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俗文化繁荣发展

2016-03-06 17:58张尚字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俗价值观

张尚字

(河南理工大学,河南 焦作 454000)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俗文化繁荣发展

张尚字

(河南理工大学,河南 焦作 454000)

中国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核彰显了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精神境界、意志品质、价值观念,已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哺育着当代中国民俗文化,成为抵制民俗文化低俗精神的锐利武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俗文化发展,是民俗文化在新时期进一步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

民俗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发展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文化形态,是依附人们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作为大众的文化类型,产量大,受众多,影响广,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提升民族认同感、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文化功能。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俗文化繁荣发展,既是民俗文化在新时期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要求。

一、民俗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1]民俗文化既是一种生活文化,也是一种精神文化,其精神内核彰显了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精神境界、意志品质、价值观念以及道德理想、道德信念、道德原则、道德意志等道德价值观。民俗文化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变迁、融合、创新与发展,已经成为凝聚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重要文化标志和精神家园,也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一)民俗文化是民众的传统的生活文化,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民俗文化即“俗人”(普通人民大众)的文化,民俗文化大都从原始的图腾崇拜、祭祀、婚丧嫁娶、劳作休息活动等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活动演变而来,在经历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长达数千年的历史演变和文化积淀,在中华各民族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地传承创新,并深深地打上了时代和民族的烙印,与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娱乐等活动密不可分。民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不仅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永恒伴生物,而且是一种由社会的主体——人民大众创造和享用的基础性文化”[2]。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地缘广阔、民族众多,民风民俗异彩纷呈。经过历史洗礼并不断积淀形成的民俗文化形态,产量大、受众多、影响广是其表象特征,民间的、民众的、大众的才是其与生俱来的突出特征之一。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经历几千年的繁衍发展,蕴育着各族人民生生不息、奋发向上、勤劳勤俭、敬畏自然、和睦和谐、知恩感恩、谦逊礼让、合作包容等极其宝贵的民族精神,这些民俗文化固有的高尚精神也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二)民俗文化是民族性、地域性的生活文化,彰显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精神

人类在走向文明的进程中创造了民俗文化,这既是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体现,也是人类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生动写照。民俗文化经过历史的积淀,逐步演变形成并具有较强的民族特征。民俗文化的价值所在,就在于它所彰显的民族特性,这是其他民族学不来也偷不去的。民俗文化是一种传统文化财富,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被洗涤,不断被延续,不断被注入富有时代特征的文化元素,使之愈发被人们所接受。比如“过年”是中华民族典型的民族传统节日,每年春节的人口大流动和对春节联欢晚会的期待以及中华大地东西南北“过年”的较大差异性,就是中华民俗文化的特有魅力。同样,关于婚丧嫁娶、祭祀、游乐等活动,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特征也十分鲜明,由于各民族之间民族习惯、行为方式等存在一定差异。民俗文化这种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彰显着民族特色的文化精神,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彰显的特色民族精神具有一致性。

(三)民俗文化是习俗的、非行政强制性的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价值观的形成

习俗性是民俗文化生成发展的根本属性,民间习俗不仅表现为一定的物质形态的习俗风尚,更多地彰显着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和价值判断,属于道德、精神层面而非法律、纪律层面的东西。从一定意义上体现社会价值观念的民俗文化,对人们内心价值和生产、生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民俗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民俗文化精神所承载的具有哲学意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影响更是潜移默化、看不见摸不着的。民俗文化精神虽不可直观,但可感悟,并且具有保持性和传承性。民俗文化具有的习俗性特征,决定着它不同于法律、纪律对人们的影响。法律、纪律对人的行为有生硬的行政规范性、强制性,而民俗文化对人的行为的引导、规范不具有行政强制性,只是道德、习俗层面的“软性约束”,如“入乡随俗”正是这种“软性约束”的生动体现。

(四)民俗文化是非理性的训导生活文化,积极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道德与审美价值取向

民俗文化是通过历史传说、故事诠释、集体遵从、反复演示的非理性文化形态。通常情况下,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的民俗传统不需要也没有与之相应的科学理论阐释,而大多只是一些美妙的历史传说和不断被演绎的历史故事,它不需要在理论逻辑的层面回答那么多的“为什么”,需要的是心理上的认同和行为上的遵从。民俗文化的非理性特征也决定其训导生活的特殊功能。民俗文化对人的生活训导,主要包括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对业已形成的风俗习惯的模仿学习,训导人们懂得民俗、遵从民俗;二是通过参与民俗活动、体验风土人情,通过耳濡目染来体会民俗文化中的道德价值取向和审美价值取向。因此,民俗文化对人们训导的是特定的生活观念和活动方式,是人们认知风土人情、训导“临摹”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抵制民俗文化低俗精神的锐利武器

民俗文化精神有高尚与低下、进步与落后之分。高尚、进步的民俗文化精神表现为“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低俗、落后的民俗文化精神表现为“贬斥真善美、张扬假恶丑”。在当下,民俗文化低俗精神表现极为多样化、多层次,比较突出的表现如下。

(一)民俗文化的民俗特色日益淡化

延续、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俗文化,其文化价值和文化意义在于通过“过节”的过程,增强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进人与人之间和家庭之间的和谐,“每逢佳节倍思亲”体现的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群体的文化认同。然而,新时期以来民族民俗文化观念呈现出逐步淡化的趋势。

(1)淡化传统节日,盲目推崇西方节日。春节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来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是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以亲情为核心的家庭文化、社会和谐文化的重要体现,然而,这些年来中国式“过年”文化越来越多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人们普遍感到“年味儿”越来越淡,对“过年”的期待以及伴随“过年”的祭祀、娱乐等活动越来越不经意。相反,不少青年人盲目推崇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洋节,并且大张旗鼓地组织开展洋节活动,已经威胁到传统节日、民族文化。

(2)违背传统节日文化的真实性和传统性,随意改变节日传统的文化基因,丢弃传统节日文化精髓。比如泼水节,现在有的地方搞得差不多天天都是泼水节,全然成了“乱泼”;比如正月十五闹元宵,有的地方从正月初七就开始闹,扰乱了元宵传统节日的文化元素,失去传统节日文化内在的民族情感、民族认同、民族凝聚力等精神内核,取而代之的则是杂乱与浮躁;再如中秋节,以家庭为单位的团圆赏月、增进人与人之间和家庭之间的团结和谐、宣扬父慈子孝等家庭美德文化传统,如今被商业文化冲击,变成了网络上网友戏称的“月饼节”等。

(二)铜臭气息日益突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些民俗文化的举办者总是习惯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套路,片面追求民俗文化的经济效益,而令民俗文化发展迷失方向,甚至成为市场的奴隶,沾满了铜臭气,导致民俗文化中高尚文化精神被逐步异化,低俗化倾向表现明显。

(1)人际交往庸俗化,赤裸裸的金钱交易之风盛行。传统节日变成拉关系、走后门等庸俗人际交往的重要平台。一些人蓄意把传统节日中相互走动、叙旧示好、友爱互助等优良传统和高尚的文化精神,演变为送礼、贿赂、拉关系、走后门等低俗、庸俗的活动,甚至演变为赤裸裸的金钱交易活动。“喜帖”变“罚单”曾经一度成为网络热词,表现的就是一个时期我国婚庆活动的低俗现象,人们把婚礼请帖无奈地称作“红色罚单”,甚至很多年轻人生活在“结婚讨债、已婚还债、未婚负债”的烦恼中。

(2)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金钱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精神凸显。婚丧嫁娶本是人们对新人表达新婚祝福、亲属表达祝贺,对逝者表达哀思、亲属表达安慰的典型民俗活动,现今逐步演变为捞取钱财、权钱交易的舞台。举办者盲目扩大邀请和知悉范围,一味迷恋过度消费、铺张浪费、相互攀比、炫富斗富、讲排场比阔气,追求“大场面”“高档次”,将婚丧嫁娶变成收取钱财、权钱交易的重要载体,完全失去了传统民俗应有的文化精神,彰显的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低俗精神。

(3)传统民族节日氛围商品化,商业广告文化取代了民俗节日文化。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冬至等民族传统节日,喜庆、祥和、欢乐本是其主体氛围,是节日精神文化的内涵,然而,现今的节日却变成了“商品节”“交易节”。商业活动充斥着整个传统节日,不论是媒体上、大街上,处处都是各种格调低俗、手法恶劣、内容虚假的节日商业广告,节日物质化倾向日益浓厚,节日变成了人们调侃的饺子节、月饼节、粽子节等。

(4)民俗活动演变为低俗享乐。在当下,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许多要素都演变成了低俗享乐的闹剧,全然失去了勤俭、温情、含蓄、庄重的文化精神。民俗文化被眼花缭乱地恶意包装,失去了民俗文化本真、朴素的东西。如有意放大炒作低俗文化元素的“口唇茶”“乳前龙井”“女儿碧螺春”等低俗的茶文化就是典型代表。诸如此类的低俗文化可谓无孔不入,实质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缺失,已经偏离了道德准绳,突破了道德底线,散发着“假恶丑”文化精神的臭气。

(三)封建迷信精神被刻意放大

在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中包含有传统的祭祀、祈福、禁忌等民俗文化内容与形式,这些民俗文化大多形成于封建社会,本身带有封建社会的深刻烙印,封建迷信精神渗透其中,或者说不科学、伪科学的印迹明显。当前这类民俗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积极的文化精神被逐步淡化,封建迷信精神却得到张扬。

(1)封建文化被不断放大。刻意迎合低层次的精神需求,歪曲历史文化内涵,大肆宣扬鄙视劳动等封建糟粕和天地鬼神主宰人们生老病死的唯心论思想。比如,祭祀活动本身是严肃庄严的古老民俗文化活动,丧葬焚化的纸扎,是对已故先人“一路走好”的愿望表达,体现了后人对先人的怀念与哀思,激励着后人向先人学习,也是家庭、家族情感和凝聚力的体现,其文化精神有值得肯定的一面。而如今,祭祀活动演变走样,高尚的文化精神被低俗的精神所取代,曾被网络热议的为逝者烧纸变成了烧“苹果手机”“平板电脑”“花园别墅”“宝马汽车”“二奶”“小三”等,表现出祭祀文化的极端低俗化。深层次体现的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低俗精神和低俗的攀比之风,折射出的是社会的病态。

(2)伪宗教文化盛行。为迎合部分人群心灵空虚而盲目寻求寄托的需求,修庙宇、塑神鬼之风近年来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全国各地庙宇建设此起彼伏,各种传说牵强附会、相互移植,甚至平地伪造宗教庙宇,胡编乱造各方诸神存在历史;大肆宣扬进庙放钱、见神像跪拜、见阴阳风水先生算命、捐善款、积“阴幅”、安土神、置祖坟等封建迷信思想和行为,低俗精神不断被放大和张扬。

(3)伪科学文化疯狂膨胀。亲近自然、陶冶性情、敬畏自然、遵循规律本是民俗文化中的高尚文化精神,然而,当前伪科学文化在部分利欲熏心之人的操纵下,大有扩张之势。一些地方“科学算命”等伪科学的活动大行其道,其实质就是打着科学的旗号招摇撞骗。“气功大师王林”的骗术如果不被媒体曝光,不知还有多少人上当受骗,那些政府官员和商界、影视界的“大腕儿”们对王林的追捧,恰恰折射出这个群体的乱象和这些人道德精神的扭曲。

(四)娱乐民俗文化的低俗化倾向凸显

许多民俗活动中包含有娱乐文化的要素,有的民俗活动本身就是民俗中的娱乐活动。娱乐民俗文化蕴含民俗娱乐精神。民俗娱乐精神在民俗生产劳动文化、岁时节日文化和艺术文化中都有充分的体现,这些年其低俗性也越来越凸显,主要表现为“去思想化”和“泛娱乐化”。

(1)“愚乐至死”的民俗“愚乐”之风呈现蔓延之势。近年来,各地各类民俗文化节此起彼伏,举办者打着弘扬传承民俗文化的口号,实为眼前小利而搭台;为吸引观众眼球,民俗文化向着色情、玩耍、戏说、嬉闹等动物式的感性快乐聚焦,以“逗你玩”为主旨的“愚乐至死”的低俗之风有增无减;一些卫视的民俗娱乐节目,内容空泛,玩耍嬉闹成为主体;还有一些所谓的贺岁电影作品、微电影,也一味放大“低俗”“欲望”元素,诸如曾经红极一时的《满城尽带黄金甲》《武媚娘》等影视作品,大量运用女演员“挤胸”的特写画面吸引观众眼球,实在是低俗至极。

(2)在民俗娱乐活动中上演以男女相互打情骂俏、调侃“两性”关系为内容的低级庸俗节目。一些相声、小品、东北二人转往往用“两性”内容作为包袱,用以吸引观众、听众;在戏曲舞台上,有的地方把旧社会流行的一些情调低下的作品重新搬上舞台;在影视作品中,随意添加三角甚至多角恋情,刻意渲染与剧情关联度不高的“吻戏”“床戏”,而且在宣传中用此做足文章。

(3)社会陋习沉滓泛起。餐饮习俗融入低俗内容,陪酒、陪吃现象不时见诸小刊小报;大吃大喝、酗酒赌博,甚至歌厅找陪唱陪舞在不少地方大势盛行;色情歌舞在农村和小城镇大有市场,甚至“热舞”“艳舞”搬上了祭奠逝者的舞台,“假恶丑”低俗文化精神呈蔓延之势。

民俗文化低俗精神的泛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了社会风气,动摇了人们的价值观,让大众的高尚精神境界、道德追求受到污染和侵蚀。正视民俗文化低俗精神的危害,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旗帜,自觉抵制民俗文化低俗之风已成为当前思想文化领域的重要任务。

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先进民俗文化繁荣发展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3]。纵观历史,无论哪个民族、国家、地区和社会历史阶段,都有体现时代特征和民族传统的文化系统,并且这个文化系统有其基本的精神内核。文化因核心价值的支撑,彰显出巨大的文化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系统的营养基础和精神源泉,哺育着包括当代中国民俗文化在内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坚强引领,便没有文化大国,也没有文化强国。

(一)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之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做出的重要论断。民俗文化有着宽泛的存在领域,涉及到人们生产、生活、娱乐的方方面面,其表现形式和载体相当丰富。民俗文化承载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社会民俗风尚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承担着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因此,广大民俗文化工作者应在推进民俗文化传承创新和繁荣发展中,自觉承担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民俗文化的本质内涵,融入到民俗文化活动的方方面面。通过栩栩如生的民俗文化作品和生动活泼、活灵活现的民俗文化活动,形象告诉人们,应该肯定和赞扬什么,必须反对和否定什么,把培育和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作为民俗文化传承创新的主旋律,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

(二)坚持社会主义的“真善美”价值观,发挥民俗文化凝聚人心、激励上进的导向作用

民俗文化通过民间艺术形式来展示、传播和传承。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民俗艺术要始终把创造和实现审美价值、传递正确价值取向与准则、传导社会正能量作为自己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功能。“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1]因此,广大民俗文化工作者要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始终坚守“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1]的社会责任,通过创作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艺术作品,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和美好前程,彰显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凝聚中华民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力量,增强人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坚定全社会全面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意志和决心。不断提升民俗文化作品的思想品格和艺术品位,打造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民俗文化作品,让不同类型民俗文化艺术都成为弘扬社会主流价值的生动载体,成为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和扫除颓废萎靡之风的文化平台。强化民俗文化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功能,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传递积极人生追求、高尚思想境界和健康生活情趣,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梳理和萃取中华文化中的思想精华,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民俗文化之中,并做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使之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侵润每一个中华儿女;强化民族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不断丰富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培育特色鲜明、气氛浓郁的节日文化,进而增强人民群众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民俗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

民俗文化是大众的文化,发端和根植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是其最本质的特征和要求。因此,民俗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真正体现人民群众在民俗文化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人民群众作为民俗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鉴赏者和评判者的自豪感和自信力,通过民俗文化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通过民俗文化书写、记录和展现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时代的发展进步、社会的和谐美好。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民俗文化繁荣发展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要极力摒弃前文提到的当前在民俗文化建设中出现的种种迷失方向的行为,让“通俗”远离“低俗”,让民俗文化真正焕发其作为民族的、大众的、高尚的、进步的文化的特有魅力,成为“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和“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1]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要求我们的广大民俗文化工作者要深入人民群众,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挖掘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饱含深情地去发现美、创造美,在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去展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展现人民群众的优秀品质,让民俗文化活动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中华文化精神、讴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美好时代、弘扬最美社会风尚、传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正能量的广阔平台。让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提出的“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1]的目标在民俗文化的繁荣发展中得到充分体现。

[1]习近平.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 光明日报,2015-10-15(02).

[2]杨树喆.关于民俗性质的新思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7(1):104-108.

[3]李长春.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 光明日报,2011-10-26(01).

[4]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位雪燕]

Leading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Folk Culture with Core Socialist Values

ZHANG Shangzi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454000, Henan, China)

The spiritual kernel of folk culture highlights the mental outlook, willpower and values of the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thereby becoming an important source of core socialist values. On the contrary, core socialist values also feed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folk culture and become a sharp weapon to resist the vulgar spirits. Adhering to leading the development of folk culture with core socialist values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folk culture in the new era.

folk culture; core socialist values; leading; development

10.16698/j.hpu(social.sciences).1673-9779.2016.03.002

2016-07-05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014BSH017)。

张尚字(1969—),男,四川自贡人,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E-mail:zhangsz@hpu.edu.cn

D64

A

1673-9779(2016)03-0270-06

张尚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俗文化繁荣发展[J].2016,17(3):270-275.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民俗价值观
冬季民俗节
我的价值观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民俗中的“牛”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民俗节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