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著源
(安徽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2)
社科类博士生毕业科研水平认定困境及对策
储著源
(安徽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230032)
摘要:我国社科类博士生毕业科研水平认定的标准和机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和不合理性。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博士生教育难题,国家、社会和学校就必须协同构建“以人为本”的考核与认定机制。对此,一要建立国家、社会、学校和学生四方参与的对接机制;二要实现毕业论文与期刊论文同步考核;三要推动学生自评与专家评定相结合;四要坚持“文”“刊”与定量定性兼顾原则。
关键词:社会科学;博士研究生;科研水平;认定机制
当前,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招生的院校、专业、人数等每年都在不同程度地增长。然而,如何评定博士生教育质量,教育主管部门和培养单位还没有完全达成共识。实际上,不同区域的不同院校的不同学科和同一学科在博士生毕业质量控制方式和评价模式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很明显,考核与认定的形式和标准不同,既不利于博士生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也不利于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此外,由于学科类别的差异性和社会科学本身的复杂性,社科类博士生科研水平评定过程更加复杂和评判标准更难以准确把握。基于此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本文就如何建构科学化和个性化的社科类博士生毕业科研水平认定机制问题展开论析。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社科类博士生能否顺利毕业关键两个看指标,一是毕业论文答辩是否顺利通过,二是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是否达标。从大多数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博士生培养方案来看,两者缺一不可,只要一项不达标就不能毕业。按照规定的程序,毕业条件认定第一步就是科研成果核定。对此,绝大部分院校的做法是,若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不达标就不给予毕业生论文答辩的机会。而大多数院校对博士生公开发表的论文成果认定仅仅采纳SSCI和CSSCI的标准。简言之,博士生毕业科研水平认定就是简单地看学生发表了多少篇SSCI和CSSCI来源期刊论文,其它期刊论文和评判标准一律不采用,或者不是决定性的评定指标。当然,这样的评判标准有其优势,督促博士生撰写高质量和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然而,劣势也极其明显,它严重影响博士生毕业科研水平的科学考核和个性化认定,并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业和就业。为什么这样的高标准高要求考核机制不是那么科学和合理呢?首先,国内被SSCI收录期刊极其少,而被CSSCI收录的每个学科期刊数也极其有限。对于社科类博士生来讲,要切实发表一篇高水平学术论文,需要长时间的知识积累和深入思考。其次,高质量的期刊录用论文稿件的门槛高。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拥有正高级、副高级职称的学者非常多,按规定他们每年都要完成一定篇数的期刊论文。另外,由于期刊要保持高质量、高被引、被收录、被转载等因素,像CSSCI来源期刊,一般对第一作者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具有正副教授职称以及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这导致许多博士生稿件很可能在初审就会被淘汰。显然,在读博士生很难与这样的学术群体形成有效的竞争。笔者关注到,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CSSCI来源期刊全年发表的学术论文中以在读博士为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署名的文章寥寥无几,甚至有些刊物一篇都没有,其他社科类刊物也同样如此。第三,学术不端行为泛滥。许多学者迫于职称待遇和学校的硬性规定,通过各种各样的非常规途径发表论文。比如,个别期刊编辑部“对人不对文”,若无熟人或者没有知名专家学者推荐,在读博士生论文在“茫茫文海”中就很难进入编辑的眼界,连“PK”的机会都没有。因此,用这样简单的定量评价标准认定博士生毕业科研水平是不科学的、不合理的,不利于我国社科类博士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曾有学者就提出,“学术评价定量化被指为引发学术功利、学术浮躁、学术失范等现象的源头”[1]。面对现状,我们急需创新社科类博士生毕业科研水平考核理念和评定模式,要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评价观。
二、科学认定的思维误区
若要实现科学合理的、个性化的、社会认可的社科类博士生毕业科研水平认定,必须克服四个方面的思维误区。
(一)重“自然科学外在比较思维”,轻“人文社会科学内在考核思维”
从实际科研成果来看,自然科学类每年取得的成果较多,特别是许多学者甚至是博士生经常在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许多人就此认为,社科类博士生培养标准也要达到国际水平,与世界接轨。当然,这样的想法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要充分考虑到社科类专业的意识形态性和人文关怀性。实际上,我国社科类科研成果绝大部分很难在国际期刊上发表,或者说许多理论观点不被其他国家认可和接受,甚至遭到排挤和禁止,只能集中在国内刊物上发表。因此,对于社科类博士生科研考核要走出自然科学评价模式,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科评价机制。同时,我们要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评价理念和建构策略,不能被西方社科思维同化和颠覆。从战略意义上讲,建构独立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独立富强、繁荣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根本条件。
(二)重“量化思维”,轻“质量思维”、“人本思维”
社科类成果评定标准本身难以准确把握,“对研究质量的评判没有绝对的标尺,所以一个简单的数字不能揭示任何东西,必须要有一个对照的标准,以此来评判绩效”[1]。显然,是否发表了高水平期刊论文的量化评价模式很难全面评估博士生的科研水平。所以,我们要从过去量化评价思维转变到以人为本的评价思维,即个性化的评价思维。这种思维的转换,目的就是要将评价标准具体到每个人,考核每个博士生在学习期间的具体研究领域、文献功底、成果本身的质量、社会效应以及未来研究空间等。
(三)重“普遍性思维”,轻“特殊性思维”
对于博士生教育来讲,既有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培养标准,也有各省市、各学校和各学科的培养标准。要建立一个人性化和科学化的评价机制,既要考虑到博士生培养的普遍标准,也要考虑到院校区域性、行业性以及学科性的特殊标准。对于紧缺型和高端型学科来讲,博士生出成果难度要比大众化学科小点。而对于大众化学科来讲,由于竞争激烈和学术功底等问题,短时期很难出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例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CCSCI(2012-2013)收录12种期刊,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就有20多所院校,拥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更多,单从学科对应角度,可想而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发表论文的竞争激烈性和高难度性。
(四)重“单向度思维”,轻“立体化思维”
为了调动博士生的研究热情和创新意识,我们一定要跳出单一思维模式,树立整体思维理念。单一的论文级别考核,实质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评价思维模式,不能完全测出博士生的实际科研水平。此外,为了短时间内拼凑出CSSCI期刊论文,大部分博士生放弃了应有的学习品质修炼,养成了急功近利的学术思维与习惯,这样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和理论功底,也不利于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激情,从大的方面讲更会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底蕴。而整体性思维模式,就是对学生的阅读功底、知识量、读书笔记、科研品质、论文选题、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的本身质量等进行全面而科学的考核和评定,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多途径多领域多方位进行务实的学习和科研活动,也不至于因一篇期刊论文将勤奋学习和刻苦钻研的学生进行“全盘否定”。另外,只有科学地评价学生,才能真正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顺利而合格地毕业,并尽快地设定科研发展计划和未来人生规划。
三、科学认定的影响因素
基于社科类博士生教育形势,要形成和制定具有科学性和个性化的科研考核与认定机制,就必须充分考虑到当前各种影响因素。
(一)国家规范性因素
主要是指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基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的培养方案和考核标准。教育部等国家教育主管对各个学科的博士学位点的设立以及博士培养标准都有明确的规定。从国家建设大局来讲,博士生教育首先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级专业人才,要符合基本的政治标准和智力标准。其次,社会科学类高级专业人才都必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当前,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和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各个学科都要融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理论发展范式。例如,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哲学、文学、社会学、历史学、艺术学、教育学等,这些学科培养的博士生都必须具有最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
(二)社会评价因素
主要是指社会中各类研究组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主体对各个院校培养的博士生提出各种各样的评价意见和认可程度,有的甚至是第一印象。比如,当前,绝大部分人肯定都认为北大、清华的博士毕业生都是最好的,各个用人单位想尽办法引进这些重点名牌大学的博士毕业生,甚至许多学校在人才引进考核的时候,只要是211、985和国家重点大学毕业的学生直接在考核中加分。还有许多高水平学术刊物,有时也以是否是重点大学的学生作为刊发的标准。
(三)院校因素
主要是指在国家规定的前提下,各个高校、科研院所都对培养的博士生所要达到的科研水平进行了各种硬性规定。但每个院校的标准都不一样。有的要求CSSCI期刊论文,有的要求北大核心期刊论文,有的要求一般核心期刊,有的院校不直接硬性规定博士生公开刊发论文的级别。
(四)学生个体因素
主要是指学生个人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程度以及个人社会和学术关系等存在的差异。个人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以及学术关系和家庭关系,都将对博士生的学习和发表论文产生不断程度的影响。
(五)学科因素
主要是指随着经济社会处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每个学科的被关注度不同,以及期刊对论文类型和质量要求也不同。基于“冷门专业”、“热门专业”、中西专业等之别,论文撰写要求、稿件需求、审稿程序、刊发难度等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比如,当前研究西方学者思想及其各种流行理论的论文相对于研究国内思想理论的各种论文(不可否认,研究国内思想理论和建设实践的论文数量要大得多。)更容易在高水平的刊物公开发表。总而言之,上述各种因素对各个学校、科研院所的博士生毕业科研水平评定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有的博士生能提前毕业,有的推迟毕业,有的顺利就业,有的不能顺利就业,有的很快就有一个非常合适的学术发展平台,有的被迫改变学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这样必然导致社科类博士生教育不能切实做到公平、公正,更背离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发展理念。
四、科学认定机制及构建路径
综上所述,为了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求,为了推进社科类博士教育公正和谐、科学发展,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都要积极思考如何建立一个科学的社科类博士生毕业科研水平评估机制。那么如何进行评估呢?笔者在这里选择了两个关键词:“考核”、“认定”。选择“考核”,主要目的是要给予参与考核的各个主体相应的责任和权利,甚至学生本人也是考核主体。同时,“考核”可以避免那种硬性规定从而抹杀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性的热情,给予学生学习科研极大的个人选择空间。选择“认定”,主要目的是考虑到灵活掌握评定标准,全面认定学生学习期间到底学了多少知识以及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高度。并且,认定的范围和标准要加以泛化和多样化,避免单一机械的认定标准。比如,以毕业论文的撰写质量和学术价值为认定标准,或者以平时撰写的论文创新性、学术影响力和理论意义为标准,或者以博士生在读期间主持完成和参与完成的科研项目和发表论文的篇幅为参考依据。基于上述理解,结合学界研究成果和自身学习经历,笔者对建构一个科学化和个性化的社科类博士生毕业科研水平考核与认定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一)健全国家、社会、院校和学生参与的对接机制
由于社科类科研水平评价的复杂性和当前实际存在的社科类博士生院校歧视现象,国家、社会和院校有必要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和考核平台。经过统一的考核平台评定的博士毕业生之间肯定会弱化院校区别,从而能够给予每位社科类博士生公正而合理的科研水平认定。第一,形成统一的考核标准和认定机制,消除院校影响因素。院校歧视,有两个关键影响因素,一是学校本身的硬实力,包括师资力量、基础设施、地理位置等;二是培养的毕业学生综合素质。为了消除社科类博士生毕业科研水平认定的院校歧视,关键在于建立统一的考核和认定标准和机制。显然,只有处在统一的认定标准里面,博士生之间的比较结果才能是科学的、个性化的、公正的,才具有真正的可比性。当然,这样的数据也可以让博士生之间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这对于推进全国博士生教育科学发展肯定有明显的效果。第二,建构统一考核平台,建立全国统一数据库管理系统。在统一考核标准制定之后,第二步就是要建构统一考核平台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如果对于博士生在读期间各种表现和学术活动以及科研成果,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评定,必然要形成一个静态和动态的数据和评语。紧接着,就是把这些数据和评语录入考核平台进入数据处理,从而得出一个有效的考核和认定指数。当然,这个数据库的开放和管理,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开发,是一个国家、社会、院校都要参与研发的公益性的、社会性的博士生培养考核平台和系统。第三,建立国家、社会、院校和学生四方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对于考核与认定机制是否科学、合理、有效,是否符合博士生本人的自我评价标准,是否符合当前社科类博士生教育发展实际,这需要国家、社会、院校和学生四方共同参与研讨和协商,并对考核平台和管理系统进行不断的调适和创新。因此,四方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对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博士生以及对博士生学习科研的正面引导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实现“毕业论文”与“期刊论文”同步考核
我国的博士生论文答辩资格,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课程学习是否合格;二是科研成果是否达标;三是毕业论文撰写是否符合答辩要求。通常,第一个因素在读博士生都没有问题。关键在于第二个和第三个因素。目前,各个学校和科研院所基本上都采取的程序是科研成果达标之后,才有资格进行毕业论文答辩。这样顺序有一个最大的利弊,那就是让更多的博士生“丢西瓜、捡芝麻”,忽视博士生最重要的事情——撰写毕业论文。对于任何一个学科的博士生教育来讲,毕业论文才是博士生最大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水平认定的核心依据。澳洲国立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科研评价与政策项目组(REPP)在一份研讨报告中指出,“文科更加注重专著、创作作品等,论文只占学术研究成果总量的一半不到”[1]。基于笔者自身经历,当前社科类博士生在读期间最大的压力就是要公开发表几篇CSSCI期刊论文,关键的是竞争不仅在博士生之间展开,还要与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等拥有中高级职称的专家学者竞争。如果再加上各种学术不端行为,不能公平公正对待博士生投稿论文,那博士生在校期间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所以,目前的形势基本都是,社科类博士生按照三年制能够顺利毕业的比例不大。显然,这样科研考核顺序,既不能突出博士生的理论功底、学术视野和科研水平,也严重影响毕业论文质量和学术品质的养成。对此,学校应该采取“期刊论文”与“毕业论文”同步考核机制,对于两者之间的考核比例,完全可以依靠“期刊论文”与“毕业论文”的学术质量,只要两者之中全部或者毕业论文达到博士生毕业的科研水平,学校就要充分地考虑是否准予博士生毕业的问题。因此,笔者建议,“期刊论文”和“毕业论文”同步考核,以“毕业论文”考核为主,“毕业论文”考核比例要绝对高于“期刊论文”所占比例。其中,若经过第三方专家的综合评定,博士生“毕业论文”绝对达到优秀等级,属于高质量论文,学校应该允许学生直接参与论文答辩。
(三)坚持“学生自评”与“专家评定”相结合
目前,各个学校、科研院所对于是否允许学生参加论文答辩以及是否授予博士学位问题,主要采取两级学术委员会认定机制,一是校级学术委员会,二是校所属二级机构学术委员会。一般来说,最低层级学术委员会认定是基础,校学术委员会认定的主要依据是下属学术委员会提供的认定材料。这样的学术委员会认定机制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关键的是,不能单一采取学术委员会评定机制。在考核与认定之前,要给予即将毕业的博士生一个个人自评和向学术委员会申请答辩的机会,这实质就是博士生在毕业之前向学术委员会汇报几年来学习和科研成绩以及心得体会。这样可以让导师组、专家组更能综合评定博士生的学习科研水平和判断毕业之后的科研潜力。学生自评材料,必须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主要包括文献阅读量、公开发表论文、毕业论文学术价值、未来学习科研规划等。专家评定,主要考核学生文献拥有量、学术视野、公开发表论文质量、毕业论文价值、本学科的综合理论基础以及未来发展潜力等。这两种考核方式,既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分步骤进行,关键在于让学生充分展示学有所得,也让专家全方位评价学生真实的水平。
(四)坚持“文”“刊”和定量定性兼顾原则
无论是科研人员的科研管理与评价,还是对在读博士生的考核与认定,国内外广泛运用的评价机制就是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那么,什么是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呢?一般来讲,“同行评议被认为是定性的评价方法,文献计量指标则被认为是定量的”[1]。有学者认为,“以质的评价为主的同行评议和以量的评价为主的科学计量是科研评价的主要方式:同行评议能充分发挥专家的特长和优势,但是不可避免的带有专家的主观性和局限性;科学计量虽然可以给专家评议的主观判断提供客观数据,但是过度的量化或者扭曲的量化却给科研带来不利导向。所以,这两种评价方式应该取长补短,两者的有机结合才是科学的评价和发展科研的必经之路”[2]。所以有人提倡,“将定量考核与定性考察结合起来,从而更多地照顾学科的特殊性和学者的特殊性,达到更准确地评价成果学术性的目的”[3]。笔者认为,社科类博士生毕业科研水平考核与认定必须坚持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模式和原则,这既可以科学评估博士生的科研水平,也可以呈现出博士生的学习态度和学术品质,还可以具体了解每一个博士生在学习科研过程中是否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社科类博士生,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随着文献阅读量的增加和个人的积极思考很容易找到一个学习兴趣和科研方向。另外,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点难以捕捉到,没有敏锐的思维和深厚的理论功底是难以提出新的理论观点。然而,正是因为难以创新,大部分博士生都是做简单重复而能产生积极意义的常规学习和科研工作,进入学习科研状态要快点和方便点。因而,只要肯努力学习,还是可以在几年的学习科研中取得一定数量的科研成果。显然,无论是哪一种期刊刊发学习科研成果,首先你得有成果发表。对此,对社科类博士生科研成果进行量的统计还是有必要的。然而,我们急需改变目前单一的SSCI和CSSCI评价标准,我们可以对不同等级的期刊论文设置相应的分值,对博士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数量进行统计和分值进行累加,最终统计出全部科研成果的累积分,形成一个有效参考指数。比如,按照核心期刊等级和综合影响分子,对SSCI、CSSCI、北大核心、大学学报等分类期刊进行分值设定。如此,学校完全可以设置一个合理分值,并按照分值对博士生毕业科研水平进行考核和认定。同时,如何对公开发表论文设置分值,不能完全单一按照期刊的核心级别划分分值等级,还有一个可供参考的补充指标就是学科同行对博士生学术论文进行质量评定,并给出分值等级建议,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挖掘博士生高水平的科研能力并给予相应的学术引导,同时还能给予具有创新自觉性、创新意识以及拥有相对的创新研究成果的博士生公正的评价。显然,无论是定量评价,还是定性评价,都不能单一依靠期刊级别和发表高水平期刊论文数量来认定博士生科研水平,要坚持“文”与“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辩证结合原则,建立量与质兼顾的科研考核与认定机制。
(五)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考核与认定理念
曾经有一个例子,我国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在被授予联合国杂交水稻之父时,曾经一度引起争议,因为他没有被SCI收录的论文,可是这并不影响他的成果养活了世界上十几亿人,成果的影响和价值完全可以不用SCI来进行评价[4]。显然,对于一个专家学者的科研水平和社会贡献的认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5]社科类博士生教育及其评价要毫不动摇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从过去单纯的“以期刊为主”转变为“以人为本”、“文”“刊”兼评,从而在博士培养目标设定和方案制定以及考核认定机制上切实构建教育科学发展观。显然,当前高校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差异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6]。有学者就提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评价观,就是指高校的科研管理及评价要以科研主体即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全面发展、发挥他们的创新潜能为宗旨”[6]。对于以人为本的社科类博士生毕业科研水平考核与认定机制来讲,有四个基本目标追求:第一,考核与认定的基本目的是规范引导学生务实学习和科学研究。一般来讲,博士生必须具有独立的研究能力和学科视野。然而,短时间内不可能实现一个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重大创新,社会科学讲究的是基础理论知识和经典文献的长期积累。因此,社科类博士生在读期间需要一个合理的引导和指导。其中,最为重要的引导就是关系到博士生能否顺利毕业和就业的毕业科研水平评定机制。第二,考核与认定机制的根本价值取向是以学生为本,推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要是教育体制机制问题,根本价值取向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如何引导学生在读期间合理学习、扎实科研、服务社会的重大问题,实质就是学校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学生评价导向机制问题。显然,科研水平评定机制不是博士生毕业的人为障碍,它是引导学生严谨学习和独立科研的路标。第三,考核与认定机制的构建必须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钻研和自主创新。博士生科研水平的显著标志是创新。比如,按照各个学校规定,每个博士生的毕业论文必须有几个创新点,达不到要求就不能算是合格。这个思路是没有问题,关键是不能单一认定博士生的创新行为及能力,要将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和公开发表论文的方式方法以及目前所具有的创新思维兼顾起来进行综合评定。第四,考核与认定机制建构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客观需求,培养党和国家高级专业理论人才,增强综合国力和文化软实力。培养什么样规格的社科类博士生,必须由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来规定和引导。正如党的十八大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
参考文献:
[1]朱少强.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综述[J].评价与管理,2007(4).
[2]潘启亮.人文社科科研量化评价研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3]向宝云,卢衍鹏.对人文社科科研量化管理两面性的反思[J].中国高等教育,2007(1).
[4]孙波.高等学校科研管理量化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3).
[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4.
[6]杨慧玉,王会斌.高校科研量化管理中的差异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5(5).
[7]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2.
(责任编辑:杜红琴)
Research Level Identification of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ocial Science Doctoral Graduate
CHU Zhu-yuan
(Marxism College,Anhui Medical University,Hefei 230032,China)
Abstract:Our social science doctoral graduate research level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and mechanisms exist obvious differences and irrationality.To solve this problem of doctoral education,state/society and university must build a "people-oriented" evaluation and authorization mechanisms.So,first it is to establish bridging mechanism of the state/society/university and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quartet.Second,we must realize thesis and journal articles synchronous assessment.Third,we must encourage students to combine self-assessment and expert assessment.Fourth,we must adhere to the "article" "Journal"/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principles.
Key words:social sciences; doctor graduate; lev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dentification mechanism
收稿日期:2016-02-20
基金项目:安徽医科大学博士科研资助基金(项目编号:XJ201424)、安徽医科大学软科学项目(项目编号:2015xkjr06);安徽医科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立足校史文化的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校教字〔2015〕58号)。
作者简介:储著源,男,安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03(2016)02-01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