鼠描绘得十恶不赦。“这老鼠不讲道德、没有良心、无所顾忌、不想别人、毫不正派,没有啮齿动物的善良天性、没有内疚、没有高尚的感情、没有交情,什么都没有。”[3]P195多么直白犀利的评价啊!坦普尔顿一向只为自己着想,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从来都不会无缘无故、心甘情愿为他人做事,满足自己的贪婪和享乐是他整天忙碌奔波的唯一目的。[5]他去垃圾场带杂志回来,并不是他在乎威尔伯,想救威尔伯的性命,自私的他只是为了猪槽里的食物而已。因为他知道冬天一到,如果威尔伯死了,他就很难得到自己的餐食。所以,当大伙儿还在焦急地为威尔伯出谋划策的时候,他却表现得若无其事、异常冷漠。他后来愿意陪威尔伯和夏洛去集市,当然不是给夏洛当帮手,更不是为了帮助小猪得到奖牌。集市对老鼠而言就是乐园,是能够享受高档生活的好去处。所以他渴望的、眼里盯住的只是集市里丰富的美食。
因此,虽然这是一只自私自利、被同伴瞧不起、嗤之以鼻的小老鼠,但每一次恰恰是他及时而圆满地拯救了他的动物朋友们。因此,有时候,坦普尔顿也是善良的。当小猪需要绳子结网时,需要绳子,找坦普尔顿借时,是坦普尔顿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珍藏,干脆果断,没有丝毫犹豫。当夏洛需要挑选要织的新字时,也是他帮忙到垃圾场里啃来杂志广告的碎片,不仅如此,当他啃来的广告碎片不符合要求的时候,威尔伯要求他再去找一些回来的时候,尽管他微微地埋怨了几句,但还是不厌其烦地帮忙找到了最合适的纸片。后来,当威尔伯被广播里赞美之词和人们热烈的鼓掌吓晕过去后,是坦普尔顿从麦草里探出头来,张嘴去咬威尔伯的尾巴,正是那用尽力气的一咬,让威尔伯从胜利的眩晕中醒过来,赢得了荣誉的奖章。坦普尔顿内心还是善良的,这只表面上看起来是只贪吃鬼的大耗子,关键时刻总是会助人一臂之力。
(三)悲哀而真实
整个故事中,其实最悲哀的人物应该就是坦普尔顿,因为他独来独往,没有朋友,也没有任何人愿意亲近他,他有的只是他藏满垃圾的洞,有的只是一些为别人所唾弃不齿的“宝物”。他常常为没有人对他说一句好话,只有侮辱、讽刺而苦恼。环境的作用远远大于一个人本性对他的影响。他并不是一只只是有着某种缺点或不足的简单老鼠,而是一只在环境的迫使下导致人格本质上产生严重缺陷的可悲老鼠,而这些缺陷在第二十一章“最后一天”完全显现了出来,他最后对威尔伯说:“我很想知道,我帮了这么多忙,最后得到过什么感谢的话或好处呢?”[3]P288的确,大家对坦普尔顿只有毁谤、讥讽和冷言冷语。虽然替同伴朋友做了很多事,却连一句表示感谢的好话也没有。“我注意到了,一有麻烦你们总是来找我。可从来没听说有什么人为了我操心。噢,真的没有。你们当中,有谁关心过老坦普尔顿呢?”[3]P289这些话给人的触动很大,可以说是一种心灵深处的、歇斯底里的呐喊与悲叹。他一点也不愿意为威尔伯做事,只有知道这件事对他自己有好处的时候,他才会去做。因为他知道在那样的环境下,如果他没有这样为自己考虑,根本没有人会注意到他,在他落难的时候,他也不会像威尔伯那样有朋友帮助。他至始至终活跃在同伴之身后,出现在黑夜而非白昼,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普尔顿本身是一种悲哀,但是他却很真实,有极强的批判意识。一出场他就毫无掩饰地说:“我情愿把时间花在吃啊、啃啊、窥探啊、躲藏啊这些上头。我是个大头鬼而不是个寻欢作乐的。这会儿我正要上你的食槽去吃你的早饭,既然你自己不想吃。”[3]P181不过也正是这只被同伴们蔑视的一只非常自私的小老鼠一次又一次次挽救了小猪威尔伯。实质上,人是自相矛盾的混合体。通常一个人的性格不是单一的,往往也会表现出多重甚至矛盾或完全背离的特点。坦普尔顿同样如此。他搜集的臭蛋熏跑了艾弗里救了夏洛,他借给威尔伯绳子让他结网,在颁奖的时候,他机智地咬住威尔伯的尾巴从而唤醒威尔伯。这或许也就是坦普尔顿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在做这些决定的时候他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掂量是否对自己有利,但是他还是去那么做了。或许就是因为他表现出来的样子更真实,更贴近人们的生活。事实上,坦普尔顿是一只老鼠,一只有缺点的老鼠,它的缺点就如同人的缺点一样,有点私心,有点懒惰,甚至还有点贪婪,但是他有用处,而夏洛懂得如何开发他的用处。他身上带有小市民的自私,但也容易被利用,从而不知不觉地生活在自己给自己设定的利益之笼中,既悲哀又令人同情。在日常现实生活中,我们当中的很多人活得不就是和老鼠坦普尔顿一样的悲哀和真实吗?
可见,坦普尔顿与我们传统印象中的老鼠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他是一只充满了矛盾与挣扎、真实而又悲哀的老鼠。正如浦漫汀所说,坦普尔顿这一性格复杂的成人形象,突破了传统童话反面人物的脸谱化和类型化,作者有意将其置于生活艰辛、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细致地写出了他凄凉的心境和令人讨厌的品行,用以折射西方社会因穷愁潦倒而丧失纯洁心灵,老于世故,急于摆脱贫困以图安逸的人们的心理现实。[6]所以,坦普尔顿的性格虽然具有一些反面色彩,但恰恰也体现了我们人类身上所特有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这一特征,所以一直以来被视为是一只集多重性格于一身、颇受众人争议的小动物。
在《夏洛的网》中,小老鼠坦普尔顿的性格特点最为突出,也是怀特笔下唯一具有反面色彩的小动物。尽管他不是故事的主角,却是作品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角色。作者对坦普尔顿多面性格的潜心塑造和刻画,恰恰也反映出他个人强烈的主观意识。他成日奔忙于收集和囤积各种物品,我行我素,自私且刻薄,对人冷漠无情,但是总是在关键时刻帮助了仓房中的同伴们,或许这就是坦普尔顿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他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糊涂而机灵、自私而慷慨、悲哀而真实,而且自私的人性特点在坦普尔顿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的性格是复杂和多维度的,他就像是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一员,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在他身上恰恰最好地表现了“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人类特性。
[1]Bill Zwecker.“Charlotte's Web”spins a lovely tale[J].Chicago Sun Times,2006,(12):27.
[2]王爽.解读《夏洛的网》篇章意义建构中的意象投射与概念整合[J].理论月刊,2010,(4):129-132.
[3]任溶溶.夏洛的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4]杨丽娟.多重性格的坦普尔顿——《夏洛的网》中老鼠形象分析[J].美与时代,2005,(3):75-77.
[5]曹爱娥,李亮.《夏洛特的网》中坦普尔顿的形象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4):21-23.
[6]浦漫汀.儿童文学教程[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3:621.
I106
A
1673-2219(2016)09-0033-02
2016-05-12
王闽汕(1967-),女,福建莆田人,莆田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文学翻译与评论。
(责任编校: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