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交往异化视角论述马克思劳动异化的第四个规定
——重读《穆勒评注》

2016-03-05 22:42
关键词:异化理论穆勒异化

谢世良

(中共中央党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北京 100091)



·哲学研究·

从交往异化视角论述马克思劳动异化的第四个规定
——重读《穆勒评注》

谢世良

(中共中央党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北京 100091)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异化劳动”概念,并分析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同劳动相异化,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鉴于逻辑结构以及考察对象的局限性,使得对于“人与人相异化”这一规定的分析陷入逻辑矛盾中,因此马克思在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悲惨境遇而导致的前三种异化的基础上,将研究视角转向市民社会,不再从孤立抽象的人的角度研究异化理论,而从多元主体逻辑框架分析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作为其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剥削本质的理论依据。马克思在《穆勒评注》中用交往异化理论从主客体二元逻辑结构分析异化劳动的第四个规定,不再局限于生产过程领域,而从更广阔的现实生活领域进行分析,丰富了异化理论的内涵。同时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结论与其成熟时期的思想交相呼应,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劳动异化;交往异化;市民社会;唯物史观

一、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的内涵及逻辑关系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首次提出劳动异化的概念,同时概括出劳动异化的四个规定,并以此为依据,对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进行了批判,也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资本奴役劳动、物统治人等现象进行了深刻地揭露。可以说,劳动异化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如何理解这一理论,则还需要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理论谈起[1]。

“在马克思以前,黑格尔是唯一真正关注经济领域的德国哲学家”[2]117,在《精神现象学》一书中,黑格尔曾多次谈到“劳动”“异化”等问题,他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并首次将“异化”这一概念哲学化。需要指出的是,黑格尔的异化思想与他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密不可分,他将现存的一切都放入绝对的思维实体框架内进行分析,并把思维实体理解为主体,力图说明现实世界的一切都是通过思维实体的发展而派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现实世界的发展也就变成了绝对精神的自我发展,“绝对精神”就成为“异化”的主要对象。简言之,黑格尔认为异化存在于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之中,在一定条件下,个人活动创造的对象将脱离本体,从而产生异己的存在物,而随着过程的发展变化,这一外化物又被丢弃。黑格尔的异化思想虽然看到了过程中异化的表现,但却是在精神层面的异化,其实质只能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异化观。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异化思想,在肯定了其辩证法的基础上否定了他的唯心主义。同时,马克思又继承了费尔巴哈关于宗教异化的观点。费尔巴哈认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因此神学的本质就是人类学。在宗教世界里,人按照自己的模样和需要幻想出了神,而神最终又与人相异化,变成了独立于人之外的主体,即人创造了神最后神又反过来按照自己的模样创造了人,变成了人的统治者。马克思评价说费尔巴哈的思想在对有神宗教的批评和认识中起着基础性作用。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深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影响,他彻底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继承了其辩证法思想并将费尔巴哈在宗教领域的异化转移到政治领域,创立了自己的政治异化观,最终在广泛借鉴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劳动异化理论”。马克思认

为,私有制是异化产生的根本原因,“即使私有财产表现为外化了的劳动的根据和原因,实际上却毋宁是外化了的劳动的结果”[3]54。也就是说起初私有制是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实际上私有制又是异化劳动产生的结果,即两者之间发展成为一种互为因果关系。这一理论与唯心史观划清了界限,并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4]405,然而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最大贡献的劳动者的生活却越来越糟。为社会创造了巨大财富的劳动者自身一无所有,劳动者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自身价值,而是为了生存的需要,劳动者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最终不归劳动者所有,而为资本家所占有,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分离,与劳动者产生了对立。劳动者作为劳动的主体生产出劳动产品这一客体,但最终劳动产品变成了支配劳动者的产物,与劳动者相对立,即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的根源是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行为本身使得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产品的制造依靠机器而非工人的才能,劳动不再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而变成了一种异己的力量,因此“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3]55。由此可见,劳动者与劳动行为相异化。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的劳动产品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劳动过程对劳动者来说变成一种痛苦,由此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阶级的剥削本质以及劳动者被剥削的事实导致劳动这一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这一经济事实的分析用哲学术语表达出来,即所谓异化就是主体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创造了客体,但客体却不属于主体所有,最后成为与主体对立的力量对主体进行控制和压迫。以上内容是马克思在《手稿》中所分析的劳动异化理论的前三个规定:劳动者同自己生产出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相异化,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前三个规定都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异化,第四个规定,即人同人相异化,是马克思在前三个异化规定基础之上提出的。围绕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异化,马克思提出了人与人相异化的观点。在《手稿》中马克思还是从劳动过程及自我异化的视角阐释人与人相异化,这是前三个规定的逻辑延续和具体表现。但是在对第四个规定进行阐释时马克思却陷入了困境,原因有二:一是逻辑结构的局限性,二是马克思仅仅在生产过程领域对劳动进行了分析,所考察的对象是抽象的个体,这就使得“人与人相异化”这一规定陷入逻辑矛盾之中。

二、马克思“交往异化”理论的内涵

在《手稿》中,马克思最初计划从生产过程本身来分析劳动异化理论的四个规定,但实际情况表明,单纯从生产过程角度来分析,无法正确解释“人与人相异化”的本质问题,这也正是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局限所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异化劳动理论的逻辑结构。马克思在分析劳动异化的过程中使用的是抽象的主客体二分法的逻辑结构,即异化是主体创造出客体,最后反被客体控制压迫的过程,主体和客体处于一种简单而不平等的关系之中。而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是复杂的,人与人的交往不仅仅局限于生产过程,不能简单用主客二分的逻辑结构来分析。因此,马克思在《穆勒评注》中对人的本质的分析视角从“劳动”转变为“社会关系”。他指出,人与人的交往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关系,此时若再用主客二分的逻辑结构分析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便会陷入逻辑矛盾,马克思在分析交往异化时不再局限于此,而是分析主体间的逻辑关系,并将分析范围由生产领域扩展至交换和消费领域。可以说,马克思交往异化理论的逻辑结构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一种社会交往逻辑,围绕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大阶级矛盾对立这一基本事实,在市民社会这个更广泛的范畴内从商品交换过程的角度揭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异化。

在《穆勒评注》中,马克思指出,无论是作为人的活动的交往,还是作为人的产品交换的交往,都是一种“类活动和类精神”,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即交往是人的本质,也是个人相互联系相互承认的实现形式,个人必须在社会共同体之中才能生存,作为人的本质的交往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3]170-171。正是因为“有了个人的需要和利己主义”才催生出这种“真正的社会联系”,因此,“现实的”人才是创造“真正的社会联系”的主体。此外,这种社会联系和社会本质是个人在实现自己“交往”本质的同时创造的,其是否真正存在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只要“不按人的方式来组织世界,这种社会联系就以异化的形式出现”,因此,交往异化之所以产生就是因为“人不承认自己是人”,人同自身相异化。

马克思认为,交往异化产生的根源是私有者所占有的私有财产的特殊性质——作为交换的中介。在《穆勒评注》中,谈到“穆勒把货币称为交换的中介”时,马克思指出货币的本质是“人的产品赖以相互补充的中介活动”,随后马克思还指出国民经济学是以交换和贸易(“相互补充”)的形式来探讨交往的。马克思所说的交往异化的主体是私有财产的占有者,即私有者,私有者通过对私有财产的占有来使“自己同他人既相区分又相联系”[3]172,私有者放弃自己的私有财产,就会产生人(私有者)与私有财产的外化[5]。因此,当人变成了私有者,人与人的交往关系就变成了私有者与私有者之间的交往关系,这时交往就会发生异化。在私有制存在的情况下,私有者同私有者之间的交往是以得到对方的私有财产为前提的,因此,交往异化起源于私有财产的特殊性质以及私有制的存在。私有财产作为交换的中介脱离原本私有者的占有成为外化的私有财产,进而成为其他私有者的私有财产,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货币逐渐取代普通私有财产而成为交换的中介,货币变成了外化的私有财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成了一种单纯的以货币为交换中介的商品交换,此时这种交换活动就是人与人交往的异化。

另外,黑格尔的“承认理论”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黑格尔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追求相互承认而进行的斗争,劳动在人们相互承认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例如,主人和奴隶之间的关系是奴隶通过劳动来证明自己是人,并使自己被承认是自由的人。马克思受到黑格尔的影响,在论证交往异化的过程中,指出人与人的交往就是一场追求相互承认的斗争,在私有制条件下,这场相互承认的斗争并不是将对方看作人,而是看作交换的工具和手段,这样人与人的关系就变成物与物的关系。后来,随着信贷业的兴起,人与人在相互承认的斗争中将对方看作资本或利息,表面上看信贷业回复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实际背后隐藏的是人格的买卖。因此,马克思借助于黑格尔的“承认理论”进一步揭示了交往异化理论的内涵。

三、“交往异化”视角下的“人与人相异化”

在《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揭示出异化劳动的本质,指出生产过程是抽象的,存在于生产过程中的人也是抽象和孤立的。接着,马克思又提出了劳动异化理论的四个规定,其中前三个规定都是关于单个抽象的主体与劳动活动、劳动产品以及人的类本质之间的异化,并且这三个规定都可以在资本主义生产领域内得到完整的阐释,而第四个规定是人与人相异化,这时再用单个抽象主体作为比较的对象便会失去意义。因为单个抽象主体无法实现与自身的交往,必须与其他个体进行交换,只有两个不同的主体相比较才有意义。因而也就规定了人与人相异化成立的基本前提:首先必须是多个人(至少是两个人)进行比较,其次是多个人进行交换。换言之,即现实的多个人之间才能进行交往,所以马克思的研究范围就从生产领域延伸到了消费和交换领域,研究视角也从劳动转移到了社会关系,因此,也就有了在《穆勒评注》中,马克思从市民社会的角度揭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异化。这里的人是活生生的、现实的、有意识的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也是真实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同时这里讲的人是资本主义社会里的人。马克思并未脱离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一前提来谈市民社会,并未脱离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大阶级对立这一现实来分析人与人的异化。

在《穆勒评注》中,马克思指出在市民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就是人的本质,并且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社会联系是人自己创造出来的,这种社会联系是每个人的“现实生活和享受”。人的本质的异化就是社会关系的异化。当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变成通过货币来进行交换的关系,或者是在信贷业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变成资本或利息来进行交换的关系时,人的本质就以异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在私有制存在的条件下,人们生产产品不再是单纯为了满足个人需要,生产的目的是进行交换,这样的生产活动就不再是实现人的本质的活动,而是一种异化的活动。对于某种产品的需要意味着将会受到该产品的支配和控制,并且这种需要还会是相互的,他人的私有财产变成了支配自己的手段,这种交换关系就是交往的异化。

马克思把货币作为分析交往异化本质的起点。在《穆勒评注》中,他肯定了“穆勒把货币称为交换的中介”的观点,并用货币这一概念揭示了交往异化的本质,即货币的本质是作为人与人交换活动的一种中介活动,货币的属性是“人的、社会的行动异化了并成为在人之外的物质东西的属性”。在马克思看来,货币是私有财产的外化,在使用货币作为中介的商品交换过程中,人“只能作为丧失了自身的人、非人化的人而活动”,物物交换以及人用物进行交换的活动就变成了“在人之外、在人之上的本质所进行的活动”,这种活动本身就是交换活动的异化。人不再依赖于人的力量,因此他的被支配的“奴隶地位就达到了极端”。而随后发展起来的信贷业,表面上看那种异己的物质力量消失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需要中介作用的异化的交往关系,而是人向人本身、向他人的复归。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假象背后所掩盖的是用货币来衡量人的道德和诚信,信贷的本质是被信任的人与有支付能力的人之间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是极端不被信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异化。在信贷活动中,人与人交换的中介不再是物质形式,而是人本身,当然人不再是作为人,而是作为“某种资本和利息的存在”,人本身变成了交换的中介,人与人交换的是人的道德品质和诚信,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信贷业或银行业的兴起将交往异化发展到了极致。

马克思在《穆勒评注》中着重摘录和论述了交换和消费两部分,并从货币到信贷业的发展历史以及交换异化的本质等方面分析了交往异化的本质,重新解释了《手稿》中所提出的劳动异化的第四个规定,即人与人相异化,指出人与人相异化的实质就是人与人交换活动的异化。起初,马克思由劳动异化的第三个规定(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推导出劳动是人的本质的结论。而马克思清楚地看到用劳动分析异化理论的局限性,所以在《穆勒评注》中从社会关系视角分析人与人的交往异化,从而推导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这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论述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相一致。马克思在分析交往异化的本质时指出,在私有制存在的条件下,交往异化的实质是私有财产的外化,而产生私有财产外化的原因是“贫困和需要”。因为需要,所以交换;因为需要,所以想去占有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他人的劳动产品,这也就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换,因此,马克思推导出人的本性是需要。这又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提出的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这一结论相契合。

由此可见,《穆勒评注》渗透着马克思成熟时期的思想,这些思想与其在以后著作中所表达的观点密切相关,在理论逻辑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其中交往异化理论在劳动异化理论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异化观,由此推导出的关于人的本质的结论与马克思后期著作中的相关结论也相呼应,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1] 李春生.马克思异化劳动概念的方法论特征简论.[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9(2):8-12.

[2] 俞吾金.被遮蔽的马克思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 张 盾.交往的异化:马克思《穆勒评注》中的“承认”问题 [J].现代哲学,2007,(9):16-20.

(责任编辑:蔡宇宏)

The Statement of The Forth Stipulation of Karl Marx's Labor Alien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action Alienation——Re-reading Muller Commentary

XIE Shiliang

(Section of Marxist Theory, Central Party School of CPC, Beijing 100091, China)

Marx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alienated labor" at the first time in The Manuscript of Economics and Philosophy, and analyzed the four stipulations of alienated labor: the alienation between the labor workers and their products, the alienation between the labor workers and the labor, the alienation between people and their nature, and the alienation among human.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the logical structure and the objects, the analysis of "the alienation among human" was trapped into contradiction, so Marx analyzed deeply the miserable life of the labor workers who were working in the capitalism society on the basis of the last three alienations, and turned the perspective to the civil society, he didn't study the alienation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bstract person, and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multiple subjects, it was the theoretical gist of the critics to the exploit nature of the capitalism society. In Muller commentary, Marx analyzed the forth stipulation of alienation labor with the theory of interaction alien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bject-object binary logical structure, he didn't limit to the areas of producing process, and expanded to the realistic life area, of course enriched the meaning of the alienation theory. Meanwhile, the conclusion of the nature of human were according to the thoughts of later period of Karl Marx, it laid the foundation of building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of Karl Marx.

Labor alienation; interaction alienation; civil society; historical materialism

2016-06-10;收修日期:2016-08-2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5YJC880128)

谢世良(1989—),女,河南南阳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A811.21

A

1003-0964(2016)06-0018-04

猜你喜欢
异化理论穆勒异化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脱不下的穆勒鞋
平衡之美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另类解读——基于“历史本质性”的视域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美特别检查官穆勒宣布退休
绅士都为她着迷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马克思与弗洛姆异化理论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