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平泉 杜秀敏 李 青 于小红
(江苏中烟工业公司淮阴卷烟厂品质管理处,淮安 223002)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烟用香精中5种添加剂的含量
章平泉杜秀敏李青于小红
(江苏中烟工业公司淮阴卷烟厂品质管理处,淮安 223002)
摘要:为了测定烟用香精中添加剂(柠檬醛、香茅醇、香叶醇、羟基香茅醛和α-戊基肉桂醇)的含量,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并结合内标法建立了烟用香精中添加剂的定量分析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法重复测定的变异系数小于6%,平均回收率98.72%~107.63%,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准确性,烟用香精中添加剂的检测限和定量限的范围分别为0.022~0.042μg/mL和0.047~0.139μg/mL,表明该法可适用烟用香精中添加剂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烟用香精添加剂气相色谱-质谱法
柠檬醛、香茅醇、香叶醇、羟基香茅醛和α-戊基肉桂醇均是是日化香精配方的主要成分[1-3],也是我国规定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主要被用于增加甜度、丰满度[4]。根据欧盟新的玩具安全指令[5],柠檬醛、香叶醇、羟基香茅醛和α-戊基肉桂醇被列为禁用致敏性香味剂,香茅醇被列为过敏性芳香剂,且当含量100mg/kg时需要在玩具包装上或宣传页上进行标识。
目前,公开的文献报道主要集中在柠檬醛和香叶醇,方法有气相色谱法(GC)[6-8]和高效液相色谱法[9],但以上方法均存在背景干扰和定性差等不足。文献[10]和雷海燕[11]等人采用气质联用法(GC-MS)分别测定化妆品和中药制剂中羟基香茅醛和香茅醇,但由于采用外标法定量,不可避免地存在由于进样量不准确而产生测试误差。由于柠檬醛等上述添加剂也常用于烟用香精中,用于调制香韵,增进浓郁感,改善烟气吃味等作用[12]。因此,为了准确测定烟用香精中柠檬醛等添加剂的含量,本实验通过GC-MS 建立了上述5种添加剂的分析方法,并采用内标法对其进行定量 ,试验结果令人满意。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选用10个日常检验的烟用香精样品。
柠檬醛、羟基香茅醛和α-戊基肉桂醇(标准品,德国Dr.Ehrenstorfer GmbH公司);香茅醇和香叶醇(标准品,美国 Accustandard,INC.公司);丙酸苯乙酯(IS)(纯度>98.0%,比利时Acros公司);正十七烷和乙酸苄酯(纯度>98.0%,美国Chem Service公司);无水乙醇和甲醇(色谱级,美国J. T. Baker公司)。
AE163电子天平(瑞士Mettler公司); Agilent6890A/5975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美国Agilent公司);TGL18M离心机(江苏盐城市凯特实验仪器有限公司);KQ-5200DB 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2样品处理与分析
称取0.3g (精确至 0.000 1 g )烟用香精样品,加入10 mL萃取液(含内标),密封并在超声波下萃取15 min。取适量萃取液于离心管中离心10 mim,上清液加入1.0g无水硫酸钠脱水,经0.45μm微孔有机膜过滤,滤液作为待测样液。
GC-MS条件:
色谱柱:HP-INNOVAX熔融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 i.d.×0.25μm d.f.);进样口温度:250℃;进样量:1.0μL;分流比:20∶1。
升温程序为:100°C→180°C(5°C/min)→230°C(15°C/min)→250°C(25°C/min,保持5min);载气:He,流速:1. 0 mL/min。电离方式:电子轰击(EI);电离能量:70 eV; 质量数范围:35~350amu;离子源温度:230°C;传输线温度:250°C;四级杆温度:150°C。溶剂延迟:6min; 检测方式:选择离子监测(SIM)。
2结果与讨论
2.1前处理条件优化
2.1.1提取剂的选择
柠檬醛等5种烟用添加剂在无水乙醇和甲醇中溶解度良好,因此,取一定量的5种烟用添加剂于空白样品中,考察了上述两种试剂对添加剂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表1),两者提取率相差不大,考虑无水乙醇较经济且毒性较小,故选择无水乙醇为提取溶剂。
表1 不同萃取剂提取结果的对比 μg
2.1.2提取时间的选择
取一定量的5种烟用添加剂于空白样品中,加入10 mL萃取液(含内标),密封并分别在超声波中提取5、10、15、20、30min。测试结果表明(图1),在15~30min范围内,各添加剂含量达到最大,且相差不大,故选择15min为适宜的提取时间。
图1 提取时间的选择
2.2内标物的选择
采用GC-MS分析过程中,相对外标法,内标法是把参比物加入样品中,使欲测组分和参比物在同一色谱条件下进行分析,能消除外标法中由于进样量不准确产生的误差,提高定量的准确度,但内标法中难点是选择合适的内标物。试验过程中,分别比较了碳十七烷,乙酸苄酯和丙酸苯乙酯3种化合物作为内标物的效果。结果表明,碳十七烷与乙酸苄酯均在9.55min附近流出,且均与(E)-柠檬醛发生重合,不能有效分离。 丙酸苯乙酯在12.44min附近流出,位于欲测组分的峰中间,且能完全分开(图2)。连续测试10次某标准工作液(含内标),计算各添加剂的变异系数。结果(表2)表明内标法的精度高于外标法,因此,最终选用丙酸苯乙酯作为内标物,并采用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
表2 外标法和内标法精密度结果对比
注:柠檬醛为(Z)-柠檬醛和(E)-柠檬醛面积之和,并计算其变异系数。
2.3定性分析
采用NIS98和Wiley谱库检索并结合标样和目标物的特征质谱碎片对添加剂进行定性。各添加剂和丙酸苯乙酯(IS)的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峰见表3。标准样品的典型选择离子色谱图(图2)表明所采用的色谱条件能使添加剂与内标色谱峰分离良好。
表3 添加剂及内标物的保留时间和定量和定性选择离子表
图2 标准样品典型选择离子扫描图
2.4标准曲线和内标
(1)称取0.1g(精确至 0.0001g)丙酸苯乙酯,乙醇定容至100mL,得内标储备液。准确移取25mL内标储备液,乙醇定容到1000mL,得内标工作液。
(2)称取0.1g(精确至 0.0001g)6种添加剂,乙醇定容至100mL,得1000μg/mL的标准储备溶液,分别准确移取5μL、10μL、20μL、30μL、50μL、100μL 上述标准储备溶液,乙醇(含内标)定容至10mL,进样分析。经GC-MS分析后,根据添加剂标样峰面积与内标物峰面积比,以及各标样浓度,由Excel按照最小二乘法得到各添加剂的标准曲线和决定系数。结果表明(表4),在所测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所得到的添加剂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较好。
表4 五种添加剂标准溶液的质量浓度 μg/mL
注:分别计算(Z)-和(E)-柠檬醛与IS的峰面积比,并求和后绘制柠檬醛的标准曲线。
2.5方法精密度
在相同测试条件下,烟用香精空白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溶液连续进行6平行试验测试样品中添加剂成分的含量,并计算测试结果平均值和变异系数(CV %)。结果表明(表5)5种添加剂的变异系数均在6%以内,表明方法的重现性很好。
表5 方法精密度试验 μg/mL
2.6回收率、检测限及定量限
按照低、中、高3个含量水平,分别在烟用香精空白样品中加入3个不同浓度的添加剂的标准工作溶液,根据分析结果计算本方法的加标回收率,结果见表6。结果表明5种添加剂的平均回收率在98.72%~107.63%范围内,由于烟用香精中添加剂成分含量较低甚至不存在,故认定该测定结果比较准确,适合烟用香精中添加剂的测定。
表6 回收率试验 %
取最低标准工作溶液连续平行测试10次,计算各组分的标准偏差,并分别以3倍和10倍标准偏差对应的含量为该组份的检出限和定量限,结果见表7。
2.7样品测试
采用上述方法对10个烟用香精样品中5种添加剂成分的含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表8)有4个样品未检出任何添加剂,其余6个样品检测出1~2种添加剂,含量在0.12~1.08 μg/g范围内。
表7 方法的检测限和定量限 μg/mL
表8 香精中添加剂成分的测试结果 μg/g
注:“N.D.”表示未检出。
3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采用GC-MS同时测定烟用香精中5种添加剂该方法,其变异系数小、重复性和平均回收率较好,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特点,在25min内完成对添加剂的测试分析,可用于烟用香精中添加剂的测定。
参考文献
[1] 周家华,崔英德,曾颢. 食品添加剂[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416-417.
[2] 李祥.食品添加剂使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206-207.
[3] GB/T 24800.9-2009化妆品中柠檬醛、肉桂醇、茴香醇、肉桂醛和香豆素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S].
[4] GB 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S].
[5] 2009/48/EC Directive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on the Safety of Toys[S].
[6] 王勇,胡雄飞,赖伟勇. 气相色谱法测定香茅挥发油中柠檬醛[J]. 中成药,2013(1),205-207.
[7] 张艳. 气相色谱法测定山胡椒油中柠檬醛含量[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4,(3):204-207.
[8] 陈妙芬,冯静仪,刘秋琼,等. GC法测定香茅中香叶醇的含量[J].中国药房,2011(31):2950-295.
[9] 席海为,马强,李强,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化妆品中17种致敏原的同时测定 [J]. 分析测试学报,2010(1):46-50.
[10] 雷海燕,赵玉兰,王黎明.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中药制剂中薄荷醇和香茅醇[J].现代仪器,2008(5):76,78.
[11] GB/T 24800.10-2009 化妆品中十九种香料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S].
[12] 谢剑平. 烟用香原料[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94-96.
Determination of five additives in tobacco essence by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ZhangPingquan,DuXiumin,LiQing,YuXiaohong
(QualityManagementDepartmentofHuaiyinCigaretteFactory,ChinaTobaccoJiangsuIndustrialCorporation,Huai’an223002,China)
Abstract:A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and internal standard method was developed.The results showed the method had good reproducibility and accuracy,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 was less than 6% and the average recovery ratio was 98.72%-107.63%. The ranges of detection limit and quantitative limit of five kinds of additives were 0.022-0.058μg/mL and 0.066-0.174μg/mL.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additives in tobacco essence.
Key words:tobacco essence; additive; gas chromatography-masss pectrometry
收稿日期:2015-07-18
DOI:10.3936/j.issn.1001-232x.2016.01.005
作者简介:章平泉,男,1978年出生,工程师,从事烟草化学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