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研究生教育改革中的“守成”精神

2016-03-05 04:51冯鲸丹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人文精神

姜 勇 刘 静 姜 萌 冯鲸丹



论研究生教育改革中的“守成”精神

姜勇刘静姜萌冯鲸丹

摘要:介绍了我国近些年以“现代取向”和“科学取向”为重要方向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取得的成效,指出了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难题。认为要摆脱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困境,就必须在研究生教育改革中重视“守成”的精神,回归“守成”的人文精神、伦理精神和文化精神的道路,以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长效、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守成精神;人文精神

在2014年的全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明确指出:“研究生教育是世界各国抢占发展制高点的共同选择,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支撑,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就当前国际发展形势而言,研究生教育已然上升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研究生教育的水平与质量亦成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强弱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研究生教育应当具有何种精神,这是关系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学科建设的基本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改革主要是向国际的先进经验学习,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成绩,但同时也存在对自身优秀教育文化传统的挖掘、继承与发扬不够的现象,也缺乏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尝试,而未来的研究生教育改革与突破恰恰可以从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得到滋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到了“传统文化”之于教育的重要意义,指出“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因此,在当前研究生教育不断改革、不断突破自我的潮流中,我们尤其要注重“守成”之精神的力量。这里的“守成”并非指复古,而是指教育改革中需要坚持的一种保守、回归的倾向,在文化、伦理、道德、人文层面将中国优良传统教育中所主张的且可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渗透于研究生教育改革之中。

一、国际研究生教育改革潮流与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方向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生的剧烈变化,各发达国家对研究生教育进行了深刻的改革。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兴起、发展和改革同样也置身于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中。但在追随世界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潮流中,我们的目光更多停留在对西方国家研究生教育学制体系、课程建构等“器”与制度层面的模仿,较少对其精神与文化层面进行探究与反思。

实际上,西方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在“科学取向”的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存在着一股“反现代取向”的思潮,其中尤以“文化守成主义”(culture conservative)学派为盛,它是在对工业化进程中种种问题的反思中生发出来的对西方教育现代化运动的批判思潮。文化守成主义力图以价值理性来批判以工业化为主导的现代化进程中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并进而解决由此带来的人性疏离、道德沦丧、意义迷失等一系列问题。例如,美国新人文主义领袖白璧德(Ivring Babbit)认为必须从传统中求取立身行事之道,如此才能建构新人文主义的内省的思想文化体系与美好的教育图景。可见,教育改革不能忘记自身的文化传统与基础,保存中国传统的道德与人文取向也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突破与成功的重要条件。1886年,日本颁布《帝国大学令》,规定大学与研究生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教授国家需要的学术理论及其应用,并研究其(学术的)蕴奥”,强调大学教育“应注意陶冶人格和涵养国家思想”[1]。可见,日本在向西方国家学习中,仍念念不忘并坚持本国的民族品性和文化。

中国的文化守成主义学者同样也宣扬在现代化过程中不能丢弃自己的文化传统,主张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回归与捍卫。唐君毅先生曾十分精辟地指出,源远流长的儒家人文精神,“是对于人性、人伦、人道、人格、人之文化及其历史之存在与价值,愿意全幅加以肯定尊重,不有意加以忽略,更决不加以抹煞曲解,以免人同于人以外,人以下之自然物等的思想”[2]。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独树一帜的保守主义学派代表之一“学衡派”就试图从文化发展的民族性和继承性上,制衡全盘西化、文化激进主义带来的社会文化观念和人生信念的失范,尤其是人文精神、伦理道德的沦丧和异化。在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我们同样不能忘却“守成”精神的内在意义和力量。

我国研究生教育在近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五个重要的时期:初创时期,对日本和德国模式进行学习和模仿的阶段;探索时期,兼容美国教育制度和德国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阶段;转型时期,转向苏联模式的变革发展阶段;改革时期,重新回到欧美模式的探索阶段;反思重建时期,建立有中国特色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新的改革发展阶段[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建成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学科门类大体齐全、规章制度比较健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位和研究生教育体系及运行机制。但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当前研究生教育在国际竞争力、教育质量、人才创新力、办学特色等方面依然存在着诸多待探索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程度还不够高,另一方面,中国本土特色的属性和思想尚未深入贯彻于研究生教育之中,从而影响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文化特色性、文化符号性、文化标杆性,以及对世界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借鉴意义。

二、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困境与出路

虽然“现代取向”、“科学取向”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在当下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但也导致了研究生教育逐渐偏离中国传统教育历来极为重视与关切的价值判断、道德取向和人文精神,具体表现为教育本土化不足、教育质量发展瓶颈尚未突破、人文关怀的精神受到功利主义的挤压等显著问题。

1.研究生教育本土化不足,民族特色较淡薄

教育与文化从来都是紧密相连的。一方面,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即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与历史传统,正是由于有了教育,才使得文化代代相承,不绝如缕;另一方面,文化又为教育奠定了民族的特色与基本的价值取向,使一国的教育皆有一国教育之文化传统气息,研究生教育也是如此。世界各国的研究生教育都植根于自身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欧洲的研究生教育历来重视神话故事、古典名著与欧洲的人文精神传统,英美两国长期以来关注的则是科学与民主的精神,实用主义构成了英美国家研究生教育的人文传统。东西方的文化差异要求我们的研究生教育既要拓宽视野、博采众长,更要立足于自身的本土特点,挖掘与发展研究生教育内涵,并在国际交流中展示中国研究生教育的特色与成就。

但是在现实发展中,我国的研究生教育长期处于追随西方发展模式大流的被动角色之中:从学制体系到课程体系、从学校建制到培养模式,我们在学习和模仿西方研究生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本土文化的历史传统、合理主张与现实需求,研究生教育在追随国际化潮流的过程中逐渐迷失了构建本土民族特色的方向。文化守成主义者认为,文化本身不可割裂,任何一个现代的新思想,如果与过去的文化完全没有关系,便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化虚无主义是难以真正构建具有学科特色、大学特色乃至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体系,难以立足于世界民族教育之林。因此,如何进一步平衡国际化和民族化的关系,需要研究生教育改革具备“守成”的智慧与思维:“须知中国在力求进步时,万不宜效欧西之将盆中小儿随浴水而倾弃之。简言之,虽可力攻形式主义之非,同时必须牢慎,保存其伟大之旧文明之精魂也。”[4]

2.研究生教育质量发展瓶颈尚未突破,综合竞争力较弱

在知识经济时代,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张是一种普遍的国际现象,但过度扩张极易造成研究生培养与教育质量的下降。《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在校研究生人数达184.8万人,就数量规模而言已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大国,然而研究生教育质量却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截至2015年,我国高校共计2845所,而在2015年全球大学500强中,中国(不包含港澳台地区)只有27所大学上榜,且其中的24所都在百名之后。创新力、学术氛围等“软件”方面的薄弱是阻碍当前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国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纲要(2006-2020年)》突出了研究生教育中质量与创新的关系,创新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内涵。调查显示,地方高校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相比重点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要低,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术氛围的差异[5]。2014年“聚焦质量、谋划改革、推动内涵发展”的全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质量文化是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软件”。从精神文化层面反思、解决当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问题已经成为共识。

事实上,创新力弱、学术氛围淡薄与当下研究生教育中民族文化根基不够稳固、伦理精神弱化以及急功近利的心态有很大的关联。以上因素会导致大学对自身的功能定位不准确、校园的学术氛围不够浓厚、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较缺乏等问题。北宋大儒张载的横渠四句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但该思想在当前研究生教育中尚未得到充分的体现与彰显。因此,当前亟须通过关照中国传统伦理精神来反思研究生教育的道德困境,进而突破质量发展瓶颈,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

3.研究生教育“人文关怀”的精神受挤压,素质教育有所迷失

当代美国批判社会学和文化守成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丹尼尔·贝尔将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个阶段。在当前的后工业社会时代,由于信息大爆炸,知识存在于社会的每个角落,研究生教育不应当再以外在的功利性追求为目标,而应转向个体的心灵成长和精神陶冶。就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现状而言,西方工具理性主义眼光下“麦当劳化”的标准培养模式大行其道,从制度环境到课程体系再到校园文化都表现出过强的功利性,人文关怀因而受到很大的挤压,进而导致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乃至研究者与学术关系的物化与异化。研究生教育在强调“科学化”的潮流中迷失了回家的方向,丢失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家园”。中国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的特殊产物,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人文精神的涵养,并把人的教化视为人文精神的形成,所以才有“尊德性道问学”的主张。在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中,守成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以审视物欲化、功利化的研究生教育环境迫在眉睫。

三、“守成”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文化精神、伦理精神与人文精神

要摆脱我国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中的种种困境,就必须回归重视人文精神、伦理精神、文化精神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教育之路。我们这里所提倡的研究生教育的“守成”精神并不是复古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方式,而是尊重、珍惜、充分把握、大力挖掘优秀的文化传统,在传统文化的厚重积淀中扎稳脚步、与时俱进、创新突破。

1.“守成”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文化精神

历经五千多年积淀而形成的中国优秀的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守成”优秀的经典文化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当仁不让的重要使命与未来方向。

当教育改革国际化的浪潮袭来之时,研究生教育改革不能以牺牲研究生教育的民族性为代价,而要牢牢“坚守”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研究生教育体系中唯有保有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使我们的课程方案、教育体系屹立于世界研究生教育之林。20世纪20年代就有学者竭力呼吁:“此时我们所当预备者,不在专读外国书籍,多取外国材料,而在用科学的方法,切实研究中国的情形,以求出适当之教育方法,使中国的教育中国化。”[6]在研究生教育中,保持国际化与民族化之间的平衡,除了博采众长、取精去粕之外,“守成”文化精神是十分重要的。我国传统的书院、太学等均十分注重人的精神陶冶、导师的循循善诱、同道者对人格品性的砥砺,精心营造“一堂相聚志相同,朝研夕讨乐融融”的育人氛围,这些均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应汲取的宝贵财富。这些优秀的历史传统与文化的优良传统理应在研究生教育改革中得到发扬与传承。

此外,我国传统的研究生教育重视基础理论和系统知识的学习,注重系统思维,而西方研究生教育则重渗透性学习和科研动手能力,注重创新思维[7]。这种研究生教育的差异也是东西方文化差异所致。任何国际交流与合作都必须以本民族的文化为主体,以本国国情和民族性为基点,对外来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育资源进行精心鉴别,并加以选择、改造和利用,使之与本土文化精神和教育传统的优良因素相融合,从而形成既具有历史与文化传统,又具有国际视野和开拓创新空间的教育体系。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际化的两面性,汲取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教训,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守成”研究生教育的民族性,使之相互兼容,相辅相成。

2.“守成”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伦理精神

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人才培养速度越来越快。大学就像一个文凭工厂,甚至连研究生的培养都变成了标准化产品的生产。在这样的情况下,研究生教育“守成”伦理精神迫在眉睫。

研究生教育改革必须“守成”伦理精神,特别是要关注学术道德建设。目前的研究生教育注重知识的工具理性与实用价值,很少顾及蕴含其中的伦理意蕴,这已成为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顽症。赫尔巴特曾指出,引起兴趣、激发智力是道德性的教学方式。但是这还不够,缺失尊重、平等、公正等基本道德因素,没有引导学生“对灵魂操心”,就难以造就高质量的教育教学[8]。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这些文件为研究生教育“守成”伦理精神,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坚决杜绝中国研究生教育的“五大怪现状”提供了制度的保障。

西方有一句谚语:“教育的本质,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道德努力。通过“守成”伦理精神,在以后的实践中自觉遵循伦理规范,以崇高的道德展现教育的价值,使教育真正尊重和促发生命,展现教育的本真。

3.“守成”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人文精神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改革,不仅需要“守成”文化精神、伦理精神,还需要“守成”人文精神。

罗马政治家和演说家西塞罗(Cicero)认为要发扬那些纯粹属于人和人性的品质,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变得有人性或成为真正的人。中国古代的教育历来重视“人文”精神,《易》曰:“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则指人类的文化和文明,即人的礼教文化。中国传统“人文”关注人的灵魂,实际上就是关注人格的塑造问题。人文关怀实际就是关怀人的灵魂,是对人的自觉意识的追求和对人自身自由的关怀与追问。可以说,中国传统教育基本上是以人为本,以培养人为教育的基本目标,这些都突出了中国文化的人本主义特征。尽管中西方文化背景有差异,但中西人文主义有着相通的一面:其出发点都是人的价值,强调对人的终极关怀。

教育是一项培育人文精神、塑造优秀人格的事业。从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其价值取向总的来说比较注重实用性,不太注重人文性,因而导致了人文精神在研究生教育中有所失落。缺少了人文知识的浸润,研究生不可能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批判精神、独立人格、自由思想和创造活力,都会失去根基,甚至科学的求真精神也会被功利主义所淹没。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强化了研究生对自身物质利益的追求,价值取向的日益功利化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他们思想的偏离。除此之外,由于对高校教师的遴选过分强调学术水平,对于道德品质缺少硬约束,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也出现了一些异化的现象,如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日益同事化、雇佣化、公司化等。此外,“麦当劳式”的教育也阻碍了研究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研究生即使学习了人文知识,却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内化。导师作为教育活动之人格化的承担者,对学生心灵的塑造具有最为广泛、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力。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负有对研究生进行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和学术规范教导的责任。因此,应注重提高教师的人文修养,健全导师责权机制,强化导师的责任,充分发挥导师对研究生思想品德、科学伦理的示范和教育作用,用导师的人文关怀感染每一名研究生,促进研究生人文精神的培育与熏陶。

综上,在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背景中,“守成主义”的积极作用是不容低估的,“它会常常起到‘刺猬’和‘牛虻’的作用,时不时在一些‘激进主义’者身上‘刺’一下,‘叮’一下。”[9]中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应具有“守成”精神,如此我们才能时刻反思当下改革中的偏颇。这种“守成精神”不仅不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绊脚石”,相反,它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健康发展中有效的制衡机制,也是一股坚不可摧的支持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月梅,周文翠.国外研究生创新教育初探——以德、美、英、日四国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15(2):141-144.

[2]唐君毅.人文精神之重建[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59.

[3]何云坤.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变革趋势与改革对策[J].上海高教研究,1996(2):35-38.

[4]孙尚扬,郭兰芳.国故新知论——学衡派文化论著辑要[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42.

[5]屈双丽,杨晓敏,赵媛媛,等.研究生教育现状及改革[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20-122.

[6]闫引堂.“教育学中国化”命题之再认[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2):11-14.

[7]徐永柱.我国研究生教育学创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35.

[8]郭金鸿.全日制教育硕士教学伦理意识培养的现实路径[J].山东高等教育,2015(2):53-58.

[9]朱成科.为教育改革中的“保守主义”声辩——个中国现代教育思想史的个案考察[J].教育学报,2008,4(2):41-46.

(责任编辑周玉清)

基金项目: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基于概化理论的教师培训课程标准的研制研究”(编号:15YJA880028)

作者简介:姜勇,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系教授,上海200062;刘静,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上海200062;姜萌,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上海200062。

DOI:10.16750/j.adge.2016.03.003

猜你喜欢
研究生教育人文精神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中国传统绘画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美国高校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调查分析
中国高校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调查分析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性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