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乐游戏打造识谱教学的美育课堂

2016-03-05 09:55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27期
关键词:识谱美育新课标

程 里

(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临港小学 辽宁大连 116600)

用音乐游戏打造识谱教学的美育课堂

程 里

(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临港小学 辽宁大连 116600)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音乐教学是美的教学,是情感的教学。要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更多的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和美!识谱教学是音乐课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根据学生成长阶段的不同特点,将音乐游戏融入识谱教学,既避免了枯燥乏味的理论学习,又为学生打开了一扇兴趣的大门,充分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音乐课 美育 识谱教学 音乐游戏

新课标告诉我们: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音乐教学是美的教学,是情感的教学。要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更多的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和美!

纵观音乐发展的历史,乐谱的出现为音乐的传承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如果没有乐谱,那么在电子设施出现之前,人类是无法记载、保存、传播音乐的。所以,识谱教学是音乐课教学的基础,是音乐教学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这一环节又恰恰是基础音乐教学中最难攀爬的一座高山!因为识谱本身就是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所以学生最不感兴趣,最容易遗忘的就是识谱!和学唱新歌时的兴高采烈相比,一到读谱识谱的时候,学生往往就开始注意力不集中、反应明显“慢了一拍”。

一线教学的音乐老师们几乎都经历过识谱教学时的困难,而学生们在学习识谱时的普遍感受又是枯燥乏味!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识谱教学中的趣味?如何在四十分钟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进行识谱教学?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将美育渗透在教学环节,以兴趣为出发点、以课堂实践为载体,以审美为核心,避免枯燥乏味的填鸭式讲授,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高尔基曾经说过:“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怎样才能避免填鸭式的教学和机械式的识记呢?著名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曾说过:“激发孩子对音乐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一语道破兴趣对于学习音乐的重要意义。只有将游戏加入到识谱教学中,才能真正的让学生感受到识谱教学的乐趣。根据曹理老师对小学各阶段的心理分析以及新课标对小学阶段的学情分析,识谱教学中游戏的选择既不能完全相同,又不能差异过大。比如: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维持时间较短暂;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直观性思维为主,想象力还处于发展的阶段,和低年级的学生比较起来,中年级的学生更加有自主的意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特点是初步具备了抽象思维能力并且有了独立的思考能力,对音乐的音高感知相比低年级和中年级的学生有了相对独立的判断。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选择识谱游戏时,既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特点,又要考虑到识谱教学的延续性。教师首先要从音乐教室的座位开始,进行改变。第一步是将原本的座位进行分组,七个小凳子为一组,一共分成了七组。第二步是为小组命名。第一小组的名字是DO、第二小组的名字是RE、第三小组的名字是MI、第四小组的名字是FA、第五小组的名字是SOL、第六小组的名字是LA、第七小组的名字是TI。这些工作做好之后,就可以上课了。

一、低段学生“玩中记”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心灵的天窗”。而低学段学生的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但是注意力时间短暂。由于音乐学课的特殊性,学生的注意力时间就更加短暂。

根据这一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只能要求一年级学生记住小组及相对应的名字就可以了。如“第一小组的名字是?DO”、“第六小组的名字是?LA”。然后教师可以随机说出一个音名,相对应的小组需要全体站起来,比如教师说DO,那么第一小组的同学便会全体起立站好。刚开始的一段时间,有的小组偶尔会反应不及,时间长了,熟悉熟练之后,他们便会很快的反应出自己的小组名字了。

到二年级的时候,教师可以加入模唱的环节。即教师用钢琴弹奏1234567,相对应的小组站起来演唱自己的组名。比如,在我的课堂上,会先用一组上滑音作为信号,第一小组便起立准备,在我弹奏DO DO DO的同时,他们随着我的钢琴模唱出DO的音高和音名,然后像接龙一样,依次下去直至第七小组。刚开始的时候,有个别小组的同学会因为注意力不集中或者过于关注其他小组的模唱而错过了自己小组的模唱。这时我就会表扬那些唱的大声站的及时整齐的小组,然后再来一次。这次,每个小组都会唱的很好了。

这个音乐游戏简单有趣而且占用时间不长,但是对识谱训练,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识谱训练有着非常有效的作用。把枯燥的识谱变成了有意思的游戏,既提高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在模唱时对学生的音准有很好的规范作用。非常有效的解决了低段学生的识谱的问题。

二、中段学生“玩中看”

冷冉先生 “情知教学”理论的落脚点就是“教会学生学习”。根据新课标的学情分析,我们知道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直观性思维为主,想象力还处于发展的阶段,和低年级的学生比较起来,中年级的学生更加有自主的意识。

根据这一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在低年级识谱游戏的基础上加入直观性的元素。如,在三年级的识谱游戏中,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两组单音,然后在钢琴的伴奏下,相对应的小组需要站起来唱自己的组名。比如,黑板上到单音是6 3 2 7 5 1 4,那么相对应就是第六小组站起唱LA,第三小组站起唱MI,第二小组站起唱RE,第七小组站起唱TI,第五小组站起唱SOL,第一小组站起唱DO,第四小组站起唱FA.

四年级的学生相对于三年的学生,理解能力又有了进一步的加强。所以可以将单音变成旋律,然后在钢琴的伴奏下,相对应的小组站起来唱自己的组名。比如:在旋律3 3 2 1 ︱4 4 3 2 ︱5 5 4 3 ︱6 7 1 — ︱中,分别由第三小组唱两次MI、第二小组唱RE、第一小组唱DO、第四小组唱两次FA、第三小组唱MI、第二小组唱RE、第五小组唱两次SOL、第四小组唱FA、第三小组唱MI、第六小组唱LA、第七小组唱TI、第一小组唱DO。然后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成员接得准、站得快、唱得好。

和低年级比较起来,中年级的识谱游戏有了一些改变,那就是从“记”变成了“看”,看着单音或者旋律找相对应的小组。这就增强了学生对简谱的熟识度。相对于枯燥的对着歌曲的简谱演唱,这种对应式的识谱方式,既增加了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度,避免了学生的惰性;又提高了小组成员的团队意识,增强了团队荣誉感。

三、高段学生“玩中听”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特点是初步具备了抽象思维能力并且有了独立的思考能力,对音乐的音高感知相比低年级和中年级的学生有了相对独立的判断。根据高年级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在高年级的识谱游戏中加入了“听”的环节。

五年级的学生在经过四年级一年的识谱训练后,可以制定新的“游戏规则”,即根据钢琴弹奏的音来辨别应该是哪个小组站起来演唱。比如,刚开始我会先弹一个标准音DO,然后弹MI的时候,第三小组就要站起来演唱。可以在班级里做一个评比,哪个小组听得准、唱得对、站得快。

至于六年级学生的识谱训练,可以在五年级识谱训练的基础上增加难度。比如我在钢琴上弹奏出1 3 5 — ︱,相对应的第一、第三、第五小组就依次站起来演唱。还可以进行和声的训练,比如,可以在钢琴上弹奏3、7,相对应的第三小组和第七小组同时站起来演唱自己小组的音。教师及时纠正音高不准确的声部,这样,在简单的音乐游戏中,潜移默化地进行了和声训练,为日后的合唱打下良好的基础。

马克思曾经说过欣赏音乐,需要有辨别音律的耳朵,对于不辨音乐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和中低年级比较起来,高年级的识谱游戏从“识别”变成了“听辨”;从听辨单独的音符,变成了可以听辨简单的乐句;从听辨单旋律变成了听辨和声。这样做提高了学生的音准概念,对学生日后演唱歌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将七颗音乐小种子,播撒到学生的心里;由易到难的完成了“唱—识—辨”的过程。在识谱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自身的特点,通过低段“玩中记”,中段“玩中看”,高段“玩中听”三个不同阶段的识谱游戏,积极、努力地创造愉悦的学习情景。尽可能让识谱教学变得充满了趣味性、启发性、创造性。着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达到打造一个高质量的音乐课堂的目的。

[1]《“情知教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主编:王立音

[2]《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作者:曹 理

猜你喜欢
识谱美育新课标
论公民美育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农村基础音乐教育中识谱教学问题探究
美育教师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轻松识谱,快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