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科研项目《宗喀巴<缘起颂>哲学思想研究》(项目编号:MYYJS2015007)阶段性成果
摘要:宗喀巴的《缘起颂》总结了宗喀巴缘起自性空的思想精华。在哲学思想方面,他阐述了缘起与性空的关系,论证了缘起自性空思想,并反驳了外道人的边见,是一部内涵深刻的哲学著作,因此,《缘起颂》中的思想值得探究,本文将浅谈其中的哲学思想部分。
关键词:宗喀巴;缘起颂;缘起;性空;哲学思想
《缘起颂》主要是宗喀巴因佛讲说了缘起法而赞美佛之功德,颂词开头即先赞美佛“见说缘起”,接着解释了赞颂缘起的根本原因和阐述了缘起之理的基本观点。宗喀巴赞缘起的根本原因,简单来说就是,缘起能灭无明,缘起是诸法之心要。由此,宗喀巴引出了其缘起自性空思想。
一、阐述缘起自性空
宗喀巴首先阐述了缘起与性空的关系。首先,佛说自性空的根本前提是缘起,认为性空与缘起相违背的人是理解不了的。然后解释了自性空与缘起有是圆融一味、毫不相违的,顺此又引出了与缘起之理相悖的常断二边的见解,此二边之见只会让人堕入苦恼。最后再次赞叹缘起,并表达了缘起之理并非全部空掉现象、也并非承认自性存在这样的观点。
首先,性空之因即是缘起,缘起的道理,就是无与伦比的决定之因:恒作饶益者,为益众生故,说教藏空性,无比决定因,谓缘起道理;见相违不成,此于尊教法,如何能了知。“恒作饶益者”,就是指导师释迦牟尼佛。佛教认为释迦牟尼佛永远都是利益众生的人。“为益众生故,说教藏空性,”为了利益所有的众生,而宣说了八万四千法门。而这一切的核心,就是空性,也即缘起。缘起与空性实际上是一个意思。“无比决定因,谓缘起道理。”“决定”,也即抉择。“因”,也即推理方式。如何决定空性?怎么样抉择一切都是空性呢?缘起的道理,就是无与伦比的决定之因。虽然佛讲的缘起,是真实存在的,但在除了我们看得见的因缘之外,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因缘,就是我们自己内心的作用,其中也包括了前世善恶业力的作用。这就是佛教的世界观,其中没有任何信仰的成分,是谁也无法否定的事实。但那些认为缘起自相矛盾与不成立的人,又怎么能够了解释迦牟尼佛的深奥教法呢?根本不可能!
然后,宗喀巴认为自性空与缘起有不矛盾,许性空者一切事成:尊许若时见,空即缘起义,性空与成立,作所作无违。意思是,什么时候能够证悟空即是缘起,除了空以外,没有缘起;除了缘起以外,没有空。性空与成立,性空与所作都圆融一味、毫不相违,那我们就证悟了。我们写字的时候,字就是所作,写就是作;画图的时候,绘画就是作,画出来的图像就是所作。空性和作所作,绝对是矛盾的。凡是有作和所作,就不是空性;凡是空性的,就不可能有作和所作。在证悟空性之后,就能理解空性与成立,性空与作所作是不矛盾的。虽然是空性,但也可以有作和所作;在有作和所作的情况下,同时也是空性。
最后表达了缘起性空并非二边断见的思想,并再次赞缘起。二边断见不成立:若见反彼者,空则用不成,有用则无空,堕苦恼险处。如果见解与前者相反:认为空性和作所作,是相违而不能圆融的。凡是空性的东西,都没有“用”,也即没有作和所作;凡是有用,也即有作与所作的东西都不空,都是真实的,就会堕入极端的边——断边和常边。认为凡是存在的东西都是不灭的、不空的,这就是常见;凡是没有、空性的东西,永远都不可能有作和所作,这叫做断见。一旦堕入常见和断见的两边,就无法证悟缘起。如果不证悟缘起,就会在轮回中经历无数的痛苦和烦恼。
二、论证“缘起自性空”
上文阐述了缘起与性空的关系即缘起自性空,这部分就论证了缘起自性空。首先从有待无待方面讲,万物观待因缘,没有独存之物,故得出万法自性空无之结论。接着从有自性和无自性方面分别解说。若有自性,则一切不可改变,那么众生脱离轮回亦不可能。若无自性,则万法待缘而起,离苦得乐、入涅寂静都有可能,一切法皆不相违。最后再次赞扬了缘起性空无违无碍和缘起之理的稀奇。
万法观待因缘,故万法自性空无:无待如空华,故无依非有,若性有彼生,待因缘相违。是故离缘起,更无有少法,故说离性空,亦无有少法。宗喀巴说,所有物质、精神的存在,都是观待的、有条件的。不观待、不需要任何条件而存在的东西,就如同虚空中的鲜花一样永远不会产生。世上没有任何不依赖其他东西而存在的东西,万事万物都依靠因缘而存在。如果物质的本质存在、实有,那它的产生就不需要依赖因缘。如果某个实有事物的产生需要因缘,那实有与观待因缘二者就是相违的。凡是依赖因缘而产生的东西,都不是实有的;凡是实有的东西,都不能依赖任何因缘而存在。
如果诸法有自性:若法有自性,则说无涅盘,及无戏论灭,自性无灭故。如果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事物,有一个实有的本质,那就不会有涅槃。不仅没有涅槃,也没有办法灭除任何戏论。因为实有的东西不会产生,即使产生了,也永远不会毁灭。同时,如果戏论,也即各种各样的情绪有自性,那也不可能毁灭。但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嗔心、欲望等任何情绪,在达到高潮后,都会趋于毁灭。这就说明,凡是有诞生、有毁灭的东西,都是不存在、不真实的假象。
如果诸法无自性:故于智众中,发大狮子吼,数唱离自性,善说谁能难?况无少自性,及依此此生,建立皆成立,二不违随顺;即由缘起因,说不依边见,此善说即是,尊无上说因。法尊总结说:故自尊莲口,说法本无性,狮音所宣说,于此谁见难?缘起故性空,诸建立皆成,说遍离边见,是为无上说。况且任何事物都没有一点点的自性,无论六道轮回或三千大千世界,还是所有的时间与空间当中的所有事物,没有一个是有自性的,都是以此因生此果。前面否定了因和果,后面又说有因有果。没有自性与此因生此果虽然看似矛盾,但却是皆可成立、互不矛盾的。因为是缘起,所以不依赖于常边和断边之见。缘起善说,是世尊释迦牟尼佛所宣说的至高无上的学说。佛陀也因此而成为无上善说者。
再次赞扬缘起性空:此皆自性空,缘此此果起,二决定更互,无障为助伴;除此更有何,为甚奇稀有,以此理赞尊,成赞非由余。法尊法师总结说:诸法自性空,作所作皆成,双运稀有教,礼宣说大师。一切物质的自性,都是空性。在因缘当中,又可以生起果法。我们在主观上,应该理解、抉择出物质没有本质,却可以有因有缘,二者互不矛盾的定解。空性与缘起之间不但不矛盾,还可以互为助伴。因为是缘起,所以是空性;因为是空性,所以是缘起,这叫做助伴。
三、反驳二边之见
宗喀巴认为外道往往偏执一端,不信不解性空之义。此部分即是宗喀巴对外道的反驳。
宗喀巴首先提出了外道不信不解性空之义:若有为愚使,与尊作仇隙,彼不忍无性,妙声有何奇?若受行尊语,珍藏缘起法,不忍空性吼,我说此为奇!已经被无明愚痴所驱使,并成为无明奴隶的那些人,他们与佛作对,时时挑衅,不能接受甚至不能忍受无有自性的空性学说,宗喀巴说这不值得稀奇。如果已经了解了佛教的思想,却不能忍受佛教最核心、最珍贵的精华——缘起性空思想,这就是很奇怪的现象了。
因外道执有,陷入常见,故宗喀巴破外道执:缘起是无性,无上引导门;若即由彼名,反执有自性,既然已经了解了佛教思想,就应该理解佛教最核心、最精华的缘起性空。缘起,是引导进入空性的极佳门径,是证悟空性的最好方法。如果有人因为缘起这个名词,却反而执著是有自性,那是不应该的。
宗喀巴由缘起而悟出性空之理:今有何方便,导彼众生趣,胜圣善行阶,无比尊喜道?法尊总结说:达性空方便,即于缘起理,执性有众生,无性如何引?有什么办法,能引导这些人进入无上空性之门呢?答案是没有!本来缘起法门是引导众生进入空性最殊胜、最善巧的解脱宫殿的阶梯,也是佛极力赞叹的胜妙之道,但小乘佛教和大乘唯识宗的一些修行人,却反而会因为缘起这个名词而执著为有自性。
宗喀巴说,缘起即无自性,缘起与有自性相违:自性无作待,缘起有待作;何能于一事,二无违和顺?自性是无造作,不需要观待任何事物的。假如有观待,就不是自性。缘起是有观待的,任何有因有缘的东西,都必须依赖于条件。比如说,稻芽就是有作的,它必须依赖于因缘。如果稻种、土壤、湿度、温度、空间、时间都没有,稻芽也不会产生。稻芽,就是由湿度、空间、时间等因缘造作的,所以它是有待的。如果一切物质或缘起是真实有自性的,那就应该是无作无待的。但缘起却是有待有作的,这是我们大家公认的。怎么可能有自性与缘起可以在一个事物上面无二无违呢?这个观点绝对是错误的。
所以宗喀巴认为诸法如幻:故说缘起法,虽自性本离,然似彼显现,此皆如幻事。法尊法师总结说:无待与有待,自性相违故,一切缘起法,尊说如幻现。虽然缘起法的自性本来就不存在,并不是以前存在,现在在某种情况下变成了不存在。但在没有证悟空性之前,这些现象却都是存在的。自性本离与显现,是物质的两个侧面,二者的结合,就叫做缘起性空。但所有的这一切显现,都是如梦如幻的幻觉。惠能大师讲的“菩提本无树”,就是“自性本离”的意思。大圆满彻却中讲的“本净”,也即本来清净。并不是原本有一个不清净的东西,然后通过我们的修行,把它转化为清净。而是因为没有自性,所以本来清净。惠能大师虽然还没有讲大圆满,但已经把空性讲得很透彻了。
最后宗喀巴认为,缘起所向无敌:说如尊所教,无有少敌者,能如法求过,善达即由此。何故由说此,于见不见事,远离增益执,及损灭过故。意思是,佛的缘起法,没有任何人能够战胜,所以是所向无敌的。没有谁可以寻找出缘起的过失。如果能够理解、通达、证悟缘起法,就完全可以彻知四无畏的原因了。佛所传的缘起法,是佛教的真理,因为真理在任何人面前,都不需要心虚和胆怯。要客观地去观察和解释世界,既不能把没有的东西当成有,也不能把有的东西说成无。常边和断边,也即有边和无边的两种观念,都是错误的曲解。正确的解释方法,就是“缘起”。
缘起于余起定智理:缘起道因相,见尊说无比,由此证余语,是量起决定。法尊法师总结说:由说实体义,稀有缘起语,证余说成量,无过处亦成。用缘起的道理,可以推导出另一结论:佛所宣讲的道理,是无人能比拟的。因为佛教认为缘起是正确的观点,也可以由此推知佛陀讲的其他观点也是正确的。
缘起止灭过失起定智理:见如义善说,有随尊学者,衰损皆远离,灭众过根故。由背尊圣教,虽久依疲苦,后后过如呼,我见坚固故。稀有诸智者,善达此二别,尔时于圣尊,岂不从髓敬。佛证悟了缘起的意义,并广转法轮。跟着佛修学的人,一定会远离所有衰损,不会有任何的损害,其原因,就是因为断除了所有过患的根源。违背佛法的尊圣教,不追求证悟的智慧,则哪怕历经各种残酷苦行,也如同呼唤一个人来到自己面前一样,只能唤醒各种过患。因为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非常坚固的我执犹在。
缘起通达所说义趣与安乐故起定智理:纵于一分义,得少许决定,尚与彼胜乐,况尊众多说?噫愚坏我慧,于如此德聚,虽曾久皈依,未知德少分!然幸将近终,命相续未没,于尊略生信,想此亦善根。法尊总结说:灭众过根本,启诸利乐处,教诲缘起道,心礼彼大师。即使对佛经中的一小部分内容得到了定解乃至证悟,也能给我们最殊胜的幸福快乐,更何况是理解、通达了世尊所说的众多佛教理论呢?下面宗喀巴大师用非常谦虚的语气说:悲痛的是,因为我自己的愚昧毁坏了我的智慧,所以虽然皈依了具有圆满功德的释迦牟尼佛很长时间,却到现在为止,仍然无法圆满了知佛陀功德的一小部分。接着宗喀巴大师又用安慰自己的语气讲道:幸亏在我接近临终,还未寿终正寝之前,能对佛陀生起特殊的信心。仅仅想到这一点,也是我最大的福分。
最后宗喀巴总结道:说中缘起说,慧中缘起智,二如世胜王,尊善知非余。他认为,所有的学说当中,最高深的就是缘起学说;在所有的智慧当中,通达缘起的智慧就是至高无上的智慧。由此可见,宗喀巴对佛教缘起理论的评价之高!
【参考文献】
[1]《缘起赞论略释》法尊
[2]《缘起赞略释》慈诚罗珠堪布
[3]《佛理精华缘起理赞》多识·罗桑图单琼排
[4]《缘起赞句义略解见深义眼》观空法师译
作者简介:许会梅,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级中国哲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藏传佛教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