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闽清县城关小学 陈友水
小学教育信息化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福建省闽清县城关小学陈友水
小学教育对于一个学生而言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第一步,但是随着入学人数的不断增多,也加大了学校的管理难度。随着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帮助老师更快更迅速地了解到当前学生的基本需求,也有助于进行更为切合实际的教学布置。而对当前所存在小学教育信息化管理中的一系列问题做出针对性的解决,无疑才能更好地发挥出信息化管理的最大作用。
小学教育信息化管理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管理已经普遍运用在教育行业的各个层面当中,包括现在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小学教育也逐渐得到了普及运用。然而随着受教育人数的逐渐增多,使得信息的收集和管理越发困难,尤其在小学,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等并未成型,因此约束力极其有限。而信息化管理的融入和使用,毫无疑问在小学教育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可正是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时间并不久,因此在当前小学教育中的信息化管理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重视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
1.信息化管理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小学的入学人数也同样在不断增多。众所周知,小学作为学生成长和学习的第一步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学校必须要对学生学习的相关信息,能够更为全面而完善地掌握,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教育目标。而信息化管理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辅助管理方式,通过在相应的系统进行学生相关的信息记录,甚至通过软件编程对学生的综合数据进行能力评估也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因此,信息化管理在当前小学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了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不仅对于学生的相应数据能够更加完整全面地记录和掌握,同时在老师或者家长需要查找的时候也能迅速快捷地查找到。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地节约时间提升教学效率,还能让老师对学生的基本信息和学习状态及时了解,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教学方案调整,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成长及今后的发展。
2.信息化管理在小学教育中的发展概况。当前信息化管理在小学教育中的运行还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甚至一些小学还完全没有将信息化管理融入到当前管理工作中来。当然,一些学校是因为经济条件基础跟不上等客观原因,未采用相应的信息化管理技术,但除去这些极小部分的学校,还是有不少学校对于信息化管理完全不了解。而在那些完全没有运用信息化管理的小学中,随着入学人数的逐年增多,即便增加了教职工的数量也同样难以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还有一些学校对于信息化管理的运用也仍旧停留在非常浅显且执行力不强的层面上。相应的管理系统过于简单,所实现的功能和信息收集对实际的校园管理作用并不显著;对信息化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使得很多信息的录入工作没有很好地落实等因素,都直接导致一些小学虽然使用了信息化管理,但是并未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所以对于信息化管理的认识和运用,在当前很多小学中还有非常大的改进空间。
1.对于信息化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到位。在中国古代的私塾,往往一个老师在台上讲课,而台下只有十几个学生听讲,因为在那个时候读书学习是一件并不普及的事情。但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逐渐发展壮大,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推广,小学生不断增多。小学教育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但很多学校却并没有意识到这样的问题,还是按照以往的教学经验去进行教授和管理,这样就会直接导致管理效率下降甚至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
而对于信息化管理相关技术的不熟悉,再加上一些学校领导固步自封,不愿意学习外来的先进教学经验和管理技术,这样只能让整个学校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变化,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最终被时代淘汰。如我们片区内的一所完小,这所学校是两所完小合并成的一个学校,并于2014年10月升格成为县直属学校,现有11个教学班,学生415人,教师20人,其中12位是外来支教的老师。校长年龄五十多岁,全校教师平均年龄四十七岁,五十岁以上教师八人,三年内退休的教师有五人。由于校长不懂得信息技术,教师年龄较大,再加上有点抵触这些先进的管理模式,虽然学校于2014年12月实现了班班通,信息设备也一次性做到位了,但是没有组织学习和培训,并且观念不更新,所以到现在为止,还有相当部分的教师不会熟练使用多媒体设备,不懂得用信息化教育管理,造成设备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一些学校存在对于信息化管理、重视程度和培训使用不到位问题,是非常严重且亟待解决的,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帮助推广信息化管理的相关运用,并最终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2.教育信息系统功能单一且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除了对信息化管理的不够重视之外,一些教育信息系统的功能过于单一也是当前的一大弊病。在西方,信息化管理已经普及运用到了每一所小学,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应学校中的管理系统也在不断更新,时至今日信息化管理系统所能产生的功能已经完全不再局限于一些信息的收集和查询了。在国内尽管在多年以前引用了信息化管理系统,但是却没有不断地升级和完善,使得当前系统的功能太过单一,很多跟不上管理需求。
同时,关于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相关人员专业素养不足的问题也是非常显现的。除了拥有一定的教育经验之外,对于相应计算机基础技术也要有良好的掌握能力,并且对相应的系统各个功能的使用都足够熟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真正功用,并起到辅助管理的最终效果。但很明显,目前很多小学中的信息化管理工作还远远没有做到这样的程度。应该说大部分农村学校没有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造成学校信息教育管理出现许多问题,让现代教学设备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我们县有十六个乡镇,除城区两个乡镇外,农村十四个乡镇有初小、完小71所,392个班级,信息技术专业教师仅有8人,还有一些属于后期培训及兼职教师,显然没有办法进行信息教育的管理和指导。虽然全县农村学校全部实现了班班通工程,但是设备使用率还不足50%,而效益就更低了,更谈不上用这些先进的设备进行科学的信息化教育管理了,也做不到拓展和利用信息教育带来的快捷和方便。
1.加强宣传,提升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首先加强对于信息化管理的宣传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多进行一些相关讲座,将国内外的先进成功案例进行集体讲解和分享,这样教师就能更为全面地去认知和了解信息化管理的具体功用。同时,从领导层面进行思想的开导和讲解,然后再让各个年级组以及各个科目的老师进行研究分析和讨论,自上而下,这样信息化管理的相关推广工作才能更为有效地执行下去。
信息化管理作为最近一些年才逐渐兴起的技术让人们接受并使用,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一定是需要时间的,但至少思想上有所了解并真正接受了,才能在接下来的推广和执行过程中实施得更为顺利。对于中国不断增多的人口和入学人数的今天,信息化管理也确实在诸多实际学校管理案例中,产生了非常巨大的作用。只有让教师真正认识到信息化管理所能起到的作用,才能更好地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去执行,并最终保证达到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预期目标。
2.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对管理团队的成员素养进行培训和提升。除了加强宣传和推广力度之外,对于引进的信息管理系统也一定要进行全面的完善和升级。除了一些基本的学生信息录入和查询之外,包括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状况测评等功能也要进行发展完善。这些都是能够通过国内的一些软件公司就能够达到的基本系统需求。而正是有了这些数据才能更好地帮助学校,更好地管理到众多的学生,并有效地保证对大多数学生都能采取足够的关注和更为适应性的教学指导。
而对于信息管理系统的相应工作人员,则需要设置专职并且招聘专业性的人才,在教育及信息管理方面都有足够的经验才能胜任这个职位。对于辅助管理的教职员工虽然专业要求没有那么高,但也一定要时常进行信息管理系统的相关培训,这样才能更好地辅助完成相应的信息管理工作。同时也要及时地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更新和维护,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其正常运行,并发挥出相应的管理效果,这样才能更好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小学阶段,不必教给学生一些太过深奥的学术知识,更多的是一种对学生个人习惯和能力素养的培养,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随着学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使得管理难度也在逐渐增大,要想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到大多数学生的个人信息和学习能力,依靠信息化管理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因此,我们应不断地完善信息化管理内容,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提升,更好地促进其成长和发展。
[1]肖君,王腊梅,黄河俊.教育信息化云服务运行与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03:18-21.
[2]孙祯祥,郭旭凌.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标准的比较研究——结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J].电化教育研究,2013,03:5-10.
[3]周红春.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7:14-16.
[4]杨志军,李群.欠发达地区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机制与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