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静默语差异辨析

2016-03-06 15:27静,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静默跨文化态度

郭 静, 刘 艳

(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8)

东西方静默语差异辨析

郭 静, 刘 艳

(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8)

以跨文化的视角,从人际交往、课堂表现、上下级关系、寒暄方式以及商务谈判五个方面对静默语在东西方社会中所表现的意义和功能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东方社会对静默语的态度普遍偏积极,而西方社会则略显消极。借鉴霍尔的高低语境理论,从语言态度、信息价值度和信息传递方式三个方面分析差异成因,以期促进静默语的有效使用,最终达到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静默语;跨文化交际;差异

静默语(Silence)和语言一样,同样能传达丰富的信息。从狭义上来说,静默语是非语言交际的一种方式,此外还有体态语、客体语、环境语等。从广义上来说,美国交际学教授TeriKwal和Michael Gamble夫妇认为静默语包括所有的非语言交际方式[1]。换言之,静默语不仅是一种无声的状态或言语的缺省,在交际中可以表达交际意义或言外之意,可以被听话人解读,也可以并且经常与手势、面部表情等其他非言语行为一起使用。在不同的文化中,静默语的使用习惯及使用频率也有所差异,这种区别在东西方两种迥然有异的文化中尤为明显。

1 研究背景

第一批相关研究者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对交际中的非语言行为产生兴趣,认为它们也是交际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的。1959年,Edward Hall出版了《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2],此后各个相关领域对静默语都进行了或浅或深的研究,例如: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然而,在语言学界却没有什么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出现。20世纪50年代,静默语一直被认为是话语结束或新的话轮开始的标志[3],直到20世纪70年代,其研究才有了新的进展。1973年,Bruneau[4]和Jensen[5]两个人对交际中静默语的分类和交际中静默语功能的划分有很大的影响。在跨文化交际学方面,对静默语做出较为全面而详细的分析的是Enninger[6];在我国国内,宋莉(1998)是第一个概括了东西方在交际过程中静默语使用的总体差别,并且从东西方在语言观和交际中编码方式的不同来探讨和分析产生这些差别的原因[7]。

2 东西方静默语差异辨析

不同的社会文化信仰中,同一情境下的静默语可以表达积极和消极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而静默语表达意义的积极与否,取决于理解静默语的对象其自身拥有的认知意识,而这种意识与其成长的环境和习惯是息息相关的,也就是说社会惯例和认知价值对理解这种特殊的言语行为具有重要的感染力,而社会惯例和认知价值却又受到其所在文化背景的影响和制约。然而,“不同的群体对什么时候应该开口以及应该讲多少话的期望存在差异值,而且这些差异往往是潜意识的”[8],这时就需要对这些差异进行分析和研究。

在东西方各自的文化中,人们对待交际中的静默语的态度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在人际交往、课堂表现、上下级关系、寒暄方式和商务谈判这五个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2.1 人际交往

东方社会崇尚以和为贵,人们尽量避免和他人发生正面的冲突,多采用间接方式处理,例如:不直接拒绝、不直接表明态度等等。这些令人捉摸不透的表态方式都经常以静默语结合其他副语言来完成。当然,在相同文化背景和共同认知的前提下,对方可以很快理解此刻静默者的用意,并做出相应回应。相比之下,西方社会把语言当作是重要的交际工具,而模糊的态度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他们认为即使直接地拒绝也是一种真诚的表现,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例如,一个日本人和一个美国人在交谈的时候,美国人可能滔滔不绝,而日本人时常静默不语,不发表自己的任何意见。这时美国人可能会觉得日本人其实是不愿意听自己说话,也不赞同自己的观点,因此对他的话题不感兴趣,美国人认为日本人的沉默是带有消极色彩的,表达的是忽略和不赞同的意思;然而,在日本文化中,静默代表了一种谦逊的态度,他们崇尚做一位忠实的倾听者而不是倾诉者,在和美国人的交流过程中,他们也秉持着这种文化信仰,以自认为积极的态度参与此次交谈,没想到却被他人误解。

2.2 课堂表现

课堂是东西方差异表现尤为明显的一个环境。BBC曾有一个叫《中国老师在英国》的节目邀请国内知名老师去英国,以中国的教育方式为英国学生上课,在教育界和全社会引起很大反响。英国学生不习惯于中国灌输式的上课方式,从最开始的好奇和新鲜感到后来变为反感,而中国老师也认为英国学生的活跃的态度是不尊师重道的一种表现。

中国的课堂重视规矩,气氛安静,学生被动,在课堂提问时,学生会因为害怕答错而选择静默;另外,课堂上的随便发问或说话讨论通常被视为是不礼貌或不尊重老师的行为。而西方社会的课堂气氛较活跃,老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希望他们可以勇于创新和探索、主动提问、踊跃发言,哪怕错了也比闭口不言好,以期能够让学生真正地用自己的方式习得知识和技能。

2.3 上下级关系

在职场中,上下级关系也凸显了中西方差异较。

日本有句著名的谚语:“鸭子叫,早挨刀”,也就是告诫人们不要强出头,要尽量保留自己的意见。在很多日剧中都能看到,日本的领导都比较强势,下属在面对领导时唯唯诺诺。其实,这种情况在东方国家都很常见,下级面对上级时多处于一种少言的状态,一是因为他们接受的文化教育要他们采取多听少言的方式来做事情,以虚心的态度接受别人的意见或建议;二是在上级面前,下级的潜意识里总有害怕和顺从的心理,因此,东方社会的上下级关系是非常清晰明了的。

然而,在西方社会也有一句很有名的谚语:“The squeaky wheel gets the grease(咯吱叫的轮子才会被上润滑油)”,就是鼓励人们去争取,去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欲望,这样才有机会得到。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追求人人平等,即使是在自己上司面前也可以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直呼其名字,呈现出一种和睦的上下级关系。

2.4 寒暄方式

在东方国家(例如中国和日本),人们打招呼时更倾向于选择肢体语言来代替语言。中国人在遇见关系不是特别亲密的人的时候更愿意用微笑、点头或者挥手的方式来打招呼,他们认为这样既能避免对方不愿跟自己打招呼时的尴尬,又能维护双方之间的社会距离;而西方人把打招呼视为促进自己和他人有更进一步社会关系的一种方式,因此他们更愿意用寒暄语(例如:Hello/How is the weather today?)开启一次新的交谈,在他们看来,对方不出声的招呼行为则被视为对自己的一种轻蔑。

2.5 商务谈判

在商务谈判方面,这种差异对东方代表来说是一种有利于争取更多好处的工具。由于西方代表对谈判中东方代表的模糊的态度捉摸不透,有可能导致谈判让步或失败。在东方社会,尤其是中国,自古以来深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洗礼,谨记三思而后行的道理,在不确定的因素面前,宁愿多花时间思考对策,也不愿意冒险而试;而西方代表们把这种情况当成谈判过程中的“僵局”,认为是对方的勉强和犹豫或是讨价还价,为进一步达成共识,他们宁可做出让步[9]。

3 差异存在的原因

以上的五种差异是由东西方人们的语言态度、信息价值度和信息传递方式三个方面的不同导致的。

在语言态度上,东方社会深受孔孟思想引导[7],而孔孟之道崇尚少说多做,更有“沉默是金”的语言态度。东方人认为言有尽而意无穷,不言比语言具有更大的力量。东方人视静默为双方之间的一种默契,是精神上的交流和融合,也是自我的洗礼和升华。西方社会则相反,他们认为语言是自我实现的重要工具,能言善辩之人必有大为,而沉默之人心思难以揣测。因此,西方有句谚语说道:Trust a chatterbox but don’t trust a quiet man(喋喋不休者可信,沉默寡言者应防)。由此可见,西方社会对静默语的态度是比较消极的。因此,在交际过程中一旦出现间断,西方人便会马上用言语或行动去填充,哪怕是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话题,只要能缩短沉默的时间间隔就是成功。

根据Edward Hall的高低语境之分,中国和日本等东方社会属于高语境(High-context)国家,而英美等西方国家属于低语境(Low-context)国家[10]。对高低语境国家的划分中有一项重要标准就是对静默语的理解[10]。中国日本等高语境国家更注重静默语的信息价值,他们可以结合共有的情境背景分析出交际中的静默语所蕴含的潜在意思;而低语境的西方国家却更倾向于将意思表达在字面之上,忽略了静默语语码所包含的信息价值。

由于东、西方分别属于高、低语境,他们的信息传递方式也是截然不同的。在高语境社会中,点到即止、旁敲侧击是经常使用的一种启发式信息传递,因为这样的点播方式既可以给予对方面子,也可以启发对方、给对方思考或回旋的余地;另外,若有第三人在场的情况下,也可以使消息秘密传达,双方心领神会。而在低语境社会,信息的传递较为简单,只要确保内涵上的确定性和外延上的明确性,确保信息传达的最大化,方可准确无误地进行下一步交际。

4 结束语

不同的文化给静默语赋予的意义并不相同,因此在同一交际情境下,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对静默语的理解也是大相径庭的。本文对交际中的静默语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从人际交往、课堂表现、上下级关系、寒暄方式、商务谈判五个方面进行了东西方的差异对比,也从语言态度、信息价值度和信息传递方式三个方面阐述了存在这些差异的原因。总的来讲,东方人对待交际中的静默语的态度比较积极,包容性更强,而西方人的态度相对消极,容忍度更小一些。

[1] 梁绪敏,季丽莉. 沉默与跨文化传播[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21(5):82-85.

[2] Hall E. The Silent Language[M]. New York: Doubleday, 1959:3.

[3] Saville-Troike M. The place of silence in an integrated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s on Silence[M], eds. by Tannen D & Saville-Troike M. Norwood, NJ: Ablex, 1985:3-18.

[4] Bruneau T J. Communicative silences: forms and functions[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73, 23:17-46.

[5] Jensen J V.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of Silence[M]. ETC: a review of general semantics,1973(30): 249-257.

[6] Enninger W. Focus on silence across cultures[J].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Studies, 1991, 1(1):1-37.

[7] 宋莉. 沉默中的不同“声音”一静默与跨文化浅析[J].外语学刊,1998(1):57-59.

[8] Hall E. 跨越文化障碍——交流的挑战[M].麻争旗译.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124.

[9] 王丽. 跨文化商务谈判中有意沉默的交际功能及其文化依附性[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1(1):106-110.

[10] Samovar L A. 跨文化交际[M]. 董晓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165.

[责任编校: 张岩芳]

An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in Silence between East and West

GUO Jing, LIU Yan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HubeiUniv.ofTech.,Wuhan430068,China)

In this paper, a contrastive analysis is conducted on manifestations and functions of silence in eastern and western wor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with the focus o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lassroom performance, leader-member relation, phatic communion and business negoti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eastern society regards silence as a positive way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while western much more negative. Enlightened by Hall’s High-/Low-context theory, this paper then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above discussed from three aspects: 1) language attitude, 2) information value and 3) information transfer mode, with the aim of enhancing people’s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silence so as to achieve smooth and successful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ilenc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differences

1003-4684(2016)03-0074-03

H030

A

2016-03-14

郭 静(1991-),女,湖北十堰人,湖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刘 艳(1970-),女,辽宁沈阳人,湖北工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语用学,跨文化交际,教学法

猜你喜欢
静默跨文化态度
世界不静默
预备,出发!
以沉睡的姿态 行静默的叛乱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爱在发生时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态度决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