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培养中西医结合高素质护理人才浅谈

2016-03-06 06:53徐晓晓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28期
关键词:高素质培养目标专业课程

杨 洋 徐晓晓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省商丘市 476000)

优化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培养中西医结合高素质护理人才浅谈

杨 洋 徐晓晓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省商丘市 476000)

现今社会中,中西医结合高级护理人才,更加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具有更广的发展前景。而通过对当前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需求与培养现状的分析,更加揭示了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的重要性。而针对优化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建议与措施,为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提供借鉴。

护理专业 课程设置 中西医结合 护理人才

中西医结合护理源自中西医结合医学,是运用现代医学和现代护理学,结合中医理论知识和方法,探讨人类增进健康和保持健康的护理过程。经过40多年的实践表明,成为我国医学事业的一大优势,是我国独有的护理方法。但因专业建设起步较晚,目前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体系仍不完善。课程设置是整个专业教学计划的核心,科学的、合理的、符合专业指导思想并富有专业特色的课程设置是培养优秀专业人才的基础。因此,对我国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在课程设置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培养优秀的护理专业人才,推动我国的高等护理教育事业发展。

一、确立护理专业的培养方向和目标

明确培养目标是课程改革的前提,而课程故置的政革与优化必须紧紧围绕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和谐统一,并反映时代先进水平。经过20年的不断探索,将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施护与西医整体护理、护理程序进行有机地结合。打破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模式,改变为“以健康为中心”、护理程序为框架的整体护理,使“辨病护理、辨症护理、辩证护理”有机结合,形成目前中西医结台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即“培养既能掌握现代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能掌握中医整体观念、辩证施护,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知识。具有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及社区健康服务的基本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从事护理临床、科研、教育、管理、社区等工作的高素质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人才”。[1]

二、中西医结合护理专科教育课程设置现状与问题

1.缺乏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的特色

目前的课程设置尚缺乏论证,绝大多数院校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仍沿用“三段式”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即基础医学课程+临床专业课程+临床实习,同时开设中西医护理课程,但二者主辅地位尚无定论。尤其是在高职高专院校,大专护理学生需在2年时间内完成几十门西医及中医类课程,时间紧任务重,教与学都很难把握重点,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没有实用性,培养的学生无特色,脱离了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2]

2.教材体系建设滞后

教材是课程的主要载体,是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但目前我国尚无一套专门针对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的实用型教材,中西医护理课程教材的编写基本沿袭医疗+护理的模式,教材的内容医疗部分偏重,护理内容不突出,未能充分体现特色。

3.教学内容不合理

教材建设的滞后导致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合理。目前大多数院校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仍未打破学科的限制,根据教材来选择教学内容,甚至是教材有的内容统统讲授,导致信息量过大,知识点过多,学生难以接受。

4.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

我国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建设起步晚,因此该专业的高学历人才匮乏,即使是具有中医护理本科以上学历的也为数不多。故目前担任中西医结合护理教学工作的教师主要为中医类相关专业的教师或临床医生,他们虽然理论基础扎实,临床经验丰富,但缺乏对护理专业的职业认同感,很难将教学内容与现代护理的理念相结合。且我国尚无中西医结合专业师资的考核标准,国内也未开展专业的针对性的培训,严重影响了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的教学质量。

5.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目前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不合理等问题。尤其是中医类课程,为了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不断压缩实践课时,而以讲授为主,学生实践操作及接触临床的时间太少,学到的知识很快忘记。这与培养社会紧缺的技能型护理人才的目标相悖。

三、中西医结合护理专科教育课程设置改革

1.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与卫生工作方针,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既能掌握现代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能掌握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施护,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知识,具有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及社区健康服务的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从事护理临床、护理科研、护理教育、护理管理、社区护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中西结合护理专业人才。

2.课程改革实施

课程设置理念:以人为本,以需求为导向,夯实西医,融合中医,注重整体,辨证施护。

构建课程模块:根据学分制要求,构建公共基础必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人文必修课实践技能必修课、中西医结合岗位限选课及任选课几大模块。其中,对岗位学生选课实施打包制,即中医类课程全部归到中西医结合岗位学生的限选课中,使培养的岗位学生具有岗位特色。

课程内容及课时改革:考虑到大专学生学制短、课程多、排课难等问题,且各课程由于过分强调各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导致学科多但内容繁多且重复,因此,我们充分整合教学内容,将中西医结合护理岗位的中医类课程整合为两门,即中医护理概论(64学时):包括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诊断学两部分;中医护理技术(112学时):包括中药方剂学、中医针灸推拿、中医护理及中医养生与食疗四部分。其中,各部分的学时又根据学生的能力培养要求分配不同。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重视实践教学,突出技能培养。对本专业所需的护理服务技能,可通过角色扮演与模拟练习相结合、课内训练与集中强化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单项技术与综合技能相结合的模式来加以培养。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紧密围绕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对其课程设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积极学习国内外及兄弟院校先进的护理教育理念,以推动我国的高等护理教育事业发展。

[1]张志国,王慧生,秦玉龙,等.中西医结合本科高等教育现状教育学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5):3-5.

[2]徐桂华.优化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培养中西医结合高素质护理人才[J].中华护理教育,2007,4(1):28-30.

猜你喜欢
高素质培养目标专业课程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创新德法兼修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谈技工教育要着眼于大国工匠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