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小学二年级学生写话内容比较研究

2016-03-05 22:12:11广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调查研究小学生

李 广 曲 捷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语文视角

城乡小学二年级学生写话内容比较研究

李广曲捷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摘要]城乡生活的不同样态深刻地影响着小学生的写话差异。调查城乡小学二年级学生写话状况发现:城乡小学生具有易写则善写、会写则乐写、感恩精神较强、想象能力较弱的共性特征,也存在成长环境、价值倾向、生活感悟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分析可知,小学生写话题材影响着写话质量,识字数量影响着写话表达,信息储备影响着写话思路,成长环境影响着写话内容。

[关键词]小学生;写话内容;城乡比较;调查研究

城乡二元发展使城市与乡镇形成了不同的社会生活样态,城市的繁华与乡镇的恬静使特定场域环境下的学生对生活有着不同的认识与理解。写话是学生内心情感的流露,是学生思维与思想的外部表达,也是学生形成良好人际沟通能力的早期基础,其内容与形式也具体反映着学生早期对生活的认识与理解。立足城乡生活差别,测查城乡小学生写话内容,能够揭示城乡小学生写话内容的异同,为城乡小学写话教学提供参考。

一、研究设计

1.调查文本

本研究的调查问卷包括“看图写话”“主题写话”“课文续写”三个写话主题类型。其中,看图写话素材选自长春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36页的看图编故事。该素材描述了“小狐狸用拐杖帮助小狗取下挂在树上的风筝”的助人为乐故事。主题写话为本研究的自选题材,问卷设计以“我的家乡我建设”为引导语,要求学生写3—5句话,内容包括:作者会以什么身份建设家乡?如何建设家乡?把家乡建设成什么样子?该写话题材旨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书写自己与家乡的未来。课文续写主题选自长春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50页的《问银河》,旨在通过学生向银河提问的方式创造学生的想象空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以接原文续写,也可以寻找其他续写切入点。除主题写话题材外,看图写话与课文续写素材均来源于城乡两所小学通用的长春版小学语文教科书。

2.调查对象

参与本次写话内容调查研究的学生分别来自于吉林省长春市N小学与长春市下属县城管辖乡镇的D小学,两所学校各有120名二年级学生参与本次调查,总人数为240人。两所学校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学校文化环境、学习氛围与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水平相当、类型一致。

3.问卷编制与调查时间

本次调查的问卷编制采用半开放式命题写话的形式进行,除写话主题、指导语、学生所在学校、性别信息外,学生均可根据相应主题进行开放式写作。参与本次调查的城市学校与乡镇学校各有40名学生回答不同主题的写话问卷,各学校回答单个主题写话问卷学生总数各占所属学校参与调查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在城市小学调查时间为2013年11月21日,在乡镇小学调查时间为2013年11月27日。

4.问卷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共回收城市小学学生问卷119份,其中,看图写话类40份,主题写话类39份,课文续写类40份。回收乡镇小学学生问卷116份,其中,看图写话类39份,主题写话类38份,课文续写类39份。在问卷分析过程中,首先,分类别对学生的三个主题写话问卷在“总字数”“拼音代替汉字总字数”“错别字总字数”三个方面的城乡差异进行统计;其次,对看图写话类问卷进行“故事结局、人际交往”两个方面的城乡差异统计;第三,对主题写话类问卷进行“自我形象、家乡建设”两个方面的城乡差异统计;最后,对课文续写类问卷进行“提问内容、续写角度”两个方面的城乡差异统计。最终得出小学二年级学生写话内容的城乡比较结果。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城乡小学生写话内容的相同点

(1) 写话题材:易写则善写。从三类写话题材的字数统计来看,城市与乡镇学生均表现出看图写话字数最多,其次为主题写话,课文续写字数最少。这表明:图片性材料对小学中低年级学生的写作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学生对于图画等具体直观的材料具有较好的理解与领悟能力,并表现出积极的心理倾向;对于文字等较为抽象的材料,学生的理解与领悟能力相对较弱,甚至存在写话无力感。从学生三类写话题材作品的字数来看,城市学生与乡镇学生均在看图写话类作品中运用文字总量最大。相对而言,看图写话对学生来说属于“易”,主题写话与课文续写则属于“难”,学生对易写材料表现出善写的特点。

(2) 识字积累:会写则乐写。从城乡学生各类写话问卷的文字统计来看,城乡学生均表现出写话内容的字数越多,拼音字数与错别字数越多的现象。这表明:学生在写话中的文字储备量是影响其表达效果的主要因素;学生的文字储备量越大,其语言表达与想法呈现则越丰富;反之则会出现语言、想法贫瘠现象。识字是阅读的基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识字量少,就不可能尽快阅读和写作。[2]识字量影响着写字量,而写字量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写话技能,也影响着学生的写话欲望,学生识字水平与文字积累量是会写的基础,学生会写则乐写。

(3) 情感体验:感恩精神的塑造。对看图写话类作品分析发现,学生作品中出现较多“谢谢”“感谢”类词语。经统计,城市学生的40份看图写话作品中有31份作品写到小狗向狐狸道谢,乡镇学生的39份看图写话作品中有23份作品写到小狗向狐狸道谢,城市与乡镇的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认识到受人帮助要表达感谢。城乡学生在写话作品中对“感谢”的书面表达则反映出在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中对于“感谢”的前期认识,而写话这种书面表达又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感谢”心理。

(4) 信息提取:想象之源的干涸。课文续写旨在调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但分析发现,城市与乡镇学生均在课文续写类写话中表现出较强的模仿力,缺乏创造力。在城市学生的40份课文续写类作品中,涉及的提问内容包括植物、事物、人物、星体、物品、景观、气象、问题等9个类别,共计51种。其中,动植物类内容共有24种。在乡镇学生的39份写话作品中,涉及的提问内容共有42种,包括植物、事件、人物、星体、物品、景观6个类别。其中,动植物类共有23种。城市学生与乡镇学生均对《问银河》中原文提问的动物类内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沿袭。尽管城乡学生提问的内容类别均超出了原文中涉及的类别,但续写形式与原文的书写形式具有较高程度的一致性。这说明,学生在课文续写中多数仿用原文词汇进行续写,表现出较强的模仿力,也反映出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匮乏状况。

2.城乡小学生写话内容的不同点

(1) 成长环境:城墙阻隔与田园开放。看图写话素材的主题写作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人际交往与互动取向。在城市学生的40份作品中,共有7种故事结局,其中有4种结局体现出小狗与狐狸的互动;在乡镇学生看图写话的39份作品中,共有9种故事结局,其中6种体现出小狗与狐狸的互动,同比高于城市学生。反映出乡镇学生在作品结局设计上表现出的人际交往与互动的积极性明显高于城市学生。这也表明,城市学生在“城墙与高楼”的阻隔中对于人际交往具有较强的封闭性,而乡镇学生在“田间与自然”的开放中对于人际交往则具有较强的开放性。

(2) 价值倾向:功成名就与朴实无华。在“我的家乡我建设”主题写话中,城市学生塑造的自我形象包括建筑师、设计师、市长、无所不能的人、卡丁车手五种,其中有22份学生作品把自我塑造成设计师形象,占总数的56.41%。乡村学生塑造的自我形象包括小提琴家、教师、军人、医生、武警、工程师、建筑师、画家、护士九种,其中有18份学生作品把自我塑造成教师,占总数的47.37%。从当前学生对未来身份定位的价值取向看,城市学生更倾向于成为“成功、显赫、有作为、有出息”的大人物,而乡镇学生则更倾向于成为“稳定、普通”的平凡人。

(3) 生活感悟:科技虚拟与质朴真实。在“我的家乡我建设”这一主题写话中,城市学生的作品对家乡的建设大多集中于物质科技化、现代化的改变,如“给房子装上轮子、机器人服务、汽车会飞”等。在乡镇学生作品中,对家乡的建设多集中于生活的情感化、人性化,如“教书育人、服务百姓、治病救人”等。对于城市学生来说,高科技、现代化的城市生活样态已经根植于心,学生在城市生活中不断幻想着科幻、虚拟,离开了生活的本来面目。而乡镇学生关注的话题多来源于真实生活,反映着生活的原本样态。

(4) 信息加工:想象创造与模拟仿造。在课文续写类写话作品中,除《问银河》课文原有的动物与事件两类提问内容,城市学生的40份作品涉及的提问内容有9类,包括植物、事物、人物、星体、物品、景观、气象与问题等。乡镇学生的39份作品涉及的提问内容有6类,包括植物、事件、人物、星体、物品、景观。城市学生有7份作品的续写形式与原文不同,共有5份作品对银河提出了新的问题,2份作品提问银河的身份;乡镇学生的写话中则没有此类作品。城市学生每天受到电视、电脑等现代化媒体影响,其信息储备较为丰富,有利于学生按需要进行信息提取与加工,而乡镇学生则在“慢节奏”的生活中对信息储备较少,信息提取与加工能力相对薄弱。

三、思考与启示

1.写话题材影响学生写话质量

从三类城乡学生写话作品的文字数量来看,看图写话总字数最多,次之为主题写话,课文续写总字数最少。三类写话素材比较而言,看图写话更为直观,其形象的图片有利于学生展开联想,而主题写作与课文续写提供的是文字材料,距离学生真实生活较远,相对陌生。学生对于具体、直观的写话题材具有较好的认识与理解能力,对于复杂、抽象的写话题材则缺乏领悟能力与相应的想象力、创造力,也会影响到写话作品的质量。这必然要求教师在写话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设计写话题材,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成长规律,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

2.识字数量影响表达质量

学生对文字的认识是其文字应用的基础,只有认识文字才会使用文字,识字量的多少决定着学生对文字使用量的多少。识字是书面表达的前期储备,学生掌握的汉字数量越多、熟练程度越高、牢固性越强则能表现出较强的写话表达能力,其遣词造句能力与组句成篇水平也相应提高,表达内容也相对丰富。因此,在培养学生写话技能时,要关注学生的识字数量和识字水平,把写话技能与日常识字教学相联系,双向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与识字数量。

3.信息量影响学生写话思路

在课文续写作品中,城乡学生表现出的信息提取与信息加工的差异性与总体特征表明:一方面,城市学生的信息量相对优于乡村学生,其信息储备为写话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相对广阔的想象空间。另一方面,学生信息储备充足,其写话思路越清晰,写话内容越多,并能进行灵活的信息选择与提取;相反,学生信息储备较少,其思路也相对单一,写话的内容也缺乏丰富性。为此,拓宽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提高学生的信息储备量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4.成长环境影响学生写话内容

城乡学生在不同的生活环境、媒体信息的影响下对生活有着不同的认识与理解,导致城乡学生在写话内容、写话的信息量、写话的价值取向上存在显著差异。城乡学生在三种题材写话作品上的差异性表明,不同的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周边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写话内容影响深刻,导致城乡学生写话作品价值取向明显不同,具有明显的城乡差异性,这为城乡小学语文写话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考视角。

[参 考 文 献]

[1] 朱晓斌.写作教学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95.

[2] 张国生.《语文课程标准》与“大语文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4(2):40-43.

[责任编辑:黄晓娜]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477(2016)03-0040-03

[中图分类号]G623.24

[作者简介]李广(1968-),男,吉林永吉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曲捷(1985-),女,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2011年度一般项目(YB125-16)。

[收稿日期]2015-11-11

[DOI]10.16165/j.cnki.22-1096/g4.2016.03.010

猜你喜欢
调查研究小学生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趣味(语文)(2018年12期)2018-12-23 02:06:38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资治文摘(2016年7期)2016-11-23 02:19:18
大学生运动损伤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2:00:27
西安市体育旅游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1:11:35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1:54:11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