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上林县大丰镇皇周小学(530500)韦洁菡
浅谈字理识字教学
广西上林县大丰镇皇周小学(530500)韦洁菡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实践证明,讲析字理的识字教学法是最根本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字理教学法根据汉字的特点,依据字理析形索义,因义记形,从汉字的形与义、音的关系着手进行识字教学。灵活运用字理析词教学能帮助学生提高识字能力。在教学生字、易错字词时,可以分析字理,但要注意针对性和选择性。
[关键词]识字教学字理针对性选择性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包括识字教学、听说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四大板块,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袁微子先生曾强调:“字词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头等重要的训练。”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识字教学搞不好将直接影响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二十多年来,我所教过的学生中,凡是语文成绩差的大多数都是因为识字不过关。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和着力探究的教学工作之一。实践证明,字理识字教学法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自从参加我们学校进行的字理课题研究和实践后,我更加坚定这个看法。字理教学法是根据汉字的特点,依据字理析形索义,因义记形,从汉字的形与义、音的关系着手进行的识字教学。灵活运用字理析词教学能帮助学生提高识字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识字教学的。
扫除生字是学习新课文的首要任务。学习生字析解字理时,根据汉字的特点和教学需要,可采用不同的教法。
1.回忆旧知,引出新字。如教“旦”字时,先让学生读,然后启发学生回忆“日”字的字理:“象形字,古文字成圆形,中间一横表示太阳的光辉。本意指太阳,引申为白天、时间。”以“日”字带出“旦”字的字理:“‘一’表示地平线,‘旦’字像红日从地平线(一)升起来的样子,表示天刚亮,早晨之意。”教“头”字时,以“大”字带出“头”的字理:“‘大’是一个四肢舒展的人形,加上两点指明头的部位,即脑袋。一般点头都是点两下,故加两点,可以识记为‘人伸臂,点点头’。”这样一讲解,学生就能形象牢固地识记汉字的字形及字义了。
2.实物演示法。如教“尖”时,先出示削尖的铅笔,引导学生边观察边识记:“上小下大为尖。”教学生区分“拆”和“折”的时,先教学生读准这两个字,再拿一根小木棍把它折断,让学生理解“折”的意思。接着把黏在一起的两张纸拆开,再把一个粘好的信封拆开,在拆开过程中撕出一些碎纸,让学生理解“拆”的意思。然后提醒学生注意这两个字的区分:“一个‘斤’下有一点,一个则无一点。多的‘那一点’表示手抡着斧头(斤)拆散物体时斧头边溅起的细小木屑或泥快等,也可以想象成刚才在拆开那两张纸和信封时掉下的碎纸。‘拆’使物体受到的破坏性较大,而‘折’只是用手或手拿斧头把物体折断,破坏性不那么大。”经过这样的演示学习,学生不仅不会再写错这两个字,而且还学到了汉字的知识,提高了学习汉字的兴趣。这种直观的教学法,学生当然印象更深刻。
3.图画演示法。在教学生字时,可适当用一些画面帮助学生识记字形理解字义。如教“休”时,指出从“人”从“木”,并画出一个人在一棵树下休息的简笔画,引出“休”是从人从木,人倚木,即人在树下休息。
4.字理拆分讲解法。教“染”时,指出:“‘氵’表示水,‘九’表示虚数,是多的意思。古人用的颜料是从树木中得来的,所以有‘木’。要染东西必须有水,即‘氵’。多次染才能完成一种颜色,所以是‘九’而不是‘丸’。”
5.联想法。如教“坐”时,想成:“两个人在土上背对背坐着,固古人有席地而坐的习俗。”学生经常把“红旗”的“旗”字右上头的“人”丢掉,我让学生把“人”想象成旗杆上飘扬的红旗,并用红色粉笔表示,加深学生的印象。
6.分析比较法。(1)分析比较形声字:汉字中形声字占绝大多数,具有表音、表形、表意三种功能,其中声旁表音,形旁表意,声旁和形旁合起来表形。(2)分析比较偏旁系统。“氵”偏旁,一般与水有关,如“海、河、流”等。而“冫”偏旁,多与寒冷有关,如“冻、冷、冽、凌、凛、凝、冬、寒”。“月”一般与人体各个部位名称有关,如“脚、腿、肝、脏”等。这样分析意符的不同含义,有助于引导学生理解各类字的不同含义,避免混用。(3)比较形近字。比如在上六年级上册《最后一头战象》时,我发现学生经常搞错“日寇”的“寇”和“冠军”的“冠”,我先让学生比较这两个字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日寇’的‘寇’是‘宝盖头’,表示房子,‘元’表示人头(下‘儿’是人形,上‘二’表示上部,人的上部就是头了),‘攴’表示一人手拿机械。一个人手拿机械闯入他人的房子打他人的头,这叫什么?”学生马上明白:“这叫强盗。”“冠军”的“冠”上头“秃宝盖”,表示布帛之类的制品,“寸”的古文字是“手”字下部加一小横,表示那里是医生诊脉的地方,用“寸”作部首组成的字与手有关。“冠”的意思是手拿布帛之类的制品盖在人的头上,本义指帽子。而帽子是戴在人最高的部位的,所以又引申为名列第一的意思。最后,我又这样补充:“冠军”的“冠”头上没有“点”,可以这样想,就是上面再也没有比他厉害的了,他就是第一。这样一比较,再也没有学生写错这两个字了。
我发现学生作业时经常把“吃”字的“口”放在后面,写成“乞口”,我就引导学生这样想:“我们吃东西先经过嘴巴,所以吃前面是‘口’,把‘吃’写成‘乞口’,嘴巴就放在后脑去了。”学生在大笑中记住了这个字。又如在用词造句时,有个学生给“连衣裙”的“连”加了“衣字旁”,我问他为什么这样写。学生说:“连衣裙是衣服,所以加‘衣字旁’。”我又问:“连衣裙是怎样的一种衣服?”学生说:“衣服连着下裙。”我接着问:“那么,这里的‘连’是什么意思?”“‘连’字表示连接。”学生回答说。我接着说:“所以,‘连’不能加‘衣字旁’。”这样利用字理理解词义识记字词,纠正错别字,学生更容易记住。
任何事情如果总是千篇一律,人总有腻的时候。字理识字教学也一样,如果一学到生字,每次都是从头到脚进行字理分析,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听腻而失去兴趣。因此,字理识字教学要有针对性、选择性。如在进行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日积月累”的成语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熟读成语,大概理解词义后,听写一遍,检查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词语,还没掌握哪些词语,然后把学生第一次听写写错最多的或写不出的字词归纳出来。我发现“脍炙人口”的“脍炙”和“不落窠臼”的“窠臼”许多同学不会写,这时应该采用字理教学法。我这样引导学生识记“脍炙”这个词:“‘月字旁’一般与什么有关?”学生回答:“‘月’作为部首,用它组成的字大都与月亮、光明有关,但与‘肉’有关的字作偏旁时也写作‘月’,如‘肚、肠、胃、脏’等。”然后我又让学生通过查字典理解这些字的意思,再引导学生理解:“‘脍’是形声字,从肉,会声,指剁碎的肉,故从月肉旁。‘炙’是会意字,本义为用火烤的肉。在成语‘脍炙人口’中,‘脍’为切细的肉,‘炙’是烤熟的肉。这都是人们喜欢吃的肉,故被用来比喻人们广泛喜爱的东西。”教学“窠臼”时,我这样引导:“‘窠’,形声字,从穴果声,本义是鸟、兽、虫的窝,故从穴。‘窠’与‘臼’常组合成‘窠臼’,本义是鸟兽在窠中反复进出,后引申为人们用杵在臼中反复机械地舂捣,比喻老套子、旧格式。成语‘不落窠臼’比喻不落俗套,有独创风格。”通过这样的字理析词,依据字理析形索义,因义记形,学生很快就记住这两个成语。
字理识字教学不能孤立地进行,必须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中,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进行。识字要与口语、组词、造句、看图、看实物、阅读相结合进行字理分析。教师要及时对学生容易用错的字、写错的字进行归纳、比较,依据字理析形索义,因义记形,切实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与量。
(责编莫彩凤)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6)0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