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践品质的现实困境与建设路径

2016-03-06 20:48张秀勤
关键词:困境

刘 峰,张秀勤

(1.河海大学社科处,江苏南京 210098; 2.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江苏无锡 214121)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践品质的现实困境与建设路径

刘峰1,张秀勤2

(1.河海大学社科处,江苏南京210098; 2.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江苏无锡21412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实践呈现与人民群众的期待之间的差距、“资强社弱”的暂时性现实以及科学技术、物质消费、文化生活等以“价值中立”的姿态遮蔽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真内涵及其所取得成就,使其不能被整体观照和认同,导致其在公共舞台上影响力不足。为此,要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的利益关切,构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众话语体系,加强唯物史观教育,培育全民学哲学用哲学,提升理性思维能力,以“三严三实”为切入点,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红线,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做人民群众的先进典范,对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践品质;困境;路径

从历史上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关键在于其能否与广大人民群众形成良性互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能否被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认同、维护和践行,而这又取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能否真正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诉求。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总体上是安全的,但是仍存在着与部分民众之间缺乏良性互动的问题。一方面,仍有一部分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旨趣及其功能存在认识上的偏误,停留在意识形态虚假性和脱离社会现实的认知层面上,导致其抵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几乎成为本能;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并没有充分转化成大众观念层面的意识形态话语,致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现实关怀层面的优势没有被充分呈现出来。这两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加强,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一、实践品质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指向

意识形态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反映了社会经济形态、政治制度、文化形态及人际交往等社会现实的深刻发展变化。从“意识形态”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概念转换,体现出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同时,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内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观念层面的说理与现实层面的行动的“双轮驱力”模式。

“意识形态”一词是近代法国哲学家特拉西首创的。在他那里,意识形态被理解为观念的科学,“目的是建设一门基础性的哲学理论,即‘观念学’”[1],以清算和批判当时封建神学和教会哲学思想对新思想的束缚。

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发展到马克思那里,发生了质的变化。马克思对意识形态作了一般意识形态与特殊意识形态的区分,前者指与社会物质基础相对应的社会意识,即一般意义上的意识形态,后者指传统思辨的哲学理论、虚幻的阶级意识等。与之相对应,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也有两种不同的使用语境:一是马克思关于过往意识形态的思辨性、虚幻性、颠倒性和遮蔽性等所做的批判;二是马克思在对过往意识形态批判过程中形成的关于社会意识的起源、发展、分化及社会功能等的理论,后者构成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2]。这两种不同的使用语境,孕育了马克思对传统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解构与建构。从批判方法上看,马克思并不是在纯粹观念领域开展意识形态批判,而是从物质生产的实践出发,立足意识形态生成的社会根源,完成了对观念意识形态批判的实践转向。从批判视阈和批判使命方面来看,马克思并没有满足于仅从理论层面批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虚幻性和掩盖现实关系的事实。“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马克思认为批判目的在于指导工人阶级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践。可见,马克思从批判方法、批判视阈和批判使命方面实现了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三大转向,构建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改变世界”的实践意图构建了新意识形态自我发展的态度、动力、方向和内容。

列宁根据俄国革命实践的需要,创造了“科学的意识形态”概念,他指出:“一句话,任何思想体系都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可是,任何科学的思想体系(例如不同于宗教的思想体系)都和客观真理、绝对自然相符合,这是无条件的。”[4]这里的思想体系就是指意识形态。在列宁看来,意识形态是不断发展的,其发展程度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而科学的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体系必须与客观真理相一致,符合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换言之,科学的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体系是以科学的社会历史理论为理论基础的。列宁对意识形态的观念体系的科学性与非科学性的区分,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列宁用“科学”一词概括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力量;其次,这一概括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品质,也是其实现对以往意识形态虚假性的根本超越。而实践是一种不断向现实延伸的社会活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深入,一方面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意识形态的思想,另一方面也推动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由宏大叙事向现实维度延伸。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始终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5]从意识形态建设维度看,习近平深刻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现实形态和信仰形态的统一。从信仰形态上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性和价值合理性统一。它不仅为统一社会思想和树立社会理想提供思想体系,而且为个体发展提供人生的价值指引。这一地位和性质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仅要维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指导地位,还要维系社会的精神秩序,为人们提供精神家园,具有超越现实的信仰意蕴。从现实形态上看,代表并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旨归。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主张越来越具体化,已经延伸到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同时,民生问题逐渐成为评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优越与否的重要现实指标之一。这些新矛盾、新问题、新变化赋予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新的时代气息和内容。

可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现实形态和信仰形态的统一,现实指向是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一个重要维度。理解和接受这一点,是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广大人民群众良性互动的前提条件,也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切入点和落脚点。

二、制约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践品质彰显的现实困境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问题为引导,分析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造成影响的当前各种国内国外因素,有助于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提出有针对性的防卫措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都充分彰显出科学性和人民性等优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亦积累了丰富经验,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快速发展和转型时期,尤其是在“资强社弱”的世界格局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仍面临巨大难题性挑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实践呈现与人民群众期待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认同是主体对客体感性体悟和理性认知之后的情感表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这一成就并没有同等程度地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度,其原因主要有: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果未能惠及全体人民,贫富差距较大,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一种以人民为本的发展观。如果这种发展观能付诸实践,当然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但是,当前发展阶段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改革成果还未能全部惠及全体人民,贫富差距逐年扩大的情况还未能得到根本扭转。收入差距的持续性扩大极有可能引起社会矛盾冲突,最终可能导致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失去信心。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在0.3至0.4之间为中等贫富差距不平等程度,超过0.4则表明贫富差距较大,将引起社会矛盾冲突。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1月20日发布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73[6]。统计数字表明,我国正处在安全数值之外。社会上“炫富”、“仇富”、“鄙穷”等隐含贫富差距的字眼经常被广大人民群众热议,表明了贫富差距的问题已越来越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

其次,部分精神文化产品未能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人们除了吃穿住行等基本需求外,还有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并且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人民群众精神文化诉求呈现多样性、思想性、艺术性等特点。当前,除传统文化生活外,数字娱乐消费品正逐步进入老百姓生活中,但并未能充分满足他们铸造灵魂的精神需求。一是娱乐文化、游戏文化、网络文化等快餐式感观文化越来越强力地控制着部分人的精力和时间,但是并没有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相反,在失去高尚性、丰富性之后的精神更显得浮躁、焦虑、迷茫,甚至失去理性批判能力。二是富有思想内涵的、高品位的精神食粮供给不足,反而一些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的精神文化产品走俏。为此,广大人民群众热切希望党和国家加强文化建设,从根本上净化精神文化产品生产环境,杜绝“低俗、庸俗、媚俗”三俗精神文化产品传播,多提供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

第三,公共领域中道德生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期待相去甚远。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道德生活常态,这是由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人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极大提高,社会主义道德已成为广大民众的自觉行为规范。但是,转型期社会的道德问题层出不穷。虽然近年来,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社会道德问题特别是公共领域中的道德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可是,这些正能量并不能彻底改变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共领域中道德失范的担忧,种种越过道德底线甚至是越过法律底线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怀着良心自责却不敢为的群体道德焦虑的心态普遍存在。

第四,青山绿水的政府承诺与依旧恶化的生态环境现实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反差。近几年,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人们越来越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甚至成为人们评价、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成败的重要指标之一。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民众越来越焦虑,这种焦虑已经成为影响新时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重要社会心理因素。

2.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暂时性优势与社会主义的暂时性弱势形成鲜明对照

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资本主义不可比拟的巨大优越性,前者的经济基础适应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实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在实践中,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在物质基础和文化软实力方面,“资强社弱”的暂时性优势的现实制约着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

首先,社会主义国家物质基础的暂时性落后制约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世俗的眼界里,社会主义优越性最终取决于社会物质基础的实力,对社会主义的认同也最终取决于这种物质基础的实力。世界上所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都是跨过资本主义阶段的,在两种制度必将长期共存的情况下,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在短期内难以达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水平,这是后者面临的最具现实性的挑战。

其次,社会主义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暂时落后制约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在全球化的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较量,不仅表现在物质基础方面,还表现在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方面。文化软实力已成为政党争取民众、执政合法性证明的一个重要因素。与西欧和美国相比,我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相对落后,特别是西方大国掌控着信息发布权和意识形态话语解释权。在当今世界软实力竞争的格局中,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仍无法与欧美相匹敌,这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资源大国身份很不相称。

3.我国意识形态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安全威胁

第一,马克思主义在公共舞台上影响力不足。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地位在中国落实到什么程度,直接决定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系数。因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最终依赖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程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程度越高,则我国意识形态越安全,否则,越不安全。但现实情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主要存在于官方形式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也主要普及到国家机关、部队院校、大学等领域,在大众生活层面马克思主义理论缺失、失语现象较为严重。

第二,科学技术、物质消费、文化生活等以“价值中立”的姿态活跃在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中。马克思主义在公共舞台上影响严重不足,相反,科学技术、物质消费、文化生活等以“价值中立”姿态活跃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这种“价值中立”姿态具有隐性的意识形态性,内含科学主义、经验主义和享乐主义等思想,最终导致物质主义,其结果必然抵制或消解马克思主义。

第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助网络技术工具的优势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正在面临来自信息网络化的传播方式的严峻的挑战。一种信息的传播方式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传播途径,掌握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就拥有了传播某种意识形态的权力和影响力。一项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的调研显示,对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持肯定态度的比例超过持否定态度的比例。对“西方的自由民主平等”持“赞同”、“反对”和“说不清”态度的分别为52.8%、2.3%和44.9%。数据表明大学生群体中大多数人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缺乏深刻而正确的认识。人性自私论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哲学基础,而大学生对“人性自私”观点持“非常赞成”和“比较赞成”的分别占16.2%、52.8%,“说不清”的占20.4%,“不赞成”的占8.4%,“非常不赞成”的占2.2%。绝大多数大学生肯定人性是自私的[7]。可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助网络技术工具的优势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形势严峻,互联网已成为最活跃、最复杂、最值得关注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域,成为影响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和领导权的最大变量。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践品质魅力彰显的建设路径

首先,要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的利益关切。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除了彰显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魅力之外,还应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经济基础建设。马克思认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的需要,就会使自己出丑”。[8]社会主义的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在于其代表并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9]在新时期,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实践呈现与人民群众期待之间的差距,还是“资强社弱”的暂时性现实制约着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其中最根本的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能否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增量,能否代表并确实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新时期,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首先要发展经济,并在财富分配过程中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增加群众获得感,增进广大民众的福利。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所言,“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0],深刻说明了在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以及“资强社弱”的世界格局下,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在当前,要重点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使经济生产和生活真正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其次,加强唯物史观教育,提高全民理性思维能力。理论不能自动掌握群众,它需要被教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最大实际。初级阶段就意味着差距存在的必然性。在差距格局中,“资强社弱”的暂时性现实可能会以不同形式被比较。不同的比较方法和角度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不同的结论必然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事业和意识形态的正确研判。马克思主义认为,唯物史观是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根本方法。如果人们欠缺唯物史观思维,仅立足于个人的经验事实,或受历史虚无主义影响,就不能够从物质生产角度分析差距产生的历史根源,更不能正确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景。

当前,两极对立、非此即彼,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所谓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就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这种思维方式之所以会普遍存在,因为它合乎所谓常识的[11]。面对这种常识,很少有人去反思。超越这种思维方式,就要使人的思维视域超出日常活动范围,就要学习和掌握科学思维方式。唯物史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哲学基础,也是受众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前提。同时,还应重视马克思主义所指引的学习方向的引导,鼓励全民学哲学、用哲学,提高全民理性思维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正确把握学习的方向。忽视了马克思主义所指引的方向,学习就容易陷入盲目状态甚至误入歧途,就容易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无所适从,就难以抵御各种错误思潮。没有正确方向,不仅学不到有益的知识,还很容易被一些天花乱坠、脱离实际甚至荒唐可笑、极其错误的东西所迷惑、所俘虏。”[12]只有具备一定哲学素养,掌握唯物史观要义,才能科学理性地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实践呈现与人民群众的期待之间的差距。因此,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就要加强唯物史观教育,提高全民理性思维能力,增进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基础和历史逻辑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第三,构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众话语。任何一种理论宣传教育,其效果最后取决于受众既有的言说方式。如果理论宣传话语,不能与受众既有的日常话语直接对接、融合,受众很难去理解和接受。尤其是在快餐式文化消费的背景下,晦涩难懂的抽象话语和逻辑关系只是极少数人的爱好。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如果这种真理远离广大人民群众,思想领导的作用很难发挥出来。从历史上看,牢牢掌握文化意识形态的领导权,除了高压的统治手段外,更有效的是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口头语言形式呈现出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公共舞台上影响力严重不足,不是说宣传面不广、力度不够,而是受众主体有选择自主性,他们的偏好决定选择内容。在有选择自由的空间时,马克思主义理论如果过于抽象化和政治口号化,那就很难入大众之脑,更不要说成为社会文化心理结构要素了,因此,转换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把学院化话语转化为生活化话语,贴近社会现实,用老百姓能听懂的话语,讲好中国故事,十分必要。

构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众话语,同时也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成就转化意识形态话语形式,丰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显现,我国意识形态面临“内忧外患”的安全威胁较为严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内涵、现实旨归及其建设所取得的进展只是在少数群体中传播、接受和理解[13]。对多数人来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在他们的日常生活视界内,更不会从物质生产和历史角度,理性分析我国社会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物质文化消费主体的人更容易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实践呈现与人民群众的期待之间的差距、“资强社弱”的暂时性优势的现实所影响,因为后者往往以物的形式、生活的便利性和技术等直观形式呈现,契合了时下流行的物质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等价值观。这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真内涵及其所取得成就难以能够被人们整体观照和认同。历史证明,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民众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巨大实惠,但这种实惠并没有完全转化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其中主要原因在于我们意识形态的话语工作没有跟上形势需要,导致在“资强社弱”世界格局下,西方掌控世界意识形态话语权。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建设要贴近国情和民情,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道路、制度以及理论成果转变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新成果,以增进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现实基础的深刻理解和认同。

最后,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给广大民众树立信仰马克思主义典范。党员干部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仰主体,他们的理想信念状况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党员干部在工作上、生活上党性意识淡化,理念信念不牢,不能够以钉钉子般的坚韧精神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纪律是我们立党的基石,也是每个党员必须坚守的政治生命线和红线。如果党员干部不能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红线,表明其理念信念不牢。因此,要加强党员干部“三严三实”教育,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为广大民众树立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参考文献:

[1]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30.

[2] 朱杨芳,黄伟力.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三大转向[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1):22-27.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

[4] 列宁.列宁专题文集[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

[5]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14.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3年国民经济发展稳中向好[DB/OL].[2014-01-20]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401/t20140120_502082.html.

[7] 黄明理,冯茜.我国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6-13.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3.

[9]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7.

[10] 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1).

[11] 孙正聿.仅凭“读经”哪能建构现代精神家园[N].人民日报,2015-01-19(7).

[12]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188.

[13] 薛明珠.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探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47-152.

DOI:10.3876/j.issn.1671-4970.2016.03.006

收稿日期:2015-12-18

基金项目: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阶段性成果;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指导项目(2014SJD370)

作者简介:刘峰(1976—),男,江苏盱眙人,讲师,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高等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4970(2016)03-0027-05

猜你喜欢
困境
易孺詞律觀探微兼論四聲詞之困境
困境
夏日困境大“突围”
简单助学:照亮困境儿童前进的路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如何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困境中的欧洲一体化
论狭义平等理论的三重困境
中国“富二代”家庭教育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