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谁?——浅析认知语用视角下第二人称代词“你”的语用身份建构

2016-03-06 19:46:28杨姗姗郭书法刘佳佳汪田田
关键词:建构

杨姗姗,郭书法,刘佳佳,汪田田

(蚌埠医学院 公共课程部,安徽 蚌埠 233000)



“你”是谁?
——浅析认知语用视角下第二人称代词“你”的语用身份建构

杨姗姗,郭书法,刘佳佳,汪田田

(蚌埠医学院 公共课程部,安徽 蚌埠233000)

摘要:从认知语用的视角出发介绍语用身份的概念及相关研究并探讨第二人称代词“你”如何因语言的可变性、商讨性和顺应性而动态构建语用身份。提出“你”除了指称具体交际语境的听话人还可以用于构建说话人身份、第三方身份、共指身份、泛指身份及虚化身份,以及考量 “你”的这些变异形式如何顺应交际需要以传达说话人特定的语用意图,从而得以构建其语用身份。

关键词:语用身份;第二人称代词 “你”;顺应;建构

一语用身份及身份建构

身份是研究某个体或群体究竟是谁的问题,始发于哲学命题,如今在交际学、心理学、社会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等研究中的阐释不一而足。在语用学范畴中,身份是一种可供交际者调用的语用资源,说话人会顺应语境因素调用相关语言资源建构合适的身份,以增加交际目标的实现机会。[1]这种语境化了的、语言使用者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选择的自我或对方身份,以及说话人或作者在其话语中所提及的社会个体或群体的他者身份均可统称为语用身份。[2]身份研究由来已久,而语用身份尚属新生话题,国内相关研究却是屈指可数。中国知网的检索数据表明,以语用身份作为关键词的学术文献仅八条,且均为期刊论文。此数据也验证了此类研究开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陈新仁[2]对语用身份进行了定义和分类,并论述了其动态选择性及话语建构性。袁周敏[3]在语用行为的框架下论述了自称语的语用身份建构及其元语言特征。袁周敏、陈新仁[1]将语用身份引入医疗咨询会话这一特定交际情境,探讨了其动态顺应性特征。吴珏[4]在网络教学情境中探讨教师的语用身份及话语建构,而徐敏、陈新仁[5]的研究发现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言语行为中顺应多种动因建构了博学型、权威型、亲和型和同伴型等多元语用身份。本文试图将认知语用视角带入语用身份及其构建中来,在语言顺应论理论框架下结合具体语料探讨第二人称代词“你”的语用身份建构,以期为国内语用身份研究做出有益补充。本文所用语料均来自于《杨澜访谈录》栏目2014—2015年播出的100期访谈视频人工转写而成的自建小型口语语料库,总时间约2800分钟,转写后字数共计78.4万字,并对所有文本按照E1—E100的顺序进行了标注。

二语言顺应论

Verschueren[6]提出的语言顺应论,综合了认知、社会和文化等多种角度,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进行选择的过程。 这里的选择涉及到三个核心概念:可变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可变性体现在语言选择可发生在语言结构的各个层面,如符号系统、交际渠道、语体、语篇、语法、词汇和语音等,并且在每个单一层面也存在选择多样性。可变性反映在语用现象之中,体现了语言使用者对语言形式的动态规划,而且语言选择的范围不断变化,具有动态性特征。协商性体现在语言选择不是事先预设好的、机械不变的,而是在具体语境中涌现出来,具有灵活性和动态性。顺应性作为语言的一种属性,使语言使用者可以从各种可能选项中做出协商性选择,以满足基本的人类交际需求。因为做何选择、如何选择及何时选择会突显不同的身份特征从而达到不同的交际效果。

三认知语用视角下第二人称“你”与语用身份建构

传统观点认为三身代词的指代功能在语法范畴具有明确分工,其中第二人称代词 “你”即指说话的人称听话的人。[7]然而现实交际语境中“你”除了此用法,还涌现出了多种变异形式,这些变异形式通常包括说话人身份、第三方身份、共指身份、泛指身份及虚化身份。自建语料库的检索数据显示,使用频率最高的变异指称是共指身份(高达63.25%),其次为说话人身份与虚化身份(分别是20.12%和16.15%),使用频率最低的则是第三方身份与泛指身份(仅为0.35%和0.13%)。本文主要考量的是“你”的这些变异形式如何借助先行语的触发语来建立实际所指的心理表征来顺应交际需要以传达说话人特定的语用意图,从而得以构建其语用身份。

1.说话人身份。

在交际语境中,第二人称“你”可用于指称说话人,即言者自己,相当于“我”。当说话人讲述自己单方面的经历时,有时会选择使用“你”,将自己的经历转换为双方共享的经历,有助于听话人对明示刺激做出推理,激活其认知图示,听话人成了事件的主角,而说话人转换为客观描述者,从而缩短了双方的语用距离。[3]

例(1)杨澜:也有人说像王总这样的大手笔的投入,而且希望很快就见到效果的这种比较急功近利的,这样的一种指导方针是培养不出好的文化的,你怎么看?

王健林:……可能跟有些所谓文艺范的人来比,他们可能觉得你这个完全就像商人行为……。(E23)

很显然,在王健林的应答话轮中,“你”并非指听话人,即主持人杨澜,而是指称说话人自己。这里的“你”可以被“我”同义替代。O'Connor[8]认为,此用法能够实现自我疏离、他人参与和自我称谓的功能。说话者没有用“我”自称,而是顺应听话者心理共享经历,激活其共享知识和情感体验,诱使其主观移情,[9]构建了听话人事件主角的语用身份。这种脱离常规的自称方式是说话人实现语用身份建构的一种语用策略。语言的可变性为自称提供了一系列可供选择的方式。说话人选择使用第二人称视角“你”来自称是顺应语言结构与语境的结果。

例(2)杨澜:……从2004年你就是阿拉善环保组织的一个发起人之一……这中间是不是也是企业家们在不断学习摸索包括犯错的一个过程?……

王石:我们是企业家,我们有社会当担,我们有钱,我们有组织能力,就不是一个治沙吗,但到时候发现来讲不是那么容易,第一请的科学家上的一课,……后来只能说和这个沙漠和睦相处,你不要再破坏它了,不是你怎么治理它,是你不要再破坏它了……(E8)

上例中受访者先是使用了人称代词“我们”谈及以自己为代表的企业家们请教专家如何治沙的问题,继而使用了代词“你”以科学家的口吻来叙述,将说话者与谈论对象之间的关系变成了虚拟的主观性交互行为。语义指代上此处的“你”指的是包括说话者本人的企业家们,相对于“我们”但是并不包括主持人。另外,这里的“你”充当指称呼唤语,意在唤起企业家们对叙述内容的注意,同时标明言者对其所述的强调。[9]说话人在顺应社会语境的同时,扩大指称范围,暗指评价内容也适用于其他企业家们。通过前面以“我们”开头的一系列排比,配合呼语“你”的运用,形成语用身份的对比,达到强化立场的交际效果。

2.第三方身份。

第二人称代词“你”还可以用于指称言谈涉及对象,但未参与到会话场景中的人,相当于“他”或者“他们”。

例(3)杨澜:对于一般的民众来说,他们到底要不要反抗?

徐勇凌:比如说被劫机了怎么办……旅客在飞行中,你是一个消费者……所以从道理上讲,你并不具有去为安全负责的这个责任。(E64)

此例中的“你”实际与上一话轮中主持人提及的“一般的民众”以及本话轮中的“旅客”语义同指。徐勇凌作为航空专家参与一档访谈类节目,选择用“你”来指称言谈对象是对具体交际语境中社交世界的顺应,因为其建议的受众不仅仅是主持人,更是涉及言谈第三方即“一般的民众”。徐勇凌先顺应语言结构使用名词“旅客”来论述其消费者身份,继而选择了泛指名词“你”进行评价并暗含说话人的一种语用意图。第二人称视点充当一个呼语成分,唤起电视观众对其论断内容的注意,试图激活其共享知识,并且暗含其论断适用于听话人在内的所有人。

3.共指身份。

“你”在交际过程中还可以将言者纳入其中,指称交际双方,相当于“我们”。

例(4)(谈话者讨论为何找不到MH370问题)

李伟:不像很多专家说,地区这么多雷达为什么发现不了一架民航客机呢?你,我们现在是只盯着这个民航客机,就是MH370,我们有没有考虑这个走廊每天要飞过多少架民航机。在这么众多的一个民航机中,你要寻找一架失联的,而且它这个民航机军用雷达跟民用雷达还不一样,民用雷达有二次雷达,就自动应答机的民航,它可以使得你看在雷达屏幕上呢,它会有一个飞机的标志,然后背着一个小牌子,写上MH370,但二次雷达一关闭这就消失了。(E64)

谈话中,嘉宾就为何在卫星条件下仍搜寻不到失联马航飞机问题进行评述。说话人为了强化立场,并且顺应听话人社交世界,在涉及社会语境的规范性陈述中,使用人称代词“你”试图通过分派给听话人一个主角的身份,使听者进入他的世界观,[9]实现其语用意图。本话轮中第一次使用第二人称代词“你”后说话人立即换成“我们”这一指称并且在随后的话语中轮换使用,表面这里的“你”与“我们”事实上语义同指,但说话人的意识突显程度是不同的。

4.泛指身份。

“你”有时指称任何人,相当于“一个人”或“人们”。

例(5)李伟:……要把这个问题纳入到这个全民教育的体系。

杨澜:嗯。

李伟:我们说呢, 你的安全意识的培养,你的逃生意识的培养,不是说遇到事你就有了……。(E64)

此例中,第二人称视点“你”指代的不是特定哪一个人,而是泛指“一个人”或者“人们”,与前面话轮中的“全民”语义呼应。说话人顺应交际语境试图用人称代词“你”提升听者参与度和移情度,虚构一个假定的叙述接受者,诱使其构建作为泛指人称中一员的身份实现主观认同,达到语用意图。

例(6)夏雨:三岁我父母离婚……我从小是跟我姑姑长大的,然后我所有的这些对家庭的概念其实都是我姑姑对家庭的概念。

杨澜:但是其实人就是这样,你不能够选择自己的环境。

夏雨:对,你不能选择自己的环境,但是环境选择你肯定是有原因的。让你在这个环境下去寻找你自己嘛,所以呢我觉得小的时候是有很多不理解的,为什么他要离婚啊,为什么不能带我啊,为什么我要跟姑姑长大啊……(E7)

李战子[10]提出存在两个自我的形式图式,即叙事自我与经验自我,自传中的“我”可分裂。上例中说话人起先是用第一人称“我”来谈论幼年时期父母的离婚,接着说话人选择第二人称代词“你”来进行叙述,顺应其规避自我消极经验的心理动因,随着谈话的进行,说话人最终确定选用“我”来讲述他内心的感受,直面这段令其不适的经历。这表明,说话人选用人称代词“你”来实现叙述过程中的视角转化,以顺应其控制自我情绪动因以及主观离析的交际心理。

5.虚化身份。

第二人称代词“你”还可以和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词搭配使用,丧失原有的指代功能,简化或抽象化为约定俗成的语法成分,表现出类似于“意义虚化”的语法化倾向。

例(7)徐勇凌:……还有一个可能性是坠入海底,因为你卫星,它毕竟是个地表探测物质……可以说你在一个区域的,任何一个区域的相对当量的这种爆炸行为,无论是军用的还是民用的……。

杨澜:都会留下痕迹的。

徐勇凌:肯定会留下痕迹的。当然你煤气罐爆炸肯定没有痕迹……。(E64)

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不断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11]变异性为语言选择提供了一系列选择的可能,语言选择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协商,从而满足交际需要。徐勇凌在其两次话轮中均选择使用“你”虚化身份是顺应交际语境作出的动态选择。首先,其作为航空专家面向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普通观众要顺应其心理世界,将专业知识以通俗方式传达出来,满足观众获取专业知识的心理。其次是对社交世界尤其是文化规约的顺应。对于马航失联事件,我国专家并没有把矛头直指马方,而是秉承友好原则,以客观立场阐释事实。在这个层面上,“你”虽然没有具体指称对象,却作为有效的语用资源,实现了说话人的语用意图。

四结语

本文从认知语用的视角介绍了语用身份的概念并具体探讨了语言顺应论理论框架下第二人称代词“你”动态构建语用身份。在实际交际语境中,“你”除了指称听话人还可以用于构建说话人身份、第三方身份、共指身份、泛指身份及虚化身份。研究表明“你”的这些变异形式需借助先行语的触发语来建立实际所指的心理表征来顺应交际需要以传达说话人特定的语用意图,从而得以构建其语用身份。期望能从认知语用这一新的视角,为语用身份的研究提供一个较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袁周敏,陈新仁. 语言顺应论视角下的语用身份建构研究——以医疗咨询会话为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4):518-530.

[2]陈新仁. 语用身份:动态选择与话语建构[J].外语研究,2013(4):27-32.

[3]袁周敏. 语用身份建构:作为语用行为的顺应[J].外语教学,2012(5):32-36.

[4]吴珏. 英语网络课程教学中教师的语用身份及其话语建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65-171.

[5]徐敏,陈新仁. 课堂语境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身份建构及顺应性[J].外语教学,2015(3):50-54.

[6]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Pragmatics[M].London: Arnold,1999:59-132.

[7]朱德熙. 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81-82.

[8]O’Connor, P. “You could feel it through the skin”: Agency and Positioning in Prisoner’s Stabbing Stories [J].Text,1994,14 (1):45-75.

[9]张磊. 口语中“你”的移指用法及其话语功能的浮现[J].世界汉语教学,2014(1):44-55.

[10]李战子. 话语的人际意义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30-134.

[11]陈新仁. 社会用语的语用心理分析[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13-14.

Class No.:H030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A Cognitive Pragmatic Study of Dynamic Construction of Pragmatic Identity——A Case Study of the Second Person Pronoun Ni in Chinese

Yang Shanshan,Guo Shufa,Liu Jiajia,Wang Tiantian

(Department of Public Courses,Bengbu Medical College,Bengbu, Anhui 233000,China)

Abstract:From a cognitive pragmatic perspective,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pragmatic identity. It claims that the second pronoun Ni(你)in Chinese demonstrates five different usages, referring respectively to the speaker, the addressee, the participants in the communication, anybody or nobody in addition to its original usage, i.e. the listener. It also proposes that pragmatic identity construction is the result of dynamic adaptation to the communication context and the speaker’s communication intention.

Key words:pragmatic identity;second person pronoun Ni in Chinese;adaptation;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758(2016)04-0143-4

基金项目:安徽省重点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4jyxm206);安徽省高校人文科学研究项目(编号:SK2015B20by);蚌埠医学院科研课题资助项目(编号:BYKY14104sk,BYKY14105sk)。

作者简介:杨姗姗,硕士,助教,蚌埠医学院。

猜你喜欢
建构
《神圣叙事与日常生活的建构》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建构几何模型高效解题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阿来研究(2021年1期)2021-07-31 07:38:26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如何建构序列化阅读教学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36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1:40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