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露露
(西华师范大学 政治学研究所,四川 南充 637002)
新生代农民工“二孩”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研究
——基于河南省南阳市H镇的调研分析
张露露
(西华师范大学 政治学研究所,四川 南充 637002)
生育意愿是影响实际生育水平的超前变量,是预测生育行为和生育水平的一个重要参数。新生代农民工“二孩”生育意愿普遍较强,为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空间。他们的男孩偏好表现比较明显。子女的养育费用、照看孩子的精力和计生政策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关键因素。应切实维护并保障女性农民工的“二孩”生育权益,加强出生人口监测和风险控制以防止“二孩”出生性别不均衡,以促进全面“二孩”政策的有效实施。
新生代农民工;二孩生育意愿;生育行为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标志着已实行了36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步入了历史终结,也是继“单独二孩”政策后的再一次人口政策调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单独二孩”的政策遇冷。据世界银行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生育率(即每名妇女生育的孩子数量)在2013年只有1.17%,低于正常的人口替换率水平[1]。那么,这次人口新政效果如何?能否阻止中国正在滑向“人口悬崖”的态势?能否改变我国目前低生育水平的现状?能否缓解劳动力持续减少、人口老龄化加剧的社会压力?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镇化的蓬勃发展加速了中西部青壮年劳动力向东部沿海的单向流动。河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其劳动力输出量在全国各省区长期居于首位。据河南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河南省85.1%的农村家庭有劳动力转移,户均劳动力转移人数为1.74人,外出务工群体的总体规模仍呈现增长态势[2]。在这劳动力转移大军中,老一代农民工随着年龄增长依次返回农村,新生代农民工不仅逐步成为劳动力的主力军,而且处于婚育高峰期。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直接影响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效果。
作为学术界探讨的焦点问题之一,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之间的关系在理论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等同论”,即生育行为=生育意愿;“无关论”,即生育行为≠生育意愿;“大于论”即生育行为>生育意愿;“小于论”,即生育行为<生育意愿[3]。但基于实证研究的学术观点主要有:
(1)一是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之间存在序列关系。Miller等[4]认为,妇女的生育是从意愿到行为的序列决策和逐步转化的过程。江苏省“群众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研究”课题组的研究表明,育龄妇女的理想子女数、生育意愿、生育计划和实际生育行为之间的关系是逐层递减关系,即本人意愿生育子女数低于一般理想子女数,具体生育计划低于本人生育意愿,而实际生育行为又低于生育计划[3]。
(2)生育意愿和生育水平之间相互背离。实际生育水平和生育意愿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离是不争的事实。杨菊华[5]认为,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和生育水平之间是三重悖离关系。这对以往我们从研究生育意愿的角度来预测生育行为进而判断生育水平的逻辑提出了挑战。
(3)在有关“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庄渝霞[6]认为,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只有受教育程度这一变量始终在影响其意愿生育数量、意愿生育质量和传统型生育动机;从事的职业影响其关于情感性生育动机的看法 。张建武等[7]的研究发现,性别、年龄、80后的文化程度以及他们照顾老人的数量对生育理想数的影响最为显著。林湘华[8]从户籍角度研究认为,育龄妇女拥有农业户口的比拥有城镇户口的倾向于多生育子女 。张亮[9]指出,在上海,经济收入越高,理想子女数为两个的概率越大,在兰州则不然;并且在控制家庭收入水平后,教育的影响消失,说明我们观察到的高教育程度者更希望生两个孩子是因为家庭收入水平高而导致的 。
总体看,将新生代农民工作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成果,主要集中在市民化、工作满意度、职业培训和城市融入等方面。同时,有关人口政策下新生代农民工生育意愿及生育行为的研究也刚刚起步。因此,本文选取河南省南阳市H镇作为调研样本,着重对该区域新生代农民工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治理对策,以更好地促进“全面二孩”政策的贯彻落实。
(一)调查设计
1.南阳市H镇镇域基本情况
H镇辖的土地面积为85 km2,全镇共有25个行政村,149个自然村,291个村民小组,15 346户,51 827人,其中农业人口49 807人,非农业人口2 028人。镇内居住有汉族、满族、回族和蒙古族四种民族,人口密度为576人/km2。H镇是一个劳务输出大镇,农村普遍面临着“空心化”,常年留村的基本是老人、妇女和儿童。青壮年常年外出务工,多数分布在广东、浙江等东南沿海地区。每年春节前后,背着行囊返乡和离乡的大批农民工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2.南阳市H镇样本设计情况
本次课题主要以H镇新生代农民工为调研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调研问卷一共设计了25道题,前24题为闭合题,包括人口学基本特征和个人观点2个部分,前者主要是了解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政治身份、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外出务工收入及行业等个人情况。后者主要是获取调查对象的生育意愿、生育行为、生育影响因素、对“全面二孩”政策效果的预期等基本信息。最后一道开放性试题设计为“您觉得目前生育政策合理吗?如果不合理,有哪些方面可以改进?”以期获取政策性建议。
(二)南阳市H镇样本基本特征
本次调查共获取样本225份,有效问卷为222份,有效率为98.7%。采用SPSS和EXCEL对样本进行统计分析,样本呈现出以下基本特点。
(1)以新生代农民工、女性、群众身份、未婚及初婚、非独生家庭为主导。从年龄看,20~27岁占41.9%,28~35岁的占44.6%,35以上的占13.5%。由于老一代农民工可以作为一些关键变量的参照对象,所以并未排除在外。从性别看,女性占55.4%,男性占44.6%,由于男性的生育意愿在夫妻双方生育决策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调研对象也包含男性群体。从政治面貌看,以群众身份为主,占75.4%。从独生性质看,以非独生家庭为主,占87.8%,独生家庭占12.2%。从婚姻状况来看,以未婚和初婚为主,其中未婚占23.0%,初婚占67.6%,再婚的有6.7%,其他占2.7%。由此,对目标群体进行了不同的变量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
(2)初中及以上学历占多数,且绝大部分长期外出务工。目标样本中初中学历占59.5%,高中或中专占14.9%,大专及以上的占10.8%,小学及以下仅占14.9%。这说明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高等教育和义务教育已取得良好成效,人口素质水平显著提高。不仅如此,外出农民工具有返乡养老意愿的占多数,这也说明要实现农民工市民化任重而道远。
(3)从宗教信仰来看,无宗教信仰占59.5%,信仰基督教的占32.4%,佛教、道教和其他各占2.7%,可见基督教在该镇发展良好,且作用不容忽视。例如,当信仰基督教的W得知她所怀第二胎仍然是女孩时曾一度愤懑,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生养。可见,基督教所提倡的尊重生命、反对堕胎等教义,对农民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4)月平均收入为中等偏低,且务工工作不太稳定。从务工收入来看,2 000元及以下的占32.4%,2 001~4 000元占45.9%,4 001元及以上仅占21.6%。总体样本的月平均收入为2 783元,与2014年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2 864元相比偏低。务工行业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建筑业和商业餐饮服务业,分别占21.6%,18.9%和25.7%。同时,随着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经济增速减缓,一部分农民工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而被迫在家待业。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的务工收入不太稳定,这对他们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一)南阳市H镇生育意愿及性别偏好分析
(1)从年龄对理想子女个数的影响看,20~27岁年龄段和28~35岁年龄段的农民工对子女个数的偏好呈现出一致性,即首先是愿意生育2个孩子,其次是愿意生1个孩子。但是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20~35岁)生育1个孩子的意愿比例有所增加,2个孩子的有所减少。
(2)从受教育程度对生育意愿的影响来看,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农民工偏向于生育2个孩子,但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农民工“想生育3个及以上孩子”的仍占27.3%。这主要是因为中原地区作为传统文化保留浓厚的区域,“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观念仍然存在于那些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群体中。高中及以上学历的2组数据显示,理想子女个数集中在1个和2个孩子,但分别有9.1%和5.3%的青年明确表示不愿意生育孩子。乐意成为“丁克”家庭,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受传统生育思想的束缚较小,另一方面也担心养育子女的压力太大会降低自身的生活质量。
(3)从月平均收入对生育意愿的影响来看,不论是哪个收入段,都偏向于生育2个孩子。在调研中也发现,他们最希望生育的2个孩子是“一儿一女”,因为两个男孩的压力太大,两个女孩又担心年老生活太孤单。同时,一些人也表示两个孩子将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避免孤僻、自私等不良性格的形成。
(4)从性别偏好来看,在目标群体中,认为“男女都一样”的占51.4%,其次是“最好有1个男孩”,占32.4%,认为“一定要有男孩”的占10.8%,认为“女孩更好”的占5.4%。深入分析其原因,一是自1998年以来,我国计划生育宣传的“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男女平等”的新型婚育观念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效果。二是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比较开放,不再固守“无儿便绝后”的守旧思想。三是性别不平衡所导致的在婚姻市场上“儿子不占优势,女儿更好”(甚至出现了“儿子是建设银行、女儿是招商银行”的流行语)的社会现实,也促使了“男女都一样”甚至“女孩更好”观念的形成。
(二)南阳市H镇不同变量组的生育行为分析
(1)从年龄来看,36岁及以上的老一代农民工已生育两个孩子的居多,占85.7%。在28~35岁这个年龄段,已经生育2个孩子的是主流,占48.5%,有21.2%的目前只生育了1个孩子。在20~27岁这个年龄段中,尚未生育孩子的占主导,有51.6%,只生育1个孩子的占32.3%。因此,全面“二孩”政策主要是对20~35岁中尚未生育孩子,或已经生育1个孩子的人起作用。调查中也获悉,一些已生育“二孩”的新生代农民工,对错过人口新政表示出深深的惋惜。
(2)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小学及以下人群主要集中在已经生育了2个或3个孩子。其原因是他们上学年限少,从而减少了婚育年龄。从初中学历人群看,主要集中在已经生育了2个孩子。而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农民工,主要处在已经生育1个孩子或尚无子女的人生阶段。这主要是由于他们平均受教育年限较长,因而增加了婚育年龄。
(3)从独生属性来看,在独生夫妇中,无子女的占88.9%,已经孕育1个的占11.1%,2个及以上孩子的为0。在非独生夫妇中,情况大不相同,已经生育1个和2个的分别占25.7%和47.0%,没有生育孩子的占16.7%,且有10.6%的已生育了3个及以上孩子。一方面是由于独生夫妇的平均年龄比非独生夫妇的小,因而正处于无子女或只有1个子女的年龄阶段。另一方面,非独生夫妇基于自身的成长历程,认为2个孩子可以相互陪伴、长大后能够相互照应,更偏好于生育2个孩子。
(三)南阳市H镇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差异分析
通过对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进行交叉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有以下3个明显特点:
(1)生育意愿=生育行为。这主要表现在5.3%,11.1%,93.3%和85.7%这组数字中,分别是打算生育0,1,2,3个孩子,实际上也是生育了0,1,2,3个孩子。
(2)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其中,打算生育1个孩子而实际没有孩子的占36.8%,打算要2个孩子,实际没有或只有1个孩子的分别占52.2%和83.3%,打算要3个孩子实际上却没有满足的,所占比例相对较小。
(3)生育意愿<生育行为。从数据可以看出,打算要2个孩子,实际上生育3个孩子的占14.3%,而打算只要1个孩子却实际生育了2个孩子的占3.3%,但所占比例也相对较小。
综上可以看出,H镇新生代农民工“二孩”生育需求旺盛,因此“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空间很大。
(四)南阳市H镇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对问题“您认为哪些因素会影响您生育第2个孩子?(多选题)”进行汇总分析,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生育第二个孩子的3个主要因素是“照看孩子的精力”“孩子的养育费用”和“计生政策”,而“双方身体状况”“养儿防老”和“风俗习惯影响”所占比例较小,它们分别为10.1%,7.2%和4.2%。
显然,“全面二孩”政策激发了新生代农民工的“二孩”生育意愿。根据H镇的现实情况,在2016年之前,如果违反计生政策,一对非独生夫妇要为生育“二孩”承担一笔数目不小的社会抚养费(农业户口平均是2万,非农业户口平均为5万,且非农业户口的在编人员还要面临着失去工作的风险),这笔费用甚至是一些家庭全年的净收入。人口新政的实施不仅消除了其心理压力,也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从调研情况来看,当前养育成本过高是制约“二孩”生育的最大因素。这是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处于“422”甚至“421”的家庭结构中,是负担相对最重的一代,沉重的自我生存压力使很多人难以为生养“二孩”投入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更难以为“二孩”提供相对优良的医疗和教育资源。
(五)南阳市H镇新生代农民工对“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效果的心理预期
对“‘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您认为生“二孩”的人多吗?”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认为“比现在多点”的居第1位,有41.9%;居第2位的是“不是太多”,占21.6%;居第3位的是“非常多”,占18.9%;另有14.8%和1.4%的人认为“一般”或“没人生”。但数据显示,认为“非常多”和“比现在多”的一共占60.8%,这表明大多数的新生代农民工对“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效果持乐观心态。
再对“您认为‘全面二孩政策’的社会影响有哪些?”进行分析,认为该政策能够“减轻社会养老压力”的占30.9%,居第1位;认为可以“缓解男女比例不平衡”的占30.3%,居第2位;有18.4%的认为“有利于下一代的成长”,比如孩子性格不孤僻、不任性等;有17.1%的人认为可以增加社会劳动力。总体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对“全面二孩”政策的社会效果预期良好。
(1)通过利用河南省南阳市H镇的调研数据,主要对“全面二孩”政策下新生代农民工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其研究结果表明:
首先,在人口学特征中,“二孩”生育意愿强弱主要集中表现在年龄、家庭收入和受教育程度这3个变量中。20~27岁和28~35岁的新生代农民工“二孩”生育意愿表现强烈。与初中以下学历相比,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新生代农民工“二孩”生育意愿明显降低。经济收入越高的农村家庭“二孩”生育意愿越强。
其次,男孩偏好表现仍然明显。虽然新型婚育观的普及和受教育程度提高,使持“男女都一样”生育观念的群体占51.4%,甚至有5.4%的人认为“女孩更好”,但仍有32.4%的认为“最好要1个男孩”,“一定要有男孩”的占10.8%。
第三,非独生夫妇的生育孩子数量明显高于独生夫妇。同时,生育行为与生育意愿存在背离,虽然20~27岁的新生代农民工的生育意愿明显表现为“两孩情结”,但在实际中无孩子的占51.6%。因此,“全面二孩”政策在这部分目标人群中具有很大实施空间。
第四,养育费用、照看孩子的精力和计生政策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3个主要因素,且新生代农民工对“全面二孩”的政策实施效果预期良好。他们认为人口新政可以激发“二孩”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起到缓解性别比例不平衡、减轻社会养老压力、增加劳动力等社会功能。政策实施的关键是如何解除这部分目标人群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把生育意愿转变为实际的生育行为。
(2)随着“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首先,切实维护并保障女性农民工的“二孩”生育权益。女性农民工面临着身体健康、职业前途和家庭稳定幸福的多重考验,要解除女性农民工生育“二孩”的后顾之忧,必须要实现社会支持和家庭成员的协调行动。一是社会必须转变生育观念,要特别注重消除职场性别歧视,以减轻其生育“二孩”的精神压力。二是家庭要给予“二孩”母亲更多关心和支持,尤其是男性要适度回归家庭,以更好地保障女性农民工的生活权益。
其次,加强出生人口监测和风险防控,防止“二孩”出生性别不均衡。针对男孩偏好仍然表现明显这一生育需求,计生部门要在加强新型婚育观念宣传的同时,强化二孩出生人口监测和风险防控,通过健全信息动态采集机制,加强人口变动情况调查,完善人口监测和预报预警制度,强化政策实施情况的评估和监督,管控可能出现的性别失衡和风险,以确保人口新政收效良好。
第三,加大扶助保障力度,营造“二孩”生育的良好社会环境。针对新生代农民工“二孩”生育的制约因素,一是要创新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简化审批流程,对育龄农民工夫妇提供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的优质服务;二是国家有关生育保险制度、“二孩”产假制度和配偶陪产假制度、“二孩”子女补贴政策都要有效制定并严格落实;三是要提供必备的公共服务,合理配置托儿所、幼儿园及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资源,满足新增人口的需求。只有通过各项积极措施多管齐下,才能将新生代农民工的“二孩”生育意愿更好地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促进“全面二孩”政策的有效落实。
[1]界面.外媒如何看待中国全面放开二胎?[EB/OL].(2015-10-30)[2016-03-02].http://news.sohu.com/20151030/n424647698.shtml.
[2]和讯网.2014年河南省农民外出务工情况调查报告出炉[EB/OL].(2014-02-28)[2016-03-01].http://henan.hexun.com/2014-02-28/162603662.html.
[3]顾宝昌.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和生育水平[J].人口研究,2011(2):43-59.
[4]MILLER W ,PASTA D . Behavioral intentions: which ones predict fertility behavior in married couples[J]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sychology ,1995(6):530-555.
[5]杨菊华.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发达国家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研究述评及对中国的启示[J].学海,2008(1):27-37.
[6]庄渝霞.不同代别农民工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厦门市912位农村流动人口的实证研究[J].社会,2008(1):138-163.
[7]张建武,薛继亮.广东80后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南方人口,2013(3):10-18.
[8]林湘华.育龄妇女生育经历与其意愿生育孩子数的关系分析[J].南方人口,2011(6):49-55.
[9]张亮.城市居民的二胎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92-96.
[责任编辑曹琪]
The New 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Fertility Intention and Behavior of Bearing a Second Child Based on a Survey in H Town of Nanyang
ZHANG Lulu
(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637002, Sichuan, China)
Fertility intention, a variable affecting birth rate, is a key parameter of predicting reproductive behavior and birth rate. The new 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fertility intention is generally strong, and showing an evident preference for boys. Costs and energy demanded for raising a child and family planning policy ar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ir fertility intention and behavior.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universal two-child policy, it is advised to safeguard migrant workers’rights of bearing a second child, strengthen newly-born population surveillance and risk control.
new 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 fertility intention of bearing a second child; reproductive behavior
10.16698/j.hpu(social.sciences).1673-9779.2016.03.007
2016-05-20
西华师范大学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
张露露(1986—),女,河南南阳人,硕士生,主要从事基层民主与基层治理研究。
E-mail:zhangluludream@163.com
B823.40
A
1673-9779(2016)03-0300-06
张露露.新生代农民工“二孩”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研究——基于河南省南阳市H镇的调研分析[J].2016,17(3):3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