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视角下农类营销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6-03-05 12:01李海琼
南方农村 2015年6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

李海琼

摘 要:本文构建了基于协同创新的高职院校农类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综合模型,同时提出了农类营销高技能人才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激励约束机制和协同创 新战略转化为行动的实施方案。文章认为,对于农类高职院校而言,“互联网+”时代的营销人才协同创新培养是重要的历史机遇,能够为高职院校培养更有竞争力的毕业生和农业企业乃至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操作性、实践性和基础性人才。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职院校;农类营销;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5)06-0068-07

一、研究背景

“协同创新”的思想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正式提出,他指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2012年3月,国家教育部强调,要将胡锦涛同志提出的“高校要与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的思想作为落实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强化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放、集合、高效的高等教育新模式。这就意味着,“协同创新”已经超越了“产学研合作”的校企联合模式,为今后高校产学研合作办学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指出了新的方向。

根据教育部“2011计划”重大需求的划分,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等四种协同创新类型。就面向行业与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而言,农业产业与广大农村的发展可能最需要协同创新提供的强大动力了。中国社会稳定与长远发展都需要来自农村基层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支撑,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困扰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三农”问题,从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而“三农”问题的历史性解决,归根结底需要大量的优秀的农业人才扎根农村、扎根农业才能实现。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农业类人才的茁壮成长对中国梦的实现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另一方面,和其它行业的人才储备与人才培养来说,农业类人才在培养机制、培养模式和培养效果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其中,农业营销人才在培养机制建设和培养模式方面更是处于探索性阶段,有关的研究还相对比较少(彭克明,张金鑫等,2001;杨英姿,章喜为,2004;邱训荣,2007;梁洁,2009;陈方丽,王阳,2011;邵林衡,2013;丁四祎,2014)。“协同创新”学科建设战略的实施给协同创新农类营销人才的培养机制、培养模式提供了非常好的机遇。

农业企业是农业科技进步的微观载体,农业企业的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而对于农业企业的发展而言,营销人才的能力和水平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决定了技术创新在市场上的价值体现,甚至最终决定了企业的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企业需要的营销人才应该具备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必须具有农业类专业知识,二是必须具有实战性强的市场营销知识与技能。这两个特点决定了农业类高职院校可能要比农业类本科院校更具有协同创新培养农类营销高技能人才的条件,因为这两个特点正好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与要求。“协同创新”强调了多学科、多部门、多单位、多区域的合作与创新,保证人才培养与人才实践在同一过程中实现有机统一,最大程度地发挥协同创新的效果。但是,现有有关高职农业类营销人才的协同创新培养问题的研究基本上还是空白。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地探讨,不仅具有批量培养农类营销高技能人才,助力提升农业企业竞争力,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实践意义,还具有提供创新研究素材、完善创新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等方面的理论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2000年到2015年,在中国期刊网上(CNKI)核心期刊中,有关协同创新的主题论文共有200多篇,有关高校协同创新的主题研究论文只有20多篇,有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题论文有80多篇,而有关高职农业类人才培养模式和有关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培养农业营销类人才的论文一篇也没有。这说明,本课题讨论的话题得到的关注很少,对此话题展开深入讨论的文章还不多见。但相关话题的研究可以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一些经验借鉴。

为了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以便于深入研究,本课题再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EBSCO、Ei Village、IEL和SpringerLink等数据库为检索源,以“协同创新”、“Collaborative innovation”、“Cooperative innovation”等为主题词,进行中英文文献检索。结果发现,现有的有关协同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协同创新实现途径方面,国内外学者主要围绕内部协同创新与外部协同创新开展研究。内部协调创新研究主要围绕与企业内部创新相关的核心要素(如技术和市场),以及若干支撑要素(组织战略、组织文化、内部管理等)的协同创新模式、机制及过程模型、影响因素及效应等方面展开研究;而外部协同创新研究则主要围绕横向协同创新(主体横向协同创新模型与运行机制、模式、绩效等)与纵向协同创新展开研究。但这些学者基于不同研究视角与研究主体构建的相关模型,相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征与目标而言比较复杂,虽然可以借鉴,但却不太适合直接套用。

(一)有关协同创新方面的研究

协同创新(Collaborative Innovation)的概念与另外两个经常使用的创新名词紧密相关,一个是产学研合作创新,另一个是系统创新。有关协同创新,有人认为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MIT Sloans Center)的研究员彼得·葛洛(Peter Gloor)提出,Gloor指出,所谓协同创新是指“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目标”。由于协同创新的概念很容易发生争论,因此对于协同创新的理解至今仍有很大分歧,甚至有人认为,协同创新与产学研创新、系统创新或集成创新其实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严雄,2007;张力,2011;薛传会,2012;唐书影,2013)。但更多的研究者认为,协同创新的概念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与更广泛的外延(Lee Y S.,1996;Ireland, R.D., Hitt, M.,1999;Ketchen, D., Ireland, R., Snow,C.,2007;饶燕婷,2012;何郁冰,2012;舒童丽,2014)。协同创新打破了以往的各种创新形式、创新内容与创新活动的边界,由单一主体进行的创新扩展到多部门、多环节、多形式的创新组合,创新资源与创新要素实现了最大化价值的整合与融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创新统一体”(饶燕婷,2012)。按照这种理解,研究者们给出了以下协同创新的分析框架:endprint

第一,从协同类型的角度来看,协同创新氛围主体协同、目标协同、组织协同、体制机制协同和环境协同等类型。其中,主体协同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核心;目标协同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前提和基础;组织协同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支撑平台;体制机制协同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制度保障;环境协同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坚强后盾(饶燕婷,2012)。这一协同创新模型综合考虑了协同创新的主体差异性以及各自的功能,在操作性方面比较强,本论文认为,可以借鉴运用到农类营销高技能人才协同创新培养的模式构建上。

第二,从协同创新可能的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影响要素对协同创新绩效影响的角度看,协同创新可以分为战略协同、组织协同、知识协同等。此外,由于创新主体的异质性,必须考虑不同创新主体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问题,也就是各创新主体对创新活动的成本与收益权衡问题(何郁冰,2012;申明明,2014)。尤其是战略协同方面,与以往的产学研合作会有很大不同,各创新主体必须事先制定一整套的协同创新方案,明确创新目标以及各创新主体承担的权责,甚至需要考虑创新活动的顺序和节点(何郁冰,2012)。这一协同创新模式与理念也很有启发意义。对于高职院校的农类营销人才培养而言,除了在学校学习书本知识以外,政策知识、法律知识、实践知识都有很大的差异性,需要学生在协同创新培养过程中全面、系统地学习,因此设计好协同创新方案就尤为必要。而对于不同的协同主体而言,必须能够在协同创新中找到他们需要的“痛点”才能激发协同的积极性。因此,战略协同、组织协同、利益分配机制等设计为本课题协同创新培养农类营销高技能人才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提供了比较好的借鉴。

第三,从协同创新的内容和对象来看,主要包括集群的协同创新研究、技术的协同创新研究、供应链的协同创新研究、客户的协同创新研究、知识的协同创新研究、全面协同创新研究、协同论应用研究等(杨睿,2012)。显然,这一协同创新的视角主要针对的是企业层面的协同创新,而且将协同创新进行了模块化,例如把技术协同创新与供应链的协同创新区分开。这种协同创新分析框架不太适合应用于人才培养方面。

第四,从不同层面的协同创新来看, 主要包括内部协同创新和外部协同创新两大类。按照熊励等人(2011)的看法,所谓内部协同创新,指的是组织内部各要素协同创新模式、各要素协同创新机制与过程模型、各要素协同创新要素及效应等;而外部协同创新则包括横向协同创新与纵向协同创新等(熊励等,2011)。横向协同创新更多地存在与业务模式相同或相近的组织之间合作创新,面对的问题具有异质性;而纵向协同创新则多发生在产业链或上下游的关联业务之间,面对的问题具有同质性。从知识结构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农类营销高技能人才的协同创新培养应该是复合型的协同培养,既需要内部协同与外部协同的结合(如学校内部与学校外部),还需要横向协同与纵向协同的结合(如不同农业院校之间与不同的企业、政府、事业单位之间)。

(二)有关高校协同创新问题的研究

目前,有关高校协同创新的研究文献并不多见,本课题能够检索到的有价值的参考文献只有张力(2011)、朱凌等(2012)、薛传会(2012)、张永康与莫纪平(2012)、王丽荣与朱奎(2013)等十几篇文章讨论了高校之间协同创新的问题。有关农业院校之间协同创新的研究只有一两篇。其中,欧金荣和张俊飚(2012)直接以农业院校为例讨论了农业知识源头协同创新的理论构建及对策研究问题,作者提出了一个基于农业知识源头协同创新互动关系框架,主要包括农业院校、涉农企业、政府、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等四个主体,四个主体都围绕居中的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展开互动:政府给农业院校提供政策支持,实现制度的协同,农业院校完成政府交付的知识传播的使命;政府、企业和农村基层组织、农民通过政策支持、技术采纳、知识运用开展协同创新研究;农业院校和企业最主要的协同是资源的整合、技术创新。但是,对于具体到某一专业领域的人才协同创新培养到底应该采取何种机制与模式,目前还没有搜寻到类似的讨论出现。

(三)有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的研究

从总量上看,有关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尤其是协同创新培养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2000年以来核心期刊论文年均不到5篇,有关高职院校农业人才培养的论文甚至不见一篇;非核心期刊上,有关农业院校和农业高职院校的营销人才培养也只有杨英姿和章喜为(2004)、彭克明和张金鑫等(2001)、邱训荣(2007)、梁洁(2009)、陈方丽和王阳(2011)、吴初程(2014)等几篇论文而已。而这些研究中,除了传统的“校企合作(任俊峰,2012)”、“半工半读、(王慧,2012)”、“工学结合”、“工学交替(朱彦熙,宋士福,2012)”等培养模式外,基本上没有特别新的提法。相对而言,在高职院校中系统提出按照“产学研”结合的思路培养学生的研究目前仅见黄鹏和张宁(2012),他们指出,在高职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坚持产学研结合实现“双赢”,共同发展、拓展国际化办学,挖掘优势,办出特色、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双导师”,“双证书”制度、构建创业平台和孵化基地,为高职学生初试身手,展示能力提供机会、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就业平台,为高职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等措施。但虞希铅和李小娟(2012)也指出,多元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困境,包括政府政策制定落后、财政投入不足、行业专业管理滞后、职业培养乏力、企业实训缺乏深度、技能培养不够、教育资源缺乏有效共享平台、沟通渠道不畅等。

总之,协同创新已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充分显示其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有关协同创新方面的研究成果将构成本项研究重要的研究基础。但国内对协同创新培养农类营销高技能人才方面的研究基本上还是空白。尤其在战略层面,协同创新培养首先需要建立一套理论模式,从顶层设计层面解决多组织协同的机制问题。endprint

三、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培养农类营销高技能人才的综合模型

(一)协同创新培养农类营销高技能人才的总体框架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强调操作性和实践性,因此,特别复杂、费解的协同创新模型都不适合在高职院校中应用。尤其是有关农业类人才的培养更应该立足实践需求,强调对理论的转化与践行,才能与农业企业管理水平较低、领导与员工素质不高、现代化企业制度不健全的总体状况相适应。因此,和以上文献回顾中提到的各种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型相比,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提出的观点更值得借鉴。王迎军校长(2012)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培养的主体具有多元化特征,除了高校外,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也都拥有自身独特的人才培养优势和条件,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分别掌握在不同的创新主体手中,任何一个创新主体都不能够有效掌握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必须依靠其他的主体提供支持,形成协同效应,共同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突破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外部机制障碍,建立多机构、多部门、多单位协同创新机制。

不过,协同创新最大的制约就是如何协同的问题,而协同问题的首要问题就是战略的协同,即各单位在联动创新机制中必须遵守统一的规则,这一规则首先需要制订得到一致认可的战略目标。在战略目标的约束下,各协同单位各司其职,有序而动,才可能保证步调一致。其次,高职院校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偏重于实践,对于理论的要求和训练通常不高,因此在进行实战训练前,需要对知识结构进行提升和充实,这就需要在“校校合作”中寻求解决办法,通常有三种院校可以提供合作支持:国内综合性院校、国内农业高校和国内农业高职院校。再次,农业企业的行销与工业品相比,可能对国家政策的敏感度要求更高,更需要掌握国家在质量监控、质量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因此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可以为农业营销人才培养提供宏观政策层面的训练。最后,所有营销知识和技能都必须落地到企业实战经营方面才能得到最终的检验,因此,农业龙头企业的实践基地必不可少。此外,专业性的营销咨询管理公司和农业企业管理顾问公司的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

将以上分析综合起来,可以得到协同创新培养农类营销高技能人才的框架:

图1 协同创新培养农类营销高技能人才的框架

(二)协同创新培养农类营销高技能人才的模式选择

根据以上的分析框架,在协同创新培养农类营销高技能人才的模式选择上可以确定为以下几种:

第一,单一协同模式,即高职院校仅仅选择以上多单位中的一家签订合作培养农类营销高技能人才的模式,可以仅选择与综合性院校联合培养,也可以选择与农业主管部门或市级及以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农合联)联合培养农业营销人才,也可以选择与综合性农业龙头企业联合培养农类营销高技能人才。

第二,多家单位协同模式,即高职院校可以同时选择两家以上的合作单位联合培养农类营销高技能人才。

第三,全通道式协同模式,即高职院校同时与政府、企业、中介、院校签订联动协议,协同培养农类营销高技能人才。

以上三种模式中,国内一些高职院校大多采用类似“单一协同模式”的校企合作的产学模式进行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但学校与企业方面的合作大多属于浅层合作、点对点的合作,常停留在校企签订学生实习就业协议、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聘请企业人士来校兼课等,企业大多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属于“企业参与型”。

本文认为,针对传统的“企业参与型”产学模式的不足,在协同创新农类营销该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上,应重点研究高职院校如何与政府、与农业企业、与其他院校、与中介机构等彼此渗透、相互融合,使协同创新活动在更加广阔的组织空间内进行,使协同创新不再是简单的线性创新,而是由多个组织或部门参与的非线性创新,以促进资源的整合与流动,实现协同创新价值的最大化。

必须指出的是,到底选择哪一种协同创新的模式选择取决于高职院校自身的实力、资源和战略定位。在选择协同创新模式之前一定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切实全面地考虑方案的可行性。

图2 协同创新培养农类营销高技能人才模式

(三)协同创新培养农类营销高技能人才的激励约束机制建设

每一种协同创新的模式都需要创建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才有可能落地和保证方案得到执行。不同的组织单位对于约束条件和激励条件的期望是不同的,因此,在正式进行协同创新培养农类营销高技能人才之前,必须与各协同单位充分沟通与交流,照顾各方面的利益诉求,考虑各方面的特点,这样才能使得协同创新顺利进行。

图3 协同创新培养农类营销高技能人才的激励、约束机制

(四)协同创新培养农类营销高技能人才的实施方案

在战略目标明确、协同创新单位签约、激励约束机制明确的情况下,协同创新培养农业营销专业人才的战略可以转化为实际行动。实际行动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将人才培养机制固化为实施方案,作为各方协同创新合作的行动指南;二是将指南转化为各方的实际联动,通过对人才的联合培养实现协同创新的战略目标。考虑到全通到协同创新的困难,战略转化为行动需要分步骤执行。首先,签订一家或两家协同创新的合作单位,选择一批优秀学生进行重点培养,摸索经验,总结教训,等到一年或两年以后再大规模地按年级整编制地对高职学生进行联合培养。

图4 协同创新培养农类营销高技能人才实施方案

四、结论和建议

“协同创新”是国家创新工程中的一项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构建“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抓手。在人才培养创新方面,普通高校的协同创新培养已经开始启动,如2015年教育部实施的“国家治理研究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但是,农业高职院校的人才协同培养还相对比较落后,至今仍停留在“校企合作”、“产学研研究”层面,对于多单位、多环节、多形式的协同创新培养人才模式还很少有尝试。而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定位是培养操作性、实践性和基础性人才,书本知识学习固然重要,但是书本知识的检验以及操作性经验的学习都需要通过协同培养才能够实现。从这种意义上讲,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更需要引入协同创新培养机制。endprint

农业人才的缺乏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瓶颈之一。其中,专业的农业市场营销人才更是农业企业实现企业价值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在“互联网+”的时代,农业企业要想摆脱“丰产不丰收”、“好吃卖不掉”等传统的季节性和空间性瓶颈,必须充分利用电商平台,做足、做好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整合传播营销,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持久的生命力。而互联网营销系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与普通农业高校、综合性普通高校的合作培养以进一步突破高职院校教育大纲的限制,还需要涉农的国家和事业单位提供相应的指导和训练,还需要在农业企业和农业企业专业咨询机构中直接践行。换句话说,高职院校农类营销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更需要考虑全通道式的协同创新培养机制,“互联网+”的时代为高职院校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在世俗观念里,高职院校尤其是农业高职院校总是比普通院校差,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出来找工作也总是感觉要低人一等。其实,国民教育体系设置的依据并非知识本身存在高低的标准,而是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的差异性而已。农类高职院校具有自己的社会定位和教育特点,如果能比其它高校更科学、更有效地利用好人才协同创新培养机制,将会更能凸显农类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特色。而在设计全通道式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时,最重要是做好顶层设计,在实现战略协同的前提下制订各创新协同单位的激励约束机制,更有效地将战略转化为实际行动,这样才能使得高职院校的农类营销高技能人才更具有就业竞争力,才能在操作性层面为农业企业乃至农业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

究,2011(7):18-21.

[2]严雄.产学研协同创新五大问题亟待破解[N].中国高新技

术产业导报,2007-03-20.

[3]饶燕婷.“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要求与政策构想[J].

高教探索,2012(4):29-32.

[4]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2):

165-174.

[5]薛传会.论高等学校的协同创新及其战略重点[J].高校教

育管理,2012(6):24-29.

[6]杨睿.我国协同创新研究热点探索[J].科技视界,2012(23):

5-7.

[7]熊励,孙友霞,蒋定福,等.协同创新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

研究,2011(14):15-18.

[8]朱凌,常甲辉,徐旋.从构建产学合作平台到实现产学协同

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59-66.

[9]张永康,莫纪平.协同创新,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J].

高校教育管理,2012(4):4-6.

[10]欧金荣,张俊飚.农业知识源头协同创新的理论构建及对

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6):55-59.

[11]王迎军.构建协同创新机制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N].中国

教育报,2012-04-23.

[12]黄鹏,张宁.基于产学研结合的视角构建高职创新创业人

才培养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8):120-122.

[13]虞希铅,李小娟.多元主体参与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困

境与出路[J].前沿,2012(17):145-147.

[14]Lee Y S.Technology transfer and the research university:

a search for the boundaries of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J].Research Policy,l996,25(6):

843-863.

[15]Ireland R D,Hitt M.Achieving and maintaining

strategic competitiveness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role of strategic leadership[J].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1999(13):43-57.

[16]Ketchen D,Ireland R,Snow C.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and wealth creation[J].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2007(1):

371-385.

(责任编辑:石大立)endprint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