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铨燕
(重庆市江津区朱杨小学校 重庆重庆 402293)
论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器乐教学
曹铨燕
(重庆市江津区朱杨小学校 重庆重庆 402293)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器乐教学目的主要在于让学生初步学会使用常见的乐器,认识、感悟器乐作品,感悟音乐的美,促进自身全面成长。本文即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器乐教学的内涵、价值和意义进行分析,并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器乐教学的实际教学策略略作探讨。
小学音乐教学 器乐教学
器乐教学已于20世纪80年代纳入中小学音乐课程,器乐教学的纳入使得小学音乐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更为丰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促进了学生“美”的体验。进行器乐教学,培养学生在器乐方面的音乐表现能力和自信心,成为越来越多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目前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器乐教学已经取得一定发展,在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器乐教学学会演奏常见的乐器,并能利用乐器为歌曲伴奏或合奏,器乐教学注重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所以在器乐教学中应注重音乐理论与实际的演奏相结合。
器乐教学现已成为我国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器乐类型,我国小学器乐教学中一般主要使用民族打击乐器、奥尔夫乐器、口琴、手风琴、竖笛、电子琴等。根据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了解到,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器乐教育要求学生能够运用乐器声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感受乐器的声音,能够听辨常见打击乐器的音色,并能用打击乐器辨出强弱、长短不同的声音;能够认识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学习竖笛、口琴、口风琴或其他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能够在教师指导下自制简易乐器;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声音材料合奏为歌曲伴奏、参与演奏活动、即兴配合音乐故事和音乐游戏。简单来说,小学音乐课程中的器乐教学任务在于让学生认识常见的乐器,激发学生学习乐器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演奏姿势,教会学生所学乐器的基本的、初步的演奏方法,巩固所学的基本的乐理知识,拓宽音乐视野,初步发展小学生的音乐素养。[1]
器乐与声乐是音乐的两大表现形式,丰富的乐器种类,多样的演奏手法,丰富的音响效果,拓宽了音乐的范畴,同时也弥补了声乐的一些局限,对于人声达不到的音域、音响效果等,器乐都可以达到。将器乐教学纳入小学音乐教学中有着众多价值和意义。其一,器乐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器乐教学拓宽了学生学习音乐的范围,对于一些歌唱条件差的学生来说他们可以通过器乐学习充分认识音乐、感受音乐。其二,学生通过对乐器、器乐作品的认识,可以感受、理解音乐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感悟音乐中的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其三,在器乐教学中,通过眼、耳、口、手、脑等器官的协调并用,能够促进各器官协调发展,激发学生思维的多向发展,促进学生观察力、理解力、记忆力、操作能力等得到综合发展。其四,器乐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有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全面成长。[2]
目前,在教育观念、应试教育、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下,在实际的操作当中,有很多学校并没有将器乐教学有效开展起来,尤其是那些落后地区的学校。而小学阶段的器乐教育是音乐教育全过程的基石,也是学生一生的音乐素养成长的基石,所以,在小学阶段,务必重视对小学生的器乐教育。对此,当地政府、教育局和学校应该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理念,高度重视器乐教学的开展;同时,合理选择和购买口琴、手风琴、竖笛、电子琴、二胡等乐器,及时补给器乐教学设备;另外,学校也要重视专业器乐教师的调配,并重视对教师的培训,以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由于乐器复杂多样等特殊性,学校也可以聘请当地的器乐师傅来教授。总之,器乐教学由于客观存在的实际操作困难,首先需要当地教育局及学校的高度重视,以此来保证器乐教学的正常开展。
从教师方面来讲,有效的器乐教学需要教师专业的、科学合理的教学。小学音乐课时较少,所以需要教师充分利用音乐课堂,明确教学目标,合理构建器乐教学体系,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高效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具体来讲,器乐教学包括乐理知识和实践操作部分,对于相对枯燥的乐理知识,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将器乐理论知识与实际演奏紧密、合理结合,以此来调动课堂气氛;对于演奏器乐,虽然是学生的兴趣所在,但是其涉及到的识谱、演奏姿势、演奏方法、演奏音准和节奏等细节对于小学生来讲还是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师在教授时应注重引导学生反复练习、由简到难。另外,每个小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不一样,所以还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以便照顾到每一位小学生的器乐学习。[3]
对于小学生来说,器乐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会初步使用常见的乐器,即注重具体的实践操作,而乐器演出也是对器乐教学成果的检验,所以,学校和老师应注重开展相关的乐器演出活动。学校可以经常举办乐器演出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能,还可以与更多拥有共同爱好的同学一同交流学习。老师也可以在班内组织活动,让学生运用乐器模仿生活中或自然界中的声音,也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乐器尝试为喜欢的歌曲伴奏,以此巩固练习。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相关的音乐故事、音乐游戏,让学生配合故事和游戏演奏所学乐器。另外,教师还可以在班内举办小型演奏会,让学生们用各自喜欢的乐器跟同学们一起完成一首音乐的演奏,让学生感受多种乐器同时演奏的乐趣与美妙,同时也让学生认识更多的乐器,感受乐器的表现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器乐教学,对于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拓宽学生音乐知识面、加深对器乐等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能力、丰富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价值。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器乐教学,需要在器乐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合理构建器乐教学体系、因材施教、优化教学过程,并最终落实到学生对器乐知识的掌握和实际运用上。
参考资料
[1]李广汉著.小学音乐教学方法改革[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3.01.
[2]树辉主编.小学音乐教学100问[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5.
[3]邰方,耿坚,胥娟编著.小学音乐教学技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