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郁
(海南大学 法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地方法律院校本科生“三考多元化”就业指导模式研究
——以海南大学法学院为例
李昌郁
(海南大学 法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摘要:鉴于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现象,通过建立“法学本科生‘三考多元化’就业指导模式”,提供专业化、多元化和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促进法学本科毕业生充分就业和发展。同时,阐明该模式基本内涵、重要意义和实践成果。
关键词:本科生;三考多元化;就业指导;模式
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连续五年“黄牌”警告,①毕业生就业难原因何在?怎样才能较好缓解毕业生就业难,也逐渐成为专家学者关心和研究热点问题。笔者认为,引导法学本科生多元化就业和发展是解决“就业难”重要手段。因此,法律院校应建立大学生“三考多元化”就业指导模式,科学引导学生多元化就业、多元化发展。
一、法学本科生“三考多元化”就业指导模式基本内涵
(一)三考为主
据了解,法学本科毕业生计划参加公务员考试(含国考和省考)、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司法考试(简称“三考”)比例分别是79%、63%、48%;在新生选择专业调查中,认为“一定要参加考试,但不能考取也无所谓”比例为50.4%;认为“一定要通过司法考试”比例为68.3%。可见,“三考”是法学本科生首选就业方向或发展方向。因此,我们坚持法学本科生就业指导工作应满足学生成长和就业与发展需求,坚持以“三考为主”,重点指导和服务学生参加“三考”备考,促进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多元择业
调查显示,法学本科新生准备“从事法律职业”学生比例为77%;准备当法官、检察官、律师比例分别为21%、25%、31%;准备“企事业单位”“其他单位”就业或“出国”比例分别为49%、35.3%、11.8%;选择“西部地区”“私营民营企业”比例分别为10%、20%。可见,学生职业选择呈多元化趋势。因此,一直以来,我们坚持满足学生多元化择业需求,进行分类指导,开展多元化就业指导服务和个性化就业服务。
(三)专业指导
我们认为,只有为学生提供专业性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提升就业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因此,应采取以下五方面措施:1.联合培训。针对学生“三考”,引进三考培训机构,提供专业性指导服务,如引进万国司法考试培训学校、华图公务员考试培训学校、起航考研等专业培训机构,借助其培训师资力量,为学生提供专业性就业指导服务;2.联合培养。充分利用全国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资源和平台,在学生专业实习期间,由校外实践导师、实习指导老师等法律职业工作者传授专业技能与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设计,加深学生对法律职业认识;3.组织专业性就业指导活动。如开展“公务员模拟考试”“面试挑战PK赛”“团体辅导”等专业性就业指导活动,邀请公务员面试考官、HR担任评委,帮助学生适应就业竞争环境;4.成立专业性组织机构。如在学院层面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在学生中成立法律职业发展协会,专门展开就业指导工作;5.建立就业指导专业队伍。辅导员考取职业指导师、职业生涯规划师、心理咨询师等资格,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促进就业指导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四)平台运作
该平台由学院学工委统筹,学院就业指导部门、团委及学生社团共同实施,以法学本科生综合能力培养平台为基础,通过建立法学本科生“三考多元化”就业指导模式,以合作方式引进校内外培训资源,采用年级化方法方式,分类指导,开展国家司法考试、公务员模拟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导与经验交流会、求职经验分享会、大学生志愿服务中西部计划志愿者分享会、面试挑战PK大赛、职业生涯规划比赛、“互联网+”创新创业比赛等系列实践项目,引领学生形成正确择业观和科学就业观,培养其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扩宽其求职择业视野,提高其就业能力,促进其顺利就业。该平台适用于本科生,重点为毕业生,以就业率、签约率和社会评价相结合为评估标准。
(五)年级推进
大学生成长成才有其独特规律性,在不同年级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我们以终为始,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专业化就业指导服务,建立职业指导年级化模式。
一年级:适应性教育 学生适应能力不足,适时开展新生入学系列教育、就业形势与政策教育、专业教育,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法学专业发展前景,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扩宽学生择业视野。以终为始,引导学生早准备、早计划,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我学习能力,奠定好职业生涯起点。
二年级:自主性教育 学生学习兴趣较浓、独立学习能力增强、学以致用意识不断发展,适时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实践育人活动,激发学生自觉参加课内外实践教学活动,开设法学就业指导和职业发展课程,指导学生培养和提高专业技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和提高专业能力。
三年级:创造性教育 学生发展目标明确,行动力逐渐增强,逐步深化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展职业发展意向摸底调查,做到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实施毕业生考研助力计划、就业择业扶持计划、创新创业计划,有重点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社会竞争力。
四年级:竞争性教育 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竞争,针对性提供专业化就业指导服务,引导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掌握就业政策,充分挖掘海南独特地缘优势条件,建立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参加专业实习、就业实习;引进校外培训机构,指导毕业生备战“三考”;传授求职技巧,指导毕业生准备求职材料,提供就业信息,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二、建立法学本科生“三考多元化”就业指导模式重要意义
(一)全面依法治国需要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规范便捷机制。“三考多元化”就业指导模式开展“三考为本”“专业指导”训练内容和方式为建设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法治专门队伍奠定基础,也是行之有效的措施,符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人才需要。
(二)卓越法律人才培养需要
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强调,要培养造就一批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法律人才,“适应多样化法律职业的要求”“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国家对外开放的需要”“适应西部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需要”*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0号)。。卓越计划立意鲜明地推动法学教育多元化,多元化不仅应当包括培养模式多元化,而且也应包括教学手段、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等多方面多元化,目的是为日益多元化的社会培养多元化的卓越法律人才*王晨光:《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法学教育目标设定、课程设计与教学安排刍议》,《中国大学教学》,2013年第3期。。可见,“三考多元化”就业指导模式是采用多元化教育教学方法方式,以提升法律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高法律人才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力度*黄进:《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目标、观念、模式与机制》,《法学教育研究》,2012年第1期。,是符合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要求,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三)就业指导专业化需要
高等法律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千篇一律,套用就业指导一般性理论,多采用就业动员会、形势报告会、就业指导讲座等大而空形式,缺乏专业性,不能满足毕业生求职个性需求和社会竞争需求。该就业指导模式采用具有法学专业特色系统化、专业化、个性化就业指导、专门咨询。如上述联合培训、联合指导、专业队伍、专业机构等,为毕业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满足毕业生个性化和发展需求,突出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专业性与卓越性*何勤华:《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计划的思考》,《法学教育研究》,2012年第1期。。
(四)学生多元化发展需要
据调查,毕业后选择“公务员”、当“律师”、当“检察官或法官”、进“事业单位”学生比例分别40%、34%、27%、21%;准备“公司企业”“其他单位”就业或“出国”比例分别为49%、35.3%、11.8%。可见,法科大学生毕业后并不一定选择从事法律职业,其发展和选择呈多元化趋势。希望获得“传授求职技巧”“提供招聘信息”“分析指导专业出路”“职业规划辅导”等就业指导需求比例分别为51%、49%、34%、31%。因此,这就需要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就业指导,方可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
三、法学本科生“三考多元化”就业指导模式实践成果
(一)毕业生社会竞争力强
高校法律院校培养的法律人才最终还是要向社会输送,服务社会发展,参与社会竞争。在毕业生踏入社会前,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就业指导服务,帮助他们充分作好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就业能力和心理调适准备,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迎接挑战和机遇。近五年,本科毕业生司考通过率均在40%以上,产生了3名海南省司法考试状元;考研率在20%至30%,近200名毕业生考取北大、人大等研究生。其中2012届实验班毕业生司法考试通过率53.3%,保研率70%;2013届实验班毕业生保研率66.7%。
(二)毕业生就业质量高
就业质量是衡量学校人才培养重要指标 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88%以上。150多人考取公务员,10多名毕业生考取某系统或某岗位第一名,公务员考取率均在20%以上;80多名毕业生在国企任职,占毕业生总数10%。多年来,近100名毕业生到中西部、担任村官,服务中西部发展,在基层建功立业,占全校基层就业人数38%。校友廖晖担任海南省律师协会会长,校友郭帆被誉为第5代新锐导演、导演电影《同桌的你》创票房4.6亿。
(三)毕业生社会声誉好
学生是学校学院名片 海南法检系统领导普遍认为,法学院毕业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善于总结工作经验,尽职尽责,诚实有礼,踏实肯干,热爱集体,有事业心,爱岗敬业,语言表达能力、文字书写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和协调能力等均不错,社会责任感强,业务能力强。据统计,约四分之一毕业生在海南省法院、检察院、仲裁委、律所以及政府机关涉法部门任职,大部分成为业务骨干或单位领导。
(四)学院社会影响力强
近几年,海南省人民法院、检察院等司法实务部门主要与法学院共建实习基地48家,共同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培养法治人才。法学院也被批准为“全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司法协同创新中心南方基地”“海南省南海法律研究中心”等重要基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海南日报等媒体对法学院办学成果和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28次报道。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建立就业指导工作长效机制,建立多元化就业指导模式和体系*赵东:《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多元化分析》,《中州学刊》,2008年第5期,第130-140页。。就业指导工作不仅就业工作部门要参与,而且教学部门更要参与,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贯穿于本科教育全程,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所有环节,为解决就业问题夯实基础,从培养源头上提高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岳彩申,盛学军.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2]解廷民.法学专业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蔡荣生,解廷民.法律专业学生求职规划[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4]高桥,葛海燕.大学生就业指导(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王珏)
On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of Undergraduates Local Law Schools Reference Diversification——A Case Study of the Hainan University Law School
LI Chang-Yu
(School of Law,Hainan University,Haikou 570228,China)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law undergraduates have difficulties job hunting , we published this paper which provides specialized, diversified and personalized vocational guidance services and further increase the law school undergraduates’ full-employment rate and career development chance by establishi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diversified vocational guidance mode. Meanwhile,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notatio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results of this mode.
Key words:undergraduates; diversified vocational guidance mode; vocational guidance; mode
收稿日期:2015-10-23
作者简介:李昌郁,男,汉族,海南万宁人。海南大学法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诉讼法学。
基金项目:2013年度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资助性项目“地方高校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机制研究”(编号:Hjjg2013-02)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743(2016)01-0090-04
DOI:10.13803/j.cnki.issn1009-9743.2016.01.018
①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就业蓝皮书中国大学生就业年度报告》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