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育理念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研究

2016-03-04 09:25:09尤丽洵
现代语文 2016年31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语文课程大学

○刘 冰 柴 华 尤丽洵

传统教育理念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研究

○刘 冰 柴 华 尤丽洵

中国古代有许多优秀的教育理念,历久弥新,将其引入大学语文的课程建设,既有助于找准课程定位、阐发课程内涵,也为中华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提供了契机与平台。从教材编写到教法改革,发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实现与时代精神的对接,成为大学语文发展的必由之路。

传统教育理念 大学语文 课程定位 课程建设

2013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将《大学汉语》课程从全校公共必修课调整为选修课,此消息一经发布就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热议,面对不断高涨的质疑声,人民大学给出的理由是“学生对这门课的热度一直不高,多次测评的综合排名都仅在倒数第二位”,并且“提高专业写作能力”的开课目标也并未实现。即使现实很尴尬,但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大学语文课程所面临的现状:越来越多的学生无法认同“大学语文”的存在价值,越来越多的学生丧失对大学语文的兴趣。换句话说,我们寄寓于大学语文课程的诸多教学目标和理想已然变成了被束之高阁的空谈。为此,加快转变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认识,通过为大学语文“减负”重塑课程内涵,并结合读图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学生的个性,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必将是摆在大学语文教师面前的迫切任务。

一、由博返约——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重新定位

从1938年的“大一国文”开始,大学语文一直作为深化母语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的重要载体而不断被倡导和坚持。关于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探讨从未间断,但也并未达成统一的共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把大学语文视为提升母语应用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效途径;2.通过大学语文全面展现中国人文、历史、政治等景观,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价值理念;3.带领学生感受文学之美,在培养学生雅正的文学审美趣味的同时,起到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质的作用;4.将大学语文看成中小学语文的延续,应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和巩固语文知识。在实际的大学语文教学中,各大学有意识地选择统筹兼顾几种培养目的,力图用一门课的教育来实现多元化的价值,这样也导致了大学语文负担重、教学属性不明确、教师授课重点五花八门等问题。其连锁效应必然是学生对课程的接受程度深浅、教学目标实现与否,更多落实在了教师的个人魅力和教学艺术上。因此,赋予大学语文相对单纯而明确的课程定位,轻装上阵,才是使其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的根本。

中国古人讲:“先做人,后做事。”高等教育阶段正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不断深化发展的重要时期,相较于专业课程的知识性、学术性,作为通识教育的大学语文在此方面应具有更多的优势,这一点也是由其依托的载体——文学所具有的独特性质决定的。自古以来“载道”和“言志”的文学观念一直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面貌,换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形成的新词来说,它们分别代表了“启蒙的文学”和“文学的启蒙”两种路向。一种强调文学所展现的思想及其社会功用,另一种则关注文学本身具有的美的特质。那么,以文学篇目为教学内容的大学语文课程自然而然应具备人文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功能,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健康人性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才是对大学语文课程定位最基本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探讨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构、教学方法改革等问题也才能事半功倍,不失之空泛、缺乏可操作性。

二、从现代复归传统的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中国古代涌现了无数著名的教育家,形成了璀璨厚重的教育思想、丰富多样的教育方法。纵观从先秦时期的孔子到明清之际的黄宗羲各个历史阶段,中国古代教育无不展现出一种人文主义色彩,且贯穿始终的是一种德智并举的教育理念,这一点恰恰是现代教育在分科越来越精细、管理越来越统一、观念越来越技术化发展背景下所日渐缺失的。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目的,大学语文课程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不仅可以起到弥合由于文化语境的“西化”“现代化”转变所造成的文化断层,同时也为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性找到传统依据。

1.“以德服人”的教材建设

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小学成立三周年纪念晚会的演讲中曾谈到“每日四问”,其中第四问是“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他认为:“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恰恰应和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明确指出了在高等教育阶段德性教育是一切知识、能力培养的前提与最终旨归。因此,作为学生甫入大学率先接触到的课程,大学语文应当为学生整体精神构建起到模塑与奠基的作用。

目前,在众多的大学语文教材中,徐中玉、齐森华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在编写思路上是典型地以发扬人文传统来划分章节,选取篇目的,兼顾文体的多样性和文章的时代性、国别性。在此基础上,我们或许可以更进一步,按照以“仁、义、礼、智、信”为内容的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体系来划分教材模块。在课文选择上,从对道德内涵的阐发入手,引入“七经”经典,例如对“仁”的解释不可避免要涉及孔子的《论语》,而对“礼”的解读也必然应从《礼记》追本溯源。如果说这是给予学生一种抽象、理论化的道德认识,那么之后的篇目就要更多注重从“形象”的角度来印证并引申该项道德内容。拿“仁”来说,其包含了孝悌、忠恕、克己、爱人等思想内核,因此那些展现了忠孝节义、修己恕人、亲民爱民、杀身成仁的文章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领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风貌,也有利于实现对当下的时代精神与国民意识的历史还原。在文章的排列上,还应体现从古至今的时间线索,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另一方面文体、语言表达也会更加丰富多样。

2.“引而不发”的教法探索

中国古代教育家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很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避免简单的知识灌输、道德说教。孔子就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实际上,这是一种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的方法,朱熹在讲学时甚至令弟子“半日读书,半日静坐”。思考有利于问题的产生,而问题又促使学生不断探索,磨炼自我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对于大学语文课程而言,单纯的课文讲解,如介绍作者与时代背景、疏通文字、归纳中心思想、解析艺术特色等,并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反而落入“高四语文”的俗套。以问代讲,有目的、有层次地设置问题,并掌握时机引入拓展性影像材料,增加师生交流互动的机会,真正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既活跃了课堂氛围,也促使学生课下要做好预习和资料搜集。同时,寓教于“喻”,《学记》载:“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意思是说,教师与其直接告诉学生既定的结论,强迫其接受,不如将抽象的理念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类比的思维能力,在正确的理路上任其发散、深入,自主追寻、探索,这对学生产生的触动往往更加深刻,也不啻为一种教学相长的好方法。

大学语文教师还要重视课下活动,丰富多样的校园组织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平台,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其心理和行为。将大学语文的课程内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出来,以身体之,以行验之,并且紧密结合学生的个性、爱好,会更加有助于对课程的接受和理解。这种方式可以是成立固定的传统文化社团、定期举办文化节,也可以是组织一些灵活的活动,如诗词诵读、舞台剧表演、武术学习,或基于传统节日、人生礼仪民俗等而进行的文化体验。在此过程中,文化的接触与学习,会比语言更好地完成思想的塑型与价值观的渗透,慢慢内化为学生的精神气质、外化为其行为准则,进而实现大学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

三、结语

大学语文在许多高校逐渐变成鸡肋,食之无味又弃之可惜,成了一门“僵死”的课程。自2014年起,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谈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那么,在这样的倡导之下,各高校与其重新开辟道路,倒不如鉴于大学语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联系”优势,将其转变成新的前沿阵地。毋庸置疑,这需要大学语文课程加快改革的步伐,大学语文教师也任重而道远。

[1]杨慧.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中的实现途径[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6).

[2]郭海军,张旭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

(刘冰,尤丽洵 黑龙江黑河 黑河学院人文传媒学院 164300;柴华 黑龙江黑河 黑河学院教务处164300)

(本文系2014年黑河学院教改课题“学科融合背景下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jg1426];2016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青年专项课题“学科融合背景下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6Q198]。)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语文课程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河北农机(2020年10期)2020-12-14 03:13:54
大学求学的遗憾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4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10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