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姗姗
论建立和完善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激励机制
李姗姗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我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其“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无私奉献”为鲜明宗旨,为社会做了大量的踏踏实实的工作,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好评。随着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深入开展,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行动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应随时代进步和社会进步进一步拓展。但目前我国高校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着青年志愿者服务的拓展。为此,本文就针对建立和完善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激励机制展开讨论。
高校 青年志愿者活动 激励机制
1.定义
激励就是指青年志愿者协会通过设计某种适当的志愿服务环境、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来引导志愿者的服务动机和激发志愿者的服务热情,以实现协会和个人的共同目标。机制现在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所以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志愿者激励机制是指在各个高校的青年志愿者协会与自发组织的志愿者群体中,根据绝大部分志愿者的需要,制定符合其发展规律、合理化的行为规范标准和奖罚措施,来激发90后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激情,使其在能力上有所提升,心灵上有所满足。[1]
2.必要性
随着我国高校志愿者队伍规模的不断增大,志愿服务领域不断的扩大,我们发现激励机制对高校青年志愿者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科学的、适合的激励措施,能够增强志愿者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也能增加志愿者的信心。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从小在雷锋精神的熏陶下成长,思想觉悟高,热衷于报效祖国,献身公益事业中。[2]
1.缺乏针对性,疏于专业指导
随着中国志愿领域不断地发展,志愿者逐渐的认识到,志愿服务并不是不求回报的奉献;而是在奉献的同时,自身的能力、满足感和相应的补助也将相应的得到提升和保障。不少高校在制定志愿者激励制度和实行的过程中不以学生为重点,不以志愿者喜欢的形式提供相应激励措施,疏于对志愿者心理或相关技能的指导,致使志愿者激情逐渐减少和志愿者大量流失,从而导致另一类怪圈——学校相关组织强制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失去了志愿最为宝贵的精神。
2.社会环境认可程度不高
学校和社会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定位不准确,把志愿者当成了廉价的劳动力,常常出现志愿者群体被动的参加校内外的活动,甚至出现被拉去“凑人数”的情况,使志愿者本应该参与的行为变成了一种被迫行为,成为一种“行政化”的组织行为。这种现象违背了志愿者的精神实质,严重地影响大学生对志愿者的情感认同。同时,学校、社会对于志愿精神宣传的不到位,使得公众对志愿者活动的了解较少,往往出现公众不尊重志愿者的劳动,不认可志愿者的价值。
3.志愿服务专业性不强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除了针对重大服务项目,志愿者能受到系统的专业、技能、服务等培训,一般小型的志愿活动,志愿者受到的培训较少,甚至在一些学校,往往疏于志愿者管理,存在志愿者培训无用论,在志愿者服务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相关法规政策等方面存在不重视甚至培训空白的现象。如果大学生志愿者长期在志愿服务方面接受不到系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缺乏实践中认同,同时也不加以匹配物质奖励,单独的以“奉献精神”是来激励大学生志愿者的实践活动,不能满足志愿者的需求,那么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将面临极大的挑战。
1.加强专业指导,使激励机制人性化
志愿组织在招募志愿者时,应综合考虑志愿者的各种因素,如专业技能、志愿意向等,把志愿者安排在一个能够快乐的实现他自身价值、人身理想的志愿岗位中。志愿服务开展时,应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让他们切身感受到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并根据具体的服务岗位制定具体的培训,提高服务的效率与质量,并同时对志愿者心理进行相关了解和培训。志愿服务完成时,应根据志愿者的表现情况以及适应本组织的考核制度给予志愿者相应的评定,并扩大对志愿者的奖励力度、奖励方式等,给予志愿者最大的鼓励和肯定。
2.要不断加大内、外激励的力度
志愿者服务的过程可以分解为志愿服务的准备(动机)阶段、实践阶段和总结(收获)阶段。总结阶段收获的主要表现形式即为获得的激励。激励从其来源可分为内激励和外激励。内激励源于志愿者对参与活动产生的内在满足感,如以志愿者身份为骄傲,为能够展示自我而高兴,以及对活动的意义的自觉认识等。而外激励则是志愿者因为志愿服务取得了成绩而受到表扬、嘉奖、宣传。
3.坚持精神激励为主,奖惩相结合的原则
青年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是自愿行为,表现在精神层面的奉献精神是志愿者自我价值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理应倡导的风尚。从志愿者的服务动机来看,志愿者的需求层次已摆脱了物质追求,因此,志愿者的激励也应该以精神激励为主,使之能够维护参与志愿活动的热情,乃至巩固志愿行为的动机。另一方面,激励应该包含着对先进的褒奖和对消极者的鞭策。在实施激励中,对于仅走形式而无实际效果的志愿者应进行批评教育,对踏踏实实参与服务、卓有成效的个人和集体要进行表彰。
总之,高等学校开展志愿者活动,既是大学生倡导社会新风、奉献自我、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同时又是在实践中锻炼自我、自觉成才的一种途径。许多高校党团组织十分重视青年志愿者活动,已经把它纳入到学校德育建设的整个环节之中。
[1]王春兰,袁明符.青年志愿者的需要特征与激励对策研究[J].2015.
[2]蔡宜旦,江慧.试论青年志愿者参与动机的引导和激励[J].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