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会陈皮产业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2016-03-05 10:34曾艳陈金涛方凯黄红球陈新华
南方农村 2015年6期
关键词:合作社品牌

曾艳++陈金涛++方凯++黄红球++陈新华

摘 要:近年来,广东新会陈皮产业迅速发展,新会陈皮成为收藏的宠儿,也带动新会地区的经济发展。本文在对新会陈皮村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新会陈皮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促进新会陈皮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新会陈皮产业;合作社;品牌

中图分类号:F3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5)06-0039-05

一、前言

新会陈皮是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的汉族传统名产。早在宋代就已成为南北贸易的“广货”之一,行销全国和南洋、美洲等地区。作为“广东三宝”之首,新会陈皮曾经在1996年也衰落过,种柑橘跌至最低谷,但近年来,柑橘种植重新兴起,新会陈皮也成了收藏新宠,2013年,新会陈皮更荣登“广东十件宝”之首,鲜柑果和当年晒制的柑皮价格大幅上涨,种植面积亦随之大大增加。但当前新会陈皮产业仍存在一些问题:生产规模小;加工品众多,难以形成品牌效应;销售市场狭窄;生产技术落后,信息技术交流不畅,检验技术差;市场机制不完善等。 因此,如何做强“新会陈皮”品牌,拓宽新会陈皮的销售渠道,实现地理标志农产品新会陈皮品牌效应和经济效应的提高,最终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新会陈皮产业的发展历史

相传唐代开始有“陈皮”的名称,新会专门种柑取皮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到明代,有新会商人利用运销葵扇之便,将新会陈皮销往外省。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新会葵商在重庆、成都等地相继开设德隆、悦隆等9家“隆”字商号,主营葵扇又大量经销新会陈皮。清末光绪三十四年(1908)的《新会乡土志》记载,陈皮为当时主要物产之一。在1912年前后,会城有经营陈皮的专营店30间、兼营葵扇的商号5-6间,它们集中在会城河以南贤洲街一带(今冈州大道中原贤洲路段),其中的一些大户还在上海等地开设批发店,这些大户不少是经几代人的传承,其中刘怡记最初叫刘全记,乾隆年间(1736-1795)开业;而小户在本地或广州卖货。当时,新会陈皮运到上海、重庆、广州3个主要市场,然后转销到全国各地。1936年全县的种柑面积30623亩,产量40383吨。抗日战争前,新会每年产陈皮量约700吨,仍未能满足全国各地需要。

由于历史的原因,新会陈皮的生产销售曾一度衰落。1996年种柑跌至最低谷,柑桔橙总面积才六七百亩。近年,这一行业又逐渐兴起,目前种柑面积约5000多亩。涉及陈皮及其制品的企业和工商户上百家,专营新会陈皮的商店十多间。区政府重视促进这一地方传统产品的发扬光大,2002年12月,由果农发起,经新会区农业局和区工商联(总商会)推动,成立了新会柑(陈皮)行业协会,这有利于新会陈皮行业的生产、销售、科研和利益保护。产品宣传力度逐步加大,一些“自杀”式的经营短期行为,如大量低价购入广西等外地柑充正宗新会柑、以红茶染色假冒老陈皮等严重影响新会陈皮名声的做法受到谴责。

三、新会陈皮产业发展现状

(一)新会柑种植面积逐渐扩大

2008年,新会全区柑种植面积7500亩,分散在8个镇(街),面积最大的种植场只有200亩,超小规模的分散经营模式难以实现集约化经营。2011年,新会柑总种植面积约1万亩,产量约11万吨。而在新会首届陈皮文化节之后,2012年新会柑总种植面积约1.5万亩,产量约20万吨。2013年,新会柑的总种植面积达到约2万亩,产量约25万吨。换言之,仅仅在两年的时间,新会柑的种植面积就新増1万亩,但与历史上新会柑的种植面积最高峰时期的11万亩相比仍有差距。有专家认为新会柑的种植规模,近期以2万亩为稳健,中期至3万亩,远景4-5万亩。新会柑的种植面积将以快速的增长速度大幅增加。

(二)市场价格持续上升,效益高

近年,新会柑的价格一路攀升。2009年,平均1.5-1.8元/斤,2010年涨到3-4元/斤,2011年5元/斤左右;2012年以来,虽然涨幅有所下降,但是仍呈现连年上涨的势头,5年涨了足足8倍。2013年,一线产区如梅江、天马、茶坑价分别为15元/斤、10元/斤、8元/斤。2014年梅江20元/斤,天马12元/斤,茶坑9.5元/斤。一线产区开盘价高也直接影响了二、三线产区价格,成直线上升,三江9元/斤,南坦8元/斤,小冈7元/斤,同2013相比增幅分别33.3%、37.5%和35.7%。

随着李锦记集团食品有限公司、江门市丽宫国际食品有限公司和新会陈皮村等大型企业和广州、珠海、佛山、东莞、中山等地市民悄悄掀起的新会陈皮收藏热,新会陈皮售价也逐年上涨。2007年,新会陈皮干皮售价为每公斤60-70元(新会新宝堂),到了2013的陈皮村展览会现场,1年的陈皮每斤约170元,3年的约210元,5年的则在500元,有商家称其收藏的35年老陈皮,价格达到每克450元,直接与黄金相当。随着陈皮价格的上升,经济效益的提高,种植新会柑的农民和陈皮经营者的收入也随之上升。

(三)新会陈皮产业化经营取得一定成效

2013年,新会区有陈皮全产业研发、加工、生产经营户达500多家,从种植新会柑,到生产陈皮味料、陈皮酒类、陈皮糕点、陈皮普洱茶等,从单一的农产品到各种深加工产品,陈皮产业链进一步延伸。使陈皮产业得到集约化和集群化的发展,年加工陈皮量超1200吨,年出口量达400多吨,初级产品年产值4.5亿元,全行业年产值由2000年的2000多万元增长到2013年的8亿元 其中,促进新会陈皮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新会陈皮村”,以新会陈皮“种植、收储、鉴定、研发”为核心,为弘扬新会陈皮文化,进一步扩大新会陈皮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建立了新会陈皮“产学研金融”对接平台,推动了新会陈皮产业做强做大,同时带动了新会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新会陈皮村作为投资平台,为农户提供了一个销售的平台,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采购的平台,投资者选购新会柑,签订三方合同并交付订金,农户采摘鲜果,最后投资者收货验货,可以选择陈皮村的加工服务。这种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推动了新会陈皮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四)借力文化促进新会陈皮产业发展

新会陈皮以药用食疗见长,数百年来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侨乡特有的文化,成为我们与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经常沟通和密切联系的纽带。近年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通过撰写文章、旅游推介、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闻媒体拍摄专题片,举办新会陈皮美食节、新会陈皮产业发展论坛等形式,大力推广新会陈皮保健、药用、食疗的文化民俗,深究新会陈皮产业发展之道,卓有成效。把过去新会陈皮市场从低端价格竞争、低端市场中拉了出来,突出新会陈皮的“中国和药”文化内涵,树立品牌,塑造新的产品,走向新的高端市场。

(五)科技发展带动新会陈皮产业进步

在发挥广东省柑桔无病苗木繁育场作用的基础上,新会柑种植和新会陈皮的物理研究均取得突破。如建立了首个市级“新会柑研发中心”,从原材料开始保护,提高新会陈皮的质量;与中山大学合作,建立了国家科技部新会陈皮GAP标准产业基地,为新会陈皮提供规范与标准;质监部门开展的“新会陈皮理化指标和营养成份的建立”和“利用红外光谱快速鉴别新会陈皮”项目研究,为鉴别真假新会陈皮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减少了外来陈皮对新会陈皮声誉带来的负面影响;新会中医院开展的“不同年份新会陈皮药效学的临床研究”、德鑫药厂等单位开展的新会陈皮中药制剂研究等,均取得一定的成果。这些科技成果使新会陈皮从原材料到深加工产品各个环节都得到规范保护,提高了新会陈皮的质量,促进了新会陈皮产业的进步。

四、新会陈皮产业遇到的问题

(一)生产方式传统,生产规模小

新会柑的生产规模小,以家庭经营为主。新会陈皮的生产还是由传统的手工加工完成,很少机械化,仓储简单化和经验化,技术水平低下。虽然已经有烘干技术的设备,但没做到全部都通过烘干机工作,还是原来传统的路晒方法。到了陈皮的晒制季,新会一景“陈皮阵”就会出现,全街铺满清香四溢的新会柑皮。新会陈皮的生产经营者大多是个体农户和小店铺,他们的文化水平较低,对于网络信息的应用水平低,导致生产、加工和销售各环节不协调,加上相互不沟通,导致新会柑和新会陈皮的供需信息在市场上不能及时交流,使价格波动、不稳定。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加上生产环境的简陋使我们很难将之与食品质量联系起来,而信息技术交流不畅也影响了陈皮品牌效应的建立。

(二)深加工品品种众多,难以形成产品的品牌效应

新会陈皮的深加工产品市场认可度低,销量不理想。随着陈皮经济效益的提高,新会陈皮的加工能力也不断提高,出现了各种陈皮加工产品,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如:江门丽宫国际食品有限公司已拥有5条生产线,先后开发了包括陈皮月饼、陈皮柑果酱、陈皮酒、陈皮普洱茶等6个系列共30多种产品,然而,陈皮深加工产品很多,销量却不好,还没有形成比较大的品牌。

(三)销售局限于传统的销售区域,未能扩展到更大的市场

产品的销售获利是生产的目的,如果生产的产品不能销售出去,商家不能获利,将导致商家的倒闭。所以销售问题是商家考虑的重要问题。现在新会陈皮的销售区域主要在珠江三角洲、香港、澳门及美国的三藩市,北方与其他地区还没有占据重要市场,销售市场还是局限于传统的销售区域,没有拓宽更大的销售市场。

生产方式的落后是一个很大的阻碍,导致陈皮产品的质量较低,不能进入欧洲等食品安全标准较高的市场,现在进入欧洲等食品安全标准较高的市场大多通过不正当途径,不是合法合规地通过正常渠道进入,这也是需要新会陈皮努力改变的一大方向。其次,新会陈皮宣传推广的力度不够,也是销售区域无法拓展的重要原因。如:说起北京就让人想起烤鸭,说起天津就联想到狗不理包子等等,但说起新会无法让人联系到陈皮。此外,销售区域受限也存在销售方式有限、销售渠道不广的原因。新会陈皮原始产品和深加工产品大多采用面对面交易方式,拓展电商业务较少。经营者大多是年长者,本身对电脑这些电子产品不了解,加上对电商接触少,而他们的下一代也没有继承这一行业的想法,因此销售方式还是传统的面对面交易方式,导致潜在的客户不能通过电商平台了解新会陈皮,流失一定的客户。

(四)掺假售假频现,检验技术不完善,损害了新会陈皮品牌

2006年10月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总局批准新会柑、新会陈皮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次年10月,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通过了《地理标志产品新会柑》和《地理标志产品新会陈皮》的省级标准,据此,新会以外地区种植的茶枝柑桔和它晒制的陈皮,今后将不得再冠以“新会柑”和“新会陈皮”之名,这无疑对新会柑、新会陈皮品牌起到法律保护作用。然而,由于市场机制发育不全,个别不法商贩乘虚而入,或以一般广陈皮当作新会陈皮出售,或把陈皮浸泡上色当作年久陈出售。而目前检验真假新会陈皮却没有一个权威的方法,辨别新会陈皮年份也没有一个可靠的方法。新会陈皮虽是本地特产,但大部分市民并不懂怎样检验真假新会陈皮,连部分陈皮批发商也是对此一知半解。这给新会陈皮品牌带来了极大损害,对新会陈皮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造成很大冲击,大大降低新会陈皮著名品牌的形象和影响力。

(五)合作社制度不完善,农民加入合作社意愿不高

新会有不少关于新会柑、新会陈皮的合作社,如:江门市新会区金稻田农业专业合作社、新会区深耕大红柑种植专业合作社、新会区雄祺合作社、江门市新会区常稳柑桔专业合作社、江门市新会区葵禾柑果专业合作社、新会陈皮村柑桔种植专业合作社等等。这些合作社普遍存在农民不愿加入的情况。原因一方面是农民自身的思想观念还没有改变,对现在新型合作社没有更深入了解。另一方面,合作社自身也存在不足的情况,合作社的管理制度及相关的服务没有完善好,不能满足农户的要求。

而制度完善的合作社对农民有一定的吸引力,如发展较成功的新会陈皮村柑桔种植专业合作社,其由10个人发起,2014年5月一共有成员63人,种植新会柑面积达5212.94亩,到了2015年8月,有100个种植户,10000亩种植地,完善的制度使合作社迅速发展起来,社员、种植面积都得到增长,也使它成为广东江门最大的新会柑种植合作社。

五、新会陈皮产业发展对策

(一)推动生产规模化、标准化

首先,鼓励新会柑规模化种植,在保证现有新会柑种植面积的同时,不断提升新会柑的规模化经营水平,以此巩固和做强新会柑产业。从源头抓起,在种苗繁育、种植技术等方面不断探索改进,培育出高产量、高质量的种苗。其次,强化柑橘的标准化生产,在新会柑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要加强标准化建设,以确保陈皮原料生产基地无水质、土壤及空气等环境污染,保证陈皮产品的高质量,提高新会陈皮的药用价值和营养功效。

(二)推广更有价值的陈皮加工品,建立特色陈皮加工品品牌

新会陈皮深加工产品种类多,却没有一种成为新会陈皮深加工品的代表。因此我们应该确立一种更有价值、更有经济效益的产品作为新会陈皮深加工品的代表。要做到“精”而不要做到“泛”,让更多人知道独具特色的陈皮加工品。如桔普茶是五邑特产之一,由具有“千年人参,百年陈皮”之美誉的新会柑皮与被誉为茶中减肥之冠的云南陈年熟普洱经过特殊工艺加工而成,无任何添加剂,茶叶清香甘爽,疏肝润肺、消积化滞、宜通五脏,维生素含量丰富,加上现代人更强调养生修养,所以桔普茶也较为适合作为陈皮加工品的代表。应对柑普茶进行更精美的包装,突出宣传柑普茶的功效,利用各种机会推广柑普茶,提高柑普茶的知名度。如结合购销旺季,组织“陈皮饮食文化节”,宣传柑普茶;引导陈皮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把新会陈皮文化设施包装成新会游项目,在宣传时突出柑普茶的推广介绍,使柑普茶在外地游客印象中留下深刻记忆,形成柑普茶就是陈皮加工品的代表的印象。

(三)发挥电商作用,扩大销售渠道

电子商务可以解决生产集中性、消费分散性带来的问题。新会陈皮产业由于区域性生产导致的集中性,所以其他地区对于新会陈皮的了解不能更深入,影响新会陈皮的销售。首先,确立发展电商必要性的思想,紧随时代潮流的发展,不落后。其次,要引入电商团队人才,通过电商人才包装、整理、宣传,更有利于新会陈皮产品的销售。最后,发挥好电商带来的宣传效应,通过电商的发展、宣传带动新会陈皮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四)做好辨别真假工作,做强“新会陈皮”品牌

近年来新会陈皮价格大幅上涨,使得外地陈皮打着新会陈皮混进市场,对新会陈皮的品牌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而辨别真假新会陈皮却没有权威的方法,对于陈皮的年份鉴别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我们应该在民间寻找有丰富检验经验的民间鉴定师,根据古老的辨别方法,分辨是否新会陈皮。然后,通过与其他研究会和大学科研机构,用高科技检验新会陈皮的真假。最后,成立新会陈皮的专业鉴定组织,通过互相的学习、交流,探讨出更好的检验方法。

(五)加强陈皮产业化经营

首先,充分发挥新会陈皮产业链中核心企业的作用。如新会陈皮村在政府政策大力扶持下,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促进连片开发、规模化生产,致力打造新会陈皮全产业链,推进新会陈皮的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打造了特色品牌,推动了陈皮产业的创新发展。其次,新会龙头企业要建立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建立风险基金,同时企业利润分红对农户进行再分配,让农民得到实惠,使产业链各利益主体的收益得到提升,保证新会陈皮产业化旺盛的生命。最后,加强陈皮产业市场平台建设,在陈皮主要产区健全陈皮规范化、专业化销售市场,建立覆盖产地和销地、功能健全、布局合理的陈皮市场化网络。

(六)发挥协会、合作社的作用,促进陈皮产业的健康发展

政府应通过法律的规范、政策的配套扶持陈皮协会、江门市新会区金稻田农业专业合作社、江门市新会区常稳柑桔专业合作社、新会陈皮村柑桔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社,进一步促进新会陈皮产业的健康发展。鼓励陈皮协会对农民进行文化教育和科技的培训,提高农民对陈皮的进一步认识。同时,以陈皮协会和合作社为龙头推动陈皮产业化进程,带动新会柑和新会陈皮的科学生产发展,促进深加工产品的发展,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丰富人民生活。通过对农民的教育,改变农民对合作社的认识,相信合作社,支持合作社的发展。合作社需及时为社员提供信息服务,组织农民学习科技知识,积极开展技术指导,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确定好利益的分配等相关的规范。

参考文献:

[1]江门市新会陈皮村市场有限公司.新会陈皮产业发展史[EB/OL].

新会陈皮村的博客,2014-09-18.

[2]杨兴乐.新会陈皮年产值8亿,力推“全产业运作”[N].南

方日报,2013-11-19.

[3]杨兴乐.新会柑量价齐升,果农惜售买家观望[N].南方日报,

2014-11-11.

[4]新会政协.发展新会陈皮产业的调研报告[R].新会政协,

2009.

(责任编辑:石大立)

猜你喜欢
合作社品牌
关于新型农业营销力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贱利抑或高利:抗战时期川省农村合作贷款利率研究
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实践与启示
完善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促进家庭农场发展
烟农专业合作社用工管理探析
恩典皮具品牌发展战略研究
品牌包装设计中的色彩研究
从电影到品牌:看黄渤的“品牌化”之路
旅游经济
电子商务环境下品牌建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